林子晨从拘留所里出来,脑子里一直回荡着宋海龙的话。他原以为这不过仅仅是他私人的一场感情纠葛,然而事情的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力和控制力。他现在必须尽快赶到日喀则,找出给他发邮件的人是谁?无论这个人是不是李欣,她必然是可以帮他解开这一切谜题的人。
想到这里,他马上租了一辆车,恨不能朝发夕至,然而长路漫漫,云的尽头是雪山,绵绵不绝。
汪涓去找赵露霞,但是电话打不通,去到家里,也不见有人。她找到隔壁左右的邻居,一番打听,才知道他们全家好像出国旅游了。她只好无功而返,不过也有好消息传来,林子晨从拘留所出来了,虽然只是取保候审,但由此可见,警方已经基本排除了他作案的可能性。
汪涓知道林子晨没事,心情大好,她试着劝他回来,因为她感觉整个事件就像一个黑洞,会把所有都靠近的人吸入进去,万劫不复。
但是林子晨拒绝了,他必须得到真相,为了李欣,也是为了自己。
汪涓沉默了,这一个月来,她几乎都没睡过安稳觉,当她得知林子晨因为涉嫌谋杀被逮捕后,更加寝食难安,奔波往复,毫无半句怨言。她不明白李欣对林子晨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仅仅是一封电邮,就让她的未婚夫神魂颠倒。她妒恨,但又无可奈何,她本以为她可以潇洒的抽身而去,开始新的生活,但没有林子晨的生活,让她感到绝望。
她也非常明白,在这段感情中,他已飘然而去,而自己却还深陷其中。
以前,她曾听说爱情犹如飞蛾扑火,而现在她就是那飞蛾,明知道再往前,就是熊熊烈火,但仍旧身不由己,投身其中。
她无法就这样坐在那里,等待别人来给她一个结果,她决定用行动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对于李欣这件事,她是旁观者,但旁观者有旁观者的好处,她可以无需带有任何感情色彩。而现在,以汪涓的视角来看,这根本就是一个无需推敲的阴谋。一封来历莫名的电邮,一桩蹊跷的命案,光是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看,就绝不是巧合。如果李欣十年前没有死,那么为什么十年后突然出现?汪涓的结论就是李欣百分百死了,而有人利用李欣这件事,在做一件不可告人的秘密。如果她能把这件事情弄清楚,那么林子晨自然会醒悟,回到自己身边。
有了这样的想法,汪涓决定自己来调查,她首先开始寻找有关十年前那场车祸的所有信息。
女人一旦开始做“侦探”,那么她的直觉和逻辑推断能力必然会有着惊人的增长。而汪涓的本行还是记者,对于调查这种事情,她是轻车熟路。
她首先通过互联网和图书馆档案室里存档的资料,很快就找到了有关那起车祸的一些信息。虽然车祸发生在十年前,但一次事故中超过二十人死亡,在当时立刻便成了轰动的新闻,许多媒体都有报道,甚至还有某家报社做过专题调查,痛批运输公司和交通道路管理部门的失职失察。
失事车是一辆核准载客二十五人的中巴车,但当天实际在车上的人有三十三人,属于严重超载。这辆中巴车是由日喀则开往定日县的长途,早上八点出发,出事时间是在中午十二点四十三分。因为出事的地点远离村落,人烟罕至,出事时的情况并不明了,大多是由五位幸存者讲叙。而他们五位也是各有说法,甚至有些说法前后矛盾。但这也并不奇怪,五位中有四位是在睡觉,车祸发生后才惊醒,唯一一位清醒的,也是坐在后排,并不十分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车冲下了江里。关于这起车祸,最后警方给出的调查结论是司机疲劳驾驶。当时失踪二十八人,找到的尸体不过七具,剩下二十一人都被卷入咆哮的江水中,下落不明。但警方在搜寻数月后依然毫无结果,失踪名单也就实际上成了死亡名单。
汪涓还看到一条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幸存者名单中赵露霞的名字,就是林子晨让她帮找的人。除此之外,她还查到另外四名幸存者的信息。她想既然找不到赵露霞,那么就去试着找找其他四个人,向他们亲自求证或许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线索吧?带着这样的侥幸心理,汪涓说干就干,对着名单,她就开始人肉搜索。然而事情却远远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容易,除了简单地名字和性别之外,她手头几乎没有任何更进一步的信息,在茫茫人海中要找出这四个人又谈何容易。受挫之后,她不得不求助于在公安局的朋友帮忙。
一番折腾之后,她还真找出了这四个幸存者的下落。四个人中除了一个年级颇大的老人过世之外,剩下三个人都还健在,只不过分散各地。汪涓决定先从离自己最近的一个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