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9300000003

第3章 八股文的发展演变(1)

(一)八股文体的源流

八股文的文体形式是在五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明清时代的统治者,为了能在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八股取士制度,以达到通过这种文体钳制文人思想的目的。在八股文的发展过程中,其形式明显受到唐代试律诗和宋代经义的影响。

关于八股文体的源流,有人认为最早可追溯到唐朝的“括帖”。这里所说的“括帖”,就是概括地写出某一部经书的注解。唐代的科举考试主要考明经、策论和诗赋,四书五经都是考生必读的内容。考试时,会从中出一些问题,要求考生写出注疏。唐代时把手写的纸幅叫做“帖”,“括帖”便由此而来,有时候也叫“帖经”。意思就是手写经书注疏的帖子,或者用帖子写经书注疏。我们不难看到,这种“括帖”只是和八股文的内容有关系,“帖经”本身不是整篇的文章,所以“括帖”并不是八股文体形式的源流。

八股文体形式的真正源流,应该是唐代的试律诗和宋代的经义。八股文形式中的破题、承题,在唐代的试律诗中都能找到痕迹,在宋代的经义中更是常见。

唐代的试律诗,一般都是十二句,六联。第一、二句叫首联,为全诗点题,又称为破题。破题的方法也很多,有明破、暗破、顺破、倒破等等,这为后来八股文体中的破题提供了借鉴。第三、四句叫颔联,首联破题只是简明扼要地说明题意,而颔联则是要对题意做进一步的阐发。第五、六句叫颈联,它上承颔联、下启腹联,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开始慢慢地对题意进行阐发。第七、八句为腹联,这是阐发全诗题意的主要部分,相当于八股文中的股。第九、十句为后联,继续补充说明题意,如果题意在腹联中没有说尽,就在此联中做补充。如果已经说尽了,就引经据典进行论证或者发表议论。最后两句称做尾联,为全诗收尾。

所以,唐代的试律诗中早已形成了八股文的格式。清代著名学者毛奇龄曾经说:“唐制试士,改汉魏散诗而限以比语,有破题,有承题,有颔比,有颈比,有腹比,有后比,而后结以收之。六韵之首尾,即起、结也,其中四韵即八比也。然则试文之八比视此矣。”明清的很多学者也认为,唐代试律诗的颔联就是颔比,颈联就是颈比,腹联就是腹比,后联就是后比,尾联就是大结,因为每联两两相对,对就是比。唐代的试律诗已有八比,即八股的格式,这对后来八股文文体格式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宋代王安石变法时,取消了从唐代沿袭下来的以诗赋、帖经取士的方法,推行“经义取士”,就是以经言命题,学子考试从四书五经中任选一门,用论述性的文章来阐发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以所作文章的好坏来决定考生的命运。这已经不同于唐代时专重记忆注疏原文,考试概括来写答案的“帖经”,而是在对经文意义的理解上写评述性的文章,因而称为“经义”。破题、承题的格式在经义中十分常见,这明显受到了唐代试律诗的影响。经义的正文部分,用的是散行的文字,这和必须用对偶,且分为八股的八股文不同。但是这些格式在宋代的经义中也已经普遍出现了,只是没有像八股文那样正式成为强制性的要求而已。

元代的科举考试,仍然用“经义”。此时明确规定了出题的范围,严格限制在《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本书中,内容与八股文已经基本相同,可以看作是八股文的雏形了。所以有的人认为,在元代延祐年间,即14世纪初就出现了最早的八股文。但是此时写文章还只是仿照宋代的经义,出题范围限制在四书中而已,对于八股文中对偶排比形式的要求,还没有完成。

大部分学者认为,八股文格律形式的形成是在明代成化年间,也就是15世纪中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下令科举考试时缩写文章仿照宋代的经义。后来,写这种文章要求格律,而且越来越严格,到成化年间八股文的格律形式就形成了。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中写道:“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成化以后,股者对偶之名也。”顾炎武也把格律严密、组织严密的正式八股文的出现,确定在成化年间,也就是说此时国家在考试中正式确定了文章的格式。

在明代成化以前,考试中也有类似于八股文形式的文章出现,但是并没有正式规定。考试中都是写经义内容的文章,可以写整齐对仗的文章,也可以写散体的文章,只要文章论述得好,观点好就行,不会因为格式上的问题而影响考试的成绩。而在成化年间以后,考试中就严格规定了要按照格式来写文章,要按照题目,以固定的字数、段落、严格对仗的格式来写。这样考官在评阅考生试卷时,先看的是格式,然后再看内容,如果格式不对,内容写得再好,也是不符合要求的,在考试中也就没有希望了。因而才形成了固定格式的八股文,也就是专为考试而制定的一种有固定格式的文体。

虽然八股文中对偶格式的正式形成确立是在明代成化年间,但是其源流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比如四书五经中就早已有了大量的排比对偶句,宋代的经义中也是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宋代经义与八股文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继承关系。

清代沿袭了明代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包括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文章样式也被保留了下来。八股文在清代延续了两百多年,在这期间出现了几次关于八股文存废的争议,随着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八股文这种特殊的文体也在历史舞台上消亡了。

关于八股文的源流,一直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莫衷一是。一些人认为在朱元璋洪武后期八股文就已经形成了,创制者是朱元璋和当时的学者刘基,而不是在成化年间。还有的人认为,八股文文体格式的形成是受到了其他文体格式的影响。如清代著名学者焦循就认为八股文的入口气、代圣人立言,来源于金代和元代的戏曲;破题和开讲相当于曲中的引子;提比、中比,类似于曲中的套数;而八股文中时而夹入的领题、出题各部分,则等于曲中的宾白。还有人提出,八股文体的形式是在唐代近体诗的格律、唐宋古文的章法以及骈文的排偶杂糅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的。当然,这些说法也都有一定的道理,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八股文的源流问题,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八股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明显地受到宋代经义的影响。

(二)明朝的八股文

把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开始于明代初期。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开国称帝以后,面对着当时饱经战乱、百废待兴的江山,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政权的措施,如颁布大明律、加强中央集权等等,恢复科举考试也是其中的措施之一。

洪武三年,朱元璋颁发诏书,他在诏书中对宋、元两代以经义取士的选官制度进行了批判和借鉴,他提出要通过科举制度选取“经明行修”的人才,并规定“非科举者,毋得与官”,同时,朱元璋把“明经”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把科举考试作为唯一的选官制度。

朱元璋是一个平民皇帝,最让他担心的问题是如何加强对知识分子思想的控制,因此,在科举考试中考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考也是很重要的问题。他在借鉴历代经验的基础上,创制了八股取士制度,主要把写作八股文的好坏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将对士人的思想控制和官员的选拔有机地结合起来。目的是培育和选拔具有儒家正统思想的治国人才,以巩固中央集权的国家统治。

但是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一般认为,这个时候的所谓“八股文”,还没有成为定式,八股文成为定式、八股文名称的产生是在明成化年间及明宪宗在位期间。明初科举考试中所作的文章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八股文,主要还是借鉴宋代的经义,《明史》中称之为“略仿宋经义”。科举考试中的经义文章没有要求八股格式,但是要求入口气,当时的文章中也已经有很多人用对偶等手法,这自然为后来八股文程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以前面说的朱元璋创立八股取士的制度也是合理的。

明初八股取士制度的确立,成为明代思想文化大一统的一个标志,也成为文人通往仕途的主要途径。于是无数文人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学作八股文、写作八股文上,有的人甚至为获得功名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儒家思想、孔孟之道深入到了文人的骨髓,虽然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但同时也严重束缚了文人的思想,扼杀了创造力,明代统治者达到了控制文人思想的目的。八股文在明代发展的几百年里也经历了一个由发展到繁荣,再到衰落的过程。

清代桐城派散文创始人方苞,散文写得很好,八股文造诣也很深。他在《钦定四书文》的《凡例》中把明代八股文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第一个时期是洪武到成化、弘治期间,这是八股文的初创和成熟期;正德、嘉靖为第二个时期,是八股文发展的繁荣期;第三个时期为隆庆、万历年间,是八股文的变革期;天启、崇祯为第四个时期,也是八股文的衰落期。

同类推荐
  •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该书探究西方近现代一些知名艺术家、哲学家、文学家的独身现象,包括尼采、叔本华、萨特、卡夫卡、金斯伯格、凡高、安徒生、乔治·艾略特、简·奥斯丁、波伏瓦、梭罗、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他们因着孤高的精神向度,特立独行的生命选择,对存在的根本性的探求,最终选择了独身,这种生存方式的选择,诠释着他们毕生的道德观、伦理观和价值观。该书即从他们的独身问题出发,探究这些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秘密。
  • 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

    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

    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系列”之第一本《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数年里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如今终于得以付梓出版,作为本书编撰者,为此感到非常高兴,并向大家表示感谢。此书稿因为是编撰,在成书过程中,我通过多方渠道,搜集并参考了大量一手或二手文献资料,均一一注明了出处,在此向众多原作者们表示衷心感谢。如您觉得我应该给您支付一些稿酬,就请尽管同我联系吧。
  • 秋风吹不尽

    秋风吹不尽

    本书是萧默作为建筑艺术专业之外的一个文章选集,是对那一代知识分子(如常书鸿、高尔泰等著名人物)的真实记录。1963年,作者由梁思成先生促成到敦煌莫高窟从事建筑历史研究,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十五年。敦煌不仅赐予作者成为一位有影响的建筑艺术历史与理论学者所需要的学术资源,也给了他难以忘怀的人生历练。
  • 盂县宗教文化遗存

    盂县宗教文化遗存

    盂县现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360余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0余处。其中,古建筑占了很大的比例。纵观盂县现存的古建筑,主要有这么几大类型:一是庙宇建筑,二是民居建筑,三是陵墓建筑,四是古城遗址,五是桥梁及水利建筑……
  • 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如果找一位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人,自然就是孔子;如果找一本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书,自然就是《论语》。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倾情奉献,带你一起品读《论语》,与孔子一起同行,深入性情,长养生命!
热门推荐
  • 星空的羽翼

    星空的羽翼

    世间一切都是轮回,无穷世界亦是轮回。在这轮回之中,谁,能够争得那一线希望,守得住心中那一丝执念?即便是天倾地覆!
  • 热血神话
  • 宿灭舞倾城

    宿灭舞倾城

    莫名穿越,却身世惊人。本以脱离苦海,谁知竟是落入地狱。深信之人叛我,深爱之人弃我。美男无数,各个多情,谁才是良人。神魔之子,本应呼风唤雨,未想,竟被众神诛杀,被众魔利用,被命运玩弄。苟延残喘于世,懦弱怎可活,我要主宰一切,将世人玩弄于股掌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之懵懂初夏

    TFBOYS之懵懂初夏

    曾几何时,就在这样的夏日里,我们的相识,那样美丽;曾几何时,就在这样的小路旁,你拉着我的手,发誓要陪我走完艰难的人生之路;曾几何时,就在这样的林荫旁,你轻吻我的唇,说要给我幸福;曾几何时,就在这样的深夜里,你说你永远不会离开我…………
  • 你的梦境

    你的梦境

    我们的爱有一条界限,一条永远也跨越不了的界限,我们能改变吗?
  • 幻像掌能者

    幻像掌能者

    有这么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只有一根草,一个湖,一个月亮。这是一根草,它有着四叶,各自朝向一方。所以它给自己起名为四叶。它飘摇在这微风中,伴随着暗无边际的夜幕。唯一可以给它温暖的是倒映在水中的月亮,散发着令人心醉的光芒。然而有一天,湖水开始下陷,随之这个世界开始破碎。
  • 77号博物馆

    77号博物馆

    萧格作为77号博物馆的馆长兼高中生,表示只想貌美如花的当个挂牌掌柜。可是偏偏有人不安生。老祖宗亲自教她御鬼之术,童年好友是她的督察官,还有号称监护人的黑白无常时常来唠嗑,更关键的是她的上司阎王大人亲自来看她......萧格拍案而起,“这些都是什么鬼!”众鬼答:“回大人,我们都是您亲亲可爱的鬼仆啊~”萧格远离众鬼,却遇上了他。那个安静午后,萧格遇上的萧九重。——“格格,我寻寻觅觅,你在哪里?”“九重,我在你身后。”
  • 变异入侵

    变异入侵

    外星生命体突然变异失踪,L组织不知去向,雷泽奉命找回,却不幸被炸伤感染,悲伤欲绝的雷泽为了找出元凶,忍受着病毒的侵蚀,找到并潜入L组织,帮助埃文博士找回感染体,为了消灭L组织,雷泽不断增强自己,并认识了不少被无辜感染而富有善心的同伴。。消灭组织后,却发现一个更大的阴谋,更大的敌人在后面。。。。
  • 末日宅女修仙记

    末日宅女修仙记

    女强文。主成长,感情戏少。女主性格前期有些懦弱,也没有斗志。宅女性格,能坐着绝不站着,交际能力为负数,三观正。后期会成长,会改变。爱情线简单,无太多纠结。稚子修真去,垂暮不得归。仙家千座坟,墓中无骨灰。一句话简介:末日宅女以科学理论为中心,防御异能为发展观,实现复仇称霸的目标。文艺版:隐藏在幕后的黑手,操控着一切的真相。带着前世记忆的昭月,是否还会懦弱的任人鱼肉。
  • 明人日记

    明人日记

    本小说集题材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和机关、企业、社区等各个方面,折射出转型和大发展时期社会众生的各种面貌和心态,也是新世纪中国社会的世俗画。《明人日记》是安谅近年精心创作的小小说集,视角独特,洞察入微,叙述生动,寓意深刻,共收集作品约100篇。作品以现实为镜,运用细腻的笔触,在随意和平常之中,提炼新意;在散淡和习惯中,捕捉别致。许多故事信手拈来,在简洁而又不乏美丽的文字中,有一种催人警醒、促人感悟、令人欣喜,也让人深思的隽永,短小的篇什,或犀利深沉、或挚情婉约、或幽默生动,或冷峻凝重,无不让人感受作者“爱着、工作着、生活着”的认真投入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