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看到他犹豫不决,于是往椅背上一靠,露出笑容。“年轻人,”他说,“我不责备你吓成这样子。这不是个容易应付的地方,它需要一个‘大人物’到那边去坐镇。”
史密斯提出了挑战,不是吗?刘易士很喜欢去担任一个需要“大人物”坐镇的职位。
于是刘易士去了,并且待下去。他一直没离开,并成了当代著名的监狱长。他的著作——《辛辛二十年》,卖了数十万册。他曾在电台里广播;他的监狱生活的故事也被改编成十几部电影。而他的罪犯“人性化”,在监狱改革上带来了奇迹式改变。
伟大的火石轮胎及橡胶公司的创始人哈维·怀尔史来,曾说:“我发现,光用薪水是留不住好员工的。我认为,是工作本身的竞争……”
伟大的行为科学家之一佛瑞德瑞克·侯兹柏也同意这种说法。他深入研究了好几千名从工厂作业员到高级经理的工作态度。你认为他所发现的激励工作的最大因素是什么?工作上具有刺激性?钞票?良好的工作环境?福利?不是,完全不是。激励人们工作的主要因素就是工作本身。如果工作令人兴奋和有趣,负责工作的人就会渴望去做,而且会努力把工作做好。
这就是每个成功的人所喜爱的:竞争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证明他自己的价值及超越、获胜的机会。就是这些才促使人们参加徒步竞走、掷铁饼等项比赛。渴望超越别人,渴望有一种重要的感觉。
所以,如果你想使人们——有精神、有勇气的人——接受你的想法,规则是提出挑战进行竞争来代替批评。
十三、批评要因人而异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大脑、思想、判断力和世界观。这就势必造成观念、观点的冲突、当我们发现别人错了——有时可能仅之因为观点不一致,我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想去指出对方的错误。批评的对象是人,那么我们在进行批评前,就先要搞清对方的层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而异。
1.确定年龄阶段
同样的问题,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采取的批评方式应该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批评者在开展批评工作之前,要确定被批评者的年龄段,正确地加以区分。对年龄大一些的人,一般应采用商榷式的语言;对年龄相近的人,由于共同点多一些就可以自由交谈;对年龄比自己小的人,可以用一些开导性语言使其加深认识。同时,批评时还要注意称谓。对年长些的人应加上谦语:如以“老”字做词缀(“老王同志”、“王老”),以职务为后缀(“张主任”、“李所长”)等等,这样显得郑重而有礼貌。对年龄相近的人的称谓则可以随便一些,可直呼其名,也可叫一些常用的称呼,若彼此还不是很熟悉,则称呼可郑重一些。对年纪轻的人,则可以亲切地称之为“小王”“小李”,或“年轻人”等。
每一个年龄段的人的特点不尽相同,他们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在选择批评方式的时候,要有所区别。
2.区别职业、级别
三百六十行,每行都有每行业的职业特点,同时也就有相应的批评要求。即使是在同一行业中,不同的工种、不同的级别的人还应有所区别。对那些工作能手和初学者的要求不一样,批评也不能相同,而对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和一般的工作人员的批评也不应该采取同一种方法。一般说来,对那些工作能手和行政级别相对高些的人,要求也相对严格一些,批评也要严厉一些。
如:某印刷厂的小王和小郑同在一个车间,小王比小郑早两年入厂,小郑则刚刚入厂。在生产操作中她们出现了相同的错误。车间张主任狠狠批评了小王,但对小郑则只是指出了她操作的不当,还安慰她不要着急。小王很不服气,向张主任提意见。张主任耐心对她解释说:“这种错误出现在你身上是不应该的,你不存在操作上不懂的问题,问题出现在工作态度上,你技术很熟练,所以对你的要求自然要严格一些。”
3.分清知识结构
不同人的知识结构、阅历情况都有所差别,因此必须根据其知识、阅历的不同,运用不同的语言来展开批评。有几十年工龄的老同志,你一声轻叹,就会勾起他对过去的回忆,从而激发其心中的共鸣:受过高等教育的下属,可能因你对某些艰深理论的熟语而产生由衷的敬意;一句粗口,会使还不习惯集体劳作的社会青年感到“来者不善”知识、阅历深的人需要讲清道理,必要时只需蜻蜓点水,他便心领神会,而不需要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地去做思想工作。相反,对知识、阅历浅的人必须进行详细分析。讲清利害关系,他们看重的是结果如何,而不理会其中的奥秘究竟怎样;之乎者也、文绉绉的词句,只能使他们如入云里雾中,辨不出东西南北。较为传统的老同志不喜欢那些开放性的词句,通过对往日的回忆更能给他们安慰。年轻人讨厌那些陈腐的说教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需要理解,喜欢直来直去。可见,不同知识结构、不同阅历的人,他们在接受批评时的心理状况是有很大差别的。如何运用语言艺术,使他们既接受了批评,又有正中下怀、如遇知己之感,是批评工作的一门艺术。
4.摸清心理情况
心理,是一个外延广泛的概念。主要指人的气质、性格、对工作的兴趣和自我更正能力,批评者必须首先摸清对方的情况,在心理上占上风,才能在批评中占据主导地位。
按照心理学的分类,人的气质主要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批评者应该根据各种类型人的不同特点来决定使用何种批评方式。
胆汁质的人情绪外露,一点即爆。批评者在批评这种类型的人时不宜使用带有更多情感色彩的语言,但又不能因怕起“火”而不敢点,而是要摆出事实和道理,不给其以任何发作的借口:多血质的人较随和,但因其性情体验不深而要特别在逻辑和道理上下功夫;粘液质的人虽然稳重但生气不足,因此要适当给予情感刺激,激发其朝气和前进的活力;至于抑郁质的人,由于心细而内向,所以批评的语言宜点到为止,并尽量消除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增加情感上的认同。现实中人的气质类型并非如此分明,更多的是混合型。所以我们在批评他人时可以针对不同状况,综合运用各种语言艺术,以达到批评目的。
当代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将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两类。外倾型开朗、活泼、善于交际;内倾型孤僻、恬静、处事谨慎。对于前者可以直截了当,谈话要干净利落;后者需要委婉,措辞要注意斟酌。至于介乎两者之间的中间性格类型的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因人而异。
一般说来,那些对改进工作有浓厚兴趣的人,大多希望能得到他人的批评指正;相反,那种对工作缺乏兴趣的人,必须多费口舌调动或激发其改进工作的兴趣;对于那些无视批评、屡教不改的人,在严厉批评的同时,也要采取一定的纪律或行政措施加以督促,以儆效尤。假如其有很强的自我更正能力,那么批评者只需用中性、平静的语言提醒他注意就可以了;人的能力有高低之分,对于那些能力弱的人,自然要提供更多的帮助,必要时直至调换其工作。
所以说,批评不是简单的指正,而是一门复杂有趣的语言艺术,只有做到因人而异、灵活运用,才能达到批评的效果。
十四、舌头“打弯儿”能避祸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如果吃得不卫生,便极有可能会生病,这叫“病从口入”,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个人如果说话不注意分寸,不懂点技巧,便极有可能得罪别人而遭殃,这就叫做“祸从口出”。想要避免“祸从口出”并不难,关键还在于让语言保持一定的弹性。
下面这一则寓言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百兽之王的狮子想吃其他兽类,但得找借口。于是张开大口让百兽闻自己的口是香还是臭。首先轮到狗熊,它闻后如实地说:“有股肉的腥臭味。”
狮子怒道:“你不尊重我,留你何用。”将它吃掉了。
第二天,轮到猴子来闻。鉴于头天狗熊的教训,它乖巧地说:“哟,好一股肉的清香味啊!”
狮子又怒曰:“你溜须拍马,留你何用。”又将它吃掉了。
第三天,轮到兔子来闻。它知道,说臭要被吃掉,说香也要被吃掉,于是它凑到狮子嘴边,故意闻得十分认真,但却老不开口。
狮子急了,催它快说。
它便说道:“报告大王,我昨晚受了风寒,感冒鼻塞,闻了这么久,实在闻不出是臭还是香。等我好了,鼻子通了,再来闻吧。”狮子无奈,只好放了它。
兔子在这里巧妙地回避了狮子所提出的问题,而用“无可奉告”的理由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种走“第三条”道路的方法,实在是它求得生存机会的唯一出路。
若想保持语言的弹性,不但要求你能够自圆其说,还要做到意有所指,这既是考验你的口才和智慧,更要你舌头打点“弯儿”来巧妙应对。
过去,有一个县官很喜欢附庸风雅,尽管画术不佳,但兴致很大。他画的虎不但不像老虎,反而有几分像猫。并且,他还每画完一幅作品,都要在厅堂内展出示众,让众人评说。大家只能说好话,不能说不好听的话,否则,就要遭受惩罚,轻则挨打,重则贬职。
有一天,县官又完成了一幅“虎”画,悬挂在厅堂,又召集一些人来欣赏。
“各位瞧瞧,本官画的虎如何?”
众人低头不语。县官见无人附和,就点了一个人说:
“你来说说看。”
那人战战兢兢地说:
“老爷,我有点怕。”
县官:“怕,怕什么?别怕,有老爷我在,怕什么?”
那人:“老爷,你也怕。”
县官:“什么?老爷我也怕。那是什么,快说。”
那人:“怕天子。老爷,你是天子之臣,当然怕天子呀!”
县官:“对,老爷怕天子,可天子什么也不怕呀!”
那人:“不,天子怕天!”
县官:“天子是老天爷的儿子,怕天,有道理。好!天老爷又怕什么?”
那人:“怕云。云会遮天。”
县官:“云又怕什么?”
那人:“怕风。”
县官:“风又怕什么?”
那人:“风又怕墙。”
县官:“墙怕什么?”
那人:“墙怕老鼠。老鼠会打洞。”
县官:“那么,老鼠又怕什么呢?”
那人:“老鼠最怕它!”来人指了指墙上的画。
这位聪明的下属巧妙地回避了县老爷问题的实质,而采取迂回的手段,绕着弯子批评了县太爷的画作,这既不会让这位自以为是的县太爷大丢面子,又让其明白了自己真正的画画水平,可谓是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让自己的话不得罪别人而自己遭殃,便应该让自己的语言走“第三条道路”,并保持适当的弹性。
保持语言的弹性能让别人的问题有如打在海绵上一样,瞬间便失去了冲击力,这种说话的技巧如若合理运用,便能化解生活中许多烦恼和尴尬,也能将即将到来的祸端消灭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