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宋·苏轼《范增论》。
“作者简介”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21岁登进士第,早年曾任翰林学士兼侍读、龙图阁学士、兵部尚书等职。后期的仕途坎坷,曾因“乌台诗案”入狱,几死。神宗年间,王安石推行变法,苏轼因批评新法而入狱,多次遭贬谪,最远被贬至琼州(今海南省)。徽宗年间,苏轼遇赦北归,病卒于常州,谥文忠。苏轼学问渊博,仕途虽不得志,但文学艺术上有极大成就,无论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无一不精,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有诗文集《东坡全集》及词集《东坡乐府》等。
“故事”
有句英谚说:“强中自有强中手”(“Dismond cuts dia- mond”)。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在楚汉相争里,所见的是一场又一场惊险刺激、“斗智”的战局。大多数人都知道忠言逆耳、柔能克刚,却仍因自己性格上的缺憾,对于雅言,置之不顾,耳闻谗言,就信以为真,历史上的“西楚霸王”项羽,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当然,范增也有莽撞的地方,在苏轼的眼里,“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留侯论》)所以人的情绪若没有控制得当,往往是引发祸患的导火线,而大勇与小勇的差别,立即见真章。
历代有不少相关名句或许可以送给抑郁的范增,例如“有才无不适,行矣莫徒劳”(高适《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只要有才干,不管到哪里都能表现很好,不必担心一时的离去!孔子也曾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在今天若要劝慰在某处不得意的人,也常会说:“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南朝陈·陈叔宝《戏赠沈后》),更何况“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厉害,论逆顺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宋·谢枋得《与李养吾书》)。这些箴言同时也值得我们思考,常置左右。
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