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10500000013

第13章 舰舰导弹

舰舰导弹是指从水面舰艇发射攻击水面舰船的导弹。也可攻击海上设施,沿岸和岛礁目标。舰艇主要攻击武器之一。与舰艇上的导弹射击控制系统、探测跟踪设备、水平稳定和发射装置等构成舰舰导弹武器系统。射程多为40~50千米,有的可达数百千米;通常采用复合制导;飞行速度多为高亚音速,少数为超音速。同舰炮相比,射程远,命中率高,威力大;但连续作战能力差。通常由弹体、战斗部、动力装置、制导系统和电源等构成。

基本构造

战斗部,有聚能破甲型、半穿甲型和爆破型,可采用普通装药或核装药,装有触发引信或近炸引信、指令引信等;动力装置,多采用火箭发动机或涡轮喷气发动机;制导系统,多为惯性、自控加雷达或红外末制导。舰舰导弹发射时,由固体火箭助推器助飞,爬高升空后,靠主发动机的动力继续飞行。飞行弹道分初始段、自控段和自导段。在自控段由自动驾驶仪和无线电高度表控制,按预定弹道飞行,巡航高度为数米至数百米;在自导段由末制导装置和自动驾驶仪、无线电高度表控制导向目标。

发射原理

舰舰导弹从水面舰艇发射攻击水面舰船的导弹。舰艇的主要攻击武器。它与舰艇上的指挥控制、探测跟踪、水平稳定、发射系统等构成舰舰导弹武器系统。舰舰导弹主要由弹体、战斗部、动力装置、制导装置和电源等组成。其战斗部有聚能穿甲型、半穿甲型和爆破型,可采用普通装药或核装药,配备触发引信或非触发引信。射程一般为40千米左右,当导弹靠外界提供信息进行中继制导时,射程可达数百千米。其飞行速度多为高亚音速,也有超音速的。多数采用两级动力装置。第一级为固体火箭助推器,用于助推导弹起飞。导弹爬高升空后,该助推器脱落。导弹靠第二级主发动机(可采用火箭发动机或空气喷气发动机)的动力继续飞行。导弹在掠海面飞行时,通常由无线电高度表和惯性加速度表组合控制。

基本介绍

20世纪50年代,装备舰艇的舰舰导弹有瑞典的“罗伯特”315、苏联的“扫帚”SS-N-1和“冥河”SS-N-2等。60年代,中国海军舰艇装备了“上游”1号、“海鹰”1号舰舰导弹。1967年10月21日,埃及导弹艇发射苏制SS-N-2舰舰导弹,击沉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这是舰舰导弹击沉军舰的首次战例。实战证明了舰舰导弹的有效性和战斗威力,引起各国海军的重视,许多国家海军相继装备舰舰导弹。

70年代以来,新型舰舰导弹应用精确的惯性制导、微型数字电子计算机、频率捷变雷达、无线电高度表和效率高的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等新技术,使舰舰导弹技术战术性能有显著提高。1972年,法国研制的“飞鱼”mm-38舰舰导弹,应用高精度无线电高度表,使导弹末段能在2.5~4.5米高度掠海面飞行。中国研制了雷达反射面积小、掠海面飞行的“鹰击”-8舰舰导弹。苏联研制了SS-N-19远程超音速、掠海面飞行舰舰导弹。

80年代初,美国研制的“战斧”bgm-109b战术舰舰巡航导弹可以从舰艇垂直发射筒发射,射程达450千米左右。美国还研制了127毫米舰炮发射的导弹,每分钟可发射导弹20枚,1981年8月装备在“布里斯科”号驱逐舰上。这种导弹装有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半主动激光导引头,用mk45-v5型127毫米舰炮作为发射装置,既可发射导弹,也可发射炮弹。这是导弹与舰炮结合的新发展。今后,还将继续研制203毫米、406毫米大口径舰炮发射的导弹。舰舰导弹将向中远程、隐身、精确制导、微电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导弹速度、制导精度和机动性、隐蔽性,增强抗干扰和突防能力。

舰舰导弹是指从水面舰船和潜艇发射,主要用于攻击出水潜艇、驱逐舰、大型战舰、巡逻艇和商船等水上目标的导弹武器系统,具有较高的效费比,是反舰导弹大家族的重要成员。目前世界上有10余个国家能够自行生产舰舰导弹,80多个国家部署有舰舰导弹,但真正经过大量实战检验并能代表当今舰舰导弹发展潮流的当属俄罗斯和美国。俄美舰舰导弹代表了当今舰舰导弹的发展方向,又具有各自独特的优长和不足。从发展方向看,美俄必定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舰舰导弹的性能,舰舰导弹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发展历程

建国初期,新中国海军还是襁褓中弱小的幼苗。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只有一些要塞地域部署有130毫米海岸炮。面对当时西方阵营海军舰艇射程达30千米以上,口径203毫米,乃至406毫米的舰炮,这些射程只有10多千米的130毫米海岸炮显然火力薄弱。当时巡洋舰多数在20千米左右的距离上进行炮击。1944年,对诺曼底海岸火力准备时,美国和英国海军是用战列舰、重巡洋舰在20千米左右距离上开火,而实行近距离火力支援的驱逐舰靠近到10千米左右,用炮火消灭残余的德军火力点。海岸炮火对于强大和机动的舰队,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当年德军大量部署在大西洋壁垒的150毫米、88毫米海岸炮几乎没有还手余力。

当世界格局将惜日的盟友变成了冷战对手后,百废待兴的年轻共和国还远没有当年诺曼底那样数量的火炮和岸防工事,虽然在50年代对金门岛的几场炮战中占了上风,但是谁都清楚其原因是国民党军队没有美国那样的海军火力,真正要建立强大的岸防体系,才能彻底取得优势,于是寻求有效的海防武器成了当务之急。

急于建立强大海防的共和国,在1956年10月成立了专门的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其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利用社会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这个方针显出东方人的皎洁和含蓄,中国人早就瞄上了苏联最先进的KS-1型反舰导弹。1957年9月,聂荣臻带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苏联谈判,要求苏联对中国的导弹事业提供援助。10月15日双方签订了协定。协定规定苏联在1961年前,向中国提供四种导弹,其中包括KS-1岸舰飞航式导弹。1957年10月15日中国又派出苏振华率领的海军代表团赴苏谈判提供飞航式导弹。1958年2月4日,中苏签订了协定,包括苏联向中国提供542岸舰导弹,544舰舰导弹,1060潜地导弹。所谓542就是苏联的KS-1飞航式岸舰导弹,而544则是后来震惊世界的“冥河”式导弹。1060潜地导弹发展成了今天共和国核威慑力量的JL导弹。在签订提供导弹技术的同时,还签订了苏联向中国提供629艇,205艇和183P艇的协定。

这就是当年所谓的“三弹三艇”协定。当时的苏联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也希望中国形成强大的海防体系,解除来自其远东地区南翼的威胁。1959年中期开始,苏联向中国先后运送了导弹和相关技术资料图纸等。作为岸防导弹,射程要比舰艇导弹远,才能使敌方舰艇不能接近海岸,从而保护海岸要塞或临海城市等要地。因此射程100千米的542导弹比射程只有35千米的544“冥河”导弹更适合作岸防导弹。当时中国决定引进542和544分别作为岸防导弹和舰对舰导弹是很合理的考虑。如果这些导弹完成部署后,不仅能依靠海岸火力将大型水面舰艇拒于其火炮射程外,还能采用携带导弹的小艇前出到岸舰导弹的射程极限附近,攻击远离海岸的敌方舰艇编队。

对于当时美国那样的特混舰队,导弹艇只要有2到4次射击机会,就能轻易击毁其大型水面舰艇。一艘佛莱斯特级航空母舰命中一发542或544导弹,就会立即丧失战斗力,而当时没有装甲甲板的改进型爱塞克斯级或中途岛级的机库和飞行甲板,只要被击中大半都会被掀掉。那些遂行对岸火力攻击的轻型巡洋舰或驱逐舰,一发542或544导弹能将其炸成两段。缺乏远见的西方国家,也没有重视反舰导弹的出现,对于他们极其推崇的两栖作战的威胁。

在太平洋战争和朝鲜战争中,美军登陆兵从大型登陆舰换乘登陆艇或两栖装甲车,通常在距海岸10公里左右,然后编波向海滩发动冲锋。当反舰导弹出现后那种换乘和编波不可能在反舰导弹射程内进行,因为反舰导弹完全能够在换乘前,抢先打沉大型两栖舰艇和运兵船。这使得换乘编波得在100多千米外进行,乘坐小型登陆艇和两栖装甲车的登陆兵要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折腾近数小时才能抵达滩头,海岸炮兵可以从容不迫地将一个个目标击沉,使抵达滩头的登陆兵所剩无几。

在二战期间,抵达滩头所花时间不过20分钟左右,海岸火力来不及大量摧毁海上航渡的登陆艇或两栖装甲车。虽然反舰导弹威力如此强大,但是直到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被击沉前,自持有庞大舰队和舰载航空兵的西方国家,并没有把反舰导弹放在眼里。西方寥寥几种在研制中的反舰导弹,进度上也是拖拖拉拉。

542导弹苏联编号是KS-1,西方国家编号为SSC-2b,其外形类似一架米格-15战斗机,其装有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射程达100千米,1953年开始研制,1956年服役。其实这种导弹就是米格-15战斗机的衍生产品。苏联向中国交付这种导弹时还没有在公开场合露过面。西方国家通过侦察照片等一些蛛丝马迹,知道有这种导弹的存在。

1957年,有人在波罗的海附近发现过数辆KrAZ-214卡车牵引的半挂车上,帆布盖住类似米格-15战斗机的飞行器。导弹的垂直尾翼低于米格-15,西方情报人员很快就判断出了是一种类似德国V-1导弹的武器。然而最初不清楚其作战对象,把它列为战术导弹。直到后来发现这种牵引车队附近总伴随有搜索雷达车,才认为其中一些型号可能是用于反舰。60年北约战斗机发现苏联发展用图-16轰炸机携带这种导弹的空射型在北极圈和波罗的海上空飞行,远东地区的勘察加半岛附近也有这种图-16飞机活动。西方称空射型为“幼鲑鱼”。

1960年苏联向中国交付了542和544导弹样品及技术资料,同时派来了专家组。不久后,中国进行打靶试验。试验选择在渤海湾地锦西。这样的地点很适合海上武器试验。从锦西附近的海岸向渤海上的靶船射击,即便导弹在最大射程上脱靶,也不会飞到公海上去。542导弹发射阵地选择在平坦的锦西海岸。

542导弹采用预置指令配合无线电高度表控制导弹发射初段,助推起飞后2秒,助推器脱落,导弹自动爬升到300米高度平飞,中段飞行采用指令驾束制导,飞行中段可以修正弹道。末段是半主动雷达制导,由岸上雷达照射目标提供信号源,抵达雷达开机点后,弹上雷达会接收到来自目标的反射信号,然后导弹对准信号源俯冲。尽管542导弹的涡轮喷气发动机能够使导弹有更远的射程,但正是由于这种制导体制,限制导弹射程不能超过海岸制导雷达照射距离。542导弹前鼻锥内装的雷达其实是米格-15战斗机上PR-5雷达的测距接收机的改进型号。这种接收机对于引导飞行员对向搜索的精度足够,而作为半主动制导的雷达接收机却精度不足。

由于弹上雷达接收机和机电式控制系统精度不足,542导弹的命中率历来很低。不过其用于反舰时45米的标称圆概率误差,是完全可能命中诸如航空母舰这样的大型水面舰艇的。在锦西的试验中,542导弹的误差大也不例外。从海岸阵地上发射数发导弹都没有打中靶船,多数为近弹。全部的操作都是按苏联的规程指导进行的,没有什么差错和问题。导弹精度不高但威力不小,飞临目标上空的导弹俯冲进水后,炸起了巨大水柱,靶船水下部分钢板被爆炸水压,压的变形。

尽管542岸舰导弹试验结果不满意,仿制工作依旧继续进行。雄心勃勃的年轻中国技术人员认为能够将导弹的精度进一步提高。当时的国防部五院负责设计资料的整理、消化和反设计。还派出工作队下厂参加仿制工作。然而1960年8、9月间,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全部苏联专家组被陆续撤回。此前不久,专家组的工作已经出现停滞。这对中国反舰导弹的发展打击沉重,所有仿制工作都陷入了停顿之中。

1961年7月,在北戴河召开了国防工业会议。面对当时国家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困难局面,会议确定“缩短战线,任务排队,确保重点”的方针。中央军委决定停止防止性能不佳的542岸舰导弹,集中力量仿制544舰舰导弹,从中掌握技术,积累经验,培养锻炼技术人才,为飞航式反舰导弹的发展积蓄力量。整个飞航式岸舰导弹的研制进入了停顿时期。由于当时国防工业全面调整收缩,国家要生产和研制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应付边境和台湾海峡的严峻局势。在反舰导弹作用还不被世界完全认可的时代,544导弹仿制不是重点,故进展缓慢。

60年代初期,正是台湾国民党军队进行反攻大陆的活动高峰,东南沿海局势紧张。国民党海军舰艇活动频繁。而大陆海军没有多少大吨位作战舰艇,只能与一些小股活动的台湾海军舰艇作战。当台湾海军的小型舰艇在其“阳”字号驱逐舰等大型舰艇掩护下进犯时,大陆的小吨位炮艇和鱼雷艇很难在宽阔的海面与之抗衡,也难以取得接近其驱逐舰的机会,所以一般是靠近大陆一侧的海岸或岛群间活动。在中苏蜜月时期,虽然从苏联进口了4艘“鞍山”级鱼雷驱逐舰和“成都”级火炮护卫舰,但国民党数量居于绝对优势,这些捉襟见肘的大型舰艇兵力还是难以应付不断出现的袭扰。

当时大陆采取将鱼雷艇炮艇混编沿海岸活动,处于航空兵和海岸炮兵的保护下,一旦抓住机会就迅速出击的战术,才部分遏止了台湾国民党军队的不断袭扰窜犯。东南沿海的对抗情况,使得海军对于反舰导弹的需求更加迫切。1963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544导弹专业会议,研究解决544导弹仿制中存在的问题。九月,国防科委颁发了《关于544系统技术责任分工的规定》,明确了国防科委所属各院、部在544项目中的分工和责任后,项目终于加快了进度。

同类推荐
  • 这个家伙当过兵

    这个家伙当过兵

    佣兵回归,再起风云。天不正,我来正天,法不公,我来公法,有一个人叫做教官,有一个人叫做兄弟,有一个人叫做妻子,有一个人叫做知己……有一种感情叫做养育之恩,有一种默契叫做血脉相连,有一种兄弟叫做风雨无阻,有一种爱情叫做生死相依,有一种女人叫做蓝颜……
  • 孤胆战群魔

    孤胆战群魔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在三年的解放战争中,我解放大军在战场上面乘胜追击,不断取得辉煌的战果,但在隐蔽的地下战线上,我地下工作人员默默地为着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刘世强他们许许多多的地下工作者中间的一个……
  • 血拼开拓团

    血拼开拓团

    红枪会大当家的孙铁蛋:弟兄们,除了山规绺规,七不抢八不夺,咱们要照办,在咱们红枪会,还有一条,那就是只要杀小日本子!祸害小日本子,就什么规矩都不用!只要他是日本人,只要他开拓团的小日本子还在咱们的地界儿上霸占咱的土地,那就该杀!血拼日本武装开拓团,打响中国农民抗日第一枪!
  • 最强特种兵之黑暗帝皇

    最强特种兵之黑暗帝皇

    如若过着平凡的生活,不如让我死去。你知道我身体流淌的血在告诉我什么吗?杀人!杀人!!!!!!
  • 上等间谍

    上等间谍

    这是一个穿越间谍的故事,他机智勇敢,杀伐果断,穿越后来到1937年,多次暗杀日本高层和日本特高课,打乱历史的脚步,使鬼子闻风丧胆,他说:“一切我遇到的鬼子,都将成为尸体!”
热门推荐
  • 唯武独尊

    唯武独尊

    这是一个武道昌荣的世界!武者以武魂入道,悟生死,夺轮回,逆天而行。陆秋,一个二十一世界的游戏宅男,因为一场意外来到了这个神奇的世界,并成为了中州大陆大夏国陆家的一名私生子。这场意外让他如愿觉醒了武魂,更让他拥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神奇武魂。且看他如何利用这个神奇武魂傲啸群雄,称霸大陆,屠神灭魔,成就一代传奇!
  • 菩提行经

    菩提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临天下:王妃不好惹

    风临天下:王妃不好惹

    她是现代现代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冷血无情,手染鲜血。他是异世威震天下的王爷,心思难测,名满天下。当现代杀手穿越异世,成为将军府最不受宠的庶出小姐。她缓慢的转过刀锋,喋血的利剑直逼尊贵无上的他:"现在,你还要我做你的王妃吗?""当然!"乱世浮沉,天下风云,她注定是翱翔九天的金凰。江山为棋,翻云覆雨,谁主沉浮?
  • 末日生存日记

    末日生存日记

    我拿着自制的尖木棍,重重刺进那头丧尸的后脑勺中!但是,木棍断了!尖头的部分还留在它的脑子里,另一头则被我握在手里。丧尸非但没事,反而更疯狂了!顶着血肉模糊的脑袋,回身朝我扑过来!
  • 穿越南洋

    穿越南洋

    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初,英国已经成就了其海上霸权地位,美洲的流氓罪犯们正在抗争,法国的那个小个子好像还在上学。东方的那个十全老人正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然而在这时上帝给他们开了个玩笑..........
  • 铖爷!娶我嘛

    铖爷!娶我嘛

    过去一年啦,宝宝用比较烂的文笔记下了一些事,当然有些不能说出来啦,铖爷!索吻!
  • 消失的那一秒

    消失的那一秒

    美丽的海滨城市,普通的校园生活,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流涌动,周围的人接连莫名其妙地死去,整个城市陷入一片恐慌,消失的0.01秒,天才少女和死神的决斗。如果这注定是一场悲剧,“我”宁愿回到曾经那个“你叫什么名字”的时候。爱情、亲情、友情,人伦、道德、法律,他们有自己的选择。
  • 终结不会到来

    终结不会到来

    科学家们发现并研究了超能力,于是便出现了一些人造能力者,但他不一样,他是个先天能力者,却也植入了人造能力之种,他便成为了---双重能力者
  • 匹夫的世界

    匹夫的世界

    寒门子弟误入仙门深处,获得逆天机缘!梦醒时分,只望终有所依!
  • 三界斗

    三界斗

    云麟,一个亵渎花丛的星际浪子,一个臭名昭著的时空大盗,一个惊才绝艳的超自然异能者,临危受命,被星际时空探索局送到远古时代去寻仙。这是一个任务,同时,这亦是一个传奇。作者友情提示:本书美女如云,天才林立,智商很高,节操很低,热衷冲突,偏爱对立,情节新颖,创意独特,保证完本,放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