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6500000041

第41章 现当代——哪个文学人没有享受到时尚的沐浴?

(2010-02-0516:49:34)

文学什么时候跟时尚弄到了一起?以前我们把文学比做和枪杆子一样的笔杆子,而现在呢?还有人读文学吗?不管是我们的革命还是我们的主义还需要文学的支撑吗?2010年的书展就让我曾大发感慨,纸制图书以后越来越会变成收藏品了,人们因为要收藏而购买,读的可能是电纸书、网络、甚至声像制品,读图时代是人们都喜欢读图才会到来的呀,时尚体现在某些作品中就非要说它不是文学了?正如上文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举了一个例子:目前在网上点击率最高的只有两种新闻,一个是伊拉克战争,一个是张国荣。前者是流血,后者是时尚。可见,时尚已经与时政分庭抗礼。他认为,网络文学、影视、电视文学等具有大众文化特征。现在所有的文学只有触电才能流行,最典型的例子是最不接受时尚的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正是经过“触电”的时尚化操作,才得以家喻户晓的。所以时尚有时候是与大众化联结在一起的。

这还只是几句2003年的话,经过了欧洲的经济危机和中国市场的率先回暖,从2008年开始,哪个中国人没有享受到时尚的沐浴呢?难道你为了捍卫纯文学的立场就要穿起十几年以前的服装吗?文学的时尚化被定义为另类写作,那什么不是另类,传统吗?文学本来就是衣食无忧下的形而上,你想像鲁迅一样去呐喊是否有些苍白?看看那些翻拍过的《野火春风斗古城》等老片子,演员的从气质到扮相都完全不着调呀!与其盲目复制不如适当引导。文学以前就是容易和小资混在一起的东西,现在小资被换了个时尚的说法,好像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经济学瓶颈一样。

我们花时间去强调五千年的文明,花时间去批判另类却对传统在时代的演变下无能为力吗?时尚成了文学的杀手,是不是名牌也都成了影响人类灵魂的奢侈品,喜欢文字的人不管是作家也好作者也罢,都是敏感的有点文化的一类人,试问:现当代,哪个文学人没有享受到过时尚的沐浴,不管对不对,好不好,它总是一个趋势与其批判不如颠覆它。君不见,从2003年至今很多文化人图书人自身的变化,看一看今年的书展,那些优秀的名作家们可有不另类的新作?连卖书的方式都时尚起来了,书模不就是书展时尚化的新生职业吗?倒是属上一个郭敬明的名,在网上晒一晒不怎么强壮的小体格就可以大卖120万册?住上海10万一平米的豪宅?再看一看《孔子》的全媒体出版,到不是说孔子也时尚起来了,看样子这个杀手的杀伤力确实挺强的啊?!我倒觉得与其吃那个文化老本不如自己去创立个品牌,不管成不成功,好在也只是想去尝试,没有对不起老祖宗啊!你看在医院排队的那个做CT的老太太,她也知道自己做的是西替呀!她也是时尚了,另类了?我倒觉得说文化人的“两难”,不如说一边晒太阳一边谈历史,难道文学只是固守着就是同类了?从2003年到现在,难道我们一边去批判一边去承袭,不会弄个中国特色的时尚文学出来吧?杀手也好、另类也罢,时尚化趋势了5年也该有定位了吧?看样子,不管怎么着,都这些年了,这文学确实也是得时尚一把了,呵呵!

同类推荐
  •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散曲历史、散曲作家与作品的艺术特色。包括元初期散曲[(元初散曲三流:志情文学、花间文学、市井文学),代表人物(元好问、杜仁杰、刘秉忠、杨果、商道、商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王恽、王和卿、庾天锡、姚燧)]、元中期散曲(郑光祖、睢景臣、张可久、冯子振、曾瑞)等内容。
  • 打开艺术学之门

    打开艺术学之门

    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但艺术到底是什么,和流行有没有关系等问题让我们困惑不解。让我们打开艺术学之门,由绘画、音乐、影视等领域生动有趣的事例,形象理解艺术的含义,深刻认识艺术的功用,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做懂生活,有品味的人。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坚持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究其动因,当然少不了朋友们不断给我的鼓气,希望我不要半途而废。同时也是剧中人物在时时无形地推动着我,越写越感到非把他们写出来不可。这期间也有一些朋友劝我何必自找苦吃:你写得好吗?你写出来有人看吗?有人用吗?你有钱将它推向社会吗?知道吗?现在“触电”难呢!他们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但是,我最终毫不回头地走自己的路。
  •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对“十七年”时期民间文化与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描述和考察,并以此为研究语境、理论视野和写作支援平台,从“民间”的维度,对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发生、发展、性质、功能等做了概括性的梳理,既有宏观的全局分析,又有引人入胜的个案探讨,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民间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重大意义。
热门推荐
  • 越狱

    越狱

    本书是湖北知名作家曹军庆的小说集,收入作者最有代表性的中短篇作品,曾在《天涯》、《上海文学》、《长江文艺》等刊物发表过,作者从小村、小城的视角来看中国社会的变迁,文笔成熟,内容充实,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小说集。
  • 竹岩集

    竹岩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TF追星手记

    TFBOYS:TF追星手记

    四叶草看过来看过来,大家来看————的凯爷——的二源——的千总来看——的追星手记
  • 沉淀在暮光里的暖色流年

    沉淀在暮光里的暖色流年

    余倩高二的时候喜欢潘亮,一直默默的喜欢,到了高三毕业才敢进一步去接触,后来发现他有女朋友了,但是他有一点她特别喜欢,于是那一点就不断的膨胀,放大,看不到他任何缺点……但是,你要相信,早晚都会有一个人,紧紧抓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走向最遥远的距离。
  • 予独爱吴亦凡之西瓜盛夏

    予独爱吴亦凡之西瓜盛夏

    “皎曦,你就把吴亦凡让给我了吧,从小到大,姐都没求过你”皎月带着哀求的眼神看着皎曦,此时的皎曦内心很乱,一边是闺蜜兼亲人的表姐,另一边是自己从小到大第一也是唯一喜欢过的一个男孩……
  • 末世之我不是反派大boss

    末世之我不是反派大boss

    这是一个寻找爱与被爱的披着末世文皮的宠文
  • 花月情

    花月情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 冒牌天才

    冒牌天才

    手术突然停电?这也太衰了吧!咿!这MM为啥不穿衣服?透视了?咔嚓!哇!眼睛就能拍照?岂不是要做个比那个陈老师还伟大的摄像师!再等等!居然还能复制输出!突然异能了。要怎么活?当然是过的比别人给力啊!
  • 都市之神级校花

    都市之神级校花

    他!因为偷了一个在他眼里是个臭老头的一本书。而不经意的他,发现书中的内容是能够让他获得另一种更高级的力量。于是,他开始了修炼,结果,他悲催的被轮回转世了。然而轮回后的他,却因为身体里所存在的能量太过庞大,导致了他变成了她,而她在变化后的生活里将会延续什么样的生活?爱情、友谊、坑爹的系统接重而来,不一样的体验,不一样的校园,让她体验到了人生中的喜怒哀乐。
  • 夜影重生

    夜影重生

    又一世轮回,是否还能达成上一世情缘。我愿生生世世,不再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