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2700000028

第28章 黄侃:狂狷与怪诞的旧派学者(2)

当时,京剧名伶谭鑫培正风靡北京各大学多有好之者。某日北大课间休息,教师们闲话谭伶之《秦琼卖马》,胡适插话说:“京剧太落伍,用一根鞭子就算是马用两把旗子就算是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在场者静听高论,无人做声,黄侃却立身而起说:“适之,适之,唱《武松打虎》怎么办?”一时为之哄堂。

黄侃在南京期间,某日偶遇考试院院长戴季陶。戴问:“先生近来有何佳作?”

黄答:“正编《漆黑文选》,你的那篇大作已经入选。”

这里“漆黑”二字自《昭明文选》中的“昭明”反意而来。戴不知所措,一时尴尬得说不出话。

黄侃年轻时,拜访大学者王闽运,王对黄侃的诗文赞赏有加。夸道:“你年方弱冠就已文采斐然,我儿子与你年纪相当。却还一窍不通,真是钝犬啊。”黄侃听罢美言,狂性立刻发作,竞道:“你老先生尚且不通,更何况你的儿子。”好在王闽运通脱并未计较。

黄门弟子程千帆则为我们记载了另一事。他流寓成都时,在一位学者家里读到老师黄侃答复这位学者的信,措辞极其谦和。这位学者去信赞赏黄侃所撰《音略》,黄侃回信说:“尝自笑非经略之略,乃疏略之略也,何意先生称道之乎?”

程千帆于是感慨,老师脾气坏,爱骂人,所以人们常忽略他性格中非常谨慎谦虚的一面。

黄侃素性狂傲,不惯趋炎附势。他早年参加同盟会,国民党在南京执政后,其同盟会故友多据要津,他耻与往来。居正当时被蒋介石软禁,无人颐惜,唯独黄侃念及旧情,常至囚地,与他聊天解闷。后来居正东山再起,官至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黄侃便不再出入其门。居正觉得奇怪亲赴黄宅诘问,为何中断往来。黄侃正色答日:“君今非昔比宾客盈门,权重位高,我岂能作攀附之徒!”

奇行怪举黄侃除了讽刺挖苦别人,还有很多奇行怪举。

黄侃在北大讲课十分精彩,冯友兰在《三松堂自述》中曾提到说:“黄侃善于念书念文章,他讲完一篇文章或一首诗,就高声念一遍,听起来抑扬顿挫,很好听。他念的时候,下面的观众都高声跟着念,当时称为‘黄调’。当时的宿舍里,到晚上各处都可以听到‘黄调’。”

然而,黄侃讲课不仅好,也很怪。田炯锦在《北大六年琐记》中曾这样回忆道:“有一天下午,我们正在上课时,听得隔壁教室门窗有响动,人声鼎沸。下课时看见该教室窗上许多玻璃破碎,寂静无人。旋闻该班一熟识同学说:黄先生讲课时,作比喻说:好像房子要塌了。方毕,拿起包,向外奔跑,同学们莫明究竟,遂跟着向外跑,拥挤得不能出门,乃向各窗口冲去,致将许多玻璃挤碎。”

另有一说他在课堂上,讲到紧要处有时会突然停下来,对学生说这段古书后面隐藏着一个极大的秘密,对不起,仅靠北大这几百块钱薪水,我还不能讲。谁想知道,得另外请我吃馆子。

难怪周作人说,要讲北大名人的故事,黄侃是断不可缺的一个人,因为“他的国学是数一数二的,可是他的脾气乖僻,和他的学问成正比例,说起有些事情来,着实令人不能恭维”。黄侃在中央大学兼课时,学校规定师生要佩戴校徽,黄侃偏不戴。门卫见他不戴校徽,就向他要名片,黄侃却说:“我本人就是名片,你把我拿去吧。”为此他与门卫当场吵起来,直到校长出来赔礼道歉,黄侃才收声。当时在中央大学兼职的教授大都西装革履,汽车进出,惟独黄侃穿一件半新不旧的长袍,每天步行进出。有一天下雨,黄侃穿一双防滑的钉鞋来上课。下课后雨停,他又换上便鞋,将钉鞋用报纸包上挟着出校门。由于新来的门卫不认识黄侃,上前要求检查纸包。黄侃二话没说放下纸包就走,此后再也没去上课。系主任以为黄侃生病,登门看望。黄侃一句话都没说。后来校长亲自登门,再三询问,黄侃才说:“学校贵在尊师,连教师的一双钉鞋也要检查,形同搜身成何体统。是可忍,孰不可忍!”校长一再道歉,并托多位名流前去劝说,黄侃却吃了秤砣铁了心,再也没在中央大学露过脸。

黄侃脾气古怪到什么程度?有一件事可以证明。黄侃在北京的时候,借住在同门吴承仕的一所房子里。一开始两人的关系很融洽,但由于黄侃在课堂上说话经常毫无忌讳,被一女生告到系主任吴承仕那里。吴承仕知道黄侃的脾气,便好言相劝,结果一言不合,两人吵翻了天,吴一气之下让黄搬走。黄侃从吴宅搬走时,在墙壁上用毛笔写满了带“鬼”字旁的大字,又画了很多黑色叉叉,并爬到房梁上写了“天下第一凶宅”

六个大字,然后扬长而去。“有文无行”的三大嗜好黄侃一生有三大嗜好,第一大嗜好是美色。他一生结过多次婚,由于经常逾越师生人伦,当时刊物上曾有“黄侃文章走天下,好色之甚,非吾母,非吾女,可妻也”的极端攻击。黄侃看上同乡兼弟子黄绍兰时,还没有与发妻离婚。为了与黄绍兰结婚,他便用了李某某的假名去登记。他对黄绍兰解释说:“因你也明知我家有发妻。如用我真名,则我犯重婚罪。同时你明知故犯。也不能不负责任。”谁知好景不长,黄侃回北京女师大教书后,便与一个彭姓女生好上了。黄绍兰知道后,真是欲哭无泪,因为婚书上男方用的是假名,无法对簿公堂。所以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在《太炎先生轶事简述》一文中就公开批评黄侃生活不检点,骂他“有文无行,为人所不耻”。后来,黄侃到武昌高师任教时又对大女儿的同学黄菊英“痛下辣手”。两人宣布结婚时,朋友都以“人言可畏”劝他,但黄侃不但不怕,还让学生帮他收集骂他的小报,以供蜜月消遣。

黄侃的第二嗜好是美食。为了吃到美味佳肴,章太炎在狱中他闹了很多笑话。冯友兰就曾说过这样一件趣闻:“一次黄侃有个学生在‘同和居’请客,恰巧那天黄侃也在隔壁请客,听到老师说话,学生赶紧过去打招呼,黄侃一见便对他大加训斥。学生请的客人都到齐了,黄侃还不放他走,学生情急之下,便把饭店的人叫来说:‘今天黄先生在这里请客,无论花多少钱都记在我的账上。’黄侃一听,立即停止训斥,对学生说,好了,你走吧。”还有一次,黄侃听说同盟会会员在某地聚餐,席间有很多美食,便很想过去尝尝。黄侃虽然早年是同盟会会员,但因为骂过其中一些人,就不在邀请之列。怎耐嘴馋难忍,黄侃便决定不请自去。进门后那些人发现是黄侃,先是惊讶,然后又装出热情的样子请他入座。黄侃也不客气,脱鞋坐下,一句话也不说,就专挑好吃的狼吞虎咽起来。酒足饭饱之后,黄侃一边提鞋,一边往外走,临出门之前,他突然转身骂了一句:“好你们一群王八蛋”!然后撒腿就跑。

1915年,黄侃的老师章太炎因触怒袁世凯,被软禁在北京钱粮胡同一处宅院内,黄侃立刻进京探望,以“研究学问”为名,住进宅院侍奉恩师。黄侃手迹这段史实,被演绎成一段真假难辨的传闻。黄侃爱好佳肴,是个美食家,川菜、粤菜、闽菜、湘菜、苏州船菜、东洋菜、法国菜、俄国菜……他都要一饱口福。这次,虽有陪同恩师共患难的义举,无奈章氏向来不重口腹之欲,饭菜很不讲究,厨子手艺差,菜式单调。黄侃对政治风险谈笑自若,对此般饭菜却是举箸难下。于是,他怂恿章太炎换了个四川厨子。

谁知如此一来却坏了事。黄侃无意间得罪了那位假扮厨子的警察(此公贪污伙食费,恨黄侃断其财路),没几天就被赶了出来,不准再入宅“研究学问”。

黄侃的第三大嗜好是喝酒。黄侃侄子黄焯曾在回忆文章中说,黄侃“每餐豪饮。半斤为量”,喝到“大醉”、“醉甚”、“醉卧”

根本不算稀奇。在别的嗜好方面,黄侃常生悔意,但惟独酒,却从无悔意。1935年10月8日,黄侃因醉酒致使胃血管破裂,吐血身亡,年仅49岁。

章太炎在《黄季刚墓志铭》中写道:黄侃与陈汉章同为北大国学门教授,两人“言小学不相中,至欲以刀杖相决”——切磋学问,一言不合。竟闹得要决斗。不过,两位教授“后又善遇焉”。

时人做诗题咏北大校内名人,题黄侃的一句是“八部书外皆狗屁”,指他坚守典籍,尤重《毛诗》、《左传》、《周礼》、《说文解字》、《广韵》、《史记》、《汉书》和《昭明文选》。

黄侃凡得书,必字字读之,未尝跳脱。他曾讥讽世上读书而不能终卷者为“杀书头”。传说他在临终之际,所读《唐文粹续编》尚有一卷没有批点完,他吐着血,叹息道:“我平生骂人杀书头,毋令人骂我也。”

他的学生作《季刚师得病始末》,记载他临终情形:黄侃不断吐血,医生注射安眠止血药剂,“乃稍稍入睡,昏卧喃喃若梦呓,多涉学术语”。

黄侃是中外公认的“国学大师”,其大在何处?大在既博且专。他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成就是空前的。已故的南京大学教授程千帆就说过:“如果将我国整个古代学术比做十项全能运动,那么黄侃除了保持一两项世界纪录以外,其他项目的平均积分也是很高的。”

周作人在北大前不久,一位北大博士生说:“黄侃在学术史上自有他的地位,但在更广义的文化史上,他像是一个符号,承载了人们关于旧派文人狂狷性格的追慕与想象。文人的风雅其实也是‘斯文’的一种。今天——唉不提也罢——早就斯文扫地了。那些传说中的逸事,当真很妙啊。”

一位国学大师,如此“狂傲怪僻”,自无“风雅”可言。

我比较赞同周作的人看法,他说:“因为他不但是章太炎门下的大弟子,乃是我们的大师兄,他的国学是数一数二的;可是他的脾气怪癖,和他的学问成正比,说起有些事情来,着实令人不能恭维”。

纵观黄侃的狂狷怪诞之行状,为是他革命后的一种失落所致。他不曾检讨自己,也无人帮他检讨,因为乱世的民国,正滋生养看这些贵族形的名流。

同类推荐
  • 北河传

    北河传

    鸿蒙初开,盘古破开混沌一分为二,既是阴阳又是天地,盘古死后,左眼化日,右眼化月,毫毛成星。吐气成风,喘息为云,落泪变雨。其肉化作高山,其骨变为矿石,血液倾空流淌不息即为江河湖海。在苍穹之下有八荒,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九州即为:荆、兖、雍、青、冀、徐、豫、扬、梁。而九州又有八国,百年征战之后唯剩六国:北河、南洛、西沙、东汋、扶兰、峯都。在这九州之上煌煌天命不可逆也,且看这血雨腥风的战场
  • 隋唐之英雄好汉

    隋唐之英雄好汉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不与天下英雄一试手,岂不憾哉!
  • 光和求生记

    光和求生记

    光和七年春一月一日帝以程亮为黄门侍郎,何邡为河内太守,张昱为上党太守,王嶂为泰山太守,司马超为交趾太守,穆情为会稽太守,南城淳为南蛮校尉。去岁大旱,升渔阳太守袁恒为护匈奴中郎将,任公孙瓒为渔阳太守。
  • 晚唐黄袍

    晚唐黄袍

    没有太平万岁,那就努力创造一个万岁太平!晚唐庆王黄袍加身,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愿我大唐之后永远都能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 野猪猎人在行动

    野猪猎人在行动

    明未,外有凶恶的满清建奴,内有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南明小朝廷内斗不断,乡绅虚伪,士子清谈误国,军阀自私,各势力争权夺利....请看打猎队员沈卫国,闯入如此的局势,如何生存如何发展...
热门推荐
  • 薪王

    薪王

    当火将熄,世界迎来了黑暗期。需要有个人来将火焰传递给世间。崇歆:我就没见过像你们这样不传火瞎逛的薪王!薪王们:死变态离我远点!这是一个基于黑魂与血源的故事。
  • 王道魔相

    王道魔相

    这,并不是终点,也不是开头。“当黎明到来。”酒馆老板莫德的语气不善,听着从门口传来的重甲“嚓!嚓!”。
  • 无灵传

    无灵传

    本是女娲补天之时遗落的一块灵石碎片,一朝塑肉身得灵魂,拜于飘渺上神为师,终有一天成为真正的神,而那个人……
  • 江山陌行

    江山陌行

    穿越前,他是人生处处不如意的抑郁症患者,穿越后,他是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大纨绔......一个一无是处的大纨绔,习武,修行,居庙堂之高,隐江湖之远,助君主上位,拥江湖名流。这是一个可歌可泣的奋斗史,这是一个遇神杀神,佛挡弑佛的热血史......
  • 三世美人殇

    三世美人殇

    寻,那一抹微笑、盼,那一份温柔、等,那一次回眸、念,那一种情...三生三世转转回回到头来还是你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散文中的万物生灵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散文中的万物生灵

    银杏、白杨礼赞、秃的梧桐、两株树、爱竹、梧桐树、杨柳、那树、说树、仙人掌、榕树的美髯……郭沫若、矛盾、周作人、丰子恺、汪曾祺、巴金、瓦·沙拉莫夫、约翰·缪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古今中外的众多文学大师为你呈现大千世界中的万物生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收录了萤、爱竹、天鹅、巨人树、冬之兽等精彩散文篇章。
  • 弑魔御魂

    弑魔御魂

    当夜晚的街头,霓虹闪耀,当过往的行人,静止前进。对面走来的,究竟是同类,还是异族?行走于夜中,穿梭在都市与深渊之间,那双绽放异光的眼眸,那群专以摄夺人类灵魂而生存的夜行者,我们称之为,魔族!
  • 炽天使不悲伤

    炽天使不悲伤

    ’‘小魅儿,这一生我没能守护你到最后,只愿余生你能安好’‘雪魅,我会一直等你,当你累了,回过头来,我永远在你身后’‘魅儿,别怕,你还有我,魅儿,我(爱你).......
  • 血色康乃馨

    血色康乃馨

    一场豪华的婚礼,意外地却变成了葬礼。新娘白若水和以前的恋人伴郎江山秘密私奔,第二天却有人在琅玉山下发现新郎顾天诚的尸体,并且尸体下还诡异地躺着一枝被鲜血染红的康乃馨。顾天诚的死,让白若水和江山愧疚万分。两人在私奔路途中,发现衍水村孤儿院的何老师蹊跷地死掉了,他的尸体旁也有一枝让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血色康乃馨。两人惊魂未定,充满了极度恐怖和危险的逃亡路途,更让他们深感恐惧与惶恐不安。小时候和两人一起长大的伙伴,接二连三的神秘死亡,并且他们的尸体旁都有一枝被鲜血染红的康乃馨。而那个埋藏在江山心底深处的秘密,更是让他从天堂跌到了地狱。一切越来越变得错综复杂和神秘诡异,充满了血腥味的红色康乃馨代表着什么意义?恐怖残忍的黑色死亡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隐情和秘密?难道一切真是巧合?真凶是谁?被警方锁定为凶手嫌疑人的江山,在拨开迷雾和探寻真相时,却意外地发现顾天诚并没有死。可此时,白若水也遭假顾天诚的欺骗,被秘密绑架,命在旦夕。真假顾天诚相继出现,一直躲藏在黑暗背后神秘的凶手,终于浮出水面,而出乎意料的结局与隐情,更是让故事变得扑朔迷离,阴雾重重……
  • 对不起,下辈子再来爱你

    对不起,下辈子再来爱你

    他们没有高学历,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他们只是一群天真烂漫的90后,是一群底层打工族,他们敢爱敢恨,积极努力,青春叛逆的他们,离开了美丽的校园,怀着梦想,带着希望走上打工这条路,花样年华的他们相遇好再来,上演一场爱恨情仇。他们会面临什么呢?谢紫萱面对酗酒,吸烟,打架的冤家邢文华和沉稳温柔的王绍哲的追求,青春懵懂的她如何选择呢?大大咧咧的文静的性格被很多异性喜欢,面对感情问题她又是怎样的呢?温柔美丽的肖微又是怎么一步步升职的呢?他们的命运又是怎么被改写的呢?对不起,下辈子再来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