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34600000003

第3章 聚焦东北战场(3)

对于蒋介石竖守东北的决策,时任国民党副总统的李宗仁事后检讨时认为,东北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原不应死守,而蒋介石“下令死守到底,实犯兵家大忌”。董显光在《蒋总统传》一书中也写道:1948年,“政府方面力图保持其在东北的地位。事后回想假使彼时蒋总统将东北的国军连同物资撤入关内,在战略上较之继续作消耗性的坚守似更妥善”。

(三)国民党军统帅部确定东北战略方针是“固守目前态势”

蒋介石与卫立煌都主张固守东北,但在如何守的问题上,即是依现态势继续固守长春、沈阳、锦州三点,还是调整部署进行重点守备?两入意见相左。

蒋介石的基本战略意图是:长春仍固守。以少量兵力守备沈阳,以沈阳地区主力打通沈阳、锦州间交通,尔后撤到锦州。如此,既可解决部队的供应问题,又可以加强与华北的联系,在情况不利时,尚可将东北主力撤至华北或从海路撤至南方。卫立煌则不同意将沈阳主力撤到锦州,主张依现态势防守长春、沈阳、锦州三点,以沈阳为防御中枢。

在固守长春的问题上,蒋介石与卫立煌基本一致。东北人民解放军冬季攻势后,长春已成为陆上孤岛。1948年3月初,巴大维建议蒋介石撤出东北遭到拒绝后,他又提出将长春守军撤至沈阳的建议。负长春军政之责的郑洞国亦主张“放弃长春”。他认为:

长春距离沈阳主力太远,被解放军吃掉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与其将来被歼灭,不如主动提早放弃,将东北国民党军主力集中于沈阳、锦州之间。这样尚能战、能守、能退,还可保存一部分有生力量。而蒋介石却以长春原为“满洲的都城”,放弃长春对国际影响太大为由,拒绝巴大维和郑洞国的建议。他说:固守长春可以吸引一部分解放军主力,以减轻沈阳、锦州的防守压力。卫立煌亦同意“坚守长春以牵制东北人民解放军”。

卫立煌就任东北“剿总”总司令后,在军事上采取一种稳重态度,坚持实行固点、联线、扩面的防御方针。不管解放军打到什么地方,如在冬季攻势中先后解放新立屯、盘山、辽阳、法库、鞍山等城市,也不管守军部队如何告急,甚至置蒋介石再三要他解各地守军之围的电令而不顾,始终将主力集中在沈阳附近不动。

他说:“共军的目的和战术是围城打援,我们不能上共军的圈套”。

面对沈阳已陷于孤立的形势,蒋介石忧心如焚,对卫立煌的这种“乌龟战术”极为不满。他在日记中写道:“国军若不积极出击,作破釜沉舟之决心,则沈阳二十万之官兵皆成瓮中之鳖。故分致各军、师长手书,望其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以九死一生之志冲出一条血路。”

为敦促卫立煌采取积极行动,蒋介石提出了“打通沈锦线,将沈阳主力撤至锦州”的方案。方案要则是:以周福成第8兵团部率第53军和第1207师(辖3个旅)防)防守沈阳;以廖耀湘第9兵团部率新编第1、第3、第6军,第19、第52、第71军全力打通沈阳、锦州间交通线,并就势转至锦州地区。2月20日派国防部作战厅厅长罗闿、副厅长李树正携该方案到东北与卫立煌协商。

卫立煌当即反对这个方案,他以为,从沈阳到锦州,中间要通过几道河流,要突破共军的几道阻击阵地,而国军的士气又不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不如暂时围守沈阳。整训部队,然后再乘机出击,以扭转战局。况且沈阳有兵工厂,抚顺有汽油,本溪有煤,粮食也可以想办法,完全能够坚持下去”。为说服蒋介石改变上述计划,卫立煌派“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于2月23日随罗、李同去南京当面陈述上述意见。但蒋介石强调,“大兵团靠空运维持补给,这是自取灭亡,只有赶快打出来才是上策”,即要郑洞国衔命回沈,执行其“打通沈锦线,将主力撤至锦州”的方案。

25日,卫立煌召集各将领开会。传达蒋介石的指示和方案。与会将领一致赞同卫立煌集中兵力守沈阳的计划,不主张立即实施蒋介石的方案。于是,卫立煌又派“剿总”参谋长赵家骧、第6军军长罗又伦赴南京,再陈利害得失。为了缓和与蒋的矛盾,提出先制定一个打通沈锦线作战的计划,待条件成热时实施。

这样,蒋介石只好允诺卫立煌“在东北暂保现状,加紧补充训练,一俟部队整训完毕,再由沈阳、锦州同时发动攻势,打通沈锦线,将主力移至锦州”。预计于5月5日开始实施。

3月15日,东北人民解放军结束了历时3个月的冬季攻势,主力位于沈阳、长春之间休整,沈阳至锦州、锦州至山海关间,人民解放军兵力较少。为敦促卫立煌抓住这一良机,尽快实施打通沈锦线计划,蒋介石于3月底召卫立煌到南京面示:沈阳、长春交通已断绝,单凭空运补给无法维持,因此,应尽早撤出沈阳主力。卫立煌则称,沈阳主力打不到锦州即会被歼灭,长春、沈阳物资困难,可请美顾问团帮助输送补给。结果又是不了了之。

5月初,眼见预定打通沈锦线的时间已到,东北“剿总”尚无行动准备。蒋介石又急召赵家骧(代表卫立煌)、廖耀湘(第9兵团司令官)和罗又伦到南京进行磋商。据参加这次磋商的巴大维记载;5月5日、6日,赵家骧等向蒋介石详细申述了打通沈锦线行动不能如期进行的理由。一是在进行这种进攻前必须得到华北的增援部队;二是共军已经知道国军打通沈锦走廊的意图,正在调动军队以中止国军行动;三是东北“剿总”需要更多时间训练和组织更多军队。蒋介石鉴于东北各将领的普遍反对,不得不放弃打通沈锦线,撤退沈阳主力的方案。重新确立东北作战的指导方针。对此,南京国防部作战厅和巴大维非常失望,认为:东北如不立即采取行动,“另一个从共军手中采取主动和击败他们的机会将不会再有了”;如果这次行动不能确保,“以后就确定地不可能了”。

6月间,蒋介石电告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东北之战略要求在于固守都市目前态势,使不再失一城一兵,即有利于关内作战。”7月19日,蒋介石在总统官邸召集国防部长何应钦、参谋总长顾祝同等人研究东北作战问题。决定东北在战略上“暂取守势。待秋收后作大吃小之远程奔袭。长春仍固守,北宁路暂不打通”。

8月初,卫立煌参加南京军事检讨会议。他在会上提出了关于东北作战的意见。他认为,东北解放军将于10月发动攻势。目标是锦州,对长春、沈阳则采取围困办法。据此,东北国军必须:第一,不放弃打通沈锦线之计划,但不能轻举妄动。须首先应付解放军的10月攻势。第二,维持沈阳至10月底,以观时局变化。原则上不放弃沈阳,但避免作“长春第二”。必要时军队改为轻装,准备作运动战及游击战,重要物资、机器,有计划地撤退,不能运走的破坏之。第三,坚守长春以牵制东北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检讨会议确定,东北的作战必须:“彻底集中兵力,确保辽东、热河,以巩固华北”。8月7日,南京国防部发表半年来战局总检讨,称国民党军在东北的作战方针是:继续维持现有态势,固守长、沈、锦三点,以求稳定。

(四)卫立煌固守东北的措施

1.哄骗宣传,以振士气

东北国民党军连遭解放军的沉重打击,军心涣散,士气低落。

失败情绪蔓延。卫立煌认为,“士气之振奋实为稳定东北大局最有效之强心剂”。为提高官兵士气,他大淡沈阳可以长期固守的有利条件,以增强他们的信心。他说:我们有足够的守备力量,可以凭借坚固工事,采取纵深配备,以逸待劳,稳扎稳打,有把握守住沈阳。共军若来攻坚,死伤必大。容易挫伤士气。同时,采取哄骗的办法,如大讲政府正在台湾训练大批美式装备的新军,几个月内将开到东北来大举反攻,只要能守住半年左右,大局就能扭转,企图以此来维系军心士气。

2.扩充兵力,整训部队

兵力不足,是卫立煌十分忧虑的一个问题。他曾多次呼请蒋介石增兵东北,均未能如愿。于是加紧补充兵员。扩充实力。

首先是补充战斗部队缺额。卫立煌指示沈阳各军。将遭解放军歼灭性打击、缺额最多的师拆散,其士兵补充各该军其他师;保留的师番号和军官则由沈阳空运锦州、山海关地区,补充由关内运来的部分新兵。当时由沈阳空运锦州、山海关地区准备增补兵员的部队番号有:新编第6军暂编第62师、第49军第26师、第52军暂编第54师、第71军第88师。

其次是重建了在冬季作战中被歼灭的新编第5军(辖第26师。暂编第50、第60师),新建了新编第8军(辖第88师,暂编第54、第55师)。该2军主要由地方部队编成,战斗力很差。如暂编第50师是由热河地方部队改编,约3000人;暂编第60师是由辽阳县保安总队改编,约5000人;暂编第55师是由铁路交通警察部队改编,只有千余人。此外,还收容流亡在长春、沈阳等地的地主富农分子和当地的地痞流氓,组织所谓“志愿兵团”,仅长春即组织了6个团,约七八干人。

卫立煌还企图通过整军经武,加紧训练,提高部队战力来弥补兵力的不足。他“一再强调只要部队训练好就有办法”。要求部队加强战斗演习和射击训练,规定各军师间互相观摩,取长补短。据此,新编第1、第6军在沈阳附近举行陆空联合协同防御演习,第71军在巨流河举行防御战演习。第49军举行射击训练和近距离战斗演习,等等。

尽管卫立煌采取了种种措施,整训部队,但情况并没有根本好转。南京国防部在“(民国)三十七年秋季东北方面作战经过概要”中,谈到战前部队状况时说:冬季作战失利后,“因各部损失过巨,士气消沉。虽经整补半载。军心战力均未复常态。将士亦多无斗志”。

3.加固工事,抢囤粮食

卫立煌为实现其长期固守长、沈、锦的计划,到职伊始,即责令“剿总”工兵指挥官李贤负责,在长春、沈阳、锦州、抚顺、本溪等城市一律建成现代化钢筋水泥工事,加紧抢修锦西机场,并计划扩建沈阳、锦州机场。卫立煌视察时给官兵们打气说:“在江西和共军作战的时候,哪里有这样坚固的水泥工事呢?那时都能打胜仗,现在有这佯好的工事,更没有问题了。”由于建筑材料缺乏,加之各级官员中饱私囊,工程进展缓慢。

粮食问题对长春、沈阳、锦州等地国民党军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由于空运能力有限,蒋介石曾要求东北“各部队主食应尽量就地征购,并极力扩大占领区,抢购粮食,以减轻空运的负担”。但由于控制区面积太少,不少县又发生严重虫灾。秋季收成不好,加之遭到解放军的打击,抢购粮食非常困难。沈阳守军虽在周围抢购小麦2000万公斤,但仅敷2个月之需。长春守军到1948年5月下旬,购囤军粮约150万公斤,加上市内原有存粮,也只能维持到7月底。

4.竭力争取美援

为解决武器装备不足和运输补给困难的矛盾,卫立煌竭力争取美国驻华联合军事顾问团的援助。为方便与之接洽,南京统帅部任命与美军顾问团关系较密切的刘耀汉任联勤总部第6补给司令部司令(驻沈阳)。蒋介石并于1948年3月24日亲自与巴大维会商向沈阳增加武器、弹药援助和帮助运输粮食等问题。巴大维向美国政府建议,“把在日本的20架美国C—46式运输机中的12架立刻转交中国当局,以协助运输粮食”。美国政府批准16到20架美国C—46式运输机转交国民党军使用。4月初,卫立煌偕刘耀汉在南京与巴大维会晤,交涉装备补充与运输补给问题,巴大维同意尽量协助。5月11日,巴大维率顾问团成员一行9人赴沈阳、抚顺等地,主要视察飞机场的设备及容机量;视察新编第1、第3、第6军及第207师等部队美械装备,准备更换超龄的轻重武器,重新输送10个师的美式装备,预定在1949年3、4月间运到东北。卫立煌认为,只要美国“十个师的装备来到就有办法了”。

然而,尚未等到美援10个师装备运到东北,卫立煌集团就全军覆没了。

人民解放军辽沈战役方针与部署

(一)毛泽东关于“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策

东北与华北在地理位置上紧密相连。两区国民党军经常在战略战役上策应、配合作战。在人民解放军方面,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在运筹该两区作战时。也把东北与华北解放军联系在一起考虑。

早在1947年5月20日,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前身)刚刚发起夏季攻势不久,毛泽东就在致林彪、高岗的电报中指出:

“东北在你们领导之下,改革了土地,发动了群众,建设了一支强有力军队。在全国各区中,就经济论你们占第一位;就军力论你们已占第二位”。希望你们“能于夏秋两季解决南满问题,争取于冬春两季向热河、冀东行动一时期”,歼灭守军,发动群众,扩大军队,为“将来夺取长春、北宁两路,长、沈、平、津四城”创造条件。同时指出:“夺取两路四城必须准备的条件有三:你们已在北满建立了强大根据地,解决了第一个条件;现在正向南满作战,估计不要很久即可解决第二个条件。建立强大的南满根据地;第三步还要解决冀热辽地区的根据地问题。”

7月,当人民解放军主力转入外线作战之时,中央军委、毛泽东在酝酿今后全军作战计划时,致电中央工委及晋察冀、东北军区领导人,就东北、晋察冀解放军下步行动作了总体部署:晋察冀野战军在石家庄战役结束后休整一时期,即应移至平绥、平汉两路之间,对该两路之守军作战,准备以3、4个月时间,将该两路之守军充分削弱。然后与东北部队配合夺取平绥路。东北民主联军于夏季攻势结束后休整一时期,然后以4至6个月时间占领中长北宁两路之大部,相机夺取长春、四平、辽阳、锦州等城。如能顺利达成上述任务,约在明春即须以东北有力兵团。配合晋察冀、晋绥部队进攻平绥路。北线(即东北、晋察冀、晋绥解放军)力求占领中长、北宁、平承、平石、平绥、同蒲各路之大部及路上除北平、天津、沈阳以外各城,孤立平、津、沈,“其中极重要的是占领平绥路,打通东北与华北联系,使华北、西北我军获得军火接济”。并强调:“上述北线任务应以东北我军为主力”。

同年9月,东北民主联军发动了大规模秋季攻势,东北国民党军采取“依托重点,向外围扩张”的防御方针,以较多兵力守城,解放军在运动中寻机歼敌的机会相对减少。在此情况下,毛泽东于10月13日电示林彪:在国民党军采取战略守势,我集中大军难求大运动战的情况下,东北解放军应学习南线各野战军组织野战机动兵团大量歼灭分散守备之敌的经验,也将东北解放军编组成若干个兵力不等的野战兵团,同时在几个区域机动作战。并提出:“你们攻克吉林后,应将主攻方向转至北宁平绥两线。沈阳、锦州间,锦州、山海关间,山海关、天津间、天津、北平间,北平、张家口间均为很好作战地区。”

同类推荐
  • 轰唐

    轰唐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享乐,连年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开挖运河,并且对外不断用兵,造成国库亏空,不得不加大对民脂民膏搜刮。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广袤田地荒芜,民不聊生,面对朝廷横征暴敛,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十八路反王揭竿而起,天下大乱。高祖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并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之后几年,在太宗的征战下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治全国。太宗登基之后,开“贞观之治”;继贞观之遗风,高宗创“永徽之治”。到唐玄宗时已强势之极,但他开始大好喜功,非常享受诸国来朝的快感,周边小国稍微不听话的总会拿棍棒敲打一下,让其俯首称臣...很多小藩国会遭殃,这就是故事的开始....。
  • 创业民国

    创业民国

    一个普通人的你,穿越到民国,该如何生存下来。看主人公王洋是怎样借助课本中零星的历史知识,掌握天下的运势,顺势而为的创建自己的一番事业。
  • 乱世之宰辅路

    乱世之宰辅路

    大周皇朝立国六百年之久,忽有一日,天降异星,国一日而亡。几千年的英雄豪杰、谋臣良将因此汇聚到了一个时代,机缘巧合之下,主角附身穿越,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 福哥在晚清

    福哥在晚清

    我是洪天王的亲戚,后来成了女婿,再后来成了天王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作者中肯地评述了汉元帝、成帝、哀帝时期后宫中的名女人,文风诙谐而不失客观,引用史料令人信服,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反思颇具厚重感,作品可读性很强,堪称“草根式论史”的又一力作。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热门推荐
  • 旋风少女之梦之恨

    旋风少女之梦之恨

    百草被若白的初恋陷害,若白误会了百草,把百草赶出了松柏。若白初恋开车撞了百草,正好被前来中国找廷皓的恩秀遇见,立刻送百草去医院,意外发现百草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妹妹,百草却失忆了。是新的开始,还是旧事不忘?
  • 女扮男装创世神

    女扮男装创世神

    深似海的宫里,他是一个纨绔皇子。在江湖上他是寒亦阁的首席杀手。一次他国皇子任务让他的身份差点暴露,但他是她,却被刺杀之人发现。她与他的缘分就此开始。好吧其实我相信很多人看不懂就是了。
  • 盛宠邪妻:腹黑妖君别挡道

    盛宠邪妻:腹黑妖君别挡道

    她,是冷家的独女,因天生一头白发被世人视为不详之人,十岁时在树林之处被人打死投湖,而那时,她又来到了她的身体里,与之合为一体,待她苏醒,勾唇一笑,且看她如何风云水起,笑傲天下。然当她遇上他。“小言儿,这个你喜欢吗?”某男拿着小玩意在某女面前摇晃着。某女抬起头,撇了他一眼:“你当我是三岁小孩么?”某男俊脸一黑,影不是说孩子都喜欢这些小玩意嘛,嗯,完了给他多加点任务好好磨练去。远在执行任务的影忽然打了个喷嚏,谁在念他?
  • 听说春风去

    听说春风去

    【2015年悲伤小说】林言和茜茜仅仅是妈妈认识而且住的很近的而已,学校同个学校同个班。林言怎么也想不明白茜茜那深邃的眼中暗藏这什么。他暗恋茜茜,也给过很多提示,但是茜茜不知道是知道还是不知道。直到最后……茜茜去深山教书的那年,死了。林言得到茜茜妈妈的一本日记,才知道茜茜也喜欢自己喜欢了很多年了……【世界上最伤心的莫过于,我在,你却不在了……】
  • 沉默也会唱歌

    沉默也会唱歌

    沉默拥有一双巧手,却怎么也画不出他眼角。沉默拥有一张巧嘴,却怎么也打动不了他沉默拥有姣好面容,却不曾被他温柔相待。沉默想,他终究爱的是她。然后都是沉默在想,他未曾辩解。
  • 逃亡之误闯异世

    逃亡之误闯异世

    一个天才高中生误打误撞修成仙,各仙派为了拉拢于他动起了抢劫功法的念头,使他产生仇恨,在一次报复性偷盗时,被上古酒仙擒获,并带回天宫行刑,在不屈服的情况下他选择了赌博,运用法力强行传送,导致转世重生,开始了他的异世之旅。
  • 完美校草的甜蜜初恋

    完美校草的甜蜜初恋

    堂堂校草也会被人讨厌?长相清纯甜美哒妹子,成绩永远年纪第一,家境排名全亚洲第一,跆拳道、柔道、空手道、忍术、钢琴……样样精通。校花校草第一次见面就开口大骂。校草的初恋很难哦
  • TFBOYS之甜蜜果味

    TFBOYS之甜蜜果味

    一次家里迎风宴的邂逅,让本不该相交的五条平行线交织在了一起,后面又因为一次世故认识了一个家世平凡的女孩,六人之间会擦出什么样的爱情火花?背后又会有怎样的阴谋?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 善良的死神之新的危机

    善良的死神之新的危机

    死亡山脉一战后,换回了全大陆的和平。但好景不长,新的危机又将降临于大陆上。暗圣教再次在大陆上肆虐猖狂,而且是比之前还要更加强大的真正的暗圣教。教廷、天罡剑派接连受袭,难道就连阿呆这样的神力也没有办法了吗?比神、魔更高的等级,仙和妖。当阿呆面对比魔还要强悍许多的妖时,他又该怎么办?他又会怎么做?阿呆和玄月是否能突破重重障碍成为仙呢?人类和暗圣教的决战又是怎样的激烈呢?在这场新的危机中,阿呆和玄月将再度联手,一起挽救回大陆的和平。他们究竟是否能力挽狂澜呢?他们还能粉碎暗圣教的阴谋,让大陆重现生机吗?敬请期待善良的死神的续集——新的危机。
  • 职场文化:狼道VS羊道

    职场文化:狼道VS羊道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职场文化:欧美企业重视个性,所以轻松的人性化管理细节随处可见;日韩企业等级制度分明,人人要学会谦逊礼貌。而中国的职场文化又如何?一直以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企业将“狼文化”作为自己的标杆,可是在“员工不堪压力而自杀”的事件不断曝光后,曾经风靡一时的“狼文化”受到质疑,职场人士开始倡导比较温和的“羊文化”。《职场文化:狼道VS羊道》全面分析“狼文化”和“羊文化”的特点,从中提取当今企业管理运营中的优势理念,把两者结合,双管齐下,帮助企业塑造合理、新颖、有效、有活力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