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33800000032

第32章 佛陀的人格及其教义(4)

婆罗门朋友的妻子见到优陀夷长老来,忙恭恭敬敬起身相迎,并请优陀夷到家中坐。优陀夷说:“平时我很少来,今天你能不能施舍给我一点点东西呢?”婆罗门妇人答道:“有许多饮食,你只要开口,随便要什么,我都会给你。”优陀夷说:“这些饮食,在所有信徒家里都可以得到,我要的是出家人难以得到的。你很方便的,应当拿给我。”婆罗门妇人便说:“不知什么是你们出家人难以得到的,只要我方便有,你只管开口。如果我家有的,当拿来给你;如果我家没有的,我自然会到别的地方借来给你。”优陀夷说:“你骗我,哪里不知我需要什么呢?”婆罗门妇人回答说:“我确实不知道你要什么。请你告诉我。”优陀夷说:“你应当知道的。你怎么不懂得男女交通之事是供养沙门的第一桩功德呢?你应当以随顺淫欲法供养我这样持戒、行善法、修习梵行的沙门。”当时婆罗门朋友家的年轻女子听了都羞红脸,赶紧走开,回了自己的房间;年长一些的便当即斥骂优陀夷说:“你这个和尚,怎么老不正经的,拿这些疯言疯语到我们这样正派的婆罗门家里来说呀!我要把你的事告诉给所有的和尚,让他们都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优陀夷说:“你告不告诉别人,都随你便。”说完,他就离开这个婆罗门朋友家,到妓院去了。众妓女都前来礼拜迎候优陀夷。优陀夷说:“我很少到这里来,你们能否布施给我一点点东西呢?”众妓女也拿出种种饮食给优陀夷,优陀夷说:“这在哪里都能得到。我只要出家人难以得到的东西,而这在你们来说是很方便的。”众妓女搞不清究竟哪个是出家人难以得到的,便问优陀夷。优陀夷说:“你们应当知道的。怎么不知道呢?”说了三四遍,妓女们还是不知道优陀夷需要什么。最后,优陀夷只好明白说出就是那男女交通之事,是供养沙门最好的物品。当时年轻的妓女听了,就拍手大笑。年长一些的就说:“我们正是仰赖这个活命的,你只要是男子就尽管来。”有些老年妓女便这样说道:“我们虽然是靠这个生活的,但你是沙门,难道不爱护佛法吗?我会把你的事告诉各位比丘的。”优陀夷又碰到钉子,只好甩手走了,说:“告不告诉别的和尚,随你们的便。”佛陀知道了这事,便将优陀夷叫来,说:“你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坏事呢?我多次说过,不要淫欲,要远离淫欲,而你充耳不闻,干下这等非法、非律、非我教言的事。”

于是佛陀通知所有比丘,前来集合,为之制戒:“从今以后,如果有人以各种妄语欺骗女人为他献身供养的,都犯了偷兰罪或僧伽婆尸沙罪,应当受禁戒。”妄语是表示虚妄不实的话,有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四种不同的性质。妄言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说话任意随便,虚妄不老实,如看见说没有看见,是说成非,非说成是等等;二、在修证的道果上,胡说八道,造谣惑众,希图供养者,如没有得神通胡说得了大神通,没有证得圣果,胡说得了圣果等。绮语,就是花言巧语,也是意图欺骗他人。恶口,就是用粗鄙的语言污蔑咒骂他人。两舌,就是挑拨离间,无中生有,播弄是非。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称为性戒,因其本性是恶的缘故。其余酒戒以下,则非性戒,即本性非恶非不恶,亦恶亦不恶,一切视修行者的主、客观能动、非能动之因素而定。比丘受持的戒法,视犯罪轻重,分为以下几类:一、波罗夷法,又译为断头等。这相当于在世间法律的死刑。犯此罪的教徒均应被逐出僧团。二、僧残法,又音译为僧伽婆尸沙。仅次于波罗夷罪。残为残留、留住之意。犯者在一定期间被剥夺僧籍,经特别手续如比丘经六昼夜、比丘尼半月,在二十个僧人以上的面前坦白忏悔,方才准许继续留在僧团。三、偷兰法,又译为偷兰遮,意译为大障善道、大罪、粗恶、粗过等。是犯波罗夷与僧残法而未遂者。罪体虽有因果之别、轻重之差,而就最重者而论,列于波罗夷、僧残之次。又有不定法,即不决定罪,此罪只于比丘而有,比丘尼则无,如内容有两条,在秘密地方与妇女单独对坐,在不隐蔽地方与妇女单独对坐。又有舍堕法,是相对衣服、钵及其他物品所有超过规定或有不法态度,其物品会被僧团没收,并且尚须于比丘前忏悔。

5.世界是永存的吗?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胜林给孤独园时,有尊者名童子的一个人静坐一处,他独自思考着,对许多疑问无法找到答案。他想,世尊对一些问题总是搁置一边或者放弃不说,这是为什么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便想如果有人能替我解决心中的疑问,我就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清净梵行。他又想,如果世尊能够替我解决这个疑问,我就从他学习梵行,否则我就问倒他,然后舍他而去。童子的问题其实是从人生问题引出的宇宙人生关系的问题。他不知道:世界是永存的吗?它是否有一定的时间限度,即有没有底的?人的生命就是这个身体吗?是否生命不存在,身体也就不存在了?如来是否有不存在的时候,或者是既存在而又不存在,或者是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于是他在黄昏时候,从自己起坐处出发,前往佛陀的住所。他拜见世尊之后,就将这些疑问全盘托出,希望如来能替他作解答。童子说:“如果您一向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请给我解说;如果您不知道答案,那也应当老老实实向我直言说我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佛陀听了,微笑着对童子说:“童子,我以前是否跟你讲过,我为你解答这些问题,你才来跟我学习梵行呢?”童子回答说:“您没有这样说过。”“那么我有没有说过,如果我说出世界是永恒的等等这些问题中哪一个是真理,哪一个不是真理,你才来跟我学习梵行吗?”“没有这样说过,世尊。”“那么反过来,你有没有说过,只有当我为你解释这些问题之后,你才肯跟我学习梵行的吗?”“我没有这样说过,世尊。”佛陀说:“童子,我原来没有跟你说过,我一定要解答这些问题,你才来跟我学习梵行;你也没有这样向我提起过同样的问题。那么,你这样的愚痴者为什么要做出一副虚妄的模样诬赖诽谤我呢?”童子被佛陀这样呵斥责骂,脸涨得通红。他的内心处在忧虑与矛盾之中,但在佛陀面前,他只能低着头,保持着沉默。确实,他不知道该怎样开口回答佛陀的呵责,但他的内心是不服的,因此他处在等待之中,等待有机会反驳佛陀的呵骂。佛陀呵责完鬘童子,然后转向众位比丘,说:“如果有愚痴人这样想,世尊不肯为他解答类似的问题,我就不愿跟世尊学习梵行,那么这样的愚痴人就真的是不懂得当我将这样的问题尚未向他解释清楚之前,他早就死掉了。”“如果有愚痴人这样想,世尊不肯告诉我哪一个是真理,哪一个不是真理,我就不愿跟世尊学习梵行,那么这样的愚痴人就真的是不懂得,当我将这样的问题尚未向他解释清楚之前,他早就死掉了。”“这比如有人身中毒箭,因为箭毒的缘故,此人受极深重的痛苦。

他的亲族怜悯他的伤痛,于是给他请来一个治疗箭毒的医生,希望医生将他治好,使他少受一点痛苦。”“但这个中箭的病人却这样想:‘且慢,未可拔箭,我应当先知道这个伤我的人是什么姓什么名,长得是否高大,究竟是胖还是瘦,是黑还是白或者不黑不白,是刹帝利种姓还是婆罗门种姓或者是吠舍种姓,他居住的地方是东方南方或者西方北方等等。’”“‘且慢,未可拔箭,我应当先查清那射我的箭所用的弓是用柘木做的还是用桑木做的,是圆弧形的还是锐角形的。’”“‘且慢,未可拔箭,我应当先知道弓扎所用的是牛筋还是獐鹿筋或者是用丝绳做的。’”“‘且慢,未可拔箭,我应当先知道弓弦是用的牛筋还是丝绳或者是用纻麻做的。’”“‘且慢,未可拔箭,我应当先知道箭羽是鹫羽还是鹍鸡毛或者是鹤毛做的。’”“‘且慢,未可拔箭,我应当先知道箭镝是用倒钩的还是用矛或者刀做的。’”“‘且慢,未可拔箭,我应当先知道做箭的人姓甚名谁、是胖是瘦、是高是矮、是黑是白、是何方向的人。’”“这个受伤的人尚未搞清这些问题,他就死掉了。”“如果有愚痴的人这样想:如果世尊不回答我世界是永恒的还是非永恒的,或者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或者如来死后生命是否存在等这样的问题,我就不跟他学习梵行,那么这样的人就像中毒箭受伤的人一样,在没有弄清这些问题之前,他早就死掉了。”“修习梵行,不必先弄清这些问题,不论世界是否永恒、是否有限、人死后生命是否存在或者既存在亦不存在等,世间都不免有生老病死苦,有愁戚、啼哭、懊恼等等痛苦的事。”“我所要做的是消灭这些痛苦,消灭这些痛苦的根源,使人趋向于涅槃清净的境界。“那些永恒非永恒等的问题不是修习梵行的根本,是与佛法无关的,是与义理无关的,是无益于身心的,它不能导致厌离、无欲、寂静、神通以及智慧和解脱涅槃,所以我一向不提及这类问题。”“我的原则是对于可说的说,对于不可说的就不说,因为世界是否永恒等问题不是必要的非说不可的,因此我不对你们进行解说。”虽然说到最后,佛陀并未说明世界究竟是否是永恒等一系列问题,但所透露出来的消息,是从当时的情况来说,对于有限的人生而言,有比这些问题更迫切、更重要的,这就是如何在痛苦的情状下得到解脱的问题。依照佛陀的说法,世事是无常的,一切都只是短暂的幻觉上的存在。据此推论,则世界也只是一种幻觉上的存在,它不可能逃脱开佛的这条普遍的法则,但人的智力实在太有限,当论及这么大的问题时,连佛陀都感到无法清楚地给出一个有力且清楚的答案了。人的渺小与宇宙的广大无垠之间导致了人类对某些根本性的东西永远无法寻找到答案。这是人类的无奈,无论最伟大的哲学或伟大的宗教都是无力解答的。

1.进入涅槃

公元前485年夏历二月十五日,佛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即将进入涅槃。在此之前,拘睒弥国优填王恋慕世尊,给佛陀铸造了一个金像。佛陀见了,合掌对这个金像说:“我灭度后,就把所有弟子都托付给你了。”佛陀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不忍见佛灭度,和五百余位除馑女礼拜佛陀之后,回到修道精舍,在佛涅槃之前一起集体灭度。舍利弗和目犍连也不忍见佛陀涅槃,于是在佛陀灭度之前进入涅槃,同时有七万阿罗汉也一起进入涅槃。这集体的涅槃,使得佛的第四辈弟子都十分恐慌,秩序混乱,佛陀用尽各种努力才使得他们驱除烦恼,恢复安静。佛在即将涅槃之前,用洪亮巨大的声音对僧众们说:“今天,我将要涅槃了。一切众生如果有什么疑问,现在就可以问我,这是最后的一次提问了。”佛陀从早晨开始,脸上就放出巨大的种种亮光,这种亮光普照十方世界,六道众生听到世尊即将涅槃,于是都奔走相告,赶往佛陀的住所,劝请佛陀不要进入涅槃。

当时弟子四众、各大菩萨、阎浮诸王、大臣、长者、四天王诸天子、八部诸王、山海诸王、师子象王、各鸟兽王,其中除了迦叶、阿难二众以及阿阇世王不在之外,都纷纷捧持供奉的食物来到佛的住所,请佛接受供养。佛陀一一拒绝了。有一位优婆塞名叫纯陀的,上前对佛陀说:“我们都想从如来处求取将来的食粮,只愿如来哀悯众生,接受我微薄的供养。”佛对纯陀说:“好,我今天就接受你最后一次的供养,成全你完满的福慧。”纯陀恭敬地对佛陀说道:“即使如来佛您是用方便法门向世人现身入于涅槃,但我也不能不因此心怀苦恼。”佛听后,连连称赞说:“好啊好啊,你能知道如来只是用这种方式向世人现身说法,进入涅槃。”这时天龙八部也劝请如来应当长住人间不要进入涅槃,佛陀便给他们讲说如来之身解脱的般若三法。同时许多比丘要求佛给他们讲说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佛便说出世的常、乐、我、净以及世间四种颠倒的虚妄之见(佛认为,四倒,即四种颠倒的虚妄之见,其中有两个不同的对待方式:一、对于生死应当抱无常、无乐、无我、无净的态度,而不能拘执于常、乐、我、净之见,如果拘执于常、乐、我、净之见的,这叫做凡夫四倒;二、涅槃是常、乐、我、净的,不能执著于无常、无乐、无我、无净的见解,如果执著于这四种见解,即为二乘的四倒)。比丘们便对佛说:“既然如来您永远不会有四倒之见,并且了了知晓常、乐、我、净的道理,那么您为什么不多住些时候,从而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教导我们抛弃、离开这个四倒呢?”佛说:“我现在所有至高无上的正法都已经交付给摩诃迦叶了,你们可以从他那里得到佛法,依靠他的智慧使你们断绝颠倒的虚妄之见,就像我在世的时候一样。”

佛陀告诉大众,说:“现在我将正法同时托付给国王、大臣以及四部众,他们应当劝导鼓励各人学习佛法,使人民增加戒、定、慧的功夫。如果有不学习这佛法,甚至懈怠,打破戒律,毁坏正法的,大臣、四部众们应当用严刑峻法对他们加以管治。”佛陀说:“你们,比丘们,不要放逸。我因为不放逸才自己达到正确的觉悟,无量众善也是由不放逸而得到的。觉悟了,就知道一切万物不可能永恒存在,这是我最后的说法。请你们记住。”佛同时告诫大众,从今天开始不准许声闻弟子吃肉。(声闻,是指从佛那里听到教诲而觉悟的。)佛陀问憍陈如:“阿难到哪里去了?”憍陈如回答说:“他在娑罗林外,离这里大约有十二由旬的路程。他被许多魔众所困扰,陷入魔网,身受大苦,因此不能到这里来。”佛便对文殊菩萨说:“阿难是我的弟弟,服侍我已经有二十多年,他从我这里听到的佛法很多,就像水倒进瓶里一样,只有他能接受并且加以护持。所以我现在问他到哪里去了,是想要他接受并护持这《涅槃经》。现在他被魔障所困扰,你就拿这个大陀罗尼咒前往救护于他吧。”文殊便当即前往阿难所在的地方,用这个咒语吓走了魔王。阿难因此顺利回到佛的住处。佛对阿难说:“娑罗林外有一位婆罗门,名叫须跋陀罗,已经有一百二十岁,虽然他得到了五通的本领,但尚未抛弃骄慢的心性。你可以去他那里对他说:‘如来出世就像优昙花一样,很快会消失。今晚中夜时分如来即将进入涅槃,你如果需要如来做什么事,就赶紧到如来那里去。’”阿难将佛陀的话对须跋陀罗说了,须跋陀罗当即和阿难一起赶到佛的住所,听佛说法,当下便成了一位阿罗汉。须跋陀罗成为阿罗汉后,对佛说:“世尊,希望您能多留些时间,不要马上进入涅槃。”佛听了,默然不许。须跋陀罗不忍看见佛陀涅槃,于是在佛陀涅槃之前进入寂灭境界。佛告诫大众说:“从我悟道成佛后,最先度化的是憍陈如,最后度化的是须跋陀罗。现在,我的事已经做完了,不必再说法度人了。”阿难知道佛即将涅槃,心里十分难过,便独自在一旁啼泣悲伤。

同类推荐
  • 纪伯伦全集(第三卷)

    纪伯伦全集(第三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下)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绿之梦“全国十大绿化标兵”张万钧写真

    绿之梦“全国十大绿化标兵”张万钧写真

    本书记录了绿化英雄张万钧的真实事迹,共有7章,其中包括:“千里始于足下”、“春花秋实”等。
  •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在波恩。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里的乐师和歌手,母亲是宫廷厨师的女儿。他们一家象当时为宫廷服务的所有仆人一样,过着贫困清寒的日子。贝多芬的母亲生过七个孩子,只活下了三个,贝多芬最大。
热门推荐
  • 缘定三生:生死相随

    缘定三生:生死相随

    不知所为的情是什么?爱是什么?只知道和他在一起非常的快乐,非常的幸福!看到他受伤会心痛,那怕他骗了我、伤了我,我也不会恨他!就算为他而死我也心甘情愿!等了他三世却落得一个魂飞魄散的下场,但我却从不后悔!
  • 仙凡之青铜

    仙凡之青铜

    一柄滔天血剑,一副入世真图,一个千百年的传说,仿佛宿命般的纠缠,让一位十岁男孩进入到了一个如同梦幻般的世界,却开启了深入灵魂的记忆之门。她在前世沉沦。他在今生等待。
  • 那时——我们

    那时——我们

    叛逆的校园生活,不良少年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那年冬天,风吹乱了我的心

    那年冬天,风吹乱了我的心

    曾今我失去的,我会放下,我想要的,没有谁可以阻止。——杨义凡一个平凡的人,笑看怎么面对生活的苦难辛酸。
  • 爱你预谋已久

    爱你预谋已久

    她一直活在妹妹陌南柯的阴影之下,哪怕陌南柯已经死了。她深爱的男人爱着她的妹妹,哪怕娶了她这场婚姻,不过是他对她的惩罚;人生中最绝望的那刻,她遇到了他秦幕泽,那个身份成谜的男人。可这个突然靠近她的男人,究竟是上天的恩赐,还是恶魔的惩罚?他教给了她如何微笑着向这个残忍的世界反击,殊不知,他才是这个世界上对她最残忍的人……她为他流了产,发了疯,终日抱着一个洋娃娃疯言疯语,却始终换不回他的一个回眸。“陌南秧,秧是禾苗,有希望之意,在地上种下种子之后,明年就能收获希望之花。”“待这陌上遍开鲜花之际,我就永远留在你身边,再也不离开你。”然而陌上花开,蓦然回首,约好了相伴一生的人,又去了哪里?
  • 唯你,邪王的神秘倾城妃

    唯你,邪王的神秘倾城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一朝穿越,变成了一个五岁的娃娃,那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被神医谷的谷主所救,还收了她当徒弟,学有所成就出了谷,下了山,建立起自己的势力,不过为什么她好心救起的某人,一直缠着她,要娶她啊,求解释啊!他,是灵国人人惧怕又受尊敬的景王,传说景王是灵国的战神,只要有景王在灵国就是无敌,传说景王冷血无情,果断狠辣,女人不得站在他三尺内,否则死,传说......却唯独让她进身,宠她如命。注:本文绝对的宠文,宠到地老天荒的那种宠,总而言之就是宠不停。
  • 我的少女前线果然有问题

    我的少女前线果然有问题

    格里芬的战术少女们,活跃于战火中的绯红之花。当年轻的新任指挥官意外撞入一系列绝密事件,一个个战争遗留下来的谜团被不断揭开,遗迹事件的真相渐渐展现在了人们眼前……
  • 孤岛,独活

    孤岛,独活

    一次“小小的意外”打破了女孩韩文馨原本平静的生活,从此开始了她人生中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一段段往事浮出水面,一个个谎言被揭穿,知道了真相的我们真的幸福吗?我们正值最美好的年纪,却经历了所有,蓦然回首我已不再是原来的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我要和别人不一样,我只是想平淡地过完此生。但人们用他们看我的眼神告诉我:这个孤岛唯我独活……
  • 浮屠三世缘

    浮屠三世缘

    何为生,何为死,何为浮屠?一生,两世,三结缘,纠缠千古的爱恨离别。经历灭族之祸,家破人亡,心性越发坚韧,在弱肉强食的世界,走到巅峰,成就无上果位,得道永生。
  • 老公,离婚吧!

    老公,离婚吧!

    余安安醒来发现自己在医院,真好,居然没死!然后她发现,咦,她居然多了个老公?太好了,不用再相亲了!咦,她居然多了一对龙凤胎萌娃,太棒了,不用生孩子了!咦,便宜老公外面有真爱,噢,那好吧,老公,离婚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