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98600000010

第10章 人文锦绣(5)

柳侯的到来,不仅使柳州山水增色,百姓受惠,也为地方官员树立了一个标杆。始于柳侯的唐宋教化功不可没,特别是明代中期以来直到现当代,这座边远的山城风气大开,人才辈出。他们或以饱读诗书而著称,或以气节品行而闻名,或以文化艺术体育等专长而享誉海内外。

不少地方官员受柳侯道德文章和人格力量所浸润,“崇先哲以励官师,培遗惠以淳风教”,经历代修葺而保存下来的柳侯祠就成了地方施行教化的基地。

走马上任,先到柳侯祠朝觐,成了柳州官场的一项潜规则;公暇之余,辑录、学习柳侯诗文,成了许多官员的雅好;在任职期间,能为柳侯祠修葺出力,则被视为善举而引以为荣。柳州人杨廷理,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三任台湾知府,政声颇著。他从小深受柳侯影响,以柳侯为楷模为官做人。他说:“夫士大夫即遭贬谪,每行吟悱恻,颓然自放,鲜有留心政事者,乃先生堙厄感郁之意,一寓志义,而复设施措置,俾荒远之区,一变而为文明之地。较之韩昌黎在潮州更有过之。非具经纬之略,匡济之才,能如是乎?”

清光绪年间,柳州知府蒋兆奎重修祠中柑香亭,在碑记说了一段体会也很有代表性,他说,写文章和行政事,并没有什么不同。柳侯本来就既能写文章又会从政,还能以游观来作为公余的活动。他治理匪乱和顽固的巫术陋习,处处宽容待人,让人们知书识礼,然后把柳州治理好。所以他的惠化德政直到今天仍然使柳州人受益。我每逢公务闲暇时,都要登上这亭子,看到江山仍在,黄蕉丹荔依然,见果实,闻花香,宛如当年。凡是柳侯《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中的山山水水,都能看到,这也足以领悟到他的意志和思虑了。再低头看柳侯庙,就像看到他本人一样。

像杨廷理、蒋兆奎这样见贤思齐,在思想上自觉与柳侯对话、对接的官员、百姓,在柳州蔚成风气。这就是楷模的力量,是柳侯精神春风化雨的结果。

柳侯祠,像一处龙脉,庇佑柳州山水;像一条文脉,穿越时空,滋润柳州人的心田。这就是柳侯的魅力,柳州的幸运。

2009年6月

天下不敢小惠州

从深圳去梅州,途经惠州,顺便作西湖半日游。西湖美景让我流连忘返,清代诗人江逢辰的诗句“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更令我回味再三。

唐宋时期,惠州是流放“贬官罪臣”的蛮荒之地。北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十月二日,苏东坡被贬黜到这里,一呆就是两年七个月。

苏东坡才华盖世,但仕途多舛,终生不得志。这一回,他是被朝廷以“讥讪先朝”的罪责,撤掉端州殿学士、翰林侍读士的官衔,贬往英州(今广东英德)任知州,途中再贬为“宁远(今广西容县)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当时,惠州地处僻远,民风未化,瘴疠盛行。历代谪居惠州的失意志士,或多或少会带来中原先进文化,推动惠州的开放和开发。问题是,惠州之发展,绝非一时一人之功。从晋到清末的一千多年间,有近500位历史名人客寓或履临惠州,在苏东坡之前,就有唐代宰相张锡、杜元颖、牛僧孺、李商隐等,在苏东坡之后,又有文天祥、杨万里、刘克庄、丘逢甲、梁鼎芬等,皆名重一时。

为什么诗人说“天下不敢小惠州”是从苏东坡开始的呢?这恐怕与苏东坡关注民生有关。自古重民生者得民心。史载,苏东坡在惠州期间,虽系戴罪之身,但流放未敢忘忧国。他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教惠州人使用“秧马”、“水碓”;请减改税赋为“钱米两便”,解决老百姓缺钱的困难;请建军营,解决军队占用民房、滋事扰民的矛盾;协助做好土博罗大火的善后工作;建议用竹筒引水入城,解决城市居民饮水问题;捐资修建东新、西新二桥,缓解惠州人行路难状况,如此等等。苏东坡为惠州人办了一些实事,因而受到百姓拥戴。国家不幸惠州幸,皇帝把一个“罪臣”发配到岭南,上天却给惠州送来一位天使。

是苏东坡把惠州之美彰显天下。有人统计,苏东坡在惠州940多天,创作诗词205首、文章129篇、书信233封、书画20余幅,留下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尽管苏东坡一生坎坷,到处漂泊,但他钟情惠州,晚年回首平生时曾深情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东坡慧眼识惠州,以如椽巨笔,热忱描绘、讴歌、推介惠州。“罗浮山下四时春,不辞长作岭南人”,“花曾识面香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不见蛮荒的景象,没有凄怆的悲情。这位伟大的诗人,同时是出色的惠州形象大使和广告宣传巨星。这些作品,苏东坡尚在惠州就不胫而走,苏东坡离开后更迅速流传,千年不衰。惠州的秀山丽水、民情风物,从此走出深闺,誉满天下,令世人钦羡、向往。

苏东坡与朝云的爱情凄美动人。苏东坡来惠州时,年近花甲,妻子和继室均已辞世,侍儿姬妾纷纷离去,身边只有侍妾朝云和小儿子苏过以及两个女仆。朝云是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所纳,她不离不弃,跟着苏东坡万里投荒,到惠州时30岁出头。患难见真情,这让苏东坡很感动,刚到惠州就为朝云赋诗:“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之。”称赞朝云不像白居易晚年时离他而去的美妾樊素,而如晋人刘伶之老夫小妾姻缘美满。

更令苏东坡欣慰的是,朝云虽出身贫寒,但天性聪颖,跟随苏东坡后,读书弄墨,粗有楷法,略通禅道,俩人颇多共同语言。苏东坡生性豪爽,了无城府。有一次,苏东坡指着自己腹部问家人:“你们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有的答曰:“文章”,有的答曰:“见识”。朝云笑曰:“你满肚子都是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样一位难得的红颜知己,没能陪伴苏东坡走完人生之路,竟因瘟疫死在惠州。苏东坡悲痛万分,葬朝云于西湖孤山,并亲撰六如亭柱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独思卿。”

这桩从杭州西湖开始到惠州西湖结束的凄美爱情,感动惠州。惠州人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五朝云生辰和清明节都会前来拜祭,民间还以多种形式进行悼念,这一独特的民俗祭奠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有人把朝云比作杭州西湖的苏小小,惠州人并不认同,他们认为苏小小不过是古代文人“狎妓文化”的点缀,而朝云是他们心目中的“巫山女神”。有人说杭州西湖的精魄是断桥,惠州人说惠州西湖的精魄是朝云墓,许仙遇白娘子是后人杜撰的神话传说,苏东坡与朝云却是人间真实的爱情故事。直到今天,凡到惠州者必游西湖,游西湖者必到朝云墓。

苏东坡的胸怀与惠州人的大气,感动天下。惠州人景仰作为文豪的苏东坡,喜爱作为丈夫的苏东坡,同情作为官员的苏东坡,典藏并弘扬着东坡精神。

苏东坡的官场经历令人一赞三叹。想当年,直接参与迫害苏东坡的宰相章惇曾是苏东坡过从甚密的朋友。天祐年间,苏东坡知贡举时,还曾录取章惇之子章援为第一名。章惇当上宰相后,因政见不合,视友为敌,大下辣手。他直接插手,把苏东坡贬到惠州,又暗中派一个与苏家有世仇的人到广州做官,欲借刀杀人,可惜那个“杀手”为苏东坡人品所感动,后来竟成了苏东坡的好友。他见苏东坡在惠州与当地官员相处融洽,且建房安居,就把苏东坡从惠州贬到更遥远更荒凉的儋州,并株连与苏东坡友善的惠州官员。

宦海风波,实难预料。元符三年(1100年),宋哲宗去世,徽宗继位,章惇因反对传位徽宗而被罢相贬往雷州。与此同时,苏东坡奉召回京,还有将被起用为相的传说。为此,章惇之子章援诚惶诚恐地致信苏东坡,为父求情。就一般人而言,苏东坡此时不落井下石,亦当幸灾乐祸。然而苏东坡不是这样,他在病中仍回信说:“轼与丞相定交40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因无所增损也。”信中仍称章惇为老友,让章援转告其父如何储药养生。这就是苏东坡的胸怀,比西湖、比大地、比长空还要宽广的胸怀。

由此,我想到陈炯明。这位因背叛孙中山而被免职、被征讨的原广东省长、粤军总司令、民国政府内务部长,就葬在惠州城内的紫薇山下。我到惠州才知道,这个大名鼎鼎的军阀,竟一生不治私产,不赌博,不嫖娼。晚年贫病交加,三餐时有不济。日本人企图拉他下水,他反过来要日本人归还东三省;日本人赠以8万元支票,他在支票上打叉退还。55岁时,死于香港一张行军床上,下葬时睡的是母亲的棺材。

也许是陈炯明的洁身和晚节,惠州人才允许这位“惠州王”葬回故土,占着西湖边上一块风水宝地,并躲过“文革”一劫。

也许是苏东坡的博大胸怀和惠州人的宽容大气,才使惠州英才辈出,近代尤盛,如叶亚来、廖仲恺、邓演达、叶挺,哪一个不是雄姿英发,名垂千古?!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绝非虚言也。

2009年8月

奇才·奇书·奇遇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宋应星,一位旷世奇才。

他出身官宦之家。曾祖父身后所建“三代尚书牌坊”,至今耸立在奉新宋埠乡,成为一处地标。然而,这样一位世家子弟,却“六上公车而不第”,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是宋应星不会读书?不是。据《长庚公传》记载:“公少灵芒,眉宇逼人,数岁能韵语。及操制艺,矫拔惊长老。”他5岁开始读书,一次因故起床迟了,其兄宋应昇将限文7篇背完,他则躺在床上,边听边记,等馆师考问时,他朗朗成诵,一字不差,令老师大为惊叹。稍长,博览经史子集,无不贯通。

是宋应星没有学问?不是。他的《天工开物》作为17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百科全书,不仅内容全面、系统分明、资料翔实、体制宏大,集知识性、技术性、应用性于一体,而且颇具美文风采,语言简洁明快,文笔精美秀逸,绘图准确生动,细微处刻画隽永传神。除《天工开物》外,他还著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等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其《思怜诗》52首,系一天里一挥而就,激情四射,才高八斗。如此多才博学,古今罕见。

是宋应星不会应试?是,也不是。乡试那年,江西考生1万多人,录取83人,他名列第三,其兄宋应昇名列第六,奉新县仅此二人,世称“奉新二宋”,可见他有相当的应试能力。但随后的会试,他从30岁至45岁,连续六次参加,回回落榜。屡挫屡考,出于功名也好,出于生计也罢,说明他并没有想与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彻底决裂;屡考屡挫,说明他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长,思想认识和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与科举制度渐行渐远,而另有志向。

的确,宋应星志不在科场,而在科学。在重官不重学、做学问偏重四书五经而鄙薄科学技术的封建社会,科举入仕是读书人自古华山一条路,宋应星胸怀异志,离经叛道,这在当时可是一种惊世骇俗的反潮流之举。

宋应星兴趣十分广泛,喜欢交朋结友,关心万事万物。早年,在奉新、新建、南昌就结识不少良师益友。以后,赴京师会试走的是水路,出奉新南潦河,经永修吴城入鄱阳湖,过彭泽、湖口入长江水道,东至京口,再进入京杭大运河。这一路既是当时一条精品旅游线路,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的区域。宋应星不是那种沉湎山水的纨绔子弟,他志存高远,关注国计民生,认为“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以见见闻闻?”他走访南方水田、北方旱地,实地考察生产现场、手工作坊,眼观、耳闻、口问、笔录,随时随地将所见所闻记录并描绘出来。每次落第归来,行囊中都装满了科考笔记。可以说六次会试之途,实为科学考察之旅。

宋应星广泛接触社会,深入实际调研,反对清谈之风。他有许多亲友、同学在外做官,除会试外,他还应邀先后到过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地游历考察。在福建泉州的一座寺庙中,李贽一副“不必文章称大士,虽无钟鼓亦观音”的对联,说出了他的心里话。认定只要为国为民做了事,没有钟鼓供奉,也会被认为是救世观音。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食用之问堂”,表明自己专注民生,淡薄科举功名的心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问万般事,拜万人师,使宋应星视野开阔,阅历丰富,思想敏锐,并掌握和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撰写《天工开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应星落榜不落志,也不迂腐。他很清楚,作为望族之后,自己的行为不合潮流。在《天工开物》序中,他开诚布公地说:“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毫不相关也。”《天工开物》贯穿着以农工为本的思想红线,但他明确表示,此书主要不是写给农民或工匠看的,而是写给那些不辨五谷的王孙弟子和脱离实际的儒士们看的。他说:“晨炊晚饷,知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治乱、经纶、字义,学者童而习之,而终身不见其形象,岂非缺憾也!”他辛辣地讥讽那种夸夸其谈、脱离实际的儒生,“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釜鬵之范鲜经而侈谈莒鼎”,如同“好画鬼魅而恶犬马”的拙劣画工。字里行间,弥漫着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和真理在胸的自信。

曲高和寡,但不会永远冷落。《天工开物》问世后300年,地质学家丁文江这样高度评价宋应星:“士大夫之心理,内容干燥荒芜,等于不毛之沙漠,宋氏独自辟门径,一反明儒陋习,就人民日用饮食器具而究其源,其活力之伟,结构之大,观察之富,有明一代,一人而已。”

历史就是这样的无情而又有情。宋应星“六上公车而不第”,却成就了一番“于功名毫不相关”的伟业,宋氏家族少出了一位进士,中国却多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宋家不幸而国家幸、民族幸、科学幸!

《天工开物》,一部传世奇书。

全书分3卷18章10余万字。初稿本来有20章,包含《观象》和《乐律》两章,是宋应星专门论述天象观测和音乐韵律的,内容也达到相当的高度,可是宋应星认为,“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花了许多工夫,却以读者为念,临到出版,毅然删去。自古文章都是自己的好,宋应星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与时下一些人唯恐不能显示“水平”,而不惜“拔高”甚至“注水”的风气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天工开物》的贡献在于,它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30多个部门的卓越科技成果,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是举世公认的中国科学技术百科全书。书中所附123幅绘制精良的插图,结构合理,画面生动,如临现场,与文字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此书一经问世,便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内容上看,全书按“重五谷而贱金玉”顺序编排,对衣食住行都有详细记载和描绘。上卷6章涉及五谷棉麻种植、蚕蜂饲养、纺织印染、矿产采集、采盐制糖。中卷7章记载砖瓦陶瓷制作、车船制造、煤炭硫黄开采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工艺流程。下卷5章记述金属矿物开采冶炼、兵器制造、颜料酒曲生产、珠玉采集加工等。

在农业生产方面,详细记述了精耕细作、砒霜拌种、磷肥施放、水稻变旱稻、甘蔗育苗移秧、杂交培育良种,以及“三用水碓”等先进技术,提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等看法,萌动着物种变异的可贵思想。类似的观点,德国生物学家伏尔弗于1759年才在《发生的理论》一书中提出。

同类推荐
  • 老舍与都市文化

    老舍与都市文化

    本书是2011年10月中国老舍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老舍与都市文化高峰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此次会议聚集了关纪新、吴小美、舒乙、舒济、杨剑龙等老舍研究界的知名学者,探讨了老舍与北京、青岛、济南、大理等各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拓展了老舍研究的视阈,推动了老舍研究的发展。本书所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老舍与都市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不同城市文化在老舍作品中的呈现与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拓宽了老舍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范例作用。
  • 燕台随笔

    燕台随笔

    这是一本别具一格又不同凡响的随笔。它只有八章、六十篇短文,但它的题材是多样的,有政治随笔、思想随笔、研究随笔,也有传统的游记和亲情文章。它的写法是多变的,有的是一泻千里的滔滔政论,有的是心思缜密的论说,有的又是潺潺流淌的美文。而不论是何种题材和笔法都是照亮人心的一束阳光。
  • 天使有泪

    天使有泪

    如果说写诗歌,是小桥流水式的低吟浅唱;写散文,是晓风残月式的情景描绘;写小说,是大干世界的舞台彩排;那么,写报告文学,则是严肃而深刻的社会写实。因此,写报告文学,不仅需要同样优美的文笔,而且更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对时事政策的准确把握和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部作品还留有生活的体温。它来自于正在行进中的生活,它的疼痛是那么真切、深挚,它的思考令人信服、值人深思。
  • 网络文学大事件100

    网络文学大事件100

    本书以大事件为视角切入网络文学发展史,全面清理网络文学兴起以来的各种事件,仔细甄别,归类整合,并按编年史的形式排列组合。在此基础上,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一事一评,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过程和影响、意义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以期对每个大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对其在网络文学甚至整个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和价值有一个合理的理论观照。即通过点评,把事件背后的“思想”提炼和挖掘出来。
  • 迈向比较文学第三阶段

    迈向比较文学第三阶段

    本书第一辑“学科理论建设”,主要探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发展,提出了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学科理论问题;第二辑探讨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主张及其方法论体系;第三辑“变异学研究”,创造性地提出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拓展和加深了比较文学研究的视野和深度;第四辑“跨文明研究”,紧扣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基本特征,从跨文明的角度探讨了建立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相关问题。本书由曹顺庆著。
热门推荐
  • 龙尊狂战啸天

    龙尊狂战啸天

    在一个广阔的大陆上,强者辈出,家族林立。在这里,分秒之间都在发生着一个个奇迹。。。。。。在这里,有一种很神奇的能力叫做-------战魂。据说这种能力可以附在任何人身上,从而使他们变得更加强大。。。。。。可就在此时,某个城市的某个角落,一个叫做叶封的少年在默默地流着泪。。。。。。家族被灭,流落街头,惨遭唾骂。。。这一个个不幸都接二连三的发生在这个少年的身上。。。难道我会就此堕落下去吗?哼!总有一天,我一定会笑傲大陆,重振家族!觉醒吧!蕴藏在我体内的神龙之力!!!
  • 麟子引世

    麟子引世

    麒麟一族,云大陆上古族群,栖于北俱山脉。云历9998年,东洲北俱山脉突现漫天血光,山脉中嘶吼咆哮声震天动地,群山崩裂。历时三日,血光散尽,咆哮消逝。山峰倒塌,血流漫山。麒麟殿前一个大大的“赐”字无声浮现。此后,麒麟族灭,消逝于世人眼中。覆灭的麒麟一族,也避过世人,麒麟帝寂灭之际留下了一枚凝聚麒麟希望的茧。由此,一位并非偶然穿越的年轻书法家,带着记忆,融进了茧中的小麒麟,降生在云大陆,慢慢成长,一路勇往直前,展露峥嵘,历经浮华,终涅槃金麟,啸傲苍生!
  • 鬼步舞

    鬼步舞

    一种在国内人们还未得普遍可知的舞蹈。但在这里,由他们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广泛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并发扬开来!
  • 我的古代日记

    我的古代日记

    我,孟季,祁奚,谷云烟是为研究考古坐上穿越机器无意中转入时空旋涡而掉进了另一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平行时空皇朝——大夏朝四人在京城郊外买了一间有回廊有亭宇的别墅,我、祁奚主内,孟季、谷云烟主外,并负责寻找能返回现代的信息。四个女子,四种奇遇,你能想到的或不能想到的,她们都在亲身经历。
  • 凤起三生

    凤起三生

    ‘’抱歉,我们真的不认识“谁能来告诉她!为什么她就是睡了一觉,就出现了一个自称认识她的厚脸皮外加腹黑的男子!虽然这一觉有点长!但是眼前这群人,你们围着我干什么啊!你们都特么的是谁啊!我是真的不认识你们啊!
  • 盗墓笔记续写之十年之约

    盗墓笔记续写之十年之约

    续写三叔的盗笔(处女作,写的不好请勿喷~)
  • 密林中行走

    密林中行走

    海龙先生的散文就是找到了很好的感性经验和生活细节来解析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因而所写文字,既保持着对人间生活新鲜的发现,又为我们提供了质朴、诚恳的现实经验,让我读到了文章散淡优美的气质和风貌。著名作家关仁山内容提要人生在世,仿佛在密林中行走,不知前方的路上会遇到荆棘或是花朵?《密林中行走》以一个富有禅意的书名带领读者开始一段洗涤心灵的阅读体验。作者是一位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国企领导人,他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和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揭示了生活中的种种真相。
  • 最不愿舍弃的记忆

    最不愿舍弃的记忆

    谁没有年少的幻想?谁没有最初的心动?一生中最难忘的初恋,最难忘的那段岁月是一生中最不愿舍弃的记忆
  • 弑神邪皇

    弑神邪皇

    东方南穿越了,原本废柴的他却意外得到上古遗技《弑神诀》。这时,自己的妹妹却意外重伤,为了拯救自己的妹妹东方南踏上了强者之路。且看,一代妹控怎样铸就成为神皇的传说
  • 巨魔之王的自我修养

    巨魔之王的自我修养

    小说从巨魔之王特朗德尔的身世出发,随小特走出丛林,探索整个瓦洛兰大陆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