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8300000056

第56章 五代宋元汉族风俗(27)

天庆节:宋真宗为掩饰澶渊城下之盟的耻辱,决定编造神人颁降天书的谎言和用封禅泰山等办法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陆续创立了五个节名。景德五年(1008年)正月三日,伪造天书下降承天门,下令改元,并于十一月决定以正月三日为天庆节,命各州兴建天庆观。百官赴宫观或僧寺进香。朝廷赐百民御宴。各州军提前七天派道士在长官廨宇或宫观建道场设醮,特令官员、士庶宴乐,五天内禁止行型和屠宰陈公亮:《严州图经》卷一《寺观》。

天祯节和天贶节:大中祥符元年四月一日和六月六日,又陆续两次伪造天书下降,事后决定分立二日为天祯节和天贶节。遇此二日,不准屠宰和行刑。高承:《事物纪原》卷一《天祺》。后因避宋仁宗赵祯讳,改天祯节为天祺节。

先天节:大中祥符五年闰十月,以后唐天成元年(926年)七月一日“圣祖”轩辕皇帝下降日定为先天节,又以十月二十四日“圣祖”降临延恩殿日定为降圣节,不准行刑,禁止屠宰,准许请客和奏乐,互赠“保生寿酒”。各州选派道士建道场设醮。

天应节:政和四年(1114年),宋徽宗借口“天帝”降临,旌旗、辇辂等出现云端,以十一月五日立为天应节。规定该日建置道场,各级官员前往进香朝拜,停决大辟刑,禁止屠宰。

此后,又陆续立宁贶(五月十二日)、天符等节。高承:《宋会要·礼五十七》之二八至三一。

天庆等节,最初京城的宫观每节斋醮七天,后来减为三天、一天,并逐渐废罢。到南宋时,京城不再举行庆祝活动,也不休假,仅外州官员赴天庆观朝拜和休务两天。高承:《宋会要·礼五十七》之三一至三三。

(第六节)五代宋元汉族信仰风俗

除传承古时已有的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石江河、动植图腾崇拜外,宋代封建统治者为了“保国安民”,于“崇宁三年(1104年)诏告天下名山大川有功于民者,听所在州县立庙”《泉州府志》引王朋臾《豪山庙碑记》。一时各地官员“奉诏书度材鸠工”,故俗信神祗崇祀特盛。历代志怪小说如《世说新语》、《太平广记》、《搜神记》等在宋代民间的广为传播,宋人志怪小说的张扬,也使信巫鬼、重淫祀的习俗有增无减。加上西、北强敌压境,危局频仍,国人有流离之苦;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庶民阶层分化剧烈,这些又都使人们感到人生无常,心灵空虚,需要虚幻的神灵来安慰,故士人崇信先兆,百姓迷信鬼神,成为时尚。

一、宗教信仰风俗

1.国家宗法性宗教

宋代国家神祗祭祀,其常规为每年大祀三十、中祀九、小祀九。大祀:正月上辛祈谷,孟夏雩祀,季秋大享明堂,冬至圜丘祭昊天上帝,正月上辛又祀感生帝,四立及土王日祀五方帝,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立春祀东太一,立秋祀西太一,腊月大蜡祭百神,夏至祭皇地祗,孟冬祭神州地祗,四孟、季冬荐享太庙后庙,春秋二仲及腊日祭太社太稷,二仲九宫贵神。中祀:仲春祭五龙,立春后丑日祀风师,亥日享先农,季春已日享先蚕,立夏后申日祀雨师,春秋二仲上丁释奠文宣王,上戊释奠武成王。小祀:仲春祀马祖,仲夏享先牧,仲秋祭马社,仲冬祭马步,季夏土王日祀中溜,立秋后辰日祀灵星,秋分享寿星,立冬后亥日祠司中、司命、司人、司禄,孟冬祭司寒。

各州则于五郊迎气日祭岳、镇、海、渎,春秋二种享先代帝王及周六庙,用中祀规格;州县祭社稷,奠文宣王,祀风雨,用小祀规格。至于祭祀的具体细则则诸帝常有所增益与调整。

宋代礼制,三年一次的南郊祭天,是皇家最隆重的祭典。皇帝“亲郊,合祭天地,祖宗并配,百神从祀”《宋史·礼志》。同时,又是最劳民伤财的祭典。宋太宗时,“三岁一亲祀郊丘,计缗钱常五百余万”;宋真宗时增至700余万;而宋仁宗时“飨明堂”,增至1200余万《宋史·食货志》。此外,还有孟春祈谷,孟夏大雩,或祀于圜丘,或别立坛祀之;季秋大享明堂祭天。又因前代之制,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之时,以五方帝、日、月、五星以下诸神从祀。又以四郊迎气及土王日专祀五方帝,以五人帝配,五官、三辰、七宿从祀。立春祀青帝,以太昊配,勾芒、岁星、三辰、七宿从祀;立夏祀赤帝,以神农配,祝融、荧惑、三辰、七宿从祀;季夏祀黄帝,以轩辕配,后土、镇星从祀;立秋祀白帝,以少昊配,蓐收、太白、三辰、七宿从祀;立冬祀黑帝,以高阳配,玄冥、辰星、三辰、七宿从祀。并因隋唐之制,有感生帝之祀,以祖考升配。

社稷之祀,朝廷以春秋二仲月及腊日祭太社太稷,州县则春秋二祭。牲用太牢,礼行三献,致斋三日。先是,州县社主不用石,礼部认为社稷不屋而坛,当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故用石主,取其坚久,尺寸为太社石主之半。

岳镇海渎之祀,立春日祀东岳岱山于兖州,祀东镇沂山于沂州,祀东海于莱州,祀淮渎于唐州;立夏日祀南岳衡山于衡州,祀南镇会稽山于越州,祀南海于广州,祀江渎于成都府;立秋日祀西岳华山于华州,祀西镇吴山于陇州,祀西海、河渎并于河中府;立冬祀北岳恒山、北镇医巫闾山并于定州,祀北海、济渎并于孟州;土王日祀中岳嵩山于河南府,祀中镇霍山于晋州。真宗时赐号东岳曰天齐仁圣帝,南岳曰司天昭圣帝,西岳曰金天顺圣帝,北岳曰安天元圣帝,中岳曰中天崇圣帝。仁宗诏封江渎为广源王,河渎为显圣灵源王,淮渎为长源王,济渎为清源王;并加东海为渊圣广德王,南海为洪圣广利王,西海为通圣广润王,北海为冲圣广泽王。

太一九宫贵神之祀,宋因汉唐之制,祀太一、招摇、轩辕、太阴、天一、天符、摄提、咸池、青龙,主风雨霜雪雹疫,为大祀。

文宣王孔子之祀,唐开元末升为中祀,设从祀,五代从祀废。宋朝塑先圣、亚圣、十哲象,画七十二贤及先儒二十一人像于东西庑之木壁。太祖太宗三谒孔庙。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封泰山后至曲阜,谒文宣王庙,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次年追封十哲为公,七十二第子为侯。以后承嗣皇帝皆谒拜孔子庙。诸州府贡举人,择日谒先师孔子,遂为常礼。政和中,以王安石配享孔庙。绍兴中,升为大祀。淳佑中,理宗诏以周敦颐、张载、程颢、朱熹从祀,黜王安石。景定中,张栻、吕祖谦从祀。

武成王之祀,宋初修复武成王庙,与国学相对;真宗加谥昭烈。

另外,宋代继唐之旧,祭祀日月、高禖、先农、先蚕、寿星、灵星、风伯、雨师等。

宗庙之祭,每岁祀以四孟月及季冬,共四次。此外,三年一袷(历代祖灵合祭于太祖),皆祭祖之大典。祭祖亦系皇家祭祀大典,大观五年吏部员外郎董弅曰:“臣闻戎、祀,国之大事,而宗庙之祭,又祀之大者也。”《宋史·礼志十》。可见祭祖对于巩固朝廷皇权十分重要。

元代官方宗法宗教祭祀的神祗有天神、后土、社稷、五岳、四渎、名山大川、风师、雨师、雷师、历代圣地、明王、忠臣、烈士等凡载在礼典者。而尤流行先圣的祭祀,包括伏羲、神农、黄帝等三皇,及宣圣、武圣等。

2.佛教信仰居前位

宋代的诸多宗教信仰中,民间的佛教崇拜居于首位。宋真宗时统计,“天下二万五千寺”江休复:《杂志》,《说郛》卷二引。朱熹曰:“今老佛之宫遍满天下,大郡至逾千计,小邑亦或不下数十。”《朱文公文集》卷十三《辛丑延和奏札七》。足见佛教信仰之盛。

宋代社会,从皇室、官僚到下层平民,都有佛教的善男信女。宋太宗第七女申国长公主,“平生不茹荤”,《宋朝事实类苑》卷四三。真宗即位后,“遂乞削发”,皇帝特准,“赐名清裕,号报慈正觉大师。建寺都城之西,额曰崇真”《湘山野录》卷上。一时“藩国近戚及掖庭嫔御愿出家者”竟达三十多人,包括宋太宗孙女、大将曹彬之女等,“皆随出家”《湘山野录》卷下。北宋名臣王安石“晚师瞿(佛)聃(道)”《东坡七集·东坡外制集》卷上,《王安石赠太傅》。他上奏朝廷,“乞施田与蒋山太平兴国寺充常住,为其父母及子雱营办功德”,得到宋神的特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九,熙宁九年十二月丙戌。宋哲宗时,蔡京知成都府,“为万僧会,穷极侈丽”《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二,元佑七年四月癸丑朔。他虽作恶甚多,却也信仰佛教。

在民间,福建路佛教信仰盛行,“风俗克意事佛,乐供好施,休咎问僧,每多淫祀,故民间衣食因此未及丰足”《宋会要·刑法二》之四九。杭州盐官县,百姓“奉佛唯谨。故民居与僧坊栉比,钟呗之声相闻”《芸庵类稿》卷六《盐官县南福严禅院记》。每逢有重大佛事时,善男信女“炼臂、灼顶、刲肉、燃指、截指、断腕,号曰教化,甚者致有投崖赴谷,谓之舍身”《宋会要·刑法二》之五四。宋代佛教信仰对各种社会风俗,如节日、丧葬、饮食等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元代佛教在民间仍非常流行,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时,“天下寺宇四万二千三百一十八区,僧民二十一万三千一百四十八人”《元史·世祖纪十三》。这是当时朝廷佛教事务管理机构宣政院的统计数,而实际数字可能还要更大。

3.道教信仰成风

石雕老君坐像道教作为土生土长的汉族宗教,经历五代战乱,已出现了衰微景象。宋初,“道教之行,时罕习尚,惟江西、剑南人素崇重”《宋史·礼志》。自从宋真宗伪造天书,诡称道教人皇九人之一的赵玄朗是自己的始祖,于是“天下始遍有道像矣”《九朝编年备要》卷八,大中祥符五年十月。到宋徽宗宣和年间,信道之风愈演愈烈。宗徽宗耽溺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设置道官、道职、道学等,宠信道士林灵素等人,“第设大斋,辄费缗钱数万,谓之千道会。”《宋史·林灵素传》。“既隆道教,故京城佛寺多废毁”洪迈:《夷坚支丁》卷一《杨戬毁寺》。开封寺院改宫观计691区,僧尼改德士、女德者15955人。无名氏:《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后集卷一,《崇兴道教》。由于朝廷“崇尚道教,四方矫伪之徒乘间因人以进者相继,皆假古神仙为言,公卿从而和之,信而不疑”潘永因:《宋稗类钞》卷下《道教》。上行下效,一时信仰道教成风。

许多士大夫信奉道教。北宋晁迥“初学道于刘海蟾,得炼气服形之法,后学释氏”;“善吐纳养生之术,通释老书,以经传傅致,为一家之说”;致仕后,又以居第“为道院,名其所居堂曰凝寂”。《宋史·晁迥传》。名臣富弼“少好道,自言吐纳长生之术,信之甚笃,亦时为烧炼丹灶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宋代民间道教信仰也颇为盛行,百性请僧道念经作醮消灾,常有所见,在开封城中,“欲设斋僧尼、道士,即早辰桥市街巷口”《泊宅编》卷中。“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修整杂货及斋僧请道》。民间丧葬,往往“命僧道诵经,设斋作醮,作佛事,曰资冥福也,出葬用以导引”王栐:《燕冀诒谋录》卷三。

在北方的辽朝,汉族社会信奉道教之俗也颇为流行,“如王纲、姚景熙、冯立辈,皆道流中人”《辽史·太祖纪》。西夏境内也有道教流行,西夏都城西平府(灵州)城中,既有僧侣,也有道士,其中当有不少是汉人。李涛:《续资治通鉴定长编》卷三一八,元丰四年十月庚年。金代时,则兴起了道教的新教派全真道,“蚩蚩之民,靡所趋向,为之教者,独是家而已”《元遗山先生文集》卷三五《紫微观记》。

4.民间宗教信仰流行

五代宋元时期,民间宗教十分流行,其中影响较大者主要有摩尼教、白莲教和白云教等。

摩尼教自唐时传入中原,但在唐武宗灭佛时,受到株连,被官方禁止,从此转入民间,逐渐演化为秘密宗教。后梁时,摩尼教曾被民间用以反抗官府暴政。《佛祖统纪》载曰:“梁贞明六年,陈州末尼聚众反,立母乙为天子。朝廷发兵擒斩之。其徒以不茹荤酒,夜聚淫秽,画魔王踞坐,佛为洗足,云佛止大乘,我乃上上乘。”志磐:《佛祖统纪》卷五四。此事在《旧五代史》中也有同样记载。

摩尼教在五代时被称为明教、魔教,自从转入民间后,逐渐糅进了佛教和道教的成分。宋代时,其活动区域主要在南方,尤以福建为最。《佛祖统纪》引洪迈《夷坚志》曰:“吃菜事摩,三山(福建)尤炽。为首者紫帽宽衫,妇人黑冠白服,称为明教会”;“其经名二宗三际。二宗者,明与暗也。三际者,过去、未来、现在也。”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八。陆游《老学庵笔记》曰:“闽中有习左道者,谓之明教,亦有明教经,甚多刻版摹印,妄取道藏中校定官衔赘其后。烧必乳香,食必红蕈,故二物皆翔贵。至有士人宗子辈,众中自言,今日赴明教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宋徽宗时,魔教不仅局限于福建,亦扩大到两浙。当时有臣僚上言:“温州等处狂悖之人自称明教,叼为行者”,“共有四十余处,并是私建无名额佛堂”,即“斋堂”,“每年正月内,取历中密日,聚集侍者、听者、姑婆、斋姐等人,建设道场”,“男女夜聚晓散”《宋会要·刑法二》之七八、八一、一一一至一一三、一二0至一二一。庄绰曰:“事魔食菜”者“断荤酒,不事神佛祖先,不会宾客,死则裸葬”,其教“自福建流至温州,遂及二浙。睦州方腊之乱,其徒处处相煸而起”庄绰:《鸡肋编》卷上。方腊起义之前,魔教已“各于所居乡村,建立屋宇,号为斋堂”《宋会要辑稿》二《刑法》。方腊起义后,故宋朝下禁令甚严,但禁而不绝。

及至南宋时,信教者反而日渐增多,“中国之摩尼教信者,乃渐自行组织教会,衍厥宗风,至南宋而复盛”陈垣:《陈垣史学论着选》,《摩尼教入中国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此时,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两浙州县,有吃菜事魔之俗。”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六。那些事魔者“每乡或村,有一二桀黠,谓之魔头,尽录取乡村之姓氏名字,相与诅盟,为事魔之党。凡事魔者不肉食,而一家有事,同党之人皆出力以相赈恤。盖不食肉则费省,故易足”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六。陆游则曰:“此色人处处皆有,淮南谓之二礻会子,两浙谓之牟尼教,江东谓之四果,江西谓之金刚禅,福建谓之明教、揭谛斋之类,名号不一”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在浙江台州,“明教尤甚,至有秀才、吏人、军兵亦相传习。其神号曰明使,又有肉佛、骨佛、血佛等号,白衣乌帽,所在成社。”《嘉定赤城志》卷三七。看来还有不同的宗派。

同类推荐
  • 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

    集学识与风度于一身的胡适可称民国时代的万众偶像,他一生演讲无数,这是他关于“容忍与自由”的演讲精选集。这些演讲是胡适一生自由思想的集录,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胡适从青年到老年的思想,内容涵盖文化、修身、政治、教育、社会变革等诸多领域,是胡适思想精髓与真情实感的集合。50多年前胡适逝世,如今“胡适热”成为一种现象。即使相隔百年,人们还可以听到那震撼心灵的声音,重读胡适,人们保持着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给21世纪中国的新一轮启蒙。我们需要寻找终极价值,不再被蒙蔽双眼。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 千古才情千古对:智趣楹联

    千古才情千古对:智趣楹联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本书所选的楹联在时间上纵贯古今,内容上横跨生活的各个方面,风格上雅俗共赏,浓缩了我国楹联文化的精粹,既可指导初学者快速入门,又可作为专业人士的工具书。参照本书欣赏和学习楹联,相信您一定会受益匪浅、触类旁通。
  • 云阳风情录

    云阳风情录

    云阳被列入国家、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迹有40多处,在三峡库区乃至全国都不多见。张飞庙、磐石城、彭氏宗祠、千年盐业古镇……遍布全县的文化遗存宛如历史前行中镌刻在岁月间的印痕,成为今天云阳人的骄傲和财富。
  • 生肖文化 羊致清和

    生肖文化 羊致清和

    本书研讨生肖羊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革命星火”描述了星火燃烧的岁月,兰州的革命先烈的大义凛然,革命斗争的曲折残酷,令后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历史名人”介绍了兰州地区的杰出才俊,黄河之都不仅人杰地灵,而且藏龙卧虎;“文物名胜”尽悉兰州的大地珍藏,兰州的史籍非常丰富;兰州虽处偏僻的大西北,却孕育着较为发达的士人文化,那些才高八斗的士子们,演绎了一段段凄美厚重而又委婉动人的传奇故事;更能体味到那种相袭久远的古朴民风将为人们装点展示出一个色彩缤纷的未来。
热门推荐
  • 灵界之域:修灵之路

    灵界之域:修灵之路

    应家昏迷十二年的活死人应老九醒了,天才出世,可......被老爹逼迫女扮男装的节奏是怎么回事。另一边,“主上,应云潮已醒。”“去应家。”“主上,这是为何?”“接老婆。”“......”
  • 称霸异界那些事儿

    称霸异界那些事儿

    人类文明的末日马上到来,小人物陈霸的意外穿越能否带来转机?且看称霸异界那些事儿,萧遥与您一起追随陈霸的脚步,去探寻殷商古国,去找寻拯救人类文明的方法!
  • 新红楼美梦

    新红楼美梦

    神天的贪狼神君误闯入太虚幻境,巧遇刚刚凝神化形的绛珠仙子。又因绛珠仙子欲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纠结了三者数世恩怨。贪狼星君几世为人,从警幻仙姑口中明白红楼梦是怎么回事,最终毁掉了金陵十二钗金册,穿越进了石头记中,改写了红楼梦中贾府各人的人生、家族命运。
  • 楼兰爱未央

    楼兰爱未央

    她,一代名医之绨,虽生逢于乱世,但一直都生活在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他,一代良臣之后,存活于乱世,经历着乱世所带来家破人亡的悲惨世界。她与他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却如同来自两个不同的世界。随着一次离奇的相遇,而慢慢地改变了她与他的未来。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国恨家仇之间,他们又将面临如何考验?爱恨情仇之时,他们又将何去何从?生离死别之际,他们又将如何谱写一曲“爱恨不知何为重,一曲楼兰爱未央!”
  • 冥修道

    冥修道

    将家有子名封尘,佛魔同修屠正邪;妖魔鬼怪千万起,一棍横扫万千修;千钧棒配血灵珠,无谓正邪只唯心;如今一正乱日月,他日明邪诛星辰。
  • 喜欢妳,却错过妳

    喜欢妳,却错过妳

    我喜欢妳,请问我可以追妳么?这是一个描写哀愁之秋的小说。
  • 泪滴凤凰涅槃

    泪滴凤凰涅槃

    富家千金涂钦郦纹因为一个名叫拉尼·贝拉亚的女人的到来,无意中在自己的新别墅里念出了穿越维度的咒语,从地板上掉了下去,穿越到一个叫做拉尼贝拉亚的国家……前世,她是“天下第一恶人”恶龙之子;今生,她却成了命中注定要毁灭恶龙之子的五芒星之主……轮回了数万亿年,却终究逃不过挚爱与仇恨的漩涡。而这一次,在使命与他之间,她又会如何决择?
  • 冰火大帝

    冰火大帝

    元素大陆,五彩缤纷,强者如云,霸者为尊!十年废,十年立!一口古井的秘密,一双捉摸不定的眼眸,一生牵绊的亡灵血咒,虚空的车辙伴随着命运的前行一步步的展开……小说相关:一本新书,一个鲜活的生命,不论是人,还是事与物、废物与天才都有着他必须成长的历程,无独有偶,没有绝对的天才,只有奋起直追的决心!折枝会努力,也希望大家可以动动手指收藏、推荐下!更新:每天坚持更新,不论成绩如何,折枝都会拼的,保证完本,绝不太监!
  • 冷面总裁呆萌妻

    冷面总裁呆萌妻

    片段一:“七七,欢迎回来。”说完就在机场众目睽睽的情况下,抱着她就开始往她唇上啃。片段二:“旭尧哥,你确定要今天领证?”对面的沈旭尧肯定的点点头表示同意。苏沐曈看着他点头立马抱走,她往着车外人从民政局门口一直排到大门那边,丢掉以往的呆萌乖巧开始暴走,对着他大吼“今天虽然是5月20日,你今天带我来领证表示你很爱我,可是要是因为你好多女性同胞都决定不结婚了怎么办!”看商界冷面阎罗遇到了呆萌小可爱怎么沦陷,智商丧失变成妻奴。
  • 魔神教父

    魔神教父

    前世黑道太子,今生破法邪神。一场意外穿越到异世界的林凡,却获得了一双妖孽般的破法血瞳。坠入血魔古窟中洗髓伐筋后更是打造一尊无敌金刚身。魔功成,血瞳开,魔眼破尽万法大道。盯法宝,法宝破;盯阵法,阵法开;盯上那边那位美女,喂,你……你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