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7900000034

第34章 沟通:人与人和谐的武义(8)

前文提及的张大山村搬下山后改名为要巨二村,说到下山的变化,有的人说学到了要巨人起早摸黑,把蚊香挂在笠帽上驱蚊采茶叶的精神;有的说入乡随俗连小孩都会讲武义话了;有的说现在真的大路通天,一天从早到晚看到滚圆的日头了;有的说现在的人流动更快了,信息更灵了,读书看病都更方便了;有的说现在学技术、打工、种田种地、做买卖等门路更宽了!其实这一切正是脱贫致富的目的所在。归根结底,要巨二村的村民收入高了,生活好过了,从部分要巨二村村民所从事的职业和收入看,我们也不无感叹地认为“下山脱贫好”!

同样,1998年,羊虎坪村与王宅镇桥亭村、王宅村顺利签订《下山脱贫安置用地协议书》。搬迁下山后,董春法主任给羊虎坪村改名为“阳光村”,坐落在离武义县城15公里的王宅镇所在地。一幢幢占地110平方米的钢筋混凝土红砖瓦房整齐地排列着。下山后,村民贴出的春节对联,如“窝居高山五百年,不如下山三五年。”充满了对下山脱贫的感慨之情。而且,下山后该村1999年9月18日出生第一个孩子,起名为邹祝阳,后来取名祝向阳、祝初阳。也都具有特别的意义,一是感激下山脱贫,二是对美好前景的向往。

下山后村里的祝建平靠跑运输攒下钱来建了一栋三层楼的新居,建筑面积有400多平方米,从建房到装修,大约花了十多万元。“山上三百年贫穷,下山三五年致富。”阳光村村民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实现了祖祖辈辈未曾有过的大跨越,开始融入了现代生活。

3.从光棍到新郎

住在高山上,由于交通不便、生存环境恶劣,许多山民只好一辈子打光棍。前文提到的九龙山村7年没有一户娶过亲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对此,董春法主任有深入的了解,他说:

有一个村叫梁家山,“梁家山,梁家山,七个横路八个弯,石臼石磨放中央,有女不嫁梁家山”。还有一个叫上周村,“上周,上周前世不修嫁上周”。象张坑茶山,“张坑茶山,人不吃饭,乌鸦没谷吃的地方”,实际上是人没有饭吃,乌鸦没有谷吃的地方。教育小孩子是这样教育的,你要听大人的话,你如果不听大人的话,长大以后就把你嫁到张坑茶山,张坑茶山在海拔964米的山上,这个山的名字就叫八县尖,站在那个山顶上,可以看到金华地区八个县。我们跟那个地方是交界处,我们村里教育小孩都是这样教育的,你如果不好好念书,不好好学习,大起来就给你送到张坑茶山去。

现在我核算下山脱贫农户娶亲的情况,下山脱贫工作开展12年来,2000个媳妇娶进来是有的,而且她们专门叫我去喝喜酒,还把我推到上座,他们说:“你比我的父亲还亲。如果没有你,就没有我的老婆”。再有一些呢,我们有一次跟浙江电视台去采访杨梅岗,杨梅岗我们正好汽车一下来就碰到一个小青年,那个记者马上过去问那个小青年,“小伙子,你今年多大了?”“32岁”,“讨老婆没有?”“讨了”,“在哪里?”“现在在家里。”“现在干什么呢?”“生小孩”。他说你现在这个孩子生出来没有,刚刚生出来。“你为什么要等到32岁才娶媳妇呢?”“他说我以前娶过几个,都嫌我家里穷不来了,现在我下山以后,这个是她自己上门来的。”他就可以说得这样理直气壮的了。

确实,下山后,许多大龄青年纷纷找到了对象,结婚成了家,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其中,“下山脱贫第一村”的紫溪村在下山还不到三年,15个没有找到对象的大龄青年中1996年就有5个就结了婚。还有3个已登记,国庆前后就要举行婚礼。村民谢增银家两个儿子都已30多岁,去年34岁的小儿子谢齐富结了婚,出去当上门女婿的大儿子谢齐宝,也携妻带儿回到了家里。

在此值得一提的还有木匠廖春飞。他不只是摆脱了光棍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娶回了女大学生,引起社会的轰动。据报道,31岁的金桥村村民廖春飞说起下山后的变化感慨万千。“原来我家住在山上,祖祖辈辈靠种些山地和砍柴生活,想吃饱都难,更不敢想娶妻生子的美事,从来没有想过改变自己。下山后天天看到城里人的生活,就有一种和城里人比高低的冲动。”第二年廖春飞开始学木匠手艺,赚了2万多块。廖春飞说:“看到自己的收入一天天多起来,超过一些城里人,谈恋爱追女朋友也有勇气了。”他靠自己的朴实和勤劳,娶上了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女大学生。现在,廖春飞已经是一个拥有100多人的建筑木工队伍的民营企业家,还安排十几个一同下山的农民就业。

不只是在物质生活和生产方式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山农民精神面貌也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董春法把下山脱贫后的变化总结为“十大变化”生存环境大变化、思想观念大变化、发展条件大变化、精神面貌大变化、六通设施大变化、儿童上学大变化、医疗条件大变化、村容村貌大变化、青年婚姻大变化、生活质量大变化。下山脱贫“十个有利”有利于拔除穷根、造福子孙;有利于发展经济、加快脱贫;有利于保护环境、生态平衡;有利于城镇建设、跨越发展;有利于设施共享、节省投资;有利于观念转变、寻求富路;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教学环境、教育质量;有利于激活经济、移民效应;有利于消除贫困、共同富裕。

“山上五百年,下山三五年”,这副对联道出了全县下山农民的共同心声。

三、反贫困战略与新农村建设

在下山脱贫政策出台之前,为了山区人民早日脱贫,各级党委、政府想了不少办法,也积极进行了多种努力。给钱给物、无偿捐助、挂钩扶贫、开发扶贫……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开山凿路,架线通电。贫困山村的人民也付出了极大热情和努力,在改善交通方面修了桥铺了路。这一时期的扶贫走过了两个阶段:一是输血阶段,直接向贫困地区输送扶贫资金和物质,实际上是救济扶贫,其结果是能救一时“火”、难解长远困,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等、靠、要”思想。二是造血阶段,即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新兴产业,搞活经济。然而,对于那些“地无三尺平”、“打个电话都要跑几里路”,自然资源非常贫乏的深山僻坳,“血”却很难造出来。前些年县里在山区“造血”扶贫,基于“无工不富”的想法,号召山区农民发展工业,但是由于受各种条件的严重制约,结果只能搞一些木材加工,到头来,农民没有富起来,反而把昔日长满树林的山坡开发成荒山秃岭,对自然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

事实表明,不管是“输血”还是“造血”,都无法让身居贫瘠高山的农民摆脱贫困。政府部门在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后,认为要从根源上改变贫困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应该引导和鼓励他们搬迁下山,异地脱贫。这就是“下山脱贫”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反贫困战略。笔者认为,在此可以把它称为“换血”战略。也就是通过迁移下山,到平原安家定居,永远告别不适合人类生存的贫穷的高山,把过去的“血”通通换成今天的新鲜血液,改变了农民最基础的生存环境,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那么,怎样成功地实现“换血”呢?武义县致力于下山脱贫的“三个着眼”和“五个结合”。

“三个着眼”着眼“下得来”,注重“两个优化”首先是优化政策,加大对下山脱贫群众的扶持。其次是优化服务,为下山脱贫群众提供更多方便。二是着眼“稳得住”,注重“三大转变”,第一个转变,搬迁方式由整村搬迁为主向整村搬迁和零星搬迁并重转变;第二个转变,安置地点由分散安置向集中安置转变,引导支持下山群众向中心村、中心镇迁移,在这些地域规划、建设功能完善的下山脱贫小区;第三个转变,政府资金投向由分散扶持为主向统分结合转变。三是着眼“富得快”。

突出“五个结合”,一是下山脱贫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相结合,跳出“三农”抓“三农”,通过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来转移山民、减少山民、提高山民、富裕山民;二是下山脱贫与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工程相结合,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拓宽农民的就业门路;三是下山脱贫与劳务输出相结合;四是下山脱贫与发展来料加工业相结合,来料加工业是“两只手”的工业,是没有围墙的工厂,不需要大的资本投入,可以不离乡离土而有效解决山区农民的隐性失业问题,特别是可以让那些年纪较大的或没有一技之长的人也能实现就业;五是下山脱贫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农民搬迁下山后,充分开发利用旧村巨大的生态资源,也是下山群众致富的一大有效途径。

通过这三个着眼于,武义县的“换血”式扶贫方法取得重大成果。山民不仅仅是改变了生存环境,而且找到了新的致富之路,从“山民”变为“市民”,这种“换血”就是武义的反贫困战略,由于这种办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的生存环境,所以,十多年来,武义下山脱贫的村庄,没有一村、也没有一户重新搬回山上生活,也几乎不存在在山下找不到经济来源的家庭。

有学者指出,反贫困战略有以下几种,帕累托(Ⅰ)式战略,帕累托(Ⅱ)式战略,卡尔多(Ⅰ)式战略,卡尔多(Ⅱ)式战略,庇古(Ⅰ)式战略,庇古(Ⅱ)式战略等。其中,帕累托(Ⅰ)式战略是指如果反贫困战略实施的结果是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的福利都增加了,这也可说是最佳的反贫困战略。武义县下山脱贫战略可以说就是这种最佳的反贫困战略。

四、下山脱贫的反贫困意义

武义下山脱贫的成功范例,被纳入《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10年》画册,作为2002年在南非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地球峰会”的交流材料。2003年4月,肯尼亚省长代表团考察了武义县的下山脱贫工作,对武义县的扶贫攻坚战略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中央省省长拉布鲁说:“今天我们亲眼看到了武义下山脱贫农民下山后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肯尼亚与武义南部山区十分相似,武义经验值得借鉴。”2004年5月21日,在省农办与武义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的“下山脱贫工作十周年”座谈会上,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纷纷称赞武义的下山脱贫工作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一个创举。2004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全球扶贫大会上,武义下山脱贫工作作为典型在大会上作了书面介绍,下山脱贫经验向全世界作了推广介绍。

1.变征服自然为顺应自然:下山脱贫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策略

武义下山脱贫的另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对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贫困山区农民的生产方式大多靠山吃山,砍伐林木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过着“砍砍柴火烧烧饭,砍砍木头烧烧炭”的生活,而且大多数山区土壤贫瘠,自然恢复非常缓慢。同时,为了改善山村的交通条件,开通致富之路而大兴交通工程。但是事与愿违,往往是“修了一条路,毁掉一片林,穷了一个村。”因此,山区的生态环境愈益受到破坏,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自然产生。

如今,通过十多年的“下山脱贫”的成功实践,高山深山的群众搬迁下山,到平原安家落户,有效地缓解了山区贫困人口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保护了山区植被;同时实施退耕还林、退宅还林等政策,又优化了生态环境,如今的高山到处呈现出一片苍翠欲滴的景象。对此,董主任也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他说:

下山脱贫有利于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直接的,因为过去我们这些山区老百姓啊,在山上一年到头你问他干什么,砍砍柴火烧烧饭,砍砍木头烧烧炭。柴火砍掉了,木头砍掉了,那山上就等于光头了,光头以后就要发生泥石流,山洪暴发,河流都堵塞,环境被破坏了嘛!那下山脱贫跟这个保护环境是非常密切的。所以我们原来林业局局长,他跟我开开玩笑,最近我们那么多山上的农民下山了,脱贫了,我听说他们要给你铸铜像,不管以后他们要多少铜给你铸铜像我都给你负责,生态环境好得多了,光秃秃的山都没有了。因为我们328个山区的村搬掉了,14315户农户,43729个人口搬迁下山,这4万多人过去就是在山上,砍砍柴火烧烧饭,砍砍木头烧烧炭,就是这个道理,有些村他要修那个机耕路,修这个机耕路我们也给编了两句顺口溜,过去不是有一句话嘛,“要致富,先修路”,这个话在一定的范围内有道理,但不是绝对的,有些贫困的山区是没用的,那结果就会是修通一条路,毁掉一片林,穷了一个村,也是很实际的。路修上去了,木头也砍光了,山上那些草也压光了,因为那个山上修路都要石头打下来,那么大的石头从上面滚下来,那树林也压光了,草也压光了,要花好多年时间才能恢复回去。

下山农民人均收入成倍增长,甚至数十倍增长。武义县下山脱贫与退宅还耕、退耕还林相结合。截至目前,已有42个行政村、171个自然村完成了退宅还耕,共增加耕地面积2277.65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也从过去的68%提高到如今的70.8%。下山脱贫为武义县的生态立县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长期以来强调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的思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牺牲了生态环境。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只能得到一时的好处,从长远来看,是十分不明智的。因为只有人与自然协调平衡,才能获得人类的长期发展。武义县下山脱贫走出了一条既有利于人类发展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双赢的脱贫之路。

2.变强迫命令为宣传疏导:下山脱贫中人与人关系的成功协调

“谁来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状态,也就是说,除了贫困人口是必然的参加者之外,谁是反贫困的行动主体?我认为政府是反贫困行动的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主体。”“政府通过干预和选择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有利地影响反贫困的进程。”不可否认,政府在扶贫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武义县成功地实现了下山脱贫,得益于他们有一支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的政府领导班子。

其实,在执行下山脱贫政策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其中之一是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如果干部没有深入调查,就不一定作出令群众满意的决策。二是下山农民和接纳地群众的关系,如果接纳地群众因为接纳下山移民而减少自己的经济来源,又没有得到其他的补偿,就会拒绝接纳下山移民。三是山区农民自身的心理矛盾。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个安土重迁的民族,即使是在外地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也常有“叶落归根”的传统思想。因此,虽然住在山上自然条件极度恶劣,不适宜人类的生存发展,但是传统的观念再加上对在搬迁地生活条件的担忧,制约着一些人远离故土,到另一个地方安家落户的决心。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稍微解决不好,就会影响整个搬迁下山的计划。九龙山村邓寿明老书记的经历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吴桂清在田野日记中记载了邓书记动员群众下山脱贫所经历的重重阻力:

同类推荐
  •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本书介绍了北京城市发展史、京杭大运河开通及漕运史、北京著名风景区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关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地区保护、建设、管理的成效。
  • 拜水问道:都江堰与青城山

    拜水问道:都江堰与青城山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一位法国作家曾打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如果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
  • 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是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为美国政府提供对日决策而作的研究报告,但出版后,却引起轰动,被译成30多种语言,行销100多个国家,成为现代日本学的开山鼻祖。是了解日本人的最佳读本,解析日本民族根性的权威著作,全球人销量超过3000万册,历任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菊与刀》 解析日本民族根性的权威著作,历任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
  •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中国篇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中国篇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文学篇、戏曲篇、书法篇、绘画篇、音乐舞蹈篇、陶瓷篇、建筑篇、民间工艺篇。
热门推荐
  • 明泽之良偶

    明泽之良偶

    林若菡并不知道从她进入明泽贵族学院的那一刻起,她已经是某只大灰狼势在必得的小绵羊……再相见,哪怕她不认得他,哪怕她有了心上人,他也不愿再让她如一丝清风漂离他的世界……
  • 异灵之我的小鬼弟弟

    异灵之我的小鬼弟弟

    刚到医院实习便无意撞见上司与夜班医生偷情,意外卷入一场道法对决。原本一直在我身体里沉睡的孪生弟弟,被一个胖道士法术激活。十八年前我的孪生弟弟居然依附在我身上,让我发生尴尬的改变……
  • 读故事,品人生

    读故事,品人生

    睿智而经典的小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汇聚智慧人生的经典美文,点亮心灵之灯的处世哲学。
  •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的根本任务是,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实践,忠实于经典著作的原意,科学地、完整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结合新的实际,通过理论创新,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引导干部群众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本册为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丛书第1辑,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 越千年:只因那情依旧

    越千年:只因那情依旧

    妈的,这是什么世界啊!她不过从小就讨厌历史而已,有没有必要和死党去玩,就穿越时空,这个男人不过比那些帅哥明星帅上好几倍而已,就如此霸道!还好,他是个历史人物,不久后,她就回到现代就不要面对他。什么?他要她当他的妻子,她好像病了,怎么好像有一点,不是很兴奋。可能吗?……
  • TFBOYS浪漫邂逅

    TFBOYS浪漫邂逅

    青榆和两个竹马发生的趣事啊。是个欢脱逗比文,喜欢请收藏。
  • 萌妻娇宠,邸少好生霸道

    萌妻娇宠,邸少好生霸道

    前世,她战争沙场,血腥四方。今生,她穿越一千年之后的世界,化作娇滴滴的女子,她不干!不服气!她要自己萌闯天下!不料智商盛世堪忧...被某男子抓去当女王般伺候。你,动作快点!是是,我的女王大人!
  • 佛说法身经

    佛说法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醉灰梦:永世风暴

    醉灰梦:永世风暴

    为了力量,行走在不同空间,时间的自己;为了心爱的你,不惜一切代价获得力量,我成神了,你却找不到了。
  • 抽签皇帝放牛郎

    抽签皇帝放牛郎

    朕以前是放牛的,还兼职放羊!但朕抽签厉害啊,抽签当上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