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人自己腿割下的时候,不禁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背着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刘邦和清明节的传说
相传,清明节本来是纪念介子推的节日。后来到了汉朝,才成为了广大老板姓纪念亡亲,为亡亲扫墓的节日。
相传在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大战好几个回合后,终于取得了天下。他衣锦还乡的时候,想到父母的坟墓上去祭拜,却因为连年的战争,使得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墓碑东倒西歪,有的断落,有的破裂,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
刘邦非常难过,虽然部下帮他找遍所有的墓碑,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最后刘邦从衣袖中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然后向上苍祷告说:“爹娘在天有灵,现在风刮得这么大,我把这些小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爹娘的坟墓。”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撒,果然有一片纸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么吹都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刘邦高兴得不得了,请人重新整修父母的墓,而且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到父母的坟上去祭拜。后来,民间的百姓也和刘邦一样,每年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是有人祭扫的。
清明插柳的故事
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在门头上插上柳条。听讲这与朱洪武的马娘娘有关。
据说,朱元璋的马皇后是个丑女人,头上没几根头发,脸上倒有不少麻子,脚比男人家的脚还大。
有一年清明节,马娘娘出门踏青,车子到了山边,下车步行。路上走,乡下人哪认得马娘娘牛娘娘呢?看她丑,七嘴八舌地瞎讲了。弄得马娘娘脸红脖子粗,气得直抖,立马回城调兵,要杀光这一带的刁民。
在回京的路上,马娘娘看见一个女人,背着一个大的,搀着一个小的,感到奇怪。一打听,才晓得那女人背上大的,是前房养的,手上搀的那个小的,是亲生的。马娘娘心想,这个女人心真好,我不能杀她。就讲:“今天晚上你一定要在自家门上插根柳条。”
这个女人的爹爹非常聪明,听说村里人笑话了一个大脚女人,又听女儿讲那个女人交代她插柳条,晓得要出纰漏,就叫全村家家户户都在门上插上柳条。
马娘娘回宫以后,对白天的事越想越气,叫来五百名刀斧手,说:“你们马上去,除了门上插柳条的人家别碰,其余的全部杀光,一户不留!”刀斧手去了,看家家户户门前都插着柳条,也不敢乱杀,只好空手跑回来了。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以后全都在清明这一天插柳条了。年代久了,成了一种风俗。
(第三节四月初八吃乌饭)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江苏句容地区有家家吃乌饭的习俗。乌饭是把乌饭草,即南天烛(又叫“青精树”)茎叶捣烂、滤汁、泡糯米蒸煮而成。
吃乌饭据说是为了纪念古时有个叫目连的人。相传目连是个孝子,他母亲含冤被打入地狱,目连和尚知道母亲在阴间受苦,常去探监为母亲送饭,但每次送去都被许多小鬼抢光,一连几日,目连母亲滴水不进,忍饥挨饿,危在旦夕。目连既急又恨,但又想不出好办法。四月初八那天,目连去山上砍柴,看到向阳的山坡上有一簇簇矮小的树丛,叶子嫩绿油光发亮,便随手摘下叶子,放入嘴中咀嚼,发现这种树叶香润可口,叶汁乌黑。
突然,目连灵机一动,想出一个绝招,从山上采来乌饭草,把它放在石臼里捣碎成汁,然后把米浸泡染黑,烧煮成饭,送到牢狱去。阴间小鬼一看饭是黑的,吓得不敢吃了。从此,目连的母亲在牢房里再也不会挨饿了。人们为感念目连的孝心,在四月初八这天便都吃乌饭,并一直流传至今。
关于吃乌饭,还有一说,传说是孟姜女送饭送出来的。当时,秦始皇筑长城,把万喜良抓了去关在牢里。孟姜女急得要命,做了饭菜,天天给万喜良送饭,送到牢房门口,请牢卒拿进去给万喜良吃。几天下来,另一个送牢饭的与她讲:“你家里的带信,叫你送点饭给他吃吃。”孟姜女一惊,我天天送饭去的,万喜良怎么没吃到呢?一打听,饭全给看牢的吃掉了。她就想法子,上茅山找到了一种草,草叶子像冬青树,叶尖子暗红暗红的。孟姜女把它洗洗拌在米里煮,煮出来的饭乌黑乌黑,放嘴里一尝,透香。不过,样子像老鼠屎,很难看。她把这黑饭送到牢房,看牢的接过来看看,乌漆抹黑的,像老鼠屎,不敢吃。这样,万喜良就吃到了。这一天正是四月初八。
后来,每到这一天,家家都做乌饭吃。用来煮乌饭的草就叫乌饭草。直到现在,到了这一天,句容街上都有人卖乌饭草。
端午节的传说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午节。这个节日,是我们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裹粽子,煮鸡蛋。还有门口插菖蒲和艾草,小孩戴端午线。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
传说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却一直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有的还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他们。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节插艾草
关于端午节,门上插菖蒲、艾草的风俗有一个这样的传说。
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
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他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一打听,才知道那妇人背上大的,是前房的孩子,手上搀的那个小的,才是自己亲生的。就下马问道:“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徵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黄巢听了,就对那妇人说:“大嫂,你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弓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于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六月六,晒红绿
民谚云:“六月六,晒红绿。”每逢农历六月初六,正值酷热的“伏天”,我国民间从这一天开始有晒伏的习俗。所谓晒伏,就是经历过冬寒春凉初夏梅雨天气之后,人们将久藏箱底或衣柜中的红红绿绿各色衣服,在六月六这天拿到烈日下曝晒,以防霉烂、虫蛀。
相传康熙皇帝南巡,每次都要到扬州。有一次他到扬州南郊游玩,突然间暴雨骤至,一时又找不到雨具,尊贵的帝王只好淋成了落汤鸡。当他匆匆忙忙赶到一座寺庙躲雨时,偏偏又雨过天晴了。外衣淋湿了,应当借寺僧或是其他百姓的衣服临时替换一下,但帝王岂能穿百姓的衣服呢?乾隆只好在寺庙里将外衣脱下,一直待到晒干了再穿。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此事传开后,民间便有了“六月六,晒龙袍”之说。于是,人们便争相在这一天晒衣服,时间长了,这一习惯就被流传了下来。
天贶节放河灯
农历六月初六是天贶节,天贶是赐赠的意思,又称天赐节、六月六、姑姑节、虫王节、翻经节、回娘家之日等,另外还是滇黔等地兄弟民族欢乐的歌节。
天贶节可以认为缘于数字崇拜。在古代,民间把一月初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均列为吉庆的节日。
天贶节起源于宋真宗赵恒。某年的六月六日,他声称上天赐给他天书,遂定六月六日这一天为天贶节,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了一座宏大的天贶殿。此俗后流传各地,便形成了一个民俗节日。
天贶节的民俗活动,虽然已渐渐被人们遗忘,但有些地方还有余存。江苏东台人在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还吃一种用面粉掺和糖油制成的糕屑,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的说法。另外还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俗谚。“红绿”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称做“家家晒龙袍”。
这一天还有放河灯的风俗。传说,大禹治水后,江河不再泛滥,为了纪念大禹,人们在各地修了禹王庙。过了很多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洪水又泛滥成灾。于是人们又求助于神灵,修建了河神庙,祀奉河伯将军。
传说河神爷封神以后,整日花天酒地,游手好闲。他还利用职权,欺压百姓,每年都要到民间挑选一位美女做老婆。不料这年挑来的姑娘,坚贞不屈,死不服从。河神大怒,大发洪水。禹王对河神爷的劣行怒不可遏,在当年六月初六调动大水把各地的河神庙淹了。于是,人们从此不再祀奉河神爷,而改为放河灯来纪念这件事。
七夕鹊桥相会
很久以前,有一个跟着哥嫂过活的孤儿,既聪明又勤快,可嫂嫂仍嫌弃他,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数年后,哥嫂和牛郎分了家,狼心的嫂嫂只给他一间破草房,一头老牛。从此,牛郎白天放牛,砍柴,晚上就和老牛同睡在那间破草房内。
这一天,牛郎赶牛走进了一片陌生的树林,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牛郎见到九个仙女驾着祥云落在河的草地上,然后脱去五彩霓裳,跳进清澈见底的河水里。牛郎盯着一个最年轻最美丽的仙女看入了神,这时老牛突然说话了:“她是天上的织女,只要拿走五彩霓裳,她就会做你的妻子。”牛郎悄悄地沿着树丛,悄悄拿走了织女的五彩霓裳。天近午时,其他仙女纷纷穿起五彩霓裳,驾着祥云而去。唯独找不到五彩霓裳的织女留下了。这时,牛郎从树背后走出,请求织女做他的妻子。织女见牛郎忠厚老实,勤劳健壮,脉脉含羞的点点了头。
牛郎织女喜结良缘后,男耕女织,互敬互爱。两年后,织女生下一男一女。然而天帝闻知织女下嫁人间,勃然大怒。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带着天兵天将,捉了织女。悲痛欲绝的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箩筐挑着儿女追上天去。眼看追上了,王母拔下金簪一划,牛郎脚下立刻出现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
肝肠寸断的织女和挑着儿女的牛郎,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遥望对泣。哭声感动了喜鹊,霎时无数的喜鹊飞向天河,搭起一座鹊桥,牛郎织女终于可以在鹊桥上相会了,王母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桥上相会一次。
因此,农历七月初七就成了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夕或女儿节,这一天就成了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乞巧节晒书的传说
七月七日乞巧节,民间还流行晒书、晒衣服的习俗。
据说,三国时期,司马懿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由于当时政治黑暗,为求自保,司马懿便装疯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在家中晒书。这名密探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刻收押。司马懿不得已,只好遵命回朝。
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胸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世俗礼节。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期为豪门富室提供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绫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
此可见,七夕晒书、晒衣物的风俗多么盛行。这多是民间过七夕的民俗逸事。
鬼节的来历
七月十五中元节,人称鬼节。其实,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
中元节,是华人很重视的一个日子,每一年的中元节都会有许许多多祭拜的盛会举行。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节”。有关盂兰节民间一直是流传着目莲救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