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玉
【摘要】手机短信息作为第五媒体的主要传播方式,以其便捷、实惠的特点,更好地满足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需求。在高校校园,手机短信息成为时尚文化不可或缺的构件,已经深深地嵌入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本文从新经济条件下手机短信息传播方式的特殊性入手,分析了手机短信息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并就创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经济;手机短信息;思想政治教育
自从1992年英国Vodafone的技术人员通过GSM网络成功发送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息后,直到1999年,短信息业务才在世界各国迅速蔓延,并呈现出持续爆炸性的增长趋势。而我国出现短信息则是21世纪的事,在2000年5月17日,中国移动正式开通短信息服务。随后,其他运营商也陆续开通了短信息服务,并逐渐解决了不同运营商之间短信息的互联互通问题,短信息市场才开始真正繁荣。据统计,目前高校大学生的手机拥有量已经接近90%,手机功能的80%以上是用来收发信息。手机短信息作为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因其收费低廉实惠,使用方便快捷,再加上大学生追求时尚、趋同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在高校校园广泛流行,手机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已经渗透到大学校园中,其影响也是日益凸显。
本文从手机短信息产生的经济背景人手,分析了手机短信息传播方式的特殊性,对其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进而提出了积极有效的对策建议。
一、新经济背景下手机短信息传播方式的特殊性
目前,对于什么是“新经济”,尚未有一个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科学定义。有的学者认为:“新经济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知识要素为驱动力、以网络为基本生产工具的新生产方式。”虽然学界对新经济的内涵没有达成共识,但都普遍认为新经济的核心内容是网络经济,是基于网络技术发展的、以多媒体信息为特征而形成的一种新经济潮流和形态,是信息化社会的最集中、最概括的体现。新经济在改变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市场运行规则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特别是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促生了新的生产、经营方式,需要新的制度支持。
新经济互联时代,人们的交往方式从传统的点对点,面对面的交往转变为点对面的交往,因为随着通讯技术和手机终端技术的发展,通过手机可以实现点对面的信息交流(群发短信)。传统的点对点交往局限于私人,面对面主要在公共领域,而点对面则是现代的扁平化对传统官僚化科层制的取代。新技术导致网状的、扁平化的、互动的、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格局出现,在相对的范畴之内传统意义上信息的中心场发散式的传播模式正在逐步消失,而被网状结构的信息传播方式所代替,手机媒体的出现满足并支撑了这种需求。网络空间中人们对抽象规范的接受和遵循变得更为困难,因为网络交往中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行行文字或一张张图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成为非身份化的交往,人更易于以面具出现,交往中对于人也是以工具化的态度,成为真正的“熟悉的陌生人”社会。
移动通信网络正是这样一个自由开放、个性互动的虚拟空间,手机短信息就是这一空间的客观存在物。在这一虚拟空间中,传统道德中诚实的界限开始模糊,人类的自律性变得无比的脆弱,在没有现实约束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着机器的阻隔,主体的角色变得破碎而离散,削弱了面对面交往中个人的身份感,主体在不知不觉中感觉到了现实与虚拟的鸿沟,行为也由于现实规则的失效而滑向失范,不良手机短信息也就随之产生。对于大学生来说,其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处于形成的时期,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导,垃圾信息、色情信息、欺诈信息等不良手机短信息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手机短信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手机短信息符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时代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等特点,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库,弥补了传统载体如会议、面对面的交谈等教育形式的不足,但手机短信息和网络一样具有不可控制性,各种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处理不好,甚至有可能对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产生颠覆。
(一)手机短信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1.大学生了解社会的载体。手机短信息以其信息资源的面广量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由于内容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热点问题等,极大增强了社会文化的渗透力,有利于青年学生了解社会、感受社会,促进了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2.缓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手机短信息中有很多诙谐幽默的段子,紧张的学习之余,收发一条幽默短信,学生能从手机短信息的收发中获得快乐,有效缓解学习、就业等带来的巨大压力。
3.搭建了大学生沟通的平台。手机短信息这种新的交流模式使得人际交往空间的拓展具有物质和技术基础。手机短信息创建的全新交流模式使得人际交往空间的拓展具有心理基础。
(二)手机短信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
1.手机短信息影响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从有关专家开展的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手机短信息的相关研究结论可以得出,手机短信息使用数量与外倾性有显着正相关,外倾者往往需要发送大量的短信息来提高其唤醒水平,而内倾者则尽可能避免手机短信息的干扰。手机短信息这种沟通与交流方式无疑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进而很可能影响到其深层的人格特质。手机短信息的使用及其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外倾者对手机短信息可能持更加开放的态度,宜人性高的人可能倾向于更高频率地使用手机短信息,而开放性高的人更乐于接受手机短信息这种新的通信方式,神经质高的人则不太倾向于接受手机短信息,以免手机短信息的使用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习惯。从某种程度上讲,甚至可以通过了解个体使用手机短信息的情况来预测其人格特质。不良手机短信息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使用不当可能造成其人格扭曲。
2.手机短信息弱化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权威。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信息的可控性为重要基础的,教育信息一般通过教育者严格的筛选和整理后灌输给大学生。但是,手机短信息的传播,为大学生提供了选择和比较的可能。学生接纳外界信息的主动性大为加强,给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对教育主体的素质要求明显提高。面对共同的社会变化和大众传播,有时甚至会出现教育者所接受的信息迟于或少于被教育者,教育者从而失去了宣传、教育、解释的优先地位,其权威面临挑战。
3.不良手机短信息侵袭损害了大学生身心健康。当前,垃圾短信、黄色短信、反动言论短信、恐怖短信和诈骗短信等不良短信息时常出现在手机上。尽管比例不大,但影响极其恶劣。由于大学生的防范意识差,如果一些具有欺骗性和破坏性的短信息在大学生间相互转发,他们非常容易上当。黄色短信的存在,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过度使用手机短信息聊天到深夜,必然影响睡眠,长时间对着狭小的手机屏幕必然带来视觉、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健康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三、趋利避害,创新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运用手机短信息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针对大学生短信息拥有量快速增长的实际,学校应引进校园短信息群发系统。通过短信息群发,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学校内各种情况,如讲座的时间、图书馆藏书等。可以有力地宣传校园文明建设的各种活动,促进校园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还可以建立预警机制,遇到突发事件,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正确信息,避免因信息传递不通而导致谣言流传,从而有效地维护校园的稳定。此外,借助短信息群发系统,积极提倡文明使用短信息新风尚,大力宣传短信息使用的基本道德,号召广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文明使用短信息,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提高防范意识,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二)主动占领手机媒体这一日趋重要的信息传播和理论宣传阵地
大学生群体运用手机短信息较多,由于手机短信息的发送具有隐蔽性、灵活性、费用较低、方便群发等特征,加之手机短信息的监管存在缺位,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手机短信息容易反映大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手机短信息这一有效渠道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开展一系列针对性更强的活动,要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到接受和传播健康有益文化的积极意义,从而自觉杜绝不文明的行为,实现健康快乐成长。
(三)大学生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慎独”意识,提升思想境界,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
大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抵制不良短信息内容的意识时,才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孔子说:“为仁由己,而出人乎哉。”这表明,无论是在道德实践还是在德行涵养中,自我教育都起着决定作用。高校要因势利导,勉励大学生增强自我教育能力,自觉、有效、合理地利用短信息,抵制不健康的、非法的和带有黄色内容的短信息。
(四)呼吁建立健全与手机短信息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应积极借鉴域外先进立法经验,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来规制已成社会公害的不良手机短信息。对手机短信息这类新生事物,在鼓励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管理,要在法律、法规中对这一新形式进行定性,规范提供方和使用方的权利义务。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专门的手机短信息管制部门规章,尽快制定并出台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五)呼吁相关企业善尽企业社会责任,引进、研发新技术
电信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应强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寻求公司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平衡点,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面对手机不良短信息的泛滥成灾,政府应该约束和监督电信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的行为,督促其引进、研发新技术,积极防治手机不良短信息,使之履行社会责任。运营商作为提供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采用新设备、新技术监控、拦截手机不良短信息,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手机终端作为第五媒体的载体,它的技术发展是第五媒体发展的原始动力,直接影响到第五媒体的使用范围及其发展前景。手机制造商应积极改进现有的技术,加强自身技术建设,完善手机短信息的接收系统,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由用户端过滤和拒收用户设定的含不良关键词的短信息,这样可以有效抵制不良短信息的危害。
总之,在新经济条件下,要转变传统思维方式,科学认识手机短信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培养适应新的传播媒介发展需要的思维方式,将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与手机短信息相结合,做到积极主动利用、及时释疑解惑,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手机短信息搭建师生互动的情感交流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短信息道德,提高使用短信息的文明程度,树立高尚健康的思想观念,提高自我抉择能力和免疫力,以期最大限度减少不良手机短信息的危害,引导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丁又双.新经济与传统经济[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04).
[2]方海峰,梁金玉.手机短信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J].中国成人教育,2008(07).
[3]陈少华,刘文兴,宋立娜.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手机短信的相关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06).
[4]刘幼昕.手机短信挑战高校德育[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04).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6]任永辉,试析手机短信与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关系[J].读与写杂志,2007(11).
[7]李海英.我国短信息立法问题初探[J].当代通信,2003(17).
[8]王碧峰.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