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7200000027

第27章 跋 探寻秦嘉、徐淑在中国文学星空中的坐标定位

探寻秦嘉、徐淑在中国文学星空中的坐标定位——评常如冰《秦嘉、徐淑诗文论稿》

张映石

秦嘉、徐淑是生活在东汉顺帝、桓帝时期的著名诗人,故里在通渭县榜罗镇。早在魏晋时期,杜预在《女记》中就记载了秦嘉、徐淑的感人事迹,并记录了徐淑的《誓与兄弟书》,从此开启了研究秦嘉和徐淑的源头,之后一千八百多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对秦嘉、徐淑的研究从未间断,但是许多珍贵史料湮没在了漫漫时空中,给深入研究带来了重重困难。诞生在自己家乡的著名诗人,早在上学时期就持续关注,但能搜集到的研究成果多为零散篇什,像常如冰这样规模宏大的厚重之作(全稿15万字)还不多见,当我读完作者沉潜十载、数易其稿的《秦嘉、徐淑诗文论稿》时,既惊讶又赞佩,胸中有一股拨开历史迷雾、眼前豁然洞明的强烈感受。

《秦嘉、徐淑诗文论稿》一书共八章二十一节(另附秦嘉、徐淑诗文校注)。全稿详析秦嘉、徐淑故里之争,明确秦嘉生卒年月及死因,概述秦嘉、徐淑事迹,搜罗整理秦嘉徐淑存世诗文及诗文研究,辨析秦嘉《赠妇诗三首》真伪及创作年限,探析秦嘉四言诗及徐淑之骚体诗,分析鉴赏秦嘉、徐淑诗歌艺术的用典、对偶及诗歌语言特色,探讨秦嘉、徐淑往还书及《誓与兄弟书》的版本、流变、影响及艺术价值,分析总结了秦嘉、徐淑诗文深厚的思想感情,缕析明辨了秦嘉、徐淑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全稿视域宏阔、运思悠远、推理缜密,结构严谨、思想统一、观点鲜明,在研究秦嘉、徐淑的诸多成果中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论著。

作者的研究,采取广泛阅读现存大量典籍和近、现代各类报刊文章的基本方法,梳理脉络,择其要点,依重典籍又不盲目信任,字斟句酌,细心究辨,审慎推理,小心求证,以学者的坚定姿态,廓清种种错误或模糊不清的观点和说法,这是《秦嘉、徐淑诗文论稿》一书具备重要学术价值的根本所在。全稿最为重要而又鲜明的观点是:秦嘉生于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四月,汉桓帝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十一月病逝于河南津亭,享年32岁;秦嘉五言《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成熟的代表作品,在五言诗发展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开诗歌“缘情”之先河,是研究五言诗的“活化石”;秦嘉、徐淑四封往还书开启了魏晋南北朝文学中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抒情性散文之先河;徐淑《答夫书》《誓与兄弟书》是现存汉代散文中难得的抒情篇章;秦嘉、徐淑“赠答诗”是魏晋“赠答诗”的开拓者和领路人;秦嘉、徐淑是古今第一夫妻诗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重要观点的得来,既是研读梳理大量典籍所得,又是作者走出书斋亲临现场勘查,将二者合二为一互证得来,书稿的说服力量自然大为增强。比如,第三章《〈赠妇诗〉三首真伪及创作年限》之第一节《〈赠妇诗〉三首》真伪辨析中,有关“深谷逶迤”或“悲风激深谷”;“高山岩岩”或“浮云起高山”等诗句所表现的“深谷”“高山”等意象在部分典籍中产生歧义进行辨析时,作者这样写道:“高山、深谷,正是秦嘉、徐淑故里所在地牛营大山山脉山大谷深的真实写照。如果有人到过陇中,或者在秦嘉、徐淑故里那蜿蜒的山梁上走一遭,定然对这些句子会有真切的感受与理解。”这样,细读典籍同实际勘察互证,其结论就不得不令人信服的了。

学问家都有深切的体会,研究古代典籍和撰写研究文章是极为艰巨的案牍劳作,浩如烟海的典籍,正确的观点和错讹的言论俱在,没有清醒的历史、文学、政治、经济等坚实的知识,实在难以有大作为。常如冰在上大学期间就开始迷恋、热爱秦嘉、徐淑的诗文,工作之后将所有的假日节日全部用在了查找、搜罗、阅读、整理、研究秦嘉徐淑当中,淡泊名利,潜心钻研,系统搜集、考证、释读了几乎所有关于秦嘉、徐淑的文献研究资料(《秦嘉、徐淑诗文论稿》一书中引作论据的典籍就有《后汉书》《史记》《俄藏敦煌文献》等三十多部),研究和掌握了诗人生活时期的天文、历法、地理、职官、礼俗、宗法、丧葬、名姓等文化常识,即便是古诗文中的修辞、用典、音韵等都有极深的探究功力。作者具有治学的独思特征,究理辩难的执著品格,加之长久积蓄,刻苦磨砺,日久功深,文献考证的功夫也相当过硬,顺手拈来,引经据典,又深入浅出,在至深至僻处更能丝缕清晰地阐述和剖析。

据了解,通渭县正在斥资建设“秦嘉、徐淑公园”,这是崇尚诗人品德、发展繁荣地方文化的德政工程。我想,常如冰十数年如一日沉潜古籍,立足现实、切通学问、思辨明澈、整理家藏,弘扬古人的思想和艺术之光,不亚于兴建一座公园,人们立足公园将起缅怀之心,当人们捧读《秦嘉、徐淑诗文论稿》时,会将其思想引向更为广阔深远的境界。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虽然我们肯定了《秦嘉、徐淑诗文论稿》的学术价值,但关于诗人的研究绝非定论,想必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将秦嘉、徐淑研究推向更为高远的学术平台。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同类推荐
  • 细雨轻飞

    细雨轻飞

    本书是一本个人诗集,主要内容为对景物、人物、思想感情的描述,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向往。
  • 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

    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

    茅盾的散文反映时代,同时也超越时代,他的早期散文大多篇幅短小,通过一个个小小的生活剪影象征时代的苦闷。他用文字对社会生活进行素描写生,对生活的体察细致入微。在他笔下,富于时代特征的社会生活场景丰富多样,跃然纸上。《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收录了茅盾的经典散文力作,既有战争年代的时代感怀,也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还有对人事的追忆,以及对生活、对文学的思考,有助于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茅盾的艺术风格、写作特色。
  • 闲适中的挣扎

    闲适中的挣扎

    本书收入的文章分为四辑,“阅人”部分以亲历及第一手材料为依据,所涉主要是做编辑的父亲和他熟悉的作家朋友:“涉世”部分是个人经历,包括下乡、就业、旅美及退休生活;“读书”部分包括旧案钩沉、读书札记和影评,其中涉及刘大杰、程鹤西与鲁迅的纠葛,吴清源的民族操守,各依据前所未见的资料做出了澄清;“译文”部分大致是上世纪80年代所作,那时作者泛泛关心过日~本文学,所以译文也包括了不同的文学体裁。
  • 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本书由中国在西人眼中之形象的历史变迁说起,继之以对中国文化在德语文坛所留之濡染印痕的探寻,再及德国文学在中国的部分译介情况,呈示了中德文化大交响中的若干微小篇章。
  • 字影

    字影

    一本诗集,如同深邃的时光之旅,如同悲悯的情怀之歌,如同隽永的旷世之恋,纯净心灵,温暖灵魂。
热门推荐
  • 情撂缘

    情撂缘

    女是如何求爱的故事!等发表在详细内容!
  • 魔鼎

    魔鼎

    阻我仙路者,杀之!伴我仙途者,敬之!生死不由命!富贵岂在天!!!看我一鼎在手。将这腐朽的灵界,砸个通透!
  • 龙啸物语:贵族法师

    龙啸物语:贵族法师

    身为苍月帝国当红大公爵的儿子,法尔殿下早已对帝国权力中枢的肮脏斗争感到厌恶。在成人礼上父亲莫克·华尔告诉法尔他可以去舒塔大陆四处游历,不必再待在他讨厌的宫廷,自此法尔与他的三个伙伴开始了一场史诗般的,惊心动魄的旅程。
  • 造化九天

    造化九天

    少年田风,天生废体,受尽屈辱!一日觉醒,得造化,踏九天,炼化诸天万物,走上惊天逆袭之路!法宝是我的,功法是我的,仙子依然是我的!看他如何惊圣教,踩天骄,只手炼天,传奇才刚刚开始、、、、、、
  • 梦中没有吟诵的歌

    梦中没有吟诵的歌

    之前网络上有个话题很火,名字叫作“三个人的友情是怎么样的一个体验”。短短的一个小时内,便有数以千计的网友来作答。而我觉得三个人的友情总有一个人是多余,是的,那个多余的人就是我。就是因为曾经朋友对我的那些可笑的行为,以至于连我现在做的梦,都有那些可怕的阴影。我的梦中没有那可吟诵的歌,只有朋友的可骇的背阴。
  • 校花之暧昧保镖

    校花之暧昧保镖

    十五岁就离乡背井的古晨,之后一直辗转于各种政治间的勾心斗角,杀手间的频繁杀戮。这种生活令其逐渐感到厌倦,再三思考后,最终决定回到都市,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殊不知,还有更多的事与阴谋需要古晨去解决。他的一生也注定不能平凡······
  • 元素之神

    元素之神

    元素之门,为我而开。世间元素,为我所用。流动在空间的元素,请听从我的召唤,释放吧!空间撕裂。一个平凡的少年,在一次无奈的情况下,远离了自己生活多年的小镇,命运也在那一刻改写。原本,他只想简简单单的生活一辈子,但是命运,却让他在无法选择的情况下,意外的走上了魔法修炼的道路。而这条路,对于他来说,究竟该如何走下去,却无人知晓。
  • 生死钟

    生死钟

    百断山为何冲出无尸棺材,为何考古队员发掘百断山全部莫名死去,百断山的地下宫殿为何莫名消失,十几年后,城市中大量出现不干净的东西又是为何?
  • 花式虐恋:校草哥哥请爱我

    花式虐恋:校草哥哥请爱我

    那年的花季雨季,我们彼此相爱,却又在这同时,彼此相互折磨着。卫肖何:我想过很多次我们见面的场景,可从来没有想过会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读者交流群:499947820】
  • 那时的我们

    那时的我们

    张慕凌生于80年代上海,家境贫寒,心比天高。嫉妒漂亮孤傲的舒凝,喜欢含蓄儒雅的韩哲,年少的她以为一切都能自己掌控。象牙塔中,遇到风流倜傥的老师邱宗民,他爱她吗?还是有何秘密?在光明与黑暗的起落间,终发现,人生轨迹不全由自己,是非本不泾渭分明,要得到这些,必会付出那些。答案,源于内心;而真相,但留人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