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7200000013

第13章 秦嘉诗中对偶的运用

秦嘉现存的一首四言《赠妇诗》、两首四言《述婚诗》和三首五言《赠妇诗》中共有十四组对偶句式。分别是:

“卫女兴齐,褒姒灭周。”

——《述婚诗·其二》

“皎皎明月,煌煌列星。”“飘飘帷帐,荧荧华烛。”

——四言《赠妇诗》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五言《赠妇诗·其一》

“河广无舟梁,道近隔丘陆。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躅。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转毂。针药可屡进,愁思难为数。”

——五言《赠妇诗·其二》

“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

——五言《赠妇诗·其三》

在秦嘉现存的这六首诗中,对偶句式占全部句式(九十六句)的近百分之三十。不但对偶句式比例高,而且有些对偶句相当工整。

从对偶的种类上看,上述对偶句式中有正对(按:上下两句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相同的一个事,在意思上是有相近、相似、相补、相称关系的对偶形式)、反对(按:上下两句从矛盾对立的两方面着眼,在意思上有相反或相对关系的对偶形式)两种形式。正对如:“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躅。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转毂。”“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反对如:“针药可屡进,愁思难为数。”“卫女兴齐,褒姒灭周。”“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

以对偶的宽严程度分类,又有严对(工对)和宽对之别。关于这一点,前面论述《赠妇诗三首》的真伪一节时,引用过木斋的一段话,为了便于说明,这里摘录如下:

秦嘉的五言诗作,不仅其中有八句连续使用对偶,而且偶对工整:“河广无舟梁,道近隔丘陆。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躅。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转毂。”此八句从对偶方面可以视为五言律诗,而且是近似(少了两句)句句对偶的排律,不仅意义上对偶,而且声音上也很讲究,“舟梁”对“丘陆”,“惆怅”对“踯躅”,“高山”对“深谷”,“良马”对“轻车”,“回鞍”对“转毂”。此外,不太工整的对偶句更多,如“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省书”与“临食”对偶,“顾看空室中,仿佛想姿形”,“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其中的“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也是较为工整的对偶,而“顾看空室中,仿佛想姿形”“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等,也都有对偶的因素在内。

也就是说,秦嘉诗里面的有些对偶句式已经达到了对仗的程度(按:对偶与对仗的区别: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正因为如此,木斋最后才得出了“如此之多的对偶句式不可能是偶然出现的”的结论。关于这一疑问,在前文“对偶句式的出现与其存在的真实性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这一标题下已经作了初步的讨论,下面还要作进一步探讨。可是,我们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木斋的这一疑虑正体现了秦嘉对对偶这一修辞手法的理解之深刻和对这一修辞技巧运用的娴熟程度。秦嘉诗中对偶句式的巧妙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表现效果,从形式上看,诗篇整齐匀称,节奏明快,读起来音韵优美,音乐感强;最重要的是,表意上更加凝练集中,情感表达上更加充沛有力,给读者一种酣畅淋漓的阅读快感。比如《赠妇诗三首·其二》的五组对仗句,铺陈排叙,从不同侧面描绘其夫妇深情,大大增强了抒情效果。

在本书第八章,通过从五言诗句法结构、用韵特点和表达的“缘情”性等方面的讨论,得出“秦嘉的五言《赠妇诗三首》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的结论。如果我们再从它的表达形式或技巧方面,比如从对偶的运用效果上来看,可以进一步说明,这种“成熟”的作品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秦嘉生活的时代,在秦嘉笔下产生如此高水准的对偶句式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其一,对偶的产生有着事物内在的必然性。“客观世界万事万物本身就存在着匀称、对称、对立、均衡等各种和谐关系,存在着相辅相成、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等自然法则,存在着对称美、整饬美、均衡美、韵律美、和谐美等各种美学属性。对偶只是将客观世界上述各种自然关系、法则、属性表现出来的一种人为手段而已。这一点,刘勰早就有所认识。他所说的‘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载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文心雕龙·丽辞》)即是此意;清代骈文‘中兴’,袁枚等骈文大家都从奇偶相生乃自然之数的角度论证对偶存在之天然合理性,也是此意。”(李生龙《论对偶在古代文体中的审美效果》,《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所以,对偶是对事物规律的一种自然演绎,它的产生乃是造化孕育的自然结果。

另外,中国古代哲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天人关系,强调天人和谐。“儒、道、墨等先秦主要哲学流派,都以问题而立论,倡导天与人的和谐、均衡、统一……‘天人合一’是哲学宇宙观,又是思维方式。它渗透到文化艺术各个领域,表现出中国的独特风格。”(张岱年主编《中国唯物论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而对偶正是这一思想的一种艺术表现。

其二,对偶的广泛使用有着优越的文化土壤。第一、与汉语的特殊形态有关。方块形状、单音节的汉字存在着大量的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且声调分明、语义丰富。这些特征是非常有利于对偶这种修辞格的产生和运用的。第二、与中国人的审美取向有关。诚如李生龙所说的:“追求对称美、整饬美、均衡美、和谐美在世界上绝不止中华民族这一个民族,可以说世界各个民族都具有这种审美趋向。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对这些美感的追求是那样普遍,那样自觉,那样专注,那样持久,那样精细入微,那样出神入化,则应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了。”(同上)

其三,对偶在秦嘉诗中的成熟表现得益于无数文人上千年的积极探索。对偶这种修辞手法,从先秦时代起就已经大量运用,先秦散文和《诗经》、《楚辞》中都不乏对偶之句。两汉时期,赋家非常注重它的运用,甚至把它作为表现才性、驰骋才情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在诗歌中更是出现了大量的对偶句式,如朱穆的《与刘伯宗绝交诗》、郦炎的《见志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等。桓灵之际,不但在秦嘉的五言诗中出现了连续八句的对偶句式,而且在宋子侯的《董娇娆》、辛延年的《羽林郎》、蔡邕的《翠鸟诗》等诗篇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对偶句式。这说明,到了东汉后期,经过上千年无数文人的探索,对偶这种修辞已经被文人熟练掌握并广泛使用。所以,秦嘉诗中出现高水平的对偶句式并非偶然,也非个案。

对偶这一修辞手法,经过以秦嘉为代表的汉末文人的积极推进,到了魏晋时期,随着人们对汉语声韵特点认识的深入,它已不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而且逐渐发展出了一些特别注重此项修辞技巧的文体,如骈文、骈赋、永明体诗歌等。隋唐以降,不仅骈文、骈赋等仍盛行不衰,而且又发展出了许多新的对偶技巧和律诗、律赋等新的文学样式。宋以后,对偶不仅在词曲中花样翻新,而且还被广泛地运用于戏剧、小说、散文、新体赋、通俗讲唱文学当中。如果说讲求对偶在六朝以前还只是反映上层贵族和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那么隋唐以后,则可以说这种情趣已经深入到民间,成为中华民族最广泛、最普通的审美趋向之一了。

同类推荐
  • 汉代琅华照寒烟

    汉代琅华照寒烟

    汉赋和乐府诗就像古老的情书,至美、深邃、感伤;汉赋和乐府诗就像一个王朝的情感库藏,她的美不可言说,情至酣处,浓烈得让人不忍回眸。提笔吟咏,细品个中滋味,诗赋里的帝王情、酒仙乐便溢满胸口,几番言辞足裁成一尺华美,三寸忧伤,织成那年夜未央。
  • 不是不念 只是不见

    不是不念 只是不见

    宋诗研究第一人——偃月公子,倾情写意宋诗里的最美时光。“浅笑盈然,顾盼流转,惟愿与君听风望月,看尽花开花落,赏潮起潮生。”唐诗以神韵意趣取胜,以形象丰满见长;宋诗则多有学问知识、议论说理,仔细咂摸,情韵悠长。每一阙诗词,都会说话;每一个文字,都有情感;每一个作者,都有故事。本书以此为出发点,领悟品读宋诗,写下自己对宋诗的体会和感受,启迪读者品诗不是刻意探寻事理,不是为了明辨是非,而是赏玩诗歌,感触万象,鲜活生命。在不知不觉之中,顿悟人生哲理。在诗文中寻找快乐,体验情意。
  • 清风拂尘

    清风拂尘

    本书收集了作者90年代中期至今的48篇散文,包括《绝版英雄》、《何处是故乡》、《放飞生命》、《霜寒路远》、《沉重的翅膀》等。
  •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深沉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深沉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分为《挚爱卷》《情感卷》《温馨卷》《深沉卷》四册,本套丛书包罗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它们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曾经影响过文坛的大师、巨匠、泰斗,这些感恩作品发乎于心,动之于情,感人肺腑,动人心魄。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激发起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本书内容丰富,思想深沉,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珍藏的最佳版本。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是代表莎士比亚悲剧创作最高成就的“四大悲剧”,也是最淋漓地表现其伟大之处的作品,其中尤以《哈姆雷特》在世界上享誉最高,成为世界戏剧史上难以企及的巅峰之作。而莎士比亚在喜剧创作方面也同样成就斐然,“四大喜剧”是他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喜剧效果,同时还富有深刻的社会讽刺意味,成为世界戏剧创作史上的典范之作。
热门推荐
  • 布道仙师

    布道仙师

    炼气驻元,力魄斩魂,合道破虚。。漫漫长生路,谁言与仙迷?
  • 妖做你的妃:封皇泣雪

    妖做你的妃:封皇泣雪

    雪山地上,老槐树下,即将冻死的男人:老天,你不公平,我不想死。瞬间,雪崩爆发,砸死了来追赶他的官兵和猎犬。情愫从此开始,但是直到身为雪妖的她发现,这个她第一眼见到的男子并不是她的挚爱。或者说,她的爱并不是只有一份。为了他进宫为妃,可是却爱上了这个皇帝。伊家的“叛逆”,转眼,大军已经驻扎在城外。但是城内已经没有抵抗的能力。“刘煜,等我……”她对着王座上的男人朱唇微张,拂袖离开。城门外,一个满头白发的女子在人海中飞舞。鲜血染红了洁白……
  • 时空帝君

    时空帝君

    血。都是血。江岳失魂落魄的走在无极山上。血液相当浓稠,就像此时江岳心中的无力感。他想不通,到底是何等势力,居然能血洗身为大陆第一宗的无极阁,鸡犬不留。而他的师尊只是笑笑,并未回答。“不要想着为我们报仇,我只希望你能活下去。”这是师尊最后的遗言。两行血泪从江岳的眼角缓缓淌下。无奈的他,只好遵从师尊的遗言。至少,要先让自己变得更强。复仇是必须的,不然他没有脸面苟活于世。终于,江岳积攒了足够的实力,开启复仇之旅。但他没想到的是,这场灭门案背后,是一个能让整个星球都陷入绝境的惊天大阴谋。。。。。。他,能否在这场浩劫中活下来?后面,还有更大的灾难,在等他。后面,还有更多的生命,等待他的救赎。。。
  • 神魔建筑师

    神魔建筑师

    地球,扩大了一亿倍的地球。这是一个科幻与魔幻并存的妖人世界。三千万年前,一场流星雨席卷大地,上万座古建筑从天陨落。如奇迹一般,十万三千余兽族进化为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自此开创修行之路,移山填海,化形为妖,成为地球的主宰。
  • 青春的回头一顾

    青春的回头一顾

    她是一个标准的瘦子,看起来清秀柔弱。而他是标准的胖子,看起来肉感十足。偶然地,他们成了前后桌,由此开始了相亲相爱(xiangaixiangsha)的校园生活。他从来不知道小小的她有着强大的洪荒之力,她也从不知道这么大的人竟然这么自卑。不行,她要改造他!
  • 王俊凯,有你真好

    王俊凯,有你真好

    “以倩,你不要走了好不好?”王俊凯抱着以倩,恳求到。“我永远都不会再走了,因为,我有你,小凯,你知道吗?我曾经以为,你是那样的遥不可及,但现在,我已经认定你就是我的唯一。”以倩下巴搁在王俊凯肩上,微笑着。王俊凯,你知不知道?这些年我有多想你?仿佛世界上没有了你,整个世界就没有了光彩。王俊凯,有你真好。(PS:甜文,甜文)
  • 九年霜雪忆天歌

    九年霜雪忆天歌

    江湖女杀手魔月接了一单天价生意,毒杀冠绝天下的倾王。本来杀手生涯的最后一单生意就要完成了,魔月发现倾王竟是她曾经的未婚夫。既然是未婚夫、自己人,魔月怎么会真的杀了他。阴差阳错之下魔月住进了倾王府,过上了不用花钱的千金小姐生活,和昔日的未婚夫住在一起难免会心猿意马,她爱上他之后,他因为不知道她的身份把她虐了千百遍,她却依旧待他如初恋。“落魄王爷,我是你的未婚妻!”“本王的未婚妻是易天歌。”“易天歌的手臂上有一块儿朱砂迹,你知道吗?”他沉默了很久,终于转身离开......碧水神州倾世虐恋《九年霜雪易天歌》
  • 倾尽山河

    倾尽山河

    其实,演戏之人最可悲之处,便是演着演着真正入了戏。他与她,到底是愿意演下去,亦或走出这场倾尽天下的爱情之旅?她说,我自己在外漂泊了这么多年,终于遇到了一个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的人,真好......他说,只要她开心,那么这一切,便值......可到最后,她也说,赐死吧......等了许久,他还是应道:好......他们都笑了,可是笑着笑着,竟是都流下了眼泪,因为,他们终是走到了尽头......但是,此文还有一句话:梦中楼上月下,站着眉目依旧的你啊......
  • 寻鼎记

    寻鼎记

    本书是一本探险幻想类的小说,具有一定的人文气息,探险情节紧张刺激,一环扣一环,造成悬念,略显夸张的笔法造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当然探险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探险的过程中,揭秘了很多民间风俗、历史知识及科学知识。
  • 腥风世界

    腥风世界

    我出生于一个大家族,从一个懵懂小孩,经历腥风血雨,经过爱情,友情,亲情,背叛,成长,这些肥料成长为站在顶点的人。我是这个世界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