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7200000010

第10章 秦嘉的三首四言诗

对秦嘉的六首存世诗作,论者一般比较注重三首五言《赠妇诗》,对三首四言诗则关注不够、研究不深。但是,我们若将这三首四言诗放到四言诗发展、演进的历史长河中来考察的话,便不难发现其存在的价值。

四言诗是指通篇都是或基本是四字句写成的诗歌。四言诗是中国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诗歌体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小雅》《大雅》《颂》,虽杂有三、五、七、八、九言之句,而基本上是四言体式,可以看做是四言诗。在先秦的其他典籍里,也多有四言诗作,如《尚书大传》卷二:“微子朝周,过殷故墟,见麦秀之蕲蕲兮……曰:此父母之国。乃为《麦秀之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左传》所载《宋城者讴》、《懿氏繇》、《鼎铭》、《子产诵》(“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以及《国语》所载《商铭》等也都是以四言为主。总的来说,在先秦时期,无论是社会上层还是下层,是娱乐场合还是祭祀场合,四言诗是最流行的诗体。

到了汉代,四言诗既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诗经》传统,又具有独特风格。一方面,在内容和题材上,它主要是作为一种表现雅正内容的正统诗体来发挥作用的,与《诗经》和本时期其他诗体相比,它的题材内容大大狭窄化了,变成了以政教美刺和歌功颂德为主,如高祖时唐山夫人的《安世房中歌》,武帝时《郊祀歌》中的《帝临》、《青阳》、《朱明》、《西颢》、《玄冥》、《惟泰元》、《齐房》、《后皇》以及东汉东平王刘苍的《武德舞歌诗》等。另一方面,四言诗、四言句式被大量运用到了其他文体的写作中,出现了大规模的四言诗、四言句式向辞赋、颂赞、铭箴、谚语等领域渗透和转变的异化现象,如司马相如《大人赋》中的《大人歌》,班固《两都赋》中的《明堂诗》(于昭明堂,明堂孔阳)、《辟雍诗》(乃流辟雍,辟雍汤汤)、《灵台诗》(乃经灵台,灵台既崇)等。

两汉时期,文人所作的四言诗作数量较少。张家英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统计,“完整与较完整的四言诗实有九十三首。”(《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2卷第4期)而且大多为言志之作,如汉初韦孟的《讽谏诗》、《在邹诗》等。《讽谏诗》一百零八句,叙写了韦氏家族的历史和楚元王的三代变化,指责刘戊荒淫无道,表达自己的忧愤之情,期望刘戊觉悟。《在邹诗》五十二句,叙写年老辞官迁邹,抒发思恋楚王之情,赞美邹鲁尊孔崇礼之风。两首诗典雅古奥,在思想内容和语言上均继承了《诗经·大雅》传统。所以刘勰说:“汉初四言,韦孟首唱,匡谏之义,继轨周人”(《文心雕龙·明诗》)。而事实上,汉初已不流行这类典雅古奥的四言诗,韦孟的诗作对汉初诗歌创作的影响是相当有限的,有学者据《汉书·韦贤传》“其子孙好事,述先人之志,而作是诗也”的记载认为,这首诗可能在当时并未流传。宣帝和元帝时,韦孟七世孙韦玄成有《自劾诗》、《戒子孙诗》。东汉前期,傅毅有《迪志诗》。这些四言诗均类于说教,几无艺术性可言。

可以看出,西汉和东汉前期文人有限的几首四言诗均恪守《诗经》典雅庄重的传统,形式僵化,毫无创意,艺术上几无价值可言。这一情况直到东汉中后期,随着社会的变革,文人开始冲破雅俗畛域,从民歌、谣谚、辞赋作品中吸取养分,才又出现了一批值得称道的四言佳作。如张衡的《怨诗》: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黄其葩。

虽曰幽深,厥美弥嘉。

之子之远,我劳如何。

这首诗虽用四言形式,但丝毫没有了先前四言诗的呆板说教之病,诗人以秋天的兰花比喻幽隐的才德之士,抒发倾慕之思,感情真挚,个性鲜明,“清典可诵”(《文心雕龙·明诗》),颇有融通楚辞的意韵。这表明,四言诗在这一时期有了新的发展。较张衡稍晚的朱穆有《与刘伯宗绝交诗》。诗曰:

北山有鸱,不洁其翼。

飞不正向,寝不定息。

饥则木揽,饱则泥伏。

饕餮贪污,臭腐足食。

填肠满嗉,嗜欲无极。

长鸣呼凤,谓凤无德。

凤之所趣,与子异域。

永从此诀,各自努力。

诗人以北山上一只“不洁其翼”的鸱鸟(即俗称的鹞鹰)比旧友刘伯宗,而以凤鸟自比,用来表述绝交之意。诗人一开始就写鸱鸟的卑琐之态:飞行时歪歪斜斜,没个正向;安寝也忽东忽西,定不下心神。肚子饿了,就偷偷摸摸攫取聚在树间的幼鸟;一吃饱,就蜷伏在污泥之中,也不管肮脏、烂臭。前八句总的勾勒,便使它行止食宿的丑态纤毫毕现,令人陡生厌恶之感。接下来,“填肠满嗉”四字极为传神地描绘出了鸱鸟“嗜欲无极”的贪婪相。诗人化用《庄子·秋水》中“鸱吓鹓雏”的寓言,刻画了鸱鸟以卑劣之心度凤鸟之腹的可笑情态,从而表现了刘伯宗趋炎附势、利欲熏心、不知廉耻的丑态。刻画得妙不可言,揭露得入木三分。

除此而外,秦嘉的三首四言诗,特别是四言《赠妇诗》,体现了更高的艺术水准,是现存汉代四言诗中颇有特色的作品。

秦嘉四言《赠妇诗》的最大特点在于表现题材上对《诗经·国风》传统的回归和两汉诗歌题材的重大突破。两汉很少用四言诗来表现夫妇之事,而《赠妇诗》居然用这种庄重肃穆的四言诗体抒写思念妻子之情,这在现存两汉四言诗中是不多见的。当然,这只是汉代经学桎梏下的现象,而非四言的真正传统。

《诗经》是四言诗的经典,但是《诗经》并未忌讳表达夫妇、男女之情。《诗经》的开篇首作《周南·关雎》便是一首典型的男子追求女子的爱情诗。诗中,男子因想念心爱的女子而整夜辗转难眠,用弹琴奏瑟的方法来讨女子欢心,男子对与心上人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之情显得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率真的男女之情。《诗经》中类似于《关雎》这种表达男女恋爱的恋歌是很多的。《邶风·静女》生动刻画了一位恋爱中的少女形象。《郑风·子衿》一诗中,女子热恋着一个男青年,他们相约在城阙见面,但久等不至,女子望眼欲穿,唱出“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无限情思。《召南·野有死麕》和《卫风·木瓜》等诗也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男女幽会的景象。同题材的还有《秦风·蒹葭》和《周南·汉广》等。《诗经》中还有很多表现婚姻题材的诗歌。描写幸福、美满婚姻的《周南·卷耳》用侧描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对夫妻间的深厚感情。《郑风·女曰鸡鸣》一诗,则以夫妻对话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乡野优美的晨景和一个恩爱和谐的小家庭。另外,《诗经》中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的如《邶风·谷风》和《卫风·氓》一类的作品。可是,这些本来充满人性本真的作品,一经汉儒的解释,便具有了伦理和政教意义。《毛诗序》云:“《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爱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葛覃》,后妃之本也。后妃在父母家,则志在于女功主事。躬俭节用,服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氓》,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弃背。或乃困而自悔,丧其妃耦,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淫佚也。”“《女曰鸡鸣》,刺不说德也。陈古义以刺今,不说德而好色也。”郭建勋认为:汉儒在解释这些作品时的“基本态度是,预设它为神圣的政教经典,然后竭尽全力从文本中寻绎圣人之意,以便为大一统的汉帝国建造起权威而稳固的政治理论大厦。”如《毛诗序》“合礼的‘婚歌’则美之,不合礼的‘恋歌’则刺之,其‘美刺’的目的便是把人们引向一种符合伦理教化的男女婚姻关系。”(见《汉魏六朝诗歌中夫妇之情的伦理禁忌与性别表达》《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因此,“夫妇大伦”的政教观念逐渐成了汉人的共识。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诗歌创作。被赋予了“经”的地位的《诗三百》便成为了人们只能膜拜而不敢超越的神坛。

在这种背景下,秦嘉的四言诗,特别是四言《赠妇诗》,敢于大胆跳出汉代四言诗歌题材藩篱,直溯《诗经·国风》传统,赋予四言诗以全新的意味,这是非常难得的。

秦嘉的四言诗在表现形式上也很有特点。

一是铺陈排叙。《述婚诗》的描写不厌其细,对婚姻历程的描写非常详尽。婚姻是经过认真选择的,两个家族也都十分满意。诗中说:“六礼不愆,羔雁总备,玉帛戋戋”。所谓“六礼”指的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仪式;其中,“纳彩”为“六礼”之首。《礼记·昏仪》云:“纳采者,谓采择之礼,故昏礼下达,纳采用雁也。”而“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逾越也。又婚礼贽不用死雉,故用雁也。”(《白虎通·嫁娶篇》)可见,他们婚姻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合乎传统礼仪的。而这些都缘于“敬兹新姻”。整个过程“威仪孔闲”,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和纰漏。再如《赠妇诗》,诗人引用了“白日”、“鸡雀”、“明月”、“列星”等诸多意象来渲染气氛,创造了一个绚烂的意境。

二是反复比托。《述婚诗·其二》通过“卫女兴齐,褒姒灭周”这一对比,有力地诠释了“纷彼婚姻,祸福之由”的原因,也进一步回答了“敬兹新姻”的理由。诗人把婚姻看得如此重要,而诗中分明表现了诗人陶醉般的喜悦和对妻子的钟意,这就又在暗中形成了新的对比:妻子徐淑的贤惠。《赠妇诗》前后对比更是鲜明。诗人通过“白日”、“鸡雀”、“明月”、“列星”这一系列明丽意象与“严霜凄怆,飞雪覆庭。寂寂独居,寥寥空室”所表现的凄冷画面的对比,凸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读来令人陡落心扉,猛生惆怅。经过这一番比托,诗人“尔不是居,帷帐何施?尔不是照,华烛何为”的吟哦便显得沉郁有力,真切感人。

三是时空推移。《赠妇诗》开篇“白日”“引曜西倾”说明,这是傍晚时分,此时,映入诗人眼帘中的是“啾啾鸡雀,群飞赴楹”。接下来,“明月”“皎皎”,“列星”“煌煌”,说明已到了夜晚;再下来是“严霜”、“飞雪”,而且雪已经覆盖庭院,说明乃是大雪。这里,不但时间由傍晚跨越到了后半夜,天气由晴天变成了雪天,空间上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读至此处,我们不禁要问:作者要通过这种时空的推移变化体现什么?诗人紧接着又描写到:“寂寂独居,寥寥空室。飘飘帷帐,荧荧华烛。”至此,我们看到,诗人原来是以时令景象来渲染独居空室的寂寥冷清之状,进而表现一种孤寂之感。经过前面的铺垫,当诗人最后发出“尔不是居,帷帐何施?尔不是照,华烛何为”这种对爱妻深深眷恋的倾诉和离别之苦的慨叹时,诗人已把感情推向了高潮,读者也已经沉于中而动于衷了。可见诗中的时空推移与诗人当时所处的状态以及心境是紧密相连的。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种时空推移的表现形式,在两汉诗歌中并不多见,除这首诗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还有《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战城南》一诗的时空跨越较大,从“战城南”到“死郭北”,从“水深激激”到“蒲苇冥冥”,再从“枭骑战斗死”到“驽马徘徊鸣”,最后由“朝行出攻”到“莫不夜归”,在这种时空的推移、演进中,诗人完成了这幅残酷战争之后的悲壮场景的描绘。《十五从军征》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诗中从“始得归”到归途中,再到返回家中,最后到“出门东向看”,这种空间方位的变化透视了主人翁内心的焦虑与情感的冲突。

上述三个例子充分说明,汉人对时空的认识和诗歌创作技巧有了较大提高。

四言《赠妇诗》全篇共有十六句,其中有叠词八组,而且前后换韵,这不但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还大大增强了诗人情感的表达力度。诗中,一层意思一个韵脚,而且韵脚的变化以及叠词的出现、变化均与诗人的内在感情相契合,真正做到了形式为内容服务。前六句,诗人连用四个叠词,感情显得比较平缓;第七句开始,“严霜凄怆,飞雪覆庭”,随着环境的变化,诗人的情感之流似乎也在涌动;接下来,诗人以“寂寂”表现“独居”,以“寥寥”表现“空室”,以“飘飘”表现“帷帐”,以“荧荧”表现“华烛”,这一方面增加了诗境的悲寂意味,另一方面又增强了诗情的沉郁顿挫感。此处,诗人创设了一种欲发又止的艺术效果,即诗人的情感似乎就要喷发出来了,却又戛然控制住了,但是读者完全能够感觉到诗人胸中正潜藏着一股巨大的、正蓄势待发的情感激流!最后四句,诗人不但再次换韵,而且采用反问句式,在前面铺垫的基础上,诗人将那股酝酿、潜藏已久的巨大情感洪流喷泻而出,创造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东汉以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赠别是四言诗歌中一个重要的题材。但是从现存的这类诗歌看,如秦嘉《赠妇诗》一般水平的四言赠别诗则并不多见。秦嘉的四言《赠妇诗》不但感情真挚,而且已经有了自觉追求艺术表现能力的趋势。这或许正是秦嘉的四言诗,特别是四言《赠妇诗》,能够开两汉四言诗新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原因所在。

同类推荐
  • 你的地铁阅读清单·孤独

    你的地铁阅读清单·孤独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是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每天真实而又尴尬的写照,没有阅读的时间,面对日益快速更新的阅读内容,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2016学习清单”全新推出《你的地铁阅读清单》系列,主题性分享梁文道先生的精彩书评,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重拾你的碎片时间,深度你的主题阅读!
  • 家书·名人·美文

    家书·名人·美文

    《家书·名人·美文》包括陶渊明家书、鲍照家书、骆宾王家书、李白家书、元稹家书、范伸淹家书、欧阳修家书、王安石家书、黄庭坚家书、文天祥家书、彭端淑家书等。讲述了名人的生平经历以及家庭故事。
  • 大山水

    大山水

    《大山水》是作者在该领域数年闭关之后的爆发之作,为《大地三部曲》之一,它是作者在这一创作领域中从文体到思想的一次重要尝试。全书点数了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这些雄山峻脉与四围堪称地球上最壮观最神奇的复杂水系的生生关系,尤其着墨于山与水、水与人的关系;呈现了神山圣水流变对人文积变的绝对影响,最终收笔于日复恶化的水环境的忧思。
  • 生命中那串摇曳的风铃:当代青少年人生与生命读本

    生命中那串摇曳的风铃:当代青少年人生与生命读本

    品读如此经典的美文,你收获的将不只是心灵的震颤,更多的是提升人生的境界,以及对生命内涵的深切体晤。每一处饱含情感的文字,都能激发你灵感的火花,带给你心灵的顿悟,让你感受震撼的力量。让智慧滋润成长的每一个足迹。
  • 绿的歌:冰心晚作辑萃

    绿的歌:冰心晚作辑萃

    这部《绿的歌》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它代表着冰心的第二个创作高峰。它里面的《自传》系列、《关于男人》系列,以及论教育的系列杂文,特别是《我请求》、《无士则如何》等,以及像《病榻呓语》、《霞》等散文名篇,都是她晚年的代表作。 这里面不但有一位世纪老人的过人的智慧、超人的毅力、非凡的活力,还有一个特殊时代的独特气息。它将中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掀开了历史的全新的一页。
热门推荐
  • 释门章服仪应法记

    释门章服仪应法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补天秘典

    补天秘典

    一个身份扑朔的孤苦少年,一朵来历不明的青色宝莲。两者交织之下,究竟会在这个世界绽放出怎样的光彩?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这条通往长生的仙业大道,他将踏出怎样的一步?是黄土白骨,身死道消?亦或是得登仙台,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且看——《补天秘典》。
  • 伊江集载

    伊江集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崩坏之界

    崩坏之界

    一剑、一刀。这世界是悲惨的,不知道、未知的悲催,主以抛弃世人,不惜勾结那些脏东西—【幻】来灭绝人类。一些人被第七界救赎,并被选中为【天赐者】。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夺回自己的家园。
  • 少年的日与夜

    少年的日与夜

    故事的舞台设定在一个平静、和平的城市—水田市。原应过着悠闲的日常生活的居民们,被突如其来的事件影响,偏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主人翁们在事件、骚乱中,以自己的能力、个性,互相影响,改变着故事的走向。西历2020年1月1日,日常和光怪陆离编织出的物语,就此展开。
  • 逆界天云

    逆界天云

    一个为天道所不容之人,出生之际便遭天罚降之,虽离奇生还但根基被毁,无法修炼。于是他踏上漫漫旅途,在寻找能够重新修炼的办法的同时,也暗暗发誓:天地于我不仁,我便捅破这片天又如何!一段漫长的抗天旅程由此引发……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阴阳师灭世之光

    阴阳师灭世之光

    “怎么会这样?身体……”“尸体……”“怎么,我还用咒力吗?”秦乞的周围是黑茫茫的一片,昏黄不见天日,唯一的亮光,只有双手上的符咒,但是咒力却……
  • 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心灵,无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于文学,心灵都是不可或缺的。《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书名落脚于“行走”,毋宁说,是在行走中感受。同时,作者也显露出一种野心,这个野心就是把生命当作一个奇迹,来思考或者说来捕捉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味——哲学一词,是借用了作者文中自己的说法。生活的意味或者文学的呈现总能比哲学更丰富,更能摆脱概念的规定性而更加意味深长。
  • 神猫2011

    神猫2011

    是一部描写抗日时期的谍战作品,该作品生动精彩,构思巧妙,语言凝练。作品讲述抗日时期,“神猫”的谍战传奇,惊心动魄,可歌可泣。日本特务机关冈次组织夜鹰小组,实施暗杀偷袭行动。“夜鹰”的第一次行动,情报泄密,无功而返。冈次密令揪出内鬼,布下陷阱。夜鹰小组谁是内鬼?又是谁,把共党情报员“神猫”的代号告诉了冈次?谍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神猫系列之二故事梗概:“夜鹰”出击,奔赴西安,执行冈次的“斩首”行动。围绕斩首与反斩首,一场谍战展开,斗智斗勇,险象环生。“神猫”出招,为谍战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