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是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消除干净,可能那个仪器出故障了?”
“哎呀!”P先生一拍自己脑门,“我记起来了,当时那个仪器第一次照射我的时候,好像没怎么亮。然后那个黑衣人摆弄了两下子,当他照第二次的时候,我提前闭上了眼睛,所以消除记忆的效果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哦,原来如此。你好好休息,这种东西会损伤人的神经系统,可能会让你产生耳鸣之类的不良反应!”
“你不说我还不知道,我就说这两天怎么老是感觉脑子里面轰隆隆响呢。”P先生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嗯,你好好休息,过两天自然就好了!”
P先生的故事漏洞太多,可以肯定是假的。从P先生的症状来看,很像是癔症,我一暗示什么,他立马就顺着我的话往下说,好像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关键是,我自己也就是随口说说,只是平时科幻故事看得比较多,所以说得还像那么回事。
癔症的患者,很多时候都喜欢编织一些谎言,但是他们不是高明的忽悠大师,你见过把自己也忽悠了的忽悠大师吗?撒谎的人知道自己在撒谎,而癔症的人对自己的话深信不疑。而且癔症患者的言行有很大的表演成分,带有戏剧性,比较夸张。
癔症患者很容易接受他人的暗示。他们在别人的暗示下甚至能够出现幻觉。所以这也成为检验癔症患者的一个试金石。记得以前碰到过一位癔症患者,在教授查房的时候,他还活蹦乱跳的。教授就在他旁边给学生讲,癔症的症状很丰富,很多人会出现木僵的表现。不知道这句话病人听到没有,反正第二天病人就躺在床上完全不动,不说话,不吃饭,就是挠他,也没多大反应,完全和教授说的“木僵”一个样子。
最夸张的是,我们用非常肯定的口吻对癔症患者说:“墙角有一盆花!”当然,那里其实什么也没有。结果病人不仅说他看到了花,而且还能添油加醋地描述一番花的颜色,还说他闻到了花香。
至于P先生,他的病很大程度上是与自己遭遇的情况有关,毕竟老婆给他的压力是巨大的。但话说回来,比他遭受更大压力的人多了去了,也没见别人都得病,所以这也和P先生自己的人格有关。好在P先生在医院待了十多天,也没怎么治疗,就基本康复出院了。
【科普时间】分离性障碍
中文里面有很多词语是舶来品,不过直接音译过来的词不多,但有一个音译的成语——歇斯底里(来自拉丁文Hysteria),即是我们所说的癔症。不过目前我们已经不提这个词了,而一般称之为更学术点的“分离性障碍”。
分离性障碍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多样,可类似多种疾病的症状,几乎涵盖了医学临床各科所有疾病的症状表现。有人称他们为“伟大的模仿者”,也有人说他们是“天生的演员”。因为他们对各种症状的模仿和表演都惟妙惟肖,甚至可能他们自身也分辨不出来自己到底是不是在演戏。
虽然症状多种多样,但是也有其特点。患者一般都会丧失对过去的记忆、身份意识、即刻感觉以及身体运动控制四方面的正常整合。引用自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第六版。病人都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就像你看到一些催眠节目中,那些配合催眠师表演而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的人,他们就是典型的很容易被暗示的人。
另外大家最好奇的多重人格障碍,就是传说中一个身体里面有好多个人格共存,像《二十四个比利》一书里面描述的那样,也属于分离性障碍的一种。
还有些人的人格就属于癔症型人格,也称之为表演性人格障碍,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以过分的感情表现或者夸张的言行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容易接受人的暗示,喜欢不停地追求刺激。他们行动的目的多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赞扬,或者干脆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常常不择手段。
以下是《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癔症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如果你符合三条或以上,那就可以判断为癔症型人格:
1.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
2.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3.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自己的需要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
4.经常渴望被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
5.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社交活动。
6.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以吸引他人。
7.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
8.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对。
一般来讲,此类型的人格障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而逐渐减轻。但这并不能保证可以不治而愈,在应激状态下还是有可能发生癔病症状的。
癔症型的人,他们是天生的演员,只不过他们不知道自己在演戏而已。
【拓展阅读】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的确,人生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色彩,每个人在人生的舞台上都不只扮演一个角色。单从男性来讲,有时候是调皮恶作剧的小孩子;有时候是有责任有担当的好男人;有时候是乖巧听话的儿子;有时候是低声下气、满脸媚俗的伪君子。演技自然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别入戏太深。
一个好演员,能够骗过所有的观众,一个更好的演员,可能连自己都给骗过去了。已故的影星张国荣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的演技不可谓不好,一部《霸王别姬》,让所有人都记住那个程蝶衣。在戏里饰演霸王的段小楼是一个好演员,演技高超,和师弟程蝶衣饰演的虞姬因为《霸王别姬》这部戏,名震梨园。不过段小楼只是一个好演员,对于师弟只是同门之宜,戏外喜欢的是别人。而更好的演员程蝶衣就不同了,在戏外,他对师兄的感情就像戏里虞姬对霸王的感情一样,至死不渝,多次为了师兄以身犯险。不过毕竟两人都是男性,后来段小楼还是提醒程蝶衣不要忘了自己的男儿身份。从此,程蝶衣可以说是心灰意冷,选择了和虞姬一样的命运,用段小楼送给自己的宝剑自刎而死。
戏外的张国荣呢,最终也是选择于2003年的愚人节,从高楼上纵身跳下,自杀身亡。他的一生就像是自己戏中饰演的程蝶衣一样,最终悲剧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给人间留下一首绝唱,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
人生真的如戏吗?是否我们都像演员一样,可以被戏中的人格所掌控?答案是肯定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曾进行过一个声名狼藉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他随意指派一群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让每个人都扮演监狱中的不同角色,一组人扮演监狱的狱卒,一组人扮演犯人。狱卒会对犯人进行各种监狱中可能发生的不人道处理,比如语言上或者生理上的虐待,犯人会有越狱等行为。
但这个实验的进行慢慢地脱离了原来的主旨。实验中的各种角色并没有按照剧本的设定进行,特别是狱卒们,他们表现得越来越粗暴和野蛮,不再是基于实验的设定,而是基于他们本来的情绪。人性的阴暗面开始暴露出来。囚犯被要求快速地报数,这种做法可以加强他们囚犯身份的思想。之后,看守们就开始使用体罚,他们不允许囚犯上厕所,使得监狱内卫生条件急剧下降;他们拖走犯了错误的囚犯的床垫,让他在水泥地上睡觉;还有一些囚犯被迫裸体,被性侮辱。而囚犯们也因为受到巨大的精神压力,忘记了这仅仅只是一个实验,变得压抑,不敢反抗,甚至很多人都表现出严重的情绪障碍。后来这个实验因为超出了原先的设想受到了伦理学的追问,进行了仅仅6天,就不得不草草结束。
不过这个实验却成为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实验,因为它有效地证明了处境对人的影响。我们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人格,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所处的环境、所扮演的角色所决定的。正如我们的人生,不同的境遇、不同的角色造就了我们现在的面目,而你本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已经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