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2300000032

第32章 文体、术语(4)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 》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隐藏在形象中,使之感情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也成为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海明威的“冰山原则”象征着他在创作实践上对形式美的追求,体现了他强烈的创作个性,在美国文坛开创了一代新风,引起了文学批评界的广泛关注。

小人物

小人物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显赫的大人物统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普希金在其短篇小说《驿站长》中,以同情的心情描写了维林这一小职员的悲惨命运,开这一传统之先河;果戈理在《狂人日记》和《外套》中发展了这一传统,不但表现了“小人物”在冷酷社会里的贫困凄苦、孤苦无告,而且反映了他们对不公正社会的不满和反抗;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穷人》、《被欺凌与被侮辱的》等作品中的描写,又有所突破,不仅充分反映了当时深受双重压迫的平民阶层的苦难,而且把他们的内心世界写得更加丰富,不仅兼有畏惧与反抗的复杂心理,同时还具有他们自己的人格尊严感;契诃夫在他的《小公务员之死》等作品中,则在反映小人物悲苦生活境遇的同时,还揭示了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了卑微的小人物的畏惧和奴性心理,从而达到了对于黑暗的沙俄专制社会的更为深刻的批判与否定。

“奥勃洛摩夫”性格

“奥勃洛摩夫”性格是懒惰的代名词。奥勃洛摩夫是俄国作家冈察洛夫的代表作《奥勃洛摩夫》中的主人公,俄国文坛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他是一个极端懒散、害怕生活发生变动、精神麻木而耽于空想的地主。他受过良好的教育,禀赋聪慧,也有上进的要求,但贵族子弟那种长期的寄生生活方式,使他丧失了实际生活能力,精神逐渐萎靡,思想麻木,整日睡在床上,成了一具活尸,就连贵族少女的爱情也无法使他振作,最后在睡梦中死去。这是俄国“多余人”形象的一种,人称“奥勃洛摩夫”性格。

忏悔贵族

忏悔贵族是托尔斯泰创作中的人物形象系列。他们出身贵族,有才学、有理想,正直善良,由于上流社会的腐败,使他们堕落成自私自利者。但他们通过接触社会,认识到沙俄专制制度的不合理,开始忏悔、赎罪,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

“忏悔贵族”的共性在于:孜孜不倦地探索生活的意义,愤愤不平地揭露统治阶级的腐朽道德和社会的残酷无情,苦苦思考农村破产农民贫困的原因,寻找贵族出路,寻求接近人民的途径,具有道德感情的纯洁性。这些人物无不打上俄国社会发展的印记,同时也包含了作家本人的思想探索过程。《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的典型。

托尔斯泰主义

这是托尔斯泰晚年提出的拯救俄国和人类的政治和道德主张。它的基本内容是“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和“全人类的爱”,其核心是“不以暴力抗恶”。托尔斯泰的上述主张在青年时代已有萌芽,世界观激变后正式形成。托尔斯泰主义是作家精神探索的结果,有其合理的成分,但是其基本上是空想的、与时代脱节的,把对上帝的信仰和道德的自我完善当成消除社会邪恶、改良社会的根本途径。在俄国民主主义革命日益高涨,人民日益觉醒的时代,托尔斯泰主义所起的只是麻醉人民的作用。

美丑对照原则

在《克伦威尔序言》中,雨果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美丑对照”是雨果著名的美学主张,也是他不少作品的鲜明特色。雨果认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他认为艺术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应该通过强烈的美丑对照,同时采取艺术的夸张。作者在《巴黎圣母院》中就是通过这种原则来表现主题和塑造人物的。作品中的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个法庭、两种法律构成了鲜明的对照,一个洋溢着善良、友爱,另一个充斥着残暴、昏庸、伪善。作品中的人物对照是多层次的,有人物间的善恶对照,如爱斯梅拉达与克洛德;有人物自身的光明与黑暗的对照,如克洛德;有人物外表与心灵的美丑对照,如加西莫多等。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以《一千零一夜 》为代表的结构模式,即整部作品有一个总纲性的故事,里面还有大故事套中故事,中故事套小故事,故事包含着故事。故事之间有重叠、有平行,每个故事既相对独立,又上下衔接、前后呼应,形成连绵不断的整体。它作为组织情节的一种手法,在欧洲近代小说的诞生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都是欧洲著名的框架结构故事集。

莎士比亚化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像莎士比亚那样,善于从生活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作品的情节应该生动、丰富,人物应该有鲜明个性,同时具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氛围要巧妙结合;语言要丰富,且富有表现力;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古今之争

17世纪末叶,法国文学界发生了一场关于崇古与崇今的争论,文学史上称为“古今之争”。这场争论时起时落,一直延续到18世纪初。一方坚持厚古薄今,另一方主张厚今薄古,两派文人学者意见冲突,反复争辩,相持不下。

自从文艺复兴以来,直至17世纪末,法国文坛上厚古薄今和尊古、仿古的风气一直是占上风的。尤其是古典主义盛行的时期,厚古薄今是不容争辩的天经地义。1680年左右,关于纪念性建筑物上的铭文以及艺术作品上的题签应当用拉丁文还是用法文的问题,引起了争论。当时有一位学者给在凡尔赛宫展出的名画用法文写了题签,立刻被人斥为胆大妄为。在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诗人布瓦洛的干涉下,法文题签一律撤换为拉丁文。

古今之争的出现,标志着古典主义的衰落。厚今派是当时进步思想在文学上的反映。厚今派的抬头预示着18世纪的启蒙思潮即将来临。

黑人性

黑人性又称非洲个性(Negritude),是20世纪30年代初兴起的旨在恢复黑人价值、强调非洲文化存在的文化运动。由塞内加尔的桑戈尔、马提尼克(法国海外省)的艾梅·塞泽尔和圭亚那的莱昂·达马于1934年在巴黎创办刊物《黑人大学生》时发起。其后桑戈尔进一步明确了其内涵,即“黑人世界的文化价值的总和,正如这些价值在黑人的作品、制度、生活中表现的那样”。黑人性是法语术语,首先出现在塞泽尔1939年发表的长诗《回乡札记》中。40年代末到50年代,这一术语与概念得以广泛传播。黑人性作家的刊物是《非洲存在》。他们主张从非洲传统生活的源泉中汲取灵感和题材,展示黑人的光荣历史和精神力量。桑戈尔创作的诗、狄奥普编写的故事、尼亚奈整理的史诗《松迪亚塔》、巴迪昂的剧本、达迪耶的小说等,都具有鲜明的黑人性。40、50年代的黑人性文化运动在动员和团结法属非洲殖民地的知识分子、人民反抗奴役和种族歧视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60年代以后,由于许多非洲国家陆续独立,黑人性受到青年黑人作家的批评,认为全盘继承文化遗产是片面的,无益于解决非洲现实问题。这种观点也受到政治家塞古·杜尔、英语作家索因卡等的反对。

福斯塔夫式背景

“福斯塔夫式背景”是恩格斯1895年5月18日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的。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在其历史剧《亨利四世》和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塑造的形象。他是一个破落的骑士,在封建制度没落时期由贵族社会跌到平民社会,上与太子关系亲密,下与强盗、小偷、流氓、妓女为伍。通过他的活动,莎士比亚展示了上至宫廷下至酒店、妓院等广阔的社会背景,再现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为塑造人物和展开戏剧冲突提供了广阔、生动、丰富的社会背景。福斯塔夫是历史过渡时期中过渡性小人物的真实写照,莎士比亚通过这种典型人物的行动和冲突,展示出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反映了封建关系崩溃时期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恩格斯很重视这种描绘广泛社会生活来突出主题思想的艺术手法。他称赞这种背景是希望作家们以莎士比亚为榜样,在广阔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塑造典型、再现生活。

亚历山大诗行

亚历山大诗行,得名于12世纪末的法文长诗《亚历山大传奇》。它的诗行都是抑扬格六音步(12个音节),通常在第二个音节后有停顿,由停顿来控制诗行结构、影响节奏。亚历山大诗行在抒情诗中被大量运用,是在文艺复兴“七星诗社”出现之后。而比较擅长于亚历山大诗行的作家有锡德尼、斯宾塞以及19世纪的勃朗宁。

同类推荐
  • 商道文化常识(第二辑)(中国文化常识丛书)

    商道文化常识(第二辑)(中国文化常识丛书)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关于经商之道的相关知识;对中国历史上的名商大贾做了详尽的介绍和评价;深刻剖析了晋商徽商等中国历史上各个商帮兴起和衰落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 交际要懂心理学

    交际要懂心理学

    《交际要懂心理学》内容简介:你渴望成功吗?你渴望在社会交际中出类拔萃吗?你渴望得到朋友的欢迎和欣赏吗?你渴望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真诚爱情吗?你渴望在工作中能得到上司的提拔吗?你渴望摆脱困绕自己的社交恐惧症吗?如果你有上面的这些需求,想在社会交际中占据主动,那么你就必须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从了解社会中各类人的心理活动开始。
  • 魅力一生的30个细节

    魅力一生的30个细节

    你的魅力是什么颜色?从一抹红唇,一个眼神,到不经意间流露于指间眉梢的小动作,都可以读到你的魅力颜色。魅力四射的女人所表现出来的那份自然和本色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修炼来的,修炼到了仿佛天生的境界。
  • 情绪操控术

    情绪操控术

    经常有人无法把握自己的情绪,导致不可估计的后果,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改变这样的困境?坏情绪可能导致局面失去控制,还可能带来人际关系以及自身身体健康受损。情绪生病比身体生病更可怕,76%的常见疾病都是由情绪引起的。这是你的第一本兼具理论指导与实战策略的情绪指导图书,本书就是告诉你:情绪的地雷在哪里、如何规避情绪的雷区、在什么场合下什么原因让你的情绪不受控制、如何很好地化解情绪失控的尴尬局面等等,让你从此成为可以操控情绪的达人。
  • 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智慧故事

    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智慧故事

    本书荟萃了大量精彩的中国古代及现、当代名人的幽默故事,让青少年读者通过品读名人的智慧故事,来体会人生的处世哲学。为阅读方便,现将这些充满人生处世智慧的经典故事予以分类:利弊得失篇、危急应对篇、胸怀豁达篇、巧言妙语篇、处世学问篇。相信青少年读者在捧腹大笑或托腮沉思之余,一定会受到很多启迪。
热门推荐
  • 转角的相遇

    转角的相遇

    他倒在了寒冷的雪地上,再也起不来,再也回不去了,,,只是流着痛苦的泪水,
  • 黑玫瑰史

    黑玫瑰史

    董家伟(阿男),一个深爱着自己的妻子的男人,为了满足妻子的愿望,被迫选择离婚,然而对妻子依然爱如之初。他的内心深处依然等着妻子折腾够后还能回到他身边。为了能再次赢回妻子,他也选择全职创业,并结识一生的合作伙伴和朋友。他出生于中医世家,知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Wendy(阿男的妻子),一个为达目的可以和老板通情,和下属暧昧,甚至抛弃唯一爱她的男人嫁给可以做自己父亲的人。她的内心世界扮演着多个角色,多面女郎。可是到底哪一面是她自己?她最终又会成为哪个自己?frank,他是Wendy(阿男前妻)的第二任先生周老的私生子。华尔街投行界的精英,母亲故后,便回中国,想做一番事业,与其父抗衡。
  • 康童奇遇记

    康童奇遇记

    一个司机某天约到一个神秘女人......
  • 祸水要休夫

    祸水要休夫

    前世的剩女,穿越之后的祸水,下水道的重生竟然出嫁了?可有比嫁出去更让人兴奋的事情嘛!可还没兴奋够呢!成婚的当天,好端端地被人当街劫了车盖,呃?乱世吗?也有人好这一口?没拜堂,没洞房的,晚间还收到了一件更悲剧的“礼物”。竟然还发现是被当成礼品给送过来的,还是个令人讨厌的礼品?
  • 神魔恋爱学院

    神魔恋爱学院

    一封通知书,彻底改变了祝晓莜的世界。吸血鬼?对不起,你是个好人。变种人?对不起,我们不适合。仙尊?对不起,我们年纪有点差距。魔尊?对不起,我只缺个小弟。狐妖美男?恩.......还是对不起,你比较适合做宠物。师傅?恩......我想想......还是不行,虽然师生恋听起来很诱人。
  • 风华无双之绝世仙尊

    风华无双之绝世仙尊

    一个是冷眼睿智,算无遗漏的天才杀手。一个是弱质纤纤,受尽欺辱的世家小姐。当睿智的灵魂附身与羸弱的身躯,看异世之魂如何翻云覆雨,执掌乾坤。前世被心爱之人背叛,死于非命,却因为一件宝鼎,重生到异世。她从来不知道,这么个小小宝鼎,能炼出这么多灵丹妙药:改换资质的洗髓丹。回复法力的法灵丹。青春永驻的定颜丹。助人突破的独门丹药。于是,她修炼日进千里,大发横财。人欺我一尺,我还她一丈,世家大会,她锋芒毕露,大放异彩。那些隐藏的肮脏阴谋,她将一个个粉碎!仙山求道,南疆寻宝,魔域斩邪,勇闯冥界,打遍东海无敌手!新奇法宝,仙道门派,人,妖,仙,魔的爱恨情仇。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狂世魔纹

    狂世魔纹

    血光堕天带来杀戮的预兆,血色的魔纹降世是拯救还是灭世,成神成魔一念之间……
  • 海贼王之云落

    海贼王之云落

    尾田大师的海贼王尚未完结,此小说以后的剧情走向难免会与他产生客观而格格不入的冲突,鉴于此,我便特意创造了一个平行宇宙概念来化开这道鸿沟,众观客可理解为另一个相对时空存在的海贼世界,如此便毫无违和感了。
  • 吉姆爷

    吉姆爷

    在康拉德的诸多作品中,《吉姆爷》是作者个人色彩最为强烈、融入自身生命体验最多的一部作品,也是一部写作技巧极为高明的作品。在这部小说当中,作者分别从不同的叙事角度出发,由不同的讲述者从各自的立场上,勾勒出了吉姆悲剧性的一生。这是一个发生在大海上的故事,一个关于人性和本能的故事,一个关于自我与他人的故事,一个关于妥协与坚持的故事,一个关于绝望与信仰的故事,也是一个走向堕落与自我救赎的故事,堪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前身。
  • 东元战记

    东元战记

    被浓雾包围着的东元大陆,万族林立,强者如云,然而,近万载的时光,却无一人能够踏出那浓雾一步!那浓雾,包围了东元大陆,也蒙蔽了亘古玄机!终于,某一天,在东元大陆的一处名为霸域的地方,一个叫做冷轩的少年开始崛起……一切,便从此开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