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0800000007

第7章 “升沉不过一秋风”

朋友送了我一部《李苦禅画集》。

对于国画,一窍不通,但画册打开来,那一份震撼,使门外汉的我,有如扑面强风,一下子噎得连气都透不出来。那磅礴的气势,那奔放的精神,那粗犷的笔墨,那浓重的色彩,给我留下来的印象,之深刻,之惊奇,无以名状,惟有钦服。无论大师笔下的鹰、鹭、鹤、雉、鸡、雀,还是松、竹、梅、荷、蕉、兰、蔬,形似神肖之外,更有一种实实在在能够感觉得到的寓意,透出文人画的艺术魅力。

也许正是菊黄蟹熟之节,其中六幅以蟹为题的作品,更让我爱不释手。大师的蟹,虽然只是水墨渲染,但纸上数笔,那横行无忌,那泼辣刚猛,那自在自得,那神气活现,便一个个向我爬来,令人拍案叫绝。

这六幅画为:

一、题词“君自横行侬自淡,升沉不过一秋风/苦禅写”,画面为竹、蟹。

二、题词“君自横行侬自淡,升沉不过一秋风/戊子五月苦禅写”,画面为花、蟹。

三、题词“秋景/癸丑初冬苦禅”,画面为莲荷、蟹。

四、题词“秋味图/庚申春月作于京华八十三岁苦禅并题”,画面为白菜、蟹。

五、题词“画分两派,作家画、文人画。文人本不张作一画,舍其文诗之余,偶尔戏墨,即文人画之由来,然其高雅之趣,尝超出作家画之上矣。/八十三岁苦禅”,画面为白菜、蟹。

六、题词“秋味美,远长天,把鳌豪读秋水篇/辛酉冬月末苦禅”,画面为南瓜、白菜、蟹。

其中,有两幅画蟹的作品,画面略有不同,题词却都是“君自横行侬自淡,升沉不过一秋风”,引起我的兴趣。

显然不是画家肚子里的词尽了,而是他确实非常喜爱这两句诗。

可以肯定,一而再地使用这题词,是因为这两句诗反映了画家的心态。

看来,大画家真是把这个世界看透了。可不嘛,横行又如何,淡又如何,秋风一过,不都要谢幕吗?

我很赞赏画家的警句,因为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豁达精神。

对文人而言,说豁达,容易;做到豁达,就不容易;而具有超越时空的豁达精神,则更不容易。中国文人,都自封清高,其实在名和位上,并不都那么想得开的。尤其在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年代,那个“学而优则仕”的“仕”字,可把中国知识分子的大多数,弄得颠三倒四而找不着北。

按照毛泽东的说法,工人以工为主,学生以学为主,那么,文人也应该以文为主才是。但旧时文人常常不在为主的方面下力气,却把功夫全用在名位上的得失考量上。那一份斤斤计较,那一份奔走营逐,其贪婪,其恋栈,其巴结,其钻营,真是很不怕斯文扫地的。于是,展眼望去,你多我少、抓心挠肝,你上我下、咬牙切齿,你高我低、寝食不安,你红我灰、如丧考妣,便是文坛的风景线。

包括我自己在内,要是能够悟到“升沉不过一秋风”,有这一份豁达,大概也就觉得没有必要搞得自己好不开心了。

于是,我想起明代复古派“后七子”中的谢榛(公元1495—1575年)与其诗友们升沉秋风的故事。虽然那是发生在明代后叶的事情,相距遥远,但昨日之儒林,今天的文坛,其基本状态,应该说大体上是差不多的。

说到“后七子”,查文学史,通常系指明嘉靖、隆庆年间的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和徐中行等一个团契性质的诗人组合。据陈登原《国史旧闻》:“明人诗社,所以较前世更为发达:一、有巨子为之室主;二、富贵家例多好事;三、能文者矜文好奇,于是此踵彼效,辈起更多。”看来,当时这种文学社团很盛行的,甚至还搞大奖赛什么的。据《明史》:“诗胜者辄有厚赠。临川饶介,为元淮南行省参政,豪于诗,自称醉樵。尝集大名士,赋《醉樵歌》,张简诗第一,赠黄金一饼;高启次之,白金三斤;次杨基,犹赠一镒。”

金饼有多重,不得而知,但三斤白银,价值不菲,手笔也够大的。那些得不着的诗人,眼睛真要黑一大块了。

上述“后七子”的诗社,最早发起者,却是不在其列的李伯承。“伯承未第时,诗名籍甚齐鲁间,先于李于鳞(即李攀龙),通籍后,结诗社于长安,元美(王世贞)实扳附之,又为介元美在于鳞。嘉靖七子之社,伯承实为若敖蚡冒。其后王、李名成,而伯承左官薄落,五子七子之目,遂皆不及。伯承晚岁,少年若以片言挑之,往往怒目啮齿,不欢而罢。”(《列朝诗选》)

这位诗社首创元老,也是最早被踢出局的,升和沉,也来得太快了点。由此可知,古人多君子之风,但古文人,倒也未必,小人成性者谅不比今人要少。第一,李和王也太不够意思,你二位得以人五人六地进入文坛,靠谁?一掉屁股,将这位引荐者一脚蹬了,未免过于薄情。就如同当代有些作家,未成名时见编辑,点头哈腰,只敢在椅子上坐半只屁股;成名以后再见这位编辑,颐指气使,眼睛立刻就长到脑门子上去了一样,倒是古今同趣的德行。

第二,这位被人家无情抛弃的李诗人,也太想不开。老到一把年纪,还耿耿于怀,也太小肚鸡肠,心胸狭隘了。至于嘛,不带你玩,你就不玩,也不影响吃饭拉屎;再说,他们玩他们的,你也可以玩你的,未必不能自得其乐。至于一提往事,金刚怒目,血压上升吗?所以,无论李攀龙、王世贞,无论李伯承,都有不够豁达之嫌。世界有多大,文坛就有多大,不一定非扎堆,非聚义,非歃血为盟,拉这个打那个的。

“升沉不过一秋风”,这是至理名言。

好了,李伯承出局,这诗社又一次面临改组,接着,就该谢榛被那哥儿俩从诗社里“开”了。谁红谁紫,谁灰谁黑,谁上谁下,谁来谁去,正是这种无聊而又无趣的文人自戕,构成文坛的热闹话题。

说到谢榛,我认为,他是一个既快活又不甚快活,既豁达又不甚豁达的诗人。一般讲,豁达,就能快活;不豁达,也就不能快活。因为,他有两个常常使他不能快活和不能豁达的遗憾,一是他生理上的弱点,“眇一目”(《明史》);二是他心理上的弱点,“以布衣结牛耳”(《列朝诗选》)。这样,形象上的差一点和学历上的差一点,他也就无法彻底地豁达和完全地快活起来。

我对明诗所知甚少,但在“后七子”中,王世贞外,就比较欣赏他了。因为他的文学观点比李攀龙等其他人,来得宽泛些。凡在文学观点上,持“套中人”的紧闭自锁政策,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还不许别人照自己的方式活,是最遭人恨的。谢榛的诗,稍有生气,就因为他能够容忍异己,不那么一条道走到黑。固然,他也复古,这是前、后七子一以贯之的主张,但他不像李攀龙那样绝对,“文必西汉,诗必盛唐”;也不像王世贞那样设限,“大历以后书勿读”,谢榛要放得开些。他明白,文学是不能太过拘束的,一定要这样,而不要那样;必这样不可,而那样则不可,对于文学的发展,肯定不是坦途。

但是,此公的两大弱点,使他尴尬。“眇一目”,尚可配一副墨镜遮掩。不过,嘉靖朝,北京城里有验光配镜之店肆吗?我怀疑。因此,他只能倚仗自己的诗名,做出独眼龙常有的自负神气,徜徉于首善之区。但这表面的自信,也难掩其内心的虚怯。在科举年代里,一个读书人,还是个声名大振的诗人,竟然没进过学,没应过试,是一个无缘于黉门的白衣秀士,这日子不好过。假如他一天到晚厮混在短裤党里,蓝领阶层,彼此彼此,也许无所谓了。但他却生活在一个文化精英圈内,确实有点抬不起头来。你可以用“布衣”自傲,人家却要把你当“白丁”看待,你也只好没脾气。

明代文坛派系林立,经常洗牌,重新组合,所以,升沉变化,频繁匆促,甚至来不及一秋风,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了。昨日还兴冲冲的文人,一朝离开那把交椅,就没精打采,像霜打似的蔫了;前一阵不见经传的文人,因缘际会,这一阵红得发紫,竟也能指点文坛,领袖群伦。王世贞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虽是世家子弟,可他年轻时,因为反对权奸严嵩,而弄得老父系狱,冤屈难伸那刻,在诗社早期活动中,其实是个小角色。

谢榛比那个气回山东的李伯承要神气些:一、年纪居长;二、成名较早;三、创社元老;四、估计他颇有公关能力,能够拉来一些赞助,能够在前门外某家酒楼开个新诗朗诵会,找几个歌星到场助兴,能够在厂甸某家书铺来个签名售书,找八大胡同的名妓站场,这点银两,他口袋是拿得出来的。

所以,李伯承走后,他顺理成章当了社长和法人代表。那时不用选举,几个人一合计也就行了,估计王世贞一开始会依附于他。但好景不长,马上受到李攀龙的排揎。这个其实也是贫寒出身的诗人,由于系正途熬到这份功名,是个有级别的厅局干部,很看不上一没文凭、二没职称、三没职务的谢榛和他的江湖气。加之,谢榛时不时地对他作品指指点点,倚老卖老,口无遮拦,他很恼火,一气之下,愤而与之绝交。王世贞站在李攀龙一边,也对谢榛加以摈斥。于是,兴味索然的他,西走秦、晋,再游燕、赵,遂不知所终地客死于出游途中的河北大名。

“奈何君子交,中途相弃置。”此公的这个感喟,既是自绝,更是自弃。我在想,他最后的抉择,更多是对于文坛的厌倦,倒具有一点豁达的意思了。

因此,我对“后七子”的第一首领李攀龙,几乎没有好感。此人的文坛领袖欲太强,是个志大才疏,不安于位,老想搞地震的人物。在文学上,复古成癖,“高自矜许,诗自天宝以下,文自西汉以降,誓不汗其毫素”,所以,他的诗一乏灵韵,二乏精神,同时代的人也对他多有“抉摘”的。连王世贞也认为:“于鳞拟古乐府,无一字一句不精美,然不堪与古乐府并者,则似临摹帖耳。”《明史》也称他:“其为诗,务以声调胜,所拟乐府,或更数字为己作。文则聱牙戟口,读者至不能终篇。”

一个令人不能卒读的诗人,非要把谢榛压下去,也真是令人气短。

看来,为名作家,却无名作品;有高位置,却无广为人知的文学声望,古已有之。读者只记住了他的官位,却记不住他写了哪些诗篇。凡这类作家和诗人,都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从来不会脸红,真了不起。不过,他有一首写谢榛的诗,题为《初春元美席上赠谢茂秦得关字》,倒还可读,而且可以看到他与谢榛没有全“掰”之前,一些还算融洽的情景。

凤城杨柳又堪攀,谢朓西园未拟还。

客久高吟生白发,春来归梦满青山。

明时抱病风尘下,短褐论交天地间。

闻道鹿门妻子在,只今词赋且燕关。

题中提到的谢茂秦,即谢榛;元美,即王世贞。李攀龙写此诗时,谢榛正是红得发紫的文学明星,李和王都得仰着脸看他,就像当代“新进”、自封的文学大师,从西欧、北欧、北美放洋归来,那腰板“倍”儿硬,那脸色“倍”儿酷,许多人来不及诚惶诚恐趋前问候一样。明代的谢榛,虽然眼睛只有一个,可有资格比他们更牛。因为与谢茂秦来往者,可不是外国的瘪三汉学家和三流出版商,而是正经八百的藩王。藩王者谁?是说不定什么时候请到紫禁城里坐龙椅的候补天子。

他的诗,可唱;他的歌,即诗。所以,这些王爷,都把他当作上宾礼遇。

“谢榛,眇一目,年十六,作乐府商调,少年争歌之。已,折节读书,刻意为诗歌,西游彰德,为赵康王所宾礼。”(《明史》)

“谢榛为赵穆王所礼,王命贾姬独奏琵琶,歌其所作竹枝词。歌罢,即饰姬送于榛。大河南北,无不称谢榛先生者。”(《朝野异闻录》)

根据以上这些史料,此公当是一位快活人。

赵穆王、赵康王,有可能是两个人,但也不排除为同一人。按谢榛的能量、诗情、机敏、活动能力,兼两份差,拿两份薪水,同时担任两位王爷府上的贵宾,应该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大文豪莎士比亚,不也一方面写出长诗《鲁克丝丽受辱记》,讨好他的恩主扫桑普顿伯爵,一方面将其十四行诗集献媚地题献潘布罗克伯爵吗?用词赋去燕关的诗人,有这点需要,耍这点聪明,是无伤大雅的。

明代中央高度集权,分封世袭的王爷们闲得没事干,声色犬马之余,附庸风雅,弄几个文人清客在身边凑趣,还得算是品位够高尚的休闲活动。加之明代后期淫逸成风,色情事业发达,歌女乐伎,弦索唱吹,有一个需要流行歌曲的大市场,适逢其时的谢榛,得其所哉,也不足为奇。

因此,这位独眼龙诗人、畅销歌词作者,能够受到多个特权阶层关照,名片上印着这个王府的文学顾问、那个王府的文学侍卫等等头衔,也蛮唬人的。书斋里有秀色可餐的美女为其弹奏琵琶,活得相当滋润,是毫无问题的。难怪同是诗人的李攀龙,心里怪不是滋味,要写出这首酸溜溜的诗了。清人沈德潜评点李的这首诗,“诵五六语,如见茂秦意气之高,应求之广”。连隔代的沈老夫子也对谢榛之火、之红、之快活得令人眼馋,有微言焉。李攀龙能受得了?

所以说,文学之争,有多少究竟纯属于文学性质的论争,是大有疑问的。归根结底,人事的升沉而已,升者怕沉,沉者要升;升者要长升,就得使别人老沉;沉者要上升,就得使升者往下沉。大概这是一个永恒的角力态势。

所以,日子过得很快活的谢榛,心灵深处却豁达不起来。因为,李攀龙要升,他就得沉。后来,他客死大名,李攀龙成为明代古文潮流的李梦阳第二,如愿以偿。但上帝不怎么支持这位升者,很快使他离开这个世界。于是,“攀龙殁,(王世贞)独操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如果李攀龙不死,王世贞也断不了要跟他掐的。

李攀龙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与谢榛还能谈得来,尚可以坐在一起喝酒吟诗。世家子弟王世贞,自然也是相当会凑趣的人物。如果仔细品味诗中的语气,李的口气中有一点酸味,或许就埋伏了将来绝交的征兆。

因为李攀龙要当这个沙龙的龙头老大,“李攀龙、王世贞辈结诗社,榛为长,攀龙次之。及攀龙名大炽,榛与论生平,颇相镌责。”(《明史》)无论这三位诗人友好的时候,亲密无间,好到恨不能同穿一条裤子;分手的时候,互为仇雠,恨到不咬一口就死不瞑目的程度;也无论这三位诗人,怎么扛过文坛的大鼎,怎么“片言褒赏,声价骤起”地对文坛起到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文学史上,也只能是属于一笔带过的人物。这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局面,是很令今日兴致冲冲者气冷的。那些自认为主导潮流,气横宇内者;那些自以为文学领先,已经不朽者,其实只是过眼烟云罢了。

随行就市的时值,文学史是不会认账的,因为文学史不可能无限制地装进去只具有相对时值的作家和作品。时愈远,值愈低。现在,除了研究明代诗的专家学者,还有谁去关注“前七子”或“后七子”呢?甚至在当时很有名,超过王世贞和李攀龙的谢榛,一直到明末清初,这位独眼龙诗人,仍不断受到评家称誉。陈子龙评曰:“茂秦沉炼雄伟,法度森严,真节制之师也。”钱谦益评曰:“茂秦今体工力深厚,句响而字稳,七子五子皆不及也。”沈德潜评日:“四溟五言近体,句烹字炼,气逸调高,七子中故推独步。”但文学的淘汰,说来也真是无情,如今,谢榛几乎不大为普通读者所知悉。

“升沉不过一秋风”,其实是很短促的。如李攀龙,如王世贞,甚至还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就被人疵议了。

最有趣的,莫过于王世贞的儿子,就起来造他的反:“冏伯之论诗文,多与弇洲异同,尝曰:‘先人盖弇山园,叠石架峰,但以堆积为工。我为泌园,土山竹树,池水映带,取其空旷而已。’予笑曰:‘兄殆以园而喻家学欤?’冏伯笑而不答。”(《列朝诗集》)

更令人忍俊不禁的,王世贞晚年,病重卧榻,有人去探望他,看见这位誓不看唐大历以后书的文坛领袖,枕头旁边放着一本《苏子瞻集》。他自己也一百八十度地变化了。

所以,袁宏道对王世贞、李攀龙的清算,最为彻底:“唐自有诗,而不必选体也。初盛中晚,亦皆有诗,而不必盛唐也。欧苏陈黄,亦乃有诗,而不必唐人也。唐人之诗,无论工与不工,取而读之,其色鲜妍。今人之诗虽工,拾人饾钉,才离笔砚,已成陈腐,岂非流自性灵,与出自模拟,所由来者异乎?”“中郎之论一出,王李之云雾一扫,天下文人才士,始知疏瀹性灵,以涤除模拟涂泽之病,其功伟矣!”(《历朝诗选》)

这位袁宏道还有一句名言:“粪里嚼渣,顺口接屁,倚势欺良。”便是时下那些腰板硬、脸色酷的伪大师的最好描写,也是那些春风得意、功夫全在文学外的准不朽者的最佳形容。

“升沉不过一秋风”,为画家李苦禅句。还有一上联,为“君自横行侬自淡”,是其画蟹的题词。两句连在一起,又使我们联想更多更多。在这个舞文弄墨的圈子里的男女老少,无论是暴得大名者、浪得虚名者,或者只不过是徒有其名者,甚至还包括那些躲在阴暗角落里,东放一屁,西嚼一蛆,搞点小耸动,冀获微名者,横行也罢,不横行也罢,乐开颜也罢,几声抽泣,几声叹息也罢,对淡淡的旁观者来说,即使不从文学史的角度衡量,这班货色,充其量,“一秋风”而已,又能闹腾多久呢?

文学,终究是文学;文学以外的东西,终究是文学以外的东西。想到这里,也就顿觉豁达多了。

同类推荐
  • 日出东南隅

    日出东南隅

    本书内容简介:古老的吴越文化,一个永不枯竭、情趣无穷的话题,在演绎数千年、翻新几百遍之后,似乎变成了平淡无味的老生常谈。然而于无声中听惊雷,历史散文丛书“吴越风流”以其朴实的乡情、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哲理和流畅的文笔,独辟蹊径,更上层楼,为吴越文化带来了一股新风。
  • 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本书选编有“纸币的跳跃”、“杨梅烧酒”、“北国的微音”、“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散文。
  • 女人心经

    女人心经

    《女人心经》是著名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殷谦所创作的关于女人心灵感悟的随笔集。它是《人经》三部曲的子集,以充满激情的语言阐述人性、情感以及赞颂生命,思索生命的本质。表达了作者对理想追求的乐观和坚定的信念,让我们在优美的文字中体味生命的真实感动。
  • 在所有的风景里,我最喜欢你

    在所有的风景里,我最喜欢你

    关于我们,关于这本书:13岁,相识,同一所初中,隔着一道墙,分在两个班。16岁,读了同一所高中。17岁,相恋。那一年,有我无限的勇气进行无数次的表白。在无数次地被拒绝后,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平凡男终于成功和小班花在一起了。18岁,我们上了同一所大学。有了一群共同的可靠又可爱的小伙伴。19岁,我们第一次一起旅行。22岁,我们毕业,在各自的领域里奋斗。25岁,我们结婚。然后,我们去度一个很长的蜜月,在世界的风景里,你负责笑,我负责拍,偶尔会用上三脚架自拍我们的招牌动作。以后老了,即使我不在了,也有满满的回忆可以陪着你。这辈子已经拥有了很多,此时我最想要的,是你可以幸福一辈子。
  •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一首老歌,一段时光的印记。不再着意去找的老歌,如同抛在身后的似水流年。歌总是会唱几支,可偏就唱不全的那首让人心痒,一句半句的随风落在耳朵里,惊鸿一瞥,却又生了根似的,挥之不去。
热门推荐
  • 我和美女病人们

    我和美女病人们

    一个隐藏高超医术的小小龙套演员,偶然获得仙术传承,从小小院长助理做起,接触的病人五花八门:富贾权贵、冰山美女董事长、秘史惊人的女明星、国际财团大老板……凭借自己一身技艺,走上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 探案悬疑

    探案悬疑

    一件看似简单的命案,背后却有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被害者,谁又是真正的幕后主使?
  • 错爱倾生

    错爱倾生

    如果你也曾经深深的爱错过一个人,你还愿意倾尽余生继续去爱她吗?经年七岁,正式被音乐世家纪家收养,丁香树下,纪谦泽说:“从此你是我的妹妹。让我用一生来照顾你。“年少的依恋铸就深沉的爱,然而十年后当身世浮沉揭开,他们却终是只能错开,任它凋零。七年后,聂子煜的深爱、浪漫的丁香花语、倾心的陪伴,一切仿佛旧日的梦重演,当她终于决定了余生,盛大的婚礼来临,然而曾经的身世浮沉究竟是真是假,巴黎小提琴王子化入生命一般的爱为什么竟是错爱一场?是否三个人的人生其实是早已写完的一笔,命里注定的是错爱还是孽恋,谁能说清,她究竟又该走去哪里?
  • 吸血鬼王子在大学

    吸血鬼王子在大学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吸血鬼就和狼人们一起崛起,狼人的数量并不亚于我们,狼人用他们强健的体格和变态的力气成为一个个国家的王牌士兵,而我们吸血鬼则是以敏捷的身手和带有强大攻击力的指甲变成被人们雇佣的杀手。因为庞大的利益关系,我们和狼人很不和睦,这才引发了这个故事.
  • 今生愿为你还俗

    今生愿为你还俗

    午夜惊魂,半路遇鬼,天啊,为什么这些鬼都找我呀!大师,求你救救我!好啊,救了你,记得以身相许!大师,你不是出家人吗?这一刻,我决定还俗娶老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虚空极变

    虚空极变

    这里没有一人荡尽天下的豪气,亦无洞察天机的加持,有的只是走不尽的江湖路,道不尽的朋友事。毕竟游戏,从来就不属于一个人。一名“普通”青年,巧合进入游戏,却意外用西大陆的法师职业,步入了东大陆武侠江湖。真是巧合所致?亦或人为安排?他却发现这空间之中既无七大元素直接可用,而自己的角色情况,又恰好是NPC口中的天生绝脉,无法修炼内功。在这个玩家无法轻易判断对方是玩家还是NPC的世界,这个官方资料不到10%的未知江湖,前方路途多阻。唯有以心解之,携诸多良友,游走于天地之间,共一世悠然而渡...可正当一行人意气风发之时,一场阴谋正渐渐拉开帷幕..(慢热--剧情--另类武侠网游文--)
  • 绿牡丹

    绿牡丹

    她,是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是唯一使朱元璋流过泪的女子;她,是精通史书的女子,是惊世骇俗,不愿裹脚屈服的女子;她,是人人敬仰的马皇后,是人人称赞的贤德大方的马秀英。可是,她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呢?又有哪些传奇的故事呢?请在这里,看这个犹如绿牡丹般的女子的传奇一生!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怀德难忘,于万斯年,庇彼下泉,悠悠苍天。
  • 第七号战队

    第七号战队

    在战争的逼迫下,我们将守护自己的家园,有爱情的纠葛,有亲情的羁绊下,我们在逐步成长!
  • exo之邪少驾到

    exo之邪少驾到

    白画琀是一个一出生就没有感情的人,她不会哭不会笑,没有一丝同情心。作为一个大家族的小公主,父母前后不知找了多少名医来治疗她的病,医生说,这是天生的,能治愈的可能性是15‰而已。当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失声痛哭是,她只是珉着唇想着,这不好吗?这样我就不用想那么复杂的事了,不治好其实......也挺好的。但是,她没想到,她有一天会穿到书里当一个恶毒女配?还有了感情......然后一个叫玛丽苏的人告诉我说,她创造我的时候,忘记放一种叫感情的配料了。听到这里我的内心是崩溃的。累不爱了【手动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