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9300000019

第19章 理论篇(3)

只有王劭、宋孝王所著的《齐志》、《关东风俗传》,叙述北魏、北齐当时的事情,直言不讳,秉笔直书,各求保存正直之道,当世地方口语,由此完全显露。而现在的学者,都责难这两个人言词不洁净,语言太浅俗。其实语言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此,却偏把过失推给史臣,犹如照镜子的人看见嫫母很丑,反而责怪镜子不好了。

世间又有议论的人,都认为在北朝的许多著作中,《周史》是最好的。大概是赏识它记言的体裁,大多同于古史的缘故吧!像这样以曲意装饰的空话,完全不顾真实事迹,便称它为正直的良史,把他当成模范来学习,那么董狐、南史,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班固、华峤,肩挨肩的到处都是了。

近时有敦煌张太素、中山郎余令,都以著述并称,自恃有史家的才能。郎余令著《孝德传》,张太素著《隋后略》。凡是编写当今的语言,都模仿古旧的文辞。如果选择语言可以仿效古语来记载,其中难于找到类似的辞语,就忽略而不取用。想来因此而废弃的素材一定很多,记得完吗?

【原文】

盖江芊骂商臣曰:“呼!役夫,宜君王废汝而立职。”汉王怒郦生曰:“竖儒,几败乃公事。”单固谓杨康曰:“老奴,汝死自其分。”乐广叹卫玠曰:“谁家生得宁馨儿!”斯并当时侮嫚之词,流人鄙俚之说。必播以唇吻,传诸讽诵;而世人皆以为上之二言不失清雅,而下之两句殊为鲁朴者,何哉?盖楚、汉世隔,事已成古;魏、晋年近,言犹类今。已古者即谓其文,犹今者乃惊其质。夫天地长久,风俗无恒,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而作者皆怯书今语,勇效昔言,不其惑乎!苟记事则约附《五经》,载语则依凭《三史》,是春秋之俗,战国之风,与两仪而并存,经千载而如一,奚以今来古往,质文之屡变者哉?

盖善为政者,不择人而理,故俗无精粗,成被其化;工为史者,不选事而书,故言无美恶,尽传于后。若事皆不谬,言必近真,庶几可与古人同居,何止得其糟粕而已。

【译文】

江芊骂商臣说:“贱人,你父王想废你而立王子职。”汉王对郦生发怒说:“这小子,几乎把你老子的事弄糟了!”单固对杨康说:“老家伙!你死是自有应得。”乐广赞叹卫玠说:“谁家生出这样的孩儿!”这些一都是当时轻慢的词语,鄙俗的言谈,定可在口头流传,直至于背诵;但是世上的人都以为上面两句话,不失清雅,而下面两句话,极为粗鲁质朴,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楚、汉时代相隔久远,事情已成为古事;魏、晋年代相近,语言还与现在相同。已经久远的就称它为文采,还与现在相同的就惊诧它的质朴。天地能永远存在,风俗不能固定不变,后代的人看现在,也犹如现在的人看过去。但作者都不敢写作今语,却勇于仿效以往的言词,那不是糊涂吗?如果记事就要遵从《五经》,记言就要依靠拿《三史》,那么春秋时代的风俗,战国时代的风气,将与天地一同并存,经过千年仍旧一样,为什么古往今来,质朴与文采屡次变化呢?

善于治理国家政事的人,各种人才都用就能治好。所以风俗无论精粗,都能使人受到感化;擅长著作史书的人,美恶的事情都要记载,无论语言美丑,都要传于后代。如果所记载的事情都不谬误,言辞就一定接近真实,几乎可以和古人处于同样的地位,岂止只得到古人遗留的记载而已。

叙事

【原文】

夫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王,而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简之时义大矣哉!历观自古,作者权舆,《尚书》发踪,所载务于寡事;《春秋》变体,其言贵于省文。斯盖浇淳殊致,前后异迹。然则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始自两汉,迄乎三国,国史之文,日伤烦富。逮晋已降,流宕逾远。寻其冗句,摘其烦词,一行之间,必谬增数字;尺纸之内,恒虚费数行。夫聚蚊成雷,群轻折轴,况于章句不节,言词莫限,载之兼两,曷足道哉?

盖叙事之体,其别有四:有直纪其才行者,有唯书其事迹者,有因言语而可知者,有假赞论而自见者。至如《古文尚书》称帝尧之德,标以“允恭克让”;《春秋左传》言子太叔之状,目以“美秀而文。”所称如此,更无他说,所谓直纪其才行者。又如《左氏》载申生为骊姬所谮,自缢而亡;班史称纪信为项籍所围,代君而死。此则不言其节操,而忠孝自彰,所谓唯书其事迹者。又如《尚书》称武王之罪纣也,其誓曰:“焚炙忠良,刳剔孕妇。”《左传》记隋会之论楚也,其词曰:“荜路蓝缕,以启山林。”此则才行事迹,莫不阙如;而言有关涉,事便显露,所谓因言语而可知者。又如《史记·卫青传》后,太史公曰:“苏建尝责大将军不荐贤待士。”《汉书·孝文纪》末,其赞曰:“吴王诈病不朝,赐以戟杖。”此则传之与纪,并所不书,而史臣发言,别出其事,所谓假赞论而自见者。然则才行、事迹、言语、赞论,凡此四者,皆不相须。若兼而毕书,则其费尤广。但自古经史,通多此类。能获免者,盖十无一二。

【译文】

好的国史,要善于叙事,而善于叙事的,又以简要为,王。这简要的意义是很大的呀!普遍察看自古以来最早的著作,《尚书》开始记事,所记务必精减事实;《春秋》变了体裁,记言又重视省略文字。这大概是风气厚薄不同所造成的,前后风格不一样。尽管这样,但是文辞简约而事迹丰富,才是特剐好的著作。从两汉开始,直到三国,国史的文辞,逐渐受到多而杂的影响。到晋朝以下,又有更大的发展。假如寻找它的多余句子,摘取它的琐碎词语,一行之中,一定有几个字是误加上的;一篇之内,常常有几行是空费笔墨。聚集(千万只)蚊子的声音就会形成振耳的雷声,堆积过多的轻物就可以压断车轴。何况章句不加节省,言词不加限制,就是能装它几大车,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

叙事的体裁,可分别为四种:有直接记载才能品行的,有只记录事迹的,有凭言语就可以了解的,有借赞论而自然明白的。至于像《古文尚书》介绍帝尧的德行,就用“允恭克让”来表示;《春秋左传》说太子叔的状貌,就用“美秀而文”来示意。像这样的叙述,再没有加上其它说法,这就是所谓直记才行的例子。又如左丘明记载申生被骊姬所诬陷,上吊而死;班固记载的被项籍所围时纪信代君而死,这些就谈他们的节操,而忠孝自然明显,这也就是只书写事迹的例子。又如《尚书》叙述武王历数纣王的罪恶,在誓词中说:“焚炙忠良,刳剔孕妇。”《左传》记载隋会论说楚国,他说:“荜路蓝缕,以启山林。”这些是一概不写他们的才行事迹,只录相关的言辞,事情便显露出来了,这也就是凭言语就可以了解的例子。又如《史书·卫青传》后面,太史公说:“苏建曾经责备大将军不推荐贤才不以礼待士。《汉书·孝文纪》结尾,班目的赞语说:“吴王濞装病不来朝见天子,文帝反而给他戟杖。”这些是列传和本纪都并没有记载的,而由史臣发表议论引出那些事情,这也就是借赞语就自然明白的例子。而且才行、事迹、言语、赞论,所有这四个方面,都不互相重叠。如果都要完全写出来,那就有更多的繁琐言辞。但是自古经史,一般多有这种缺点,能够避免的,大概不过十分之一二。

【原文】

又叙事之省,其流有二焉:一日省句,二日省字。《左传》宋华耦来盟,称其先人得罪于宋,鲁人以为敏。夫以钝者称敏,则明贤达所嗤,此为省句也。《春秋经》曰:“陨石于宋五”。夫闻之陨,视之石,数之五。加以一字太祥,减其一字太略,求诸折中,简要合理,此为省字也。其反于是者,若《公羊》称郄克眇,季孙行父秃,孙良夫跛,齐使跛者逆跛者,秃者逆秃者,眇者逆眇者。盖宜除”跛者”已下句,但云“各以其类逆者。”必事皆再述,则于文殊费,此为烦句也。《汉书·张苍传》云:“年老,口中无齿。”盖于此一句之内去“年”及“口中”可矣。夫此六文成句,而三字妄加,此为烦字也。然则省句为易,省字为难,洞识此心,始可言史矣。苟句尽余剩,字皆重复,史之烦芜,职由于此。

自兹已降,史道陵夷,作者芜音累句,云蒸泉涌。其为文也,大抵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故应以一言蔽者,辄足为二言;应以三句成文者,必分为四句。弥漫重沓,不知所裁。是以处道受责于少期,非不幸也。

【译文】

还有叙事的省略,可分为两类:一叫省句,二叫省字。《左传》记宋国华耦来鲁国盟公,说他的先人得罪宋国,迟钝的人认为他很聪敏。用迟钝的人称赞聪敏来衬托,被贤达所讥笑,这就是省句。《春秋经》说:“陨石于宋五。”那就是先听到陨石落下的声音,然后才看见是陨石,数一下才知道五个。增加一个字就太详,减少一个字就太略。要求适中,简要合理。这是省字。与此相反的。如《公羊传》说郄克独眼,季孙行父秃头,孙良夫跛足,齐国用跛足的迎接跛足的,秃头的迎接秃头的,独眼的迎接独眼的。恐怕应该删除“跛者”以下句子,只说“分别用同类的人去迎接。”如果定要把事情说两遍,那就很费文辞,这就是烦句了。《汉书·张苍传》说:“年老,口中无齿。”在这一句之内省去“年”及“口中”就可以了。这六字成句,而有三字妄加,这是烦字。那么省句容易,省字困难,透彻认识这种思想,才可以开始谈史。有时句意已完还有多余的字,文字都重复,史书的繁琐杂乱,常常是由于这个原因。

从此以后,编史的正道日趋衰微,字句烦杂累赘的作者,不断出现。他们作文的时候,大都组织文词不用片言只字,锤炼句子都要成双,长短要均匀,单双相配合。本来应该用一个字概括的,常常要凑成两个字;应该用三句成文的,一定要分为四句。到处都是重迭拖沓,不知有所删裁。因此王沈撰《魏书》受到裴松之的责难,温子升撰《水安记》被王劭所讥笑,便是理所当然的并不是不幸的事。

【原文】

盖作者言虽简略,理皆要害,故能疏而不遗,俭而无阙。譬如用奇兵者,持一当百,能全克敌之功也。若才乏俊颖,思多昏滞,费词既甚,叙事才周;亦犹售铁钱者,以两当一,方成贸迁之价也。然则《史》、《汉》已前,省要如彼;《国》、《晋》已降,烦碎如此。必定其妍媸,甄其善恶。夫读古史者,明其章句,皆可咏歌;观近史者,悦其绪言,直求事意而已。是则一贵一贱,不言可知,无假榷扬,而其理自见矣。右隐晦。

昔文章既作,比兴由生;鸟兽以媲贤愚,草木以方男女;诗人骚客,言之备矣。而史臣撰录,亦同彼文章,假托古词,翻易今语。润色之滥,萌于此矣。

降及近古,弥见其甚。夫以吴征鲁赋,禹计涂山,持彼往事,用为今说,置于文章则可,施于简册则否矣。

昔夫子有云:“文胜质则史。”故知史之为务,必藉于文。自《五经》已降,三史而往,以文叙事,可得言焉。而今之所作,有异于是。其立言也,或虚加练饰,轻事雕彩;或体兼赋颂,词类俳优。文非文,史非史,譬夫乌孙造室,杂以汉仪,而刻鹄不成,反类于鹜者也。右妄饰。

【译文】

作者的言辞虽然简略,事理都很重要,所以能够疏略而不遗漏,节约而不亏省。譬如用奇兵的人,用一当百,能够起到全部战胜敌人的作用。如果缺少突出的才能,思想又很不敏锐,费词已经很多,叙事方才周详,犹如卖铁钱的,用两个当一个,才能成为买卖的价钱。这样看来《史记》、《汉书》以前,是那样的简要;《三国志》、《晋书》以下,又是这样的繁琐。必须认定它们的美丑,分清它们的好坏。读古代史书,清楚它的章句,都可讽诵;看近代史书,语句虽有可喜欢的,但不含蓄,只能直接得到叙事的意义罢了。这就是一贵一贱一高一低,不说可以知道,用不着什么讨论,它的道理就自然明白了。

有了文章著述以后,比喻寄托就由此而生。用鸟兽比贤愚,用草木比男女,尤其是诗人骚客,使用得很普遍了。而史臣撰入史书,也同样用那些文辞,假借古代言词,翻成当今用语。修饰之滥,就从此开始了。

到了近古,更加表现突出。用吴国征收鲁国的赋税,夏禹在涂山会合诸侯的典故,拿那些以往的事情,来充今天的言语,放在一般文章中还可以,用在史书里就不行了。

从前孔子有这样的话:“文饰胜过朴质就像史官。”所以知道从事史书著述,必定借助于文辞。自《五经》以后,三史以前,用文辞叙事,是可以谈论的。可是现在的著述,与这些不同。他们的著述,有的虚加修饰,随意彩画;有的文体如同赋颂,言词类似优伶。文章不像文章,史书不像史书。譬如龟兹王建造宫室,杂用汉家礼仪,这就是雕刻天鹅不成,倒成野鸭了。

直书

【原文】

同类推荐
  •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白话黄帝内经

    白话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最伟大的奇书,也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它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人体与四季时节气候关系的独特理解以及人体各部互为应照的整体观念,是一部统领中国医学、古代养生学、气功学的绝世巨著。它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泉源,是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说明人体内外环境统一性的典范,所以它已成为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这书《白话黄帝内经》以现代语加以语译和解释并配以专家点评,使学习者易读易懂。
  • 禽经

    禽经

    《禽经》作为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较早的一部文献,虽然不免略嫌简略,仍然不失为一本有价值的动物学奇书,对人们研究和玩赏鸟类都有参考作用,它所提供的早期鸟类信息,更是无可替代。
  • 海公案

    海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乃郑振铎先生在抗战烽火劫难中搜求古书之记录,其间种种为之欢喜为之愁之行状,为灾难中的祖国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无不怦然动人。这是一幅真正的爱书人的绝美的自画像。
热门推荐
  • 一直爱着你的我

    一直爱着你的我

    那个……嗯?怎么了?其实我……喜欢你喜欢好久了,不知道你愿意跟我在一起么?
  • 我的人生呢个是一本书

    我的人生呢个是一本书

    即使当初再幼稚,再稚嫩,你也应该学会成熟。即使不想长大,也要学会面对现实,不是吗?看他一人如何从一位懵懂稚嫩的少年,蜕变成一位稳重博学的大科学家吧!只要梦想依旧在,哪怕是露宿街头,有一天,也会有一个温暖的归宿。本书并不属于言情一类,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人生并不只有爱情,我们无须沉迷于虚无缥缈的爱情,而放下自己热衷的梦想。我们已经长大了,不能再沉迷于虚无的爱情里了,请面对现实吧
  • 战王宠妃:逆天大小姐

    战王宠妃:逆天大小姐

    她,北月国五大家族之一北冰家嫡出大小姐,却因天生废材,无法修炼。招家族嫌弃,从小遭受世人打骂凌辱而死。她,作为21世纪佣兵界的神话人物,一朝穿越,她成了她,且看她如何改写命运。他,北月国战神,俊美无比,用兵如神,是整个北月国所有女子心中的白马王子,只要能嫁给他,就是做妾都愿意,但就是有一个例外。她“王爷,我们不合适”他“我觉得很合适”她“我不喜欢你,不会嫁给你的”他“我想要的从来就没有得不到的”且看她俩展开怎样的追逐…
  • 造神传说

    造神传说

    地球。自从两千年前,人类进入了星际移民时代后,时至今日,这曾经孕育出高级文明的星球,因为环境的恶劣,以及资源的枯竭,已经落魄成用来囚禁犯人的超大型监狱。银河联邦政府所管辖的三千六百颗星球上的所有犯罪分子,只要刑期超过百年的,统统都被送到了这里。
  • 抵达远方去爱你

    抵达远方去爱你

    即使是飞鸟和鱼的距离也在泰戈尔的笔下奏响了恋曲无论多远的目的地我也要抵达去爱你
  • 邪王追妻:绝世大小姐

    邪王追妻:绝世大小姐

    她是苏府的草包大小姐,被庶妹毒打致死。她是21世纪的顶尖杀手,被最信任的人毒害身亡。异世重生,草包?废材?看我如何咸鱼翻身。一次偶然的相救,竟救下一匹“狼”。“娘子,你就从了我吧!”“滚蛋,我不是你娘子,别乱叫。”“怎么不是?难道你不知道救人一命当以身相许吗?”“扯犊子。救人一命当涌泉相报。”“对对,娘子说什么都是对的,为夫当“涌泉相报。”他向她扑了过去......
  • 呆萌少女闯天下

    呆萌少女闯天下

    傲雪澈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人,每天就像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可是怎么大家就是不肯放过她,师傅要她继承自己,师哥要她继承师傅嫁给自己,亲生的娘,要她自己去找亲爹,可是什么线索都没有怎么找。好不容易逃出一个个希望的圈子了,好吧又被人盯上了,这次是什么人,4国的皇室说是跟什么信仰有关,信仰关我什么事,在逃。“师傅我不想下山,我就乖乖呆在山上不好吗,我陪着您您才不孤单呢我想的周到吧”。“师傅我不想认下什么外公什么娘亲,他们要我自己找亲爹,我哪找得到”。“你是我的娘吗”,我看着对面那个发愣的身影,我问你呢,“那我的爹是谁你知道吗告诉我,告诉我,一边说话我一边已经崩溃了”。“外公是个大坏蛋坏透了,想要捧着自己那俩个庶出的女儿当皇后,自己成为皇亲国戚,太自私了”,看看自己那只顾发愣的娘亲娘亲你振作点。“血衣你说我的什么,我是凤凰的什么”,对面的男子一脸的淡定,“不是什么凤凰而是凰女只是一个信仰,身份而已你不要想多了”,“你说的这些我根本听不懂能不想多吗”。“师傅对不住了,这些东西我根本搞不懂我看我还是逃跑吧”,换了一身衣服,远远的逃这招比较适合我。
  • 灰语年华

    灰语年华

    讲述的是一只有情有义的小狼,小时候受了小女孩的救命之恩,为了报恩,力尽千辛万苦,终于如偿所愿;小狼的一生犹如烟火一样璀璨……
  • tfboys蜜糖之恋

    tfboys蜜糖之恋

    一次台湾的偶遇,让他们相识;一个不一样的选拔让他们相恋。他们注定将在一起,时空的倒流,他们的相识、相恋是否是一个错误的开始?
  • 近身纯少

    近身纯少

    强者回归,谁与争锋?金钱?美女?势力?呵,统统照单全收!落魄花少强势回归,纵横万里,抱得美人归!都市逍遥,血雨腥风,平静已久的青都将再次风起云涌,只因强者回归!【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