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3500000096

第96章 ɡěi

给财神爷磕响头——磕肿前额也没用。

称为正财神的赵公明

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

据我国古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描述,在商周交战的时候,太乙真人破解了闻太师的“化血阵”后,闻太师无计可施。忽忆起峨眉山罗浮洞赵公明,就亲自乘骑黑麒麟,挂金鞭,往罗浮洞来,邀其前来助阵。

当时的赵公明是居于峨眉山罗浮洞的截道人,他受殷商太师闻仲礼请,于是下山助纣抗周。由于他艺高术强,使阐教的仙人及将领们都不是对手,接连败阵。后来,姜子牙只好请陆压以法术将之暗杀。

《封神演义》里说,姜子牙并没有封赵公明为财神,只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简称“玄坛真君”。主管“迎祥纳福”,统帅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和利市仙官,统管人间一切金银财宝。

古籍《三教搜神大全》称赵公明神通广大:

驱雷役电,唤雨呼风,除瘟剪疟,保病禳灾……至如讼冤伸抑,公能使之解释,公平买卖求财,公能使之获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

被封为“玄坛真君”的赵公明是负责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的。后来,民间认为赵公明统帅的“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这四名与财富有关的小神分别对应着招宝、纳珍、招财和利市,因而尊他为财神。

道教宫观中的财神神像,多为黑面浓须,骑黑虎,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全副戎装,那就是赵公明武财神,即赵公元帅像。

除了普遍意义上认为赵公明是被虚构出的人物以外,也有一些确有其人的身世传说。

相传赵公明是一位经商奇才,经商理念以信用为本,以聪颖勤劳而聚财有方;以经营得当,管理严密而理财有道;以慈善爱民、仗义济困和疏财爱国而用财有义。古人在感悟赵公明的财富文化时,将赵公明逐步神化。

相传赵公明出生在赵大村,出生的时辰在三月十五日黄昏后天将黑时。赵公明自幼家境贫寒,年轻时为力大技精,背运木材。为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深得工友信任。木材商十分赞赏,多次奖励。

赵公明攒下钱财以后,又借钱款凭着勇气胆识和诚信,自任木商,进行经营。赵公明目光远大,胸怀宽广,人人都信赖他,争着和赵公明做生意,他因此而积累了巨额财富。

当时,有人借赵公明的百金做生意,不料想遭遇天灾亏了本,一时无力偿还债务。赵公明仅仅让其还了一双筷子,就抵消所欠的债账。这是他为富行仁,义利双收的行为。

赵公明不但周济贫困,出手大方,而且资助国家的军事行动,亲自参军打仗,十分勇敢。他曾经一边经营商业,一边到终南山楼观拜访道家学者,精研道理修得正道。

还有人说,赵公明驯养了一只曾经骚扰平原百姓的黑色老虎,人们视为奇迹,称为赵公明的黑虎坐骑。这样一来,赵公明讲信用、扶贫助困、学道修行、和美处事、善于隐讳。集众多美德于一身,后人才将赵公明敬为财神。

传说毕竟是传说,因为没有学者能确定赵公明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由于赵公明其人的本尊模糊不清,他的财神形象也是历经变迁才确定下来。

在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赵公明的形象是专替天神勾取人命的鬼将。因为晋朝是个战乱年代,人的生命时刻受到战争威胁,所以有了这样的形象。

在南朝炼丹家陶弘景所著的《真诰》中,赵公明司士冢中事,勾魂索命,也可以算是治人疾病的瘟神。这也跟战乱年代瘟疫流行有关系。由此,赵公明的神灵职责随之增加并转移。

隋唐时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记载的5位瘟神中就有赵公明:

隋开皇十一年有五瘟神见……白袍之秋瘟神是赵公明。是岁大瘟,帝乃立祠,封为将军。

元明之间,赵公明的神迹有了更完整的记载称。古时的天上又是个太阳,其中的9个被大羿射下以后,变化为九鸟,墬落于青城山,变成九鬼王。

在这九鬼王中,有八鬼行病害人,但是剩下的那个由太阳化身的鬼却独化为人,取名为赵公明,避隐蜀中,精修至道。

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道陵在青城山炼丹时,曾收赵公明护卫丹室。等丹炼成的时候,赵公明也吃下了丹药,外表酷似正一真人。张道陵于是命令他终生护卫玄坛,因此他有号名叫玄坛元帅。

明代道教经籍的总集《道藏》一扫赵公明身上的鬼气、瘟气,给赵公明注入了满身神气,具备了财神的原型。

这个改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明代经济发展,作坊出现,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成为人们的普遍自觉追求。道教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专司金银财宝,迎祥纳福。使人宜利和合,发财致富。由此,赵公明的正财神地位得以巩固,得到中华民族的广泛认同。

其他关于赵公明的传说尚有很多,比如因为有回人多异宝的印象,便又附会赵公明是回人,信奉回教,祭拜时不能用猪肉,这就造成了多神信仰的百姓拿一个一神教的信徒当神膜拜的奇怪现象。

又相传赵公明怕冷,所以每到冬节,百姓们就要拿爆竹砸向扮演赵公明的乩童,一方面为神明取暖,另一方面也显示赵公明身为武将的勇力。

给刺儿头理发——难题(剃)。

给和尚送梳子——吴(无)用。

给你个脊梁朝北——难(南)看。

给你麦芒——岂能当真(针)?

给人栽赃——终久没有好下场。

给桑树浇水——白操心。

给石狮子灌米汤——滴水不进。

给死人灌补药——白费参(神)。

给死人烤火——哄(烘)鬼。

给死人做装尸鞋——只要哄出门。

给偷鱼的敲锣——落贼。

给严嵩送寿礼——照单全收。

给眼睛上贴膏药——生怕别人看不见那块病。

给灶王爷烧香——多说吉利话。

灶王爷和灶君奶奶传说

灶神的全称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俗称“灶君”,或称“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护宅天尊”或“灶王”,北方称他为“灶王爷”,也就是厨房之神。

关于灶神的来历有很多说法。古籍《续事始》里说过,“灶,黄帝所置。”古籍《事物原会》也称,黄帝作灶,死为灶神。西汉时期论文集《淮南子·氾论篇》里也说,“炎帝作火而死为灶”。

因为灶是和火有关的,因此也有人认为火神祝融是最早的灶神。《淮南子·时则》里面有注解说:

祝融吴回,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神,托把于灶。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楚世家》里面也说:

董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

古籍《周礼》里面也写到祝融被奉为灶神的事:

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

有人据此认为灶神就是火神,是这一自然力崇拜的产物进入传统风俗后的变体。由于炎帝为“火德之帝”,祝融为“火官之神”,所以都被奉为灶神,但这从实际上来说可能性不大。

原始的灶的形态,是在地上掘坑。从西安半坡遗址发掘出的灶,为双连地灶,即挖在地表的两个火坑,地表上两坑相隔,而在地下则两坑相连相通。一坑为进柴处,一坑为出人处,两坑相通的洞口就是灶门。

西安半坡已有六七千年历史,因此这个灶的发明者应是炎帝而不是黄帝。到了战国时,灶的制作已非常完美,并不是人们不能驾驭的,容易起火灾的用具。古籍《曾连子》曾记载说:“一灶五突,分烟者众,烹饪十倍。”

既然灶的用途是煮饭做菜,因此民间的传说大部分都转向于灶神是偏爱美食的人幻化而成的神灵这一说法。传说灶神是古时候的一个贪官,生性嘴馋,每天都要找美味来食用,百姓不堪其扰。后来,一位神仙将他掴到锅台上,变成“灶王”,终生只能看人家吃美食。

又因为灶是会产生很多灰土的传统厨具,也有古人把灶神的来历和用来掩饰的灰尘污垢联想到了一起。唐代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诺皋记》里面记载说,灶神本人姓张名单,又名隗,字子郭,长得非常秀气。

在张单还未成为灶神之前,他有个孝顺公婆的妻子,名叫丁香,还有6个女儿,都取名察洽。

有一次,张单外出经商发了财,移情别恋后回家休了丁香,丁香就只好嫁给了贫穷老太婆打柴的儿子。张单的新妻子好吃懒做,失火烧光了家产,丢下张单改嫁了,张单只好流浪讨饭。

腊月二十三那一天,落魄的张单到前妻丁香家讨饭,被认出后羞愧难当,一头钻进灶门里憋死了。因为他是玉皇大帝的本家,都姓张,所以玉皇大帝可怜他,封他为灶王。

灶神是男是女?古有不同说法,一般经学家以灶神为老妇,或为美女,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

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

大约出于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

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现在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的纸马,往往是一对老夫妇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

传说灶君夫人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她贤惠善良,十分同情天下的穷人。她爱上一个给人烧火帮灶的穷小伙子,玉皇大帝得知后十分恼怒,就把小女打下凡间,跟那穷小子受罪。

王母娘娘疼爱女儿,从中讲情,玉帝才勉强给“穷烧火的”封了个灶王职位。人人就称“穷烧火的”为王爷,玉皇大帝的小女自然就成为灶王奶奶了。

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疾苦,常常借回娘家探亲的机会,从天上带些好吃的、好喝的分给穷百姓。玉帝本来就嫌弃穷女婿,察觉此情后,更是火上加火,就只准她每年年底回去一次。

第二年,眼看快要过年了,可是穷百姓还缺这少那,有的连锅也揭不开,灶王奶奶看在眼里,心中难过。腊月二十三这天,她决定回娘家,给穷百姓要点吃的。

但自己家里连点面屑也没有了,路上没有干粮怎么办?穷百姓知道后,便设法烙了些面饼,送给灶王奶奶路上做干粮。

灶王奶奶回到天上,向玉帝讲人间苦情,玉帝不但不同情,反而嫌女儿带回一身穷灰,要她当晚就回去。灶王奶奶气得当时就要走,但转念一想,两手空空,回去怎向穷乡亲们交代?再说也不能就这样便宜了父亲。

这时,正好王母娘娘也过来说情,灶王奶奶便顺势说:“不走了,明天我要扎把扫帚带回去扫穷灰哩!”

二十四这天,灶王奶奶正在扎扫帚,玉帝又来催她明日回去。她说:“就要过年了,家里还没有豆腐,明日我要做豆腐呢!”

二十五这天。灶王奶奶正在做豆腐,玉皇大帝来催她明日回去她说:“家里没肉,明天我要割肉哩!”

二十六这天,灶王奶奶刚刚割肉回来,玉皇大帝又来催她明日回去。她说:“家里穷得连只鸡也养不起,明天我要杀只鸡呢!”

二十七这天,灶王奶奶正在杀鸡,玉皇大帝又来催她明日回去。她说:“路上要带点干粮,明天我要发面蒸馍呢!”

二十八这天,灶王奶奶正在发面,玉皇大帝又来催她明日回去。她说:“过年要喝点喜酒,明天我去灌酒!”

二十九这天,灶王奶奶刚灌罢酒,玉皇大帝又来催她明日回去。她说:“咱们一年到头连顿饺子也没吃过,明天我要包饺子!”

三十这天,灶王奶奶正在包饺子,玉皇大帝可是大动肝火,要她今夜必须回去。灶王奶奶把东西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不再多说话,只是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一直待到天黑才离开天宫。

这天夜里,家家户户都不肯睡,坐在火炉边等灶王奶奶,等到见灶王奶奶回来了,纷纷点起香烛,放起鞭炮迎接她。此时已是初一的拂晓了。

因为这个传说,也有人认为灶王奶奶本身就是灶王爷。古代善书《灶王经》里说过,“天下灶君,以种火老母为尊”。有人认为,这就是所谓“灶君奶奶”的由来。

儒家“十三经”之一的《仪礼·特牲馈食礼》里面也说过,“卒食而祭爨、雍爨”。

唐朝经学家孔颖达注疏说:“爨者,老妇之祭也……此祭先炊,非祭火神。”意思是说,灶神既非火神,也并非灶的发明者,而是一位主司厨房烹调事务的女神。因为烹调须在灶上操作,所以对她的祭祀表现为祭灶。

同类推荐
  • 时光印痕

    时光印痕

    盖闻文章之道虽千变万化,但究其蹊径,唯天趣与学力二端耳。以学力胜者,冶铸百家,下笔高古,然非老成宿儒不办;以天趣胜者,则自出机杼,情见乎辞,虽不能核综群籍,其自然之妙, 亦别有心会, 令人于霁月光风中, 有蓦见惊鸿之慨。
  • 一个孤独的国王

    一个孤独的国王

    《一个孤独的国王》是重庆诗人李海洲近年来的诗歌自选集。本书收诗47首,共5辑,后附访谈和评论各一篇。“一个孤独的国王”象征着诗人自己,在寂寞里抒情,语言里穿梭,恣肆着想象,玩味着孤独。这些诗,无一不是自由个性的产物,彰显出诗人无拘无束的才情,浪漫,在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山城与江南的意象中尽情穿越梦游。在诗歌艺术的纯粹性方面,颇有造诣。
  • 中国树

    中国树

    本文收录了杨如风的:中国情结、中国树、孤独的灵魂、石头、孤独的猫头鹰等诗。
  • 谋杀电影

    谋杀电影

    《谋杀电影》一反传统影评的正儿八经和教条主义,致力于反传统,反权威,反装逼……虽然言辞犀利,吐槽满点,娱乐性强,但其实结构严谨,观点鲜明,从不胡说八道,仿佛进入某种境界,看似另类,却直指电影本质。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2)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花开雨季又是一年

    花开雨季又是一年

    没有简介就是最好的简介,我是叶雨曦,我为自己带盐
  • 无上至尊经

    无上至尊经

    百万年前,轮回天门现世。十万年,天魂道经流出,被称为《无上至尊经》,此后每万年此经都会现世,掀起腥风血雨。冷锋,万剑门曾经的少年天才,携带《天魂道经》意外重生……
  • 人善被狗欺

    人善被狗欺

    少林俗家女弟子--弥月,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意识失误,保护了藏经阁经书,为此失命,地府告知她成为善人,偶遇冤魂就擅自还阳,为冤魂时代开辟一片新天地,你杀我全家,我灭你子孙八代,你对我好,我就把你当佛神供着,姐姐我的少林功夫可不是吹出来玩的
  • 梦回南国

    梦回南国

    怎么睡着睡着就出问题了……周围好吵……明天还要考试呢,各位大姐不怕明天监考严格,挂红灯吗?!你们不怕,我可怕啊……呜呜……可怜的我……哎,顺其自然吧,本小姐雷打不动的,照样睡我的大头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醒来以后,却发现事实而非,虽仍在南国,可,却并非原先生活的南国,而是古代是南国,难道我穿越了?!惊……一切都变了……
  • 网游之罗刹门徒

    网游之罗刹门徒

    主角身为医师,性格却好勇斗狠,又狡猾善变。杀红名后被导师看中,转为隐藏职业,在游戏中打下一片江山。书中会看见《热血传奇》、《魔兽世界》、《地下城与勇士》的影子。
  •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行黑暗

    龙行黑暗

    白骨路,人头灯,杀神守孤坟,一个地下世界的杀神,通过血色的洗礼,最终站在了黑暗的巅峰
  • tfboys与苏倾城

    tfboys与苏倾城

    TF与三位女孩的故事,虽然一开始他们都比较喜欢苏倾城,但是后来他们终于想开了,各求所爱,还有三女孩的事业奋斗故事。
  • 民国刑事法律制度研究

    民国刑事法律制度研究

    《民国刑事法律制度研究》着重强调的正是西方先进的刑事法律思想对彼时中国的深刻影响。如果说中国近代刑事法律制度萌芽于清末,那么,其形成与巩固则在民国。可见,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进步意义是不容抹煞的。因此,以历史发展眼光客观地阐释与评价民国刑事法律制度无疑为当今刑事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是本书编写的初衷,亦是作者的最终目的。
  • 刘兰芝传奇

    刘兰芝传奇

    内容提要:刘兰芝焦仲卿双双殉情,阎王爷大动恻隐之心,决定促成他们来世再成眷属;焦母对自己一手导演的人间爱情悲剧深感痛悔,自责、悔恨时时折磨着她;为了将功补过,焦母发下誓言:来世做刘兰芝的儿媳。焦刘能否来世再续前缘,焦母能不能如愿,请看《刘兰芝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