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3700000049

第49章 “刘邦文化”是什么张雨生

“刘邦文化”是什么?我请教几位文化人,全都支支吾吾,答不出来。一位由被动变主动,反击我说:“你这么提问就不对。连偏题、怪题都算不上,是个没有答案的题。”

我只好申辩,这并不是我的编造。近日,从一家大报上读到简讯:江苏沛县“刘邦文化”节胜利落下帷幕。办“刘邦文化”节,总会有些具体内容吧,这些内容是些什么呢?我没机会参与盛会,未曾欣赏到,便只好这么请教朋友。既然他们都答不出,只得自个儿苦想了一下。

秦朝末年的刘邦,起先只是个混混儿,有历史学家称他为“流氓无产者”,后来做了个乡里小官,文化也没有高到哪里去。待到打出天下,做了皇帝,同样没有什么文化造就。要说有,就是司马迁记下了他编的“三句半”(还缺半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荣归沛县的《大风歌》,也没好到哪儿去,文以人传罢了。刘邦对文化实在没有什么建树。所谓办“刘邦文化”节,我猜想,是不是在《大风歌》的主题声中,围绕着颂扬刘邦,唱一些歌,跳一些舞。若如此,历代帝王的颂歌多得很,从始皇赢政到末皇溥仪,谁都有。各自归到各自的名下,就叫“赢政文化”、“溥仪文化”?就可以办“赢政文化”节、“溥仪文化”节吗?

当今之时,正刮起一股泛文化风潮,什么都文化了。生活方面,爱赶饭局的,说是饮食文化;爱喝酒的,说是酒文化;爱跳舞的,说是娱乐文化;爱泡妞的,也许可归入性文化……物产方面,产橘子的,说橘子文化;产苹果的,说苹果文化;产大蒜的,说大蒜文化;产生姜的,说生姜文化……要数下去,方方面面都是文化,三日三夜说不完。文化就文化吧,人家都这么说,能说谁不是呢,说谁不是,人家准得跟你急。但是,总不宜越说越邪乎。如收藏旧时代女人小鞋的,说是抢救“三寸金莲文化”;写乞丐传的,说是研究“丐帮文化”……这么泛下去,文化固然洋洋大观,岂不也蝇营狗苟乎?

泛文化现象的出现,除了蝇营狗苟者之外,也是有其目的和缘故的。一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借文化之名,来发展经济;二是文化包装,提高身价。文化毕竟是个漂亮词,愈没有文化,愈需要标榜文化,以显得够档次。两种目的,无可厚非,人家终究还是看重文化。只是借名的,应该借真正的文化之名,不宜乱借一气。包装的,应该粉饰得恰到好处,不宜弄巧成拙。

沛县出了个刘邦,他是开汉代基业的第一帝。在刘邦身上做些文章,以提高本地的知名度,吸引外地人来投资、开发、旅游、做生意,当然是好主意。搞市场经济,讲名人效应,是有价值的。有人说,知名度就是财富,这话有道理。只是刘邦与文化,实在没有多少关联,打出“刘邦文化”的旗号,让人匪夷所思。搞点刘邦别的纪念,如办刘邦历史馆,搞刘邦研讨会,都是可以的。就是搞点有关刘邦的假景点,让游人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乐呵乐呵,也未尝不可。

历史名人即使与文化有关系甚至就是文化名人,也没有“某某文化”的说法。研究《离骚》的,没有“屈原文化”之说;研究唐诗的,没有“李白文化”之说;研究《红楼梦》的,没有“曹雪芹文化”之说;研究杂文的,没有“鲁迅文化”之说。更没有听说,他们的故乡在为他们办文化节。

泛文化出现了,泛文化节必然随之出现。文化节已经办得很多,叫得很响。多,就难免乱,难免滥。乱了,滥了,就应该正名。文化节,顾名思义,是文化之节。如湖北秭归,不宜说办“屈原文化”节,却宜说办龙舟文化节,赛龙舟是民间传统文化活动,自然也是与屈原有关的。再如安徽凤阳,不宜说办“朱元璋文化”节,但却可办花鼓文化节,凤阳花鼓名气也很大。至于他们的花鼓词,是颂朱元璋,还是咒朱元璋,是他们的创作自由。名正言顺,名正节顺。既然叫文化,就得有文化,是不是?

【作品赏析】

本文给我们的感觉首先是结构完整,思路严谨、自然、清晰如行云流水。如果把文章的内容比作珍珠,那么作者此文的思路就好比一条串起这些珍珠的坚韧柔滑的丝线。杂文中思想生辉的珍珠就在这条颇具弹性的柔丝上碰撞,迸出智慧的灵光,于字里行间之中流露出来让人感动,对于技巧圆熟的作者来说,写此文的时候可能是信手拈来,一挥而就,期但对作为读者的我来说,却让我赏心悦目,不惜玩味和借鉴。细细品味此文思路,又觉其具备“流水线”逐步完善的性质。它层层深入,笔锋一步步滑到问题的实质“泛文化节的出现”并进行论述。综观全文,笔调洋洒,文气自然流畅。作者行文一气呵成,倘若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又怎能有这样行云流水般的文思?

当我们回过头来重读这篇杂文的时候,它内容的丰富和思想的深刻敏锐更让我感动,情感的波澜也为之激起翻腾,想再倾诉几句而一吐为快。文中由史学界对刘邦“流氓无产者”的称谓谈到司马迁为他记下的《大风歌》;由生活上的“泛文化”现象谈到方方面面的泛文化现象;由历史名人屈原和李白再谈到鲁迅;又由龙舟文化节谈到凤阳花鼓文化节,内容博古通今,旁征博引。深刻易懂的词语犹如情诗里创造的弥漫音韵的意象,总能激起读者的情感和浮想,既给人美的享受,又叫人难忘回味。

同类推荐
  •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爱的毒药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爱的毒药

    这套书阵容强大,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由100个当代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的单行本组成,不愧为一个以“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为宗旨的小小说系统工程。我相信它的出版对于激励小小说作家的创作,推动小小说创作的进步;对于促进小小说文体的推广和传播,引导小小说作家、作品走向市场;对于丰富广大文学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精神世界,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写作能力;对于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 梦魇

    梦魇

    画家的理想鼓舞着年轻人,使他冲开种种阻力而靠顽强的毅力走出绘画人生路。
  •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从体例上突破了《中国小说史略》的框架,却又未背离撰写一般通史的原则。在对古代小说进行分门别类的同时,使读者仍然看出时间上的发展顺序,真正落实了“演变”的前因后果。当然,有些小说是各种题材的融合体,在分类过程分很不容易为它们找到恰当的归属,因此本书的分类未必对每一部作品都区划得十全十美,无懈可击。但这部《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毕竟是从新的角度来观察、考虑问题的,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发。我个人在审读书稿时,就感到它的内容既有纵向发展的脉络,也有横向联系的轨迹,实际上作者们只想在我国古代小说领域中尽量做到点、面、线的结合。可以说,这确是一次大胆而有新意的尝试。
  • 山川之英:四川省区域地质调查队五十年风云录

    山川之英:四川省区域地质调查队五十年风云录

    本书收入112篇纪实文章,分为开创时期、改革年代、新的世纪三部分,记录了不同历史背景下地质工作者的工作经历与情感。同时辑录了四川区地质调查人员创作的散文、诗歌、小说等20篇。
  • 逍遥集

    逍遥集

    一个凡夫俗子闯进诗的殿堂,被那斑斓夺目的光芒刺得眼花缭乱,被古人慷慨的高歌、激愤的呐喊、委婉的吟唱和坦荡的宣泄所感染,于是喜欢上古典诗词。开始学古体诗词,写古体诗词,以为它精炼含蓄,是叙事抒情绝好的方式。用诗词来抒发一时的感受。有感则吟,临景则歌。
热门推荐
  • 傲娇萝莉俘虏冰山校草

    傲娇萝莉俘虏冰山校草

    真是可笑,为什么自己心里出现俩个人.....一个青梅竹马的温顺少年,一个脾气暴躁外加暴躁的痞子男,真是不好选择~
  • 古音王传

    古音王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夙梦千年

    夙梦千年

    我曾以为,我可以一直爱她,直到我发现我失去了爱她的权利。---千离永夜。爱,很简单,又很复杂。---汐雪。我是我,不是她,也不会变成她,你就是你,我不会代替她爱你。---风樱雪。
  • 不死法尊

    不死法尊

    天下虚怀,迷乱众生。我若不死,将万界无敌。我乃是打不死的小强。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处事能力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处事能力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处事能力》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星际战神纪

    星际战神纪

    一个大学即将毕业的平凡人,偶然被卷入决定人类命运的生存之战,一步一步成为星际战神.....大家喜欢的收藏,推荐哦~读者Q群219444550
  • 恶魔校草,我们去看星星吧

    恶魔校草,我们去看星星吧

    (新人新书,但求大家能入坑啦!)自打我苏青苧出世以来,就独得命运恩宠,世上好人如云,可是命运啊,偏偏就宠我,我告诉命运:一定要雨露均沾,可是命运啊,非是不听,就是4大校草扔给我。但我咋就犯贱喜欢上他了呢?还有,偷偷告诉你啊,我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滴神-宫卡婼·苧沫,苏青苧拜拜了,苧沫照样把校草收入囊中。可是你们谁告诉我:苏青苧怎么会喜欢这个恶魔啊!不对,是我喜欢…小片段:我靠在墙边,指着他“别过来!”恶魔校草邪气一笑“站怎么远干嘛,怕我吃了你?不是早就吃干抹净了吗?”“……”(本文分两卷,第一卷是讲苏青苧的,第二卷是讲苧沫的)424579634群名《我们去看星星吧》谢谢!
  •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1862年,晚清经济改革拉开序幕,在执政集团与汉族武装集团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两大军工项目上马。衙门化的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极低,在1872年开始的一场国企反腐运动中,改革的大门向民营资本开放。自此,1872年成为国有向民营、局部向整体改革的一个起点,也是晚清王朝为自己埋下隐患的起点。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张之洞为首的官方实力派成为改革的主角,以唐廷枢、胡雪岩、盛宣怀、郑观应为首的新旧商人成为改革的先锋。朝廷与商人的较量,国退民进、民进国退的多年交锋,最终使经济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场商业势力助推的宪政改革中,1911年晚清走向灭亡。
  • 爱上调皮妃

    爱上调皮妃

    是王爷怎么了?是王爷就可以这么厚脸皮吗?给了休书还带往回偷的!不就是骗了他一张休书吗?却被抓成把柄,被胁迫留在他身边,既然你要来阴的,就休要怪本姑娘来狠的!说她对他不屑一顾,哼,她就要对他不理不睬,除非他先承认爱上了她!
  • 再续诛仙情

    再续诛仙情

    还有多少诛仙情未断还有多少诛仙事未绝还有多少诛仙梦在做梦醒来,诛仙情依在本书续写诛仙后来故事,通篇完畅,只为有一个更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