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从小就品学兼优,一直担任班长一职。进入小学六年级时,小苗突然落选了,原因是同学们认为小苗的工作能力不强。
回到家后,委屈的小苗向爸爸哭诉了事情的原委。这次打击对小苗来说太大了,她对爸爸说,她再也不想上学了!
无论爸爸怎样劝说,小苗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既不出来吃饭,也不听爸爸的劝告。
许多孩子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生活总是非常顺利,一旦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无法接受。对于小苗来说,本来一直当班长,她理所当然地认为,班长非自己莫属。当落选的消息传来时,她自然无法接受。
对孩子来说,挫折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父母要帮助孩子战胜内心恐惧,成为解决问题的能手。父母不仅要学会及时疏导孩子遭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绪,而且要善于主动设置一些挫折,让孩子从小就能勇敢地面对困难、面对挫折。
比如,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每当孩子需要某个物品时,父母不要立刻拿给他,而要让他通过动脑筋,自己想办法去拿;当孩子与朋友之间出现矛盾时,鼓励孩子自己与朋友进行协商;当孩子失败时,鼓励孩子找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避免下次重犯;当生活中出现重大不幸时,引导孩子乐观面对。
很多父母认为,幼小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父母应该多保护孩子,因为挫折会让孩子感到痛苦和焦虑,不应该让孩子遭受太多的挫折和痛苦。父母的这种观念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明智的父母应该树立挫折教育意识。
有挫折教育意识的父母可以把自己事业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不如意告诉孩子,让孩子对挫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孩子正确对待各种挫折树立榜样。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生活的热爱、执著、不怕困难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是孩子面对挫折时最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刘少奇同志说:“小孩子不能什么事总靠大人,要让他自己去闯闯,才能得到锻炼。总靠大人帮助,他倒是舒服、省心,可将来不会做事情。”
1965年夏,刘少奇同志鼓励才10岁的小女儿平平到河北新城县高镇去找妈妈,目的就是想锻炼一下女儿的胆量,让她坚强地走自己的道路。当时,刘少奇同志特地找来秘书,对他说:“我写了一封信叫平平送去,你们不要给她买车票,不要送她上车站,更不要用小车送她;也不要通知光美同志或县委去车站接她,让她自己买票,自己上车。”
刘少奇这样认为:“对小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吃苦耐劳的事情,经风雨见世面的事情,都要放手让孩子去干。这样可能跌些跤子,受些挫折,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得到锻炼。”
其实,孩子受点挫折,对他今后的成长很有好处。孩子遭受挫折的经历,有利于培养现代人的良好品德;有利于发展他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父母应正确看待挫折的教育价值,把它看成是磨炼意志、提高适应力的好方法。
黄思路的妈妈说过这样一件事:
15岁那年,思路赴日本演出,在临行前一天,她的左手肘摔脱臼了,处理好了以后,她便吊着胳膊随团去了日本。她不仅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不便,还坚持练琴。临上台时,她往伤处喷上止痛药,跟另一位钢琴演员一起上台。在她演奏时,那个演员就跪在她身边,为她托着左臂,两个人就这样配合着完成了一场绝无仅有的钢琴独奏。当她大汗淋漓地弹奏完最后一个音符时,台下观众报以激动的掌声和喊声。
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面对困难并战胜挫折,培养孩子的一种耐挫折能力。它不仅包括吃苦教育、生存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也包括独立、勇气、意志及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培养。也就是说,挫折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目的不只是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而是时时地、潜移默化地从各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耐挫折能力。
如果父母一味地把挫折教育看成是吃苦教育,专门让孩子参加一些以吃苦教育为主的夏令营,或参加一些探险、到边远穷山村去体验的活动等,这是片面的挫折教育,或只能说是挫折教育的一个方面。
父母要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为孩子的每个成功而喝彩。当挫折出现时,微笑着对孩子说:“这点儿挫折算什么,你一定可以搞定的!”当孩子战胜挫折时,说:“我就知道你肯定行,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你都能克服的!”
维克多·格林尼亚出生在法国一个有名望的家庭,父亲经营一家船舶制造厂,有着万贯资财。由于家境优裕,父母溺爱和娇生惯养,格林尼亚在青少年时代整天游荡,盛气凌人。他没有理想,没有志向,根本不把学业放在心上,倒是整天梦想当上一位王公大人。由于他长相英俊,生活奢侈,很多年轻美貌的姑娘都非常爱慕他。
但是,在一次午宴上,一位刚从巴黎来的波多丽女伯爵竟然不客气地对他说:“请站远一点。我最讨厌被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视线!”这话如同针扎一般刺痛了他的心。他猛然醒悟了,开始悔恨过去,产生了羞愧和苦涩之感。从此他发奋学习,要追回过去浪费掉的时间。21岁时,他离开了曾使他堕落的家庭,留下了一封信,写道:“请不要探询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地学习,我相信自己将来会创造出一些成就来的。”
他来到里昂,经过两年刻苦学习,终于补上了过去所耽误的全部课程,进入里昂大学插班就读。
在大学学习期间,他的苦学态度赢得了有机化学权威菲利普·巴尔的器重。在巴尔的指导下,他把老师所有著名的化学实验重新做了一遍,并准确地纠正了巴尔的一些错误和疏忽之处。终于,在这些大量的平凡的实验中格氏试剂诞生了。
格林尼亚一旦打开了科学的大门,他的科研成果就像泉水般地涌了出来,仅从1901年至1905年,他就发表了200篇左右的论文。鉴于他的重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1912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此时,他突然收到了波多丽女伯爵的贺信,信中只有寥寥一语:“我永远敬爱你!”
一定程度的挫折可以激发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但如果挫折超出了人的容忍力,就会使人心情苦闷,情绪烦乱,行为出现偏差,甚至造成疾病。
当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时,要引导孩子分析受挫折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并想办法克服困难。当孩子自己克服了困难时,成人应鼓励、肯定。这样,孩子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如果孩子独自克服不了困难,成人应给予适当的安慰,并提供一定的帮助,以免造成孩子过分紧张,影响身心健康。
有许多成人希望给孩子铺一条平坦的路,但这是不现实的。这既影响孩子的交往能力,也不利于孩子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还会造成孩子长大后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产生自卑、抑郁、厌世等不良心理。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时,成人不要觉得孩子受了莫大的委屈,千方百计地哄他或忙着帮他解决困难,而应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他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交往能力。
孩子缺乏生活经验,生活中遭遇挫折是难免的。成人不应嘲笑孩子笨,或责怪孩子这错那错。成人平时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养成孩子胜不骄、败不馁的美德,并在克服困难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应该教给孩子一些对待挫折的方法,并注意用一些机会赞扬别的孩子的优点,慢慢让孩子习惯“有人比他更行”的事实。对孩子的缺点,不管他如何吵闹不听,也要坚决制止,帮助他克服。人的活动都是有目标的,但脱离实际的目标只能使人遭受挫折和失嘲家长平时要多跟遭受挫折、产生受挫折心理的孩子一块儿分析失败的原因看以前制定的目标是否符合实际。如果不符合实际,就应帮助孩子加以调整。如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聪明过人,常会要求他语文、数学考试都达到100分。而一旦考下来,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就会使孩子产生受挫心理。这时家长就不应一味责怪孩子不努力,而应帮助他分析原因,如果期望值太高,就要修订原来的目标,使之更切合实际。这样,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变挫折造成的压力为动力,甩去包袱,轻装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