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朱庇特亲眼看到一些人在肆无忌惮地干一些有违天理的事情,他发火了,他站在云端上说:“现在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经常给我找麻烦,使我厌烦得很,我要让新的居民到世界上去定居。麦丘利,我的儿,你就到地狱去走一趟,把三位地狱女神中最残酷的那位给我召来吧!我曾经喜爱的人类,这次你们都在劫难逃了。”但这些都是气话,朱庇特把这话一说完气就消了。
啊!各国君王,朱庇特让你们成为芸芸众生的命运主宰,那么当你们在生气发火时,最好用一夜的缓冲时间先消消气再说吧!
翅膀轻盈、言语温和的神王之子麦丘利前往地狱去看望地狱女神三姐妹。据说,他喜欢冷酷无情的阿莱克多。令阿莱克多十分高兴,于是她用冥王普鲁东的名义发令,要使整个人类马上全归普鲁东管制。
朱庇特并不喜欢这位“善良女神”的言行,他把阿莱克多打发走后,随即打了个响雷,想把这背信弃义的神劈死。然而驾驭雷霆的,正是受霹雳威胁的阿莱克多的父亲。
此时他只用雷电轰击了一块无人居住的荒地,做父亲的都一样,对女儿一定会手下留情。
结果如何?人类对他的这一宽恕是满意的,但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却抱怨开了。于是,这位能呼风唤雨的神向众神承诺,答应再来几场雷雨,并宣称几场中一定会有机会命中目标。有人笑着对他说:“你是她的父亲,下不了手,最好还是另换一个神,用霹雳去进行轰击吧。”
于是,乌尔冈就被派来执行这项任务。他在自己的熔炉里铸造出两种四棱的箭,其中一种能直射目标,百发百中,这种箭是奥林匹斯山众神射向人们的最常见的霹雳;而另一种则是可以改变方向的,它不仅轰击群山,甚至还时常突然消失。其实天神也挺烦恼的,做天神的王那就更加烦恼了。
德谟克里特和阿布德人
我十分憎恶那些庸俗的思想,因为它们既轻浮,又没有根据,而且还俗不可耐。有的人观察事物经常跟事物发展规律不相符合,他总是以自己的眼光和主观意志作为对事物衡量的标准。
德谟克里特这位希腊哲学家对此深有体会,因为他家乡的人们都认为他是个疯子,没有多少知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在他们家乡,没有人能成为圣经《福音》中所说的先知,其实这些人才疯了呢,德谟克里特倒真是个博学多才的人。
在他的家乡——希腊北部的阿布德人却越来越错误地认为,德谟克里特的确疯了,他们派专人送信给希波克拉特,一定要请他来恢复这“病人”的神智。他们声泪俱下,痛心疾首地说:“我们的同胞丧失了理智,读书使德谟克里特成了一位书呆子,假如他继续恶化最后将变成白痴,我们就没法再看重他指望他了。他说:宇宙是无穷的。照这么说,这宇宙还有其他无数个德谟克里特。持有这些幻想他仍不知足,甚至又加上他的所谓原子学说。原子学说反映了他头脑的虚无,因为他说的都是些无法见到的、虚幻幽灵一般的东西;而且他还呆在原地去测量苍穹。他能熟悉宇宙,但却不能认识自己。前些时候他尚能调解争执,可如今他经常自言自语像个疯子。赶紧来吧!医术高超、学识渊博的希波克拉特,因为他的疯病已达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希波克拉特对这些阿布德人从来就不大相信,但他还是动身前往了。当希波克拉特到来之时,德谟克里特这个被公认为丧失了理智和判断能力的人,正在探索着人和牲畜的身上产生思维的器官究竟是心脏还是大脑。他独坐在浓荫下的小溪边冥思苦想,一些书籍散放在他的身边,他像平时那样精力集中,专心致志,以致没有发觉他的朋友的光临。朋友间见面免了客套寒暄,人们可以想象到,有学问人非常珍惜时间,免去了繁文缛节。他俩一见面,就关于人和智慧等方面交换了意见,根本没有涉及任何琐碎的生活小事。最后又谈到了道德、品行、操守。在此当然没有必要一一赘述两人之间的热烈交谈。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这种说法是相对的。到底这少数人是指哪一部分人呢?抨击、诽谤真理的那部分人包不包含在其中呢?不得而知。
法官、看护和隐居者
有三个品德高尚、很有抱负的人非常想成就一番事业。
三个人在同一思想的指导下,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选定的目标前进。既然殊途同归,条条道路通罗马,因此这三位都暗自较劲,各走各的路。
第一个人亲眼见到财产诉讼过程中,人们焦虑的心情和案子的久拖不决,对此深有感触,自愿担任法官审理案子,并且不需要任何报酬。在人世间,他乐善好施,从不聚敛钱财。自从制定了法律以后,人们由于自己的罪恶,把人生一半的时间都花费在打官司上,也可能是四分之三的时间,甚至是一辈子。这位法官还以为自己能够彻底根除人类这种疯狂而令人厌恶的欲望呢!
第二个人选择了当看护。很多人十分佩服他,与其他德行相比,大家更赞成这种选择,因为减轻病人痛苦实在是积德行善之举。有些病人给这位可怜的看护找麻烦。病人心情抑郁,烦躁不安,个个抱怨不止:“他特别照顾谁谁谁……因为这些人都是他的朋友,而他把我们搁在一旁不闻不问!”
这些抱怨比那位法官所处的困境来说,算不了什么。因为没有一个诉讼人会感到满意,当事者双方都不服从判决。
他们认为法官的判决从来都不公正,类似的说法使法官心灰意冷。无奈,他跑到医院去找看护。
因为两人整日听到的都是抱怨和责怪,他们内心都感到非常痛苦。于是只好选择离开的方式,远离烦恼之地,结伴来到寂静空幽的林子里倾诉彼此心中的烦恼。陡峭的岩石下,泉水清澈见底,在这个好地方,他俩遇见了第三个人,于是一齐向他求教。
这位朋友说:“你们要时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谁能比你们自己更清楚自己所需要什么呢?上帝告诫每一个人,首先你必需学会认识自己。你俩是不是已经在生活过的世界里真正认识了解了自己呢?看来只有找到一个宁静的地方去认真思索才能找到答案。到别处去寻找幸福那是糊涂之至。试着想,你们把水弄浑浊,还能看清自己的面目吗?来,你俩把这水搅浑吧!”
“与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清澈泉水相比,搅浑的浊水就像是片厚厚的云。”
第三个人接着说:“我的朋友,只有让水静下来,你们才能看清自己。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我劝你俩还是永远留在这远离尘世的安静之地吧!”
这两个圣人相信了隐居者的话,听从了隐居者的安排,过起了隐居生活。
以上的例子并不是说从事某一项职业,不尝试艰辛就能够获得成功。既然人世间存在诉讼、生老病死,就应该少不了医生和律师。感谢上帝,我们现在还不缺这方面的帮助。但名誉和利益确实存在,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被名利弄得不知所措。
啊,王侯将相,你们都在为国家大事而操心,无数件意外事故把你们弄得头脑发晕,厄运会使你们沮丧,而好运又让你们腐败沉沦。因此,你们不能够正确把握自己,也不能够正确认识他人。世间的善恶与好坏都有衡量的标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对于一个人或一件事就能体现出来。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向好的方面靠近。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但能不断使自己得到提高,在某种意义上就已是非十全十美所能比的了。
两个朋友
从前,有两个性格相似的人相识了,然后他们很快交上了朋友。彼此推心置腹,相互视为生死至交。
有一天夜里,人们都早早睡了,一个朋友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就直朝另一个朋友家跑去,将他家仆人叫醒,因为他感觉梦神已经迈进了朋友家的大门。被叫醒的朋友非常惊慌,他连忙穿好衣服,系好钱袋,随手操起一根木棒,对朋友说:“半夜造访一定是有急事相告,是不是赌钱输光了?我这里有钱你先拿去。要是和别人吵架,我们一起去论理。我这里还有把利剑,如果需要你也把它拿去。”
“不,”他的朋友回答道,“感谢你的热情关心,我既不需要钱也不需要武器,我只是在睡梦中看到你有些悲伤,我担心你出了事,所以连夜飞奔赶了过来。这就是我半夜来访的原因。”
两人的情谊谁更深些呢?这样的问题不难回答。一个真正的朋友使你感到生活的美好,他的关心来自内心深处,他使你畅叙衷肠,倾吐心声,只要事关朋友,哪怕只是个梦,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他都会为你牵肠挂肚、寝食不安。
名士与商人
有个希腊商人外出去做生意,雇了个土耳其籍的社会名士来保护他。用名士来保护他,这是商人的一个好办法,商人花了比普通人多三倍的钱才把名士请来。因为要付的费用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希腊商人有一点怨言。有三个本领平庸的土耳其人,向商人提出要一起保护他。他们三人报酬的开价其实只相当于付给名士一个人的价格,商人认真考虑了一下,觉得雇三个人比雇一个人安全多了,便和他们把事情谈妥了。
名士得到了这一消息后,有人建议他说,最好给那三个土耳其家伙一点颜色看看,抢在他们给希腊商人当保镖前先除掉他们,要是稍有点耽误,这些家伙联合起来先下手的话,那就不好对付了。
土耳其名士听罢这番话,镇定自若地走到商人家里参加宴会,他的言谈举止让参加宴会的人感到他坚定自信,胸有成竹。尽管他已清楚商人的打算,但外表却没有任何的表露。
“朋友,”他对商人说,“我听说你要同我分手,有人甚至还曾为我对这件事的后果担心,但我相信你是一个明白人,一点也没有那种狠毒小人的模样,在这里我也不想再多说些什么。至于你说要雇那些想保护你的人,我不想多说道理来烦你,我现在只对你讲一个故事。
有个放羊人养了一条牧羊狗来看管羊群,有人不解地问他,养一只食量这样大,一顿要吃一个大面包的狗不也只是看管那些羊儿吗,还不如养几条加起来与它相等的狗划算。牧羊人听了这话,觉得养几条小狗开支要省得多了,在看守羊群方面养几条狗还可能会比单独一条狗照看得要好些。要知道牧羊狗虽然吃得比三条小狗要多,但牧羊人却没有考虑当它和狼搏斗时能以一敌仨!牧羊人终于将牧羊狗送了人,换回三只小狗。他的开销是小了,但要这三条狗遇到狼袭击羊群时,却溜了。羊群对这一点深有感受。
假如你作了同样的选择,必将会后悔不已。如果权衡利弊,相信你还会来找我的。”希腊商人觉得名士的话说得有理,因而继续留用了他。
学问的好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城市里生活着一个大富翁和一个大学问家,大富翁没有学问,比白痴还蠢。大学问家很穷,比乞丐还穷。富翁想贬低大学问家,他认为一切有学问的人都应当尊重他,说不尊重他的人是傻瓜。但人们认为没有道理去尊重一些没有价值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