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8400000015

第15章 陈子昂摔琴求名

陈子昂,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扛旗人,他那首脍炙人口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登幽州台歌》,由于有着深邃的内涵,铿锵的韵律,使人百读不厌。

崇拜名人,尤其崇拜文坛名人,是陈子昂那个时代的社会风尚。陈子昂从巴蜀之地来到都城长安,渴望一显身手,以获取长安文坛对他的认可。然而,长安是名都大邑,四方人才荟萃,要想在某一个领域里出人头地,谈何容易!没有王公贵族的背景,没有文坛名宿的荐举,你纵有出众的才华,在长安也难得出名。

陈子昂出身富豪之家,慷慨侠义,机警过人,但在京城这陌生之地,一时还施展不开。开始,陈子昂也像其他人一样,把自己的得意之作不停地进献给文坛的名宿大老。但总是石沉大海,没有回音,显然没有人愿意赏识他。为此,陈子昂常有英雄扼腕之叹。

一天,长安东市这个热闹的商业区里,来了一位外地人,手里拿着一把光亮照人、精美绝伦的胡琴,标价出售,卖主对每个讨价还价的人说的都是一句话:“100万就是100万,少一个子儿不卖。”

100万,在当时可是一大笔巨款啊!谁能够出这么多的钱来买一把胡琴?然而,这个消息几天便沸沸扬扬地传遍了长安城。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每天从四面八方赶到东市来观看这把胡琴的人,络绎不绝。胡琴一时成了整个长安城各阶层人士关注的焦点。

善于思考的陈子昂决心借这把胡琴为自己引路,邀约了几个朋友一起来到东市。陈子昂拿起这把琴,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大声说:“好琴,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好琴。”然后他对卖主说:“就依你这个价,这把琴,我买了!”说得非常干脆。

围观者无不向陈子昂投以惊异、羡慕的目光,口中发出一片“啧啧”之声。同来的朋友对陈子昂说:“你疯了不成。你也不想想这100万是多少钱!花这么高昂的代价购买一把胡琴,值得吗?你要干什么呢?”

-这时人群中有人高声说:“买琴的这位先生,既然你有高超的演奏技艺,买的又是一把天下无双的好琴,何不当众演奏一曲,让我们一饱耳福呢?”

陈子昂笑笑说:“当然可以。不过弹琴要有一定的气氛,要有条件。比如,要焚上一炷香,要有琴童侍立,这样弹起琴来才富于情趣。随随便便地奏一曲,岂不辜负了这把价值连城的好琴吗?”说着,他用手指指不远处那一片鳞次栉比的房屋说:“那里是宣阳里,我就住在g6里。你们有雅兴听琴的,欢迎明天上午到寒舍去。我恭候你们大驾光临,也期待着一切才高名重的朋友一起莅临指教。”

于是,这样一个精通琴艺、慷慨好客的人立即成了长安城中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

第二天上午,宣阳里的陈子昂家中热闹异常,一二百个嘉宾把家里挤得满满的,不少人只得站在院子里。这些人中三教九流等各色人物都有,其中以文士居多。陈子昂兴奋得脸上焕发出光彩,跑进跑出,指挥家人端茶递水,忙得不亦乐乎。

一个来客有些焦急了,对陈子昂说:“我们慕名而来,是想听听先生演奏美妙琴声的。请快弹奏一曲吧!”

神采飞扬的陈子昂站在人群中间,大声说:“感谢各位朋友的光临。”说着他抱拳向众人施礼致谢,继续说:“我来自巴蜀之地,胸怀大志,腹有文才。我写的诗文,不敢说字字珠玉,但绝不是平庸之作。我曾把诗文投献给一些知名学者。然而,太遗憾了,他们却连看一看的时间都没有,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来得及了解我。”陈子昂看到人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他的话,十分高兴。便伸手从书僮手里接过琴,愤慨激昂地转了话题,“我会操琴演奏,而且技艺不凡;但我不想把时间耗费在弹琴上面,因为那是梨园弟子做的事。”话未落音,举起手中的琴,“嘭”的一声摔在地上,耗费百万的一把琴竟被他摔碎了。众宾客一时哗然,不知陈子昂的葫芦里到底装着什么药。

陈子昂以十分自信的口气说:“我要做的事就是写文章。你们看,我已写好了上百篇文章,我还会继续写下去的。今天,我请诸位来,就是想请诸位帮我鉴定一下文章的质量。如果不好,我马上放把火把它们烧了;如果还有一点价值的话就请诸位多美言几句吧。”

这时只见小书僮捧出一卷卷誊抄工整的文章,陈子昂依次送给每位来宾一卷。客人们恍然大悟:陈子昂是在借此机会宣传自己的文才。

陈子昂的文才的确属于上乘,他的文章刚劲质朴,有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杨雄的风格;他写的诗歌格调清新、明朗刚劲,有汉末“三曹”和“七子”的风骨。人们透过陈子昂的非常之举,进而真正认识了他。就在一天之内,陈子昂的名声传遍了帝京长安,他从一个无名之辈,一跃成为众口宣扬的新闻人物。从此,陈子昂的身价倍增,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听到有人吟诵陈子昂的诗篇和朗读陈子昂的文章之声。

成功的路有很多条,如果一条走不通,不妨换一条。

同类推荐
  • 雨夜看星星

    雨夜看星星

    为博少年一笑,蹂躏着青春,这些文字权当记忆,只为过往的人和物。《雨夜看星星》选于作者高中部分散文、小说,凌乱的笔风下更多的是一种无处逃避的生活。如序言所说:当一切都成为过去时,再美丽的誓言和回忆也已变质,败给了时间。
  • 便纵有千种风情:柳永的风月情缘

    便纵有千种风情:柳永的风月情缘

    柳永,始终行走在宋朝仕途的边缘,他以傲视才情挥就迤逦宋词,他以真心温暖那些倾城女子。想弃了浮华,醉了烟花,终是不舍;想远了脂粉,一心求仕,也未成行。本书为散文体传记,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柳永的词为脉络,运用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展开柳永一生的爱情传奇与功名得丧。
  • 画骨:当代中国文化乱象溯源

    画骨:当代中国文化乱象溯源

    无论一个人处在何种被名利、诱惑笼罩下的环境,无论“名利”的威胁有多么可怕,人都不应该丧失做人的信心,就是应该把这些“诱惑”和“威胁”当做确证自己的人性的高贵和尊严的挑战,越是在诱惑中,我们就要越经得住诱惑,越是在威胁中,我们越要意识到自己是人,越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具有人格尊严和道德品质的人。
  • 永安散文集

    永安散文集

    用文字描绘着生活,记录着生活的趣事、人情。本书分为风土人情,生活随笔,杂文三个部分。
  • 半亩方塘我自闲:那些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

    半亩方塘我自闲:那些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

    本书选取了诸多较有影响力的经典哲理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为了方便您的阅读,编者还在每篇文章的结尾处附注了“哲语沉思”,引导您去品味其哲思与意蕴。相信每一篇美文都会叩击您的心灵,让您在阅读之余收获那久违的感动与激励,从此不再寂寞与孤独,从而怀着淡定从容的心态去找寻那迷失已久的精神家园。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远古蜀王

    远古蜀王

    没有想到,仅仅是自己的一丝信念,却让欧余涛成为了最年轻的部落首领,迷茫,恍惚,矛盾,挣扎。可为了承诺,曾经的懵懂傻小子硬是披荆斩棘,杀出了大陆的一代帝王!而这一切的一切,还得从阳、玄、天、熊、山、云、灵七大氏族开始说起……
  • 回到过去当萌娃

    回到过去当萌娃

    大侦探重生为三岁小萌娃,一个神童从此诞生。卖卖萌、唱唱歌、演演戏,偶尔再破破案,且看小萌娃的幸福时光。“姐姐,抱抱我!”
  • 云端上的爱情

    云端上的爱情

    火遍全球的明星,不再是那个高冷男神,只是个让人恨得牙痒痒的男人。追求梦想的少女,和高冷男神的针锋相对,你值得一看
  • 一夜发白:漠看天下

    一夜发白:漠看天下

    她,一朝被蛇咬,十年不摸绳。他,百花丛中过,却无法降服眼前的她。他始终无法明白,明明他早于那人认识她,她却从来不肯看他一眼,为什么那人连最基本的行走都无法进行,却能俘获她的心。她,用一抹淡笑,看尽天下。他,用一袭白衣,看透身边的她。她始终想不透,明明只是可怜他无法行走,为什么会生出其他情愫,明明已经别人抛弃过一次,却还是奋不顾身的爱上他。
  • 狗血二十年

    狗血二十年

    写这篇故事的初衷只是想吧这些年狗血的一切说出来因为在网络上谁也不认识谁涉及具体人物和地点会代称姑且就当一个故事吧有时候人记忆力太好不是好事
  • 幽灵传说之钟华四室(完结)

    幽灵传说之钟华四室(完结)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即日起,番外添加中,谢谢支持~一点血气+轻微搞笑,不算惊恐的惊恐文。文革时期出现一起专门吸食少女心脏、毁其肢体以维持生气的恶灵。四十几年后,十龄时出生的安静走进钟华大学,这间离城最好的大学却林荫密布、人烟稀少,似乎隐藏不少秘密。在遭遇第一夜见蓝衣少女饮血后,安静加入了专门处理灵异事件的宣传2部,认识了驱魔龙人卓一和身份奇特蓝狐护体的奕辰。在九号公馆的主人苏莫、聊斋老板吴大胖子等人的帮助下,他三人共同破解了齐惘寰毁尸食心事件、夏印天还魂事件、宋氏传人扰钟华、奕辰身世之谜等。幽灵传说正在上演……
  • 葬法倒杖

    葬法倒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吸血鬼实验笔记

    吸血鬼实验笔记

    拿吸血鬼做实验的软科幻,试水之作,不喜勿喷。
  • 江湖如歌之回首不见

    江湖如歌之回首不见

    此文灵感来自歌曲《眉间雪》。见到他的第一眼,被狼崽子一样的眼神吸引了,于是带上同行。只是数年过去,早已忘了初衷是什么,唯记得有他在的温暖。“你就没有想过离开这里吗?”“我怕我一转身,连你也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