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人情变化不是为了刺探别人,而是为了了解人我之间关系的变化,使自己处在“主动”的有利态势上。
“人性”是看不见的,因此“人性丛林”也是一座看不到的丛林。因为不是实体,所以就没有“阻碍”,理应可以通行无阻,可是事实不然。人性丛林里人情的阴晴风雨变化,比实际丛林的变化还剧烈,只不过这种变化既无声又无像,因此,对人情反应迟钝的,免不了要吃一些亏。所以,身处人性丛林之中,对人情的变化不能不加以注意,如此才能进退有据。
何谓“人情”?简言之就是“人之常情”,“常情”即是喜怒哀乐与好恶。要了解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与好恶不难,难的是当这些“人情”产生变化时,你如何得知?老于世故的人不会把人情的变化说出来,也不会摆在脸上。你以为他还是像以前那般,可是真正接触,才发觉不是那么回事;要不就如坠云里雾中,搞不清是怎么回事!这倒也不是老于世故的人喜欢故弄玄虚,而是他们熟知人性丛林的规则,必须站稳自己的立场,先求保护自己,所以才不得不让他人猜哑谜。
难道“人情变化”就这么难以捉摸?
非也,人情变化是有迹可探的,方法如下:
——先观察。观察其平常的言语及行为,这些资料经大量累积之后,自然可理出对方若干思维模式及行为风格,这是“平常”。当发现对方的言行有了“异常”,如由亲而疏,或由疏而亲,由热而冷,或由冷而热时,用“平常”来检视这“异常”,必可了解“事有蹊跷”!
——接下来要求证,以免判断错误。求证的方法很多,可开门见山,可旁敲侧击,可迂回向第三者进行了解,至于采用何种方法,要看事件的性质、你的目的及你和对方的关系。不过一般来说,开门见山应尽量避免使用,因为你无法测知对方的反应,有时反而会把问题弄拧,甚至产生误会。最好是,能迂回尽量迂回,能旁敲侧击则尽量旁敲侧击。
了解人情变化的目的不是为了刺探别人,而是为了了解人我之间关系的变化,使自己处在“主动”的有利态势上,并做出妥当的对应。若不如此,自己反而成为被动者,不但不能掌握机会,也不能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很可能在人生的旅途上,成为落败者。
另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了解人情变化,可用来检讨自己的处世方法。因为人情的变化并不完全是对方个人的因素,有时仅仅是他对你言行所起的反应,不见得含有心机,你若不能及时修正你的作为,很可能就会失去朋友,失去机会!
当然,做个迟钝者也无不可,但在人性丛林里,这种不解人情的迟钝者一般不会有太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