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要想不被杀,必须要有放下和精晦的智慧。
韩信平定齐国后势力之大,可与刘邦、项羽鼎足而三。项羽便派辩士游说韩信背汉归楚,而韩信的手下蒯通则劝他自立为王。
蒯通说:“当初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余约为列颈之交,生死与共,但后来却为了各自的生存和利益而交怨,张耳逃窜归汉,借汉兵杀陈余于低水之上。天下至欢的二人到头来竟相互攻杀,为什么呢?私欲多而人心难测啊!春秋时代越国大夫文种,存亡国而霸勾践,最后却功成而身死,为什么呢?野兽狩捕完了,猎狗就可以煮来吃了,正所谓‘世态炎凉,利尽则交亡’啊!”
“如今你与汉王的交契不及张耳陈余,忠信之心不超过大夫文种,待天下平定之后,你的利用价值就要没了,而杀身之祸恐怕就要随之而来。我又听说一句话:‘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对你而言,这真是最贴切的写照啊!我不由得为你的安危感到担心!”
可是韩信不忍背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王不至于夺去他齐国的封地,所以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然而刘邦打败项羽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立刻收回韩信的兵权,接着改封他为楚王。
一年后,有人密告韩信谋反,汉高祖刘邦遂用陈平之计,伪游云梦,骗韩信前来朝见,然后逮捕了他。无辜的韩信由楚王被贬为淮阴侯,又被送到首都长安软禁,他感叹地说:
“唉!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敌国破灭,谋臣身亡,说的真是一点也不错!”
在长安过着类似囚徒的生活,又长期处在皇帝猜忌之下的韩信,心中的反叛意识渐渐滋长了起来,便与阳夏侯陈稀相约里应外合,起兵叛汉。不久陈稀在北方举兵,自立为代王,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前往征讨,韩信便趁京城空虚之际,积极地策动造反的阴谋。
韩信的秘密行动不幸走漏风声,吕后便与丞相萧何商量,谎称前线回报陈稀已经兵败身死,命群臣上朝祝贺。听到这消息的韩信心中忐忑不安,不知是真是假,便称病不去上朝。萧何于是亲自去拜访韩信,说:
“你虽然有病在身,但最好还是入朝称贺,以免遭人议论。”
萧何是当初极力推荐韩信的人,若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韩信,所以韩信相信萧何不会相害,便跟着他入宫。但韩信一进宫门,就被预先埋伏的武士捉住,随即被杀身亡。韩信临死前说:
“我真后悔没有听从蒯通的劝告,以致今日命丧于妇人之手!”
韩信的成功,是出于萧何的提拔;韩信的败亡,是由于萧何的计划。后世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语,用以比喻成就某事,破坏某事,均出于同一人之手,其典故便是由此而来。
韩信为刘邦立下大功劳,到最后还是逃不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
难道这是功臣的宿命?
非也!这是进退的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韩信能急流勇退,归隐田园,远离权力圈子;或自废军权,以追逐逸乐表示心无大志,则或可保全身家性命。然韩信未体认此权力圈子的现实,反而天真地认为刘邦不会对他下手!而更缺乏智慧的是,韩信人在狱中,还想谋反!要知道,既是夺他军权,刘邦就有万全的准备,就是要你韩信跳进设好的圈套呢!
刘邦不应该吗?刘邦无情无义吗?
我宁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刘邦初定天下,他需要一个稳定的权力结构,换句话说,他必须针对领导班子进行权力重组,以维持统治上的稳定。而功臣一般来说都比较难以摆平,甚至还有可能恃功而骄,不服指挥;若权力的调整不合己意,都有可能起兵造反。所以为了统治上的需要,对功臣的权力有所安排调整是势所必然。在这个调整的过程当中,若功臣的表现让人疑虑,便会发生杀功臣的事情——不是故意要杀,而是不得不杀!
韩信有此下场还有两个因素,其一是他两次以不出兵救援向刘邦要挟功名,刘邦当时虽顺从现实,但却在心里留下疙瘩;其二是韩信有据地称王的倾向,若不处理,韩信将成乱源!
总而言之,韩信是伟大的将领,但欠缺政治的警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