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敌人是智能,消灭敌人是愚行。
苏秦与张仪曾一同受业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家的学术和言论。后来苏秦游说赵王成功,联结六国组成合纵的同盟,一致对抗强秦。当苏秦已经飞黄腾达的时候,张仪却是屡遭挫折,郁郁不得志。
身佩六国相印的苏秦十分重视秦国的强弱,因为如果秦国太过强盛,有实力消灭六国,那么合纵的局势只是昙花一现;如果秦国实力减弱,不再对六国造成强大的危机感,那六国就不会团结一致,合纵抗秦了。不管何种情形,只要合纵一瓦解,那他苏秦的地位也就不保。所以他需要有一个人去操纵秦国的权柄,而这个人就是他的老同学——张仪。
苏秦便派人去和张仪说:
“你曾经和苏秦一起求学,关系很要好,现在他已经显达得意了,你何不去找他,相信他会帮助你。”
于是张仪来到赵国求见苏秦,但苏秦故意摆出官架子,不和张仪见面;张仪想离去,又不让他离开。等过了好几天,才与他相见。接见时,苏秦刻意对张仪很不尊重,让他坐在堂下,拿仆妾的饮食给他食用,并且数次用言语讥讽。苏秦说:
“以你的才干,竟然落魄到这种地步,实在太不中用了,收留你等于是丢我的脸。”便回绝了张仪,命人将他赶出去。
张仪本以为苏秦会眷念故人之情,多少帮助他一些,没想到竟反遭这等羞辱,一怒之下便决定前往秦国。他想六国已是苏秦的势力,自己惟一报复的机会,便是秦国,而且也只有秦国有能力压制六国,他要借助秦国的力量报复苏秦。
苏秦知道张仪贫穷,无法顺利前往秦国,便派一名心腹扮作客商,资助张仪许多钱财。张仪不知道这商人是苏秦派来的,但有了这位贵人的帮助,终于抵达秦国。
游说秦王的结果,张仪马上得到重用,后来更升为秦国宰相,掌握大权,积极谋划进攻六国。
张仪显贵后,重重酬谢帮助他的客商。这时客商才告诉张仪这一切都是苏秦的设计,自己只是奉苏秦之命,扮作商人资助他到秦国,并解释说:
“当初苏秦之所以故意侮辱你,目的是要激励你的意志,让你能完全掌握秦国的政权。否则你一得到秦王任用,只怕会满足于小小的地位,而没有控制全国政柄的企图,以对抗六国。”
张仪终于恍然大悟,万分感激苏秦的帮助和用心。他们二人分别操纵战国七雄中的两大阵营,名义上虽然互相对立,却彼此消长共存,各自长保荣华富贵。
苏秦在这里提供了一个“需要创造敌人,敌人创造需要”的思维。
苏秦希望能长保富贵,这是“需要”;但因为秦国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合纵的存在与否,所以苏秦激张仪到秦国,操控秦国的强弱,让秦国能对合纵的六国保持一定的压力,这是“创造敌人”;当“敌人”秦国对合纵的六国有了一定的压力,这六国为了不被秦国并吞,便“需要”苏秦;同样,秦国为了避免合纵的“敌人”六国太过强盛,自然也“需要”张仪!合纵、连横两组战略思维主导了战国时代的国际关系,但其中的奥妙与诡诈,大概只有苏秦和张仪知道吧!
“需要创造敌人,敌人创造需要”的概念也可移植到企业的经营——创造另一个同质的公司,相互竞争,双方都将因此获利,并成长壮大!另外也可运用在人事布局上,让双方维持一种既矛盾又联合的平衡!
苏秦激张仪也值得一提——羞辱虽然手段激烈,但却可激起对方炽烈的意志之火,因此有人说“请将不如激将”,道理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