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不宜的好处,往往可从别的地方得到更多的好处。
秦国发兵攻打赵国,平原君派人向魏国求救,魏国援军一到,秦军便知难而退。有个大臣向赵王建议说:
“不发一兵一卒就解除国家危难,完成出于平原君的功劳,请求大王加封平原君土地。”
赵王马上就答应了。
平原君的宾客公孙龙知道了这件事,前去对平原君说:
“阁下没有斩将寨旗的战功,就已受封赵国大城。其实许多英雄豪杰之士,能力都远在阁下之上。阁下之所以出任相国,完全是由于王室宗亲的缘故。现在一旦解除国家的危难,便想增加封地,就好像是倚仗宗族的身份邀功,而一般臣民却必须论功才得封赏。我为阁下考虑,认为最好不要接受加封。”
于是平原君谢绝了赵王的加封,但名声反而更为显扬。
平原君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他若接受加封,底下的人必然心里不舒服,他们会这样想——你只是派人去向魏国讨救兵,这样就要加封,太过分了吧!
其实平原君如果接受加封,在情理上也不会太离谱,因为无论如何,他解除了赵国的危机。这是事实!换成别人,还不一定讨得到救兵呢!
论功,平原君是有的;行赏,平原君是可接受的!但问题是,平原君身份特殊,动辄加封,形同特权,看在别人眼里当然不是滋味。因此按理平原君可受之无愧,但依情,谢绝比接受好!因为这样平原君可获得声名,不只手下、朝臣,连赵王也都要赞赏平原君是个廉洁不贪,一心为国之人呢!这种声名所带来的周边效益是无论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政治人物要的不就是这个吗?
平原君的例子足可供所有居领导位子的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