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和解了大的仇怨必然还存有余怨,怎么能够完全修好呢?
因此圣人虽然保存着凭证记录,但并不用它索取苛责于人。
讲利益之德的人会格外讲究那些恩怨功过的凭证记录,而讲精神之德的人则主张彻底消除各种恩恩怨怨。
伦理道德讲的是情深义重,大家相亲相爱、相濡以沫,这一定与善良的人心灵相通。
这一章中老子讲怨与善。本章有“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一句,希望人们做有德行善之人,才可能得天道的庇护。
因为“天道无亲”,对万事万物都非常公正,并非对哪一物有特别的感情,有德行善之人,他所以得到“天”的帮助,那是因为他顺应了自然规律的结果,是他自身努力的结果。这是向那些剥削者进行劝说,劝他们积德行善不要扰害百姓,否则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他在本章里特别强调这一点,他说用“德”和解重大的怨仇,这肯定还留下残余的怨恨,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与人结下怨仇,即要求统治者实行清静无为之政,辅助百姓而不干涉他们;给予百姓而不向他们索取,这样就不会积蓄怨仇,这便是治国行政的上策。否则,肆意盘剥、搜刮,随意施用严刑峻法约束、限制人民,那就会与民结怨,这便是治国行政的下策。我们为人处世的时候应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去修为,对一切事一切人都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态,不分亲疏远近,不计较个人得失,也就不会和他人有矛盾产生,从而不会积累怨气。在《情绪的界说》一书中,哲学家斯宾诺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快乐和痛苦是完全可以相互转换的。
哲人的睿智,虽然并不是所有凡人都能企及的,但其中的精辟哲理,却是任何一个想从忧愁转向快乐的人可以汲取的养料。生活中失败、平庸的人是因为心态和观念有问题,当遇到困难时,他们就会想去找捷径。“我不行,我还是退吧。”结果就会退到了失败的深渊里。而成功者遇到困难时,仍保持乐观的心情,说“我行”,“我一定行”来鼓励自己做下去,不断想办法克服困难,最终走向胜利。爱迪生发明电灯时,失败了上千次,但是他从不退缩,直到最后发明了电灯。积极的心态支配着成功人士的人生,使他们在做人的时候,不拘泥于陈规,而是积极的思考,保持乐观的情绪;而失败者则被过去的失败和忧虑所支配,他们做人保守而呆滞,失之于方圆之间,心态消极、空虚、悲观。
总是有些人喜欢说是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和地位,他们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是无法改变的。可是,实际上我们的现状不是由环境造成的。我们自己才是决定和主宰自己人生的主人。纳粹德国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维克托·富兰克尔说:“就算是到了最艰难的环境里,人也还有一种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心态。”当然,积极的心态不能保证你的人生一帆风顺,事事成功,但是,它一定会改善你做事的方式,进而改善你的人生。只有当积极心态和其他几个成功定律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你才会顺利到达成功人生的彼岸。但是,反过来说,奉行消极心态的人则一定不会成功的。
拿破仑·希尔说,从来没见过持消极心态的人能实现成功的人生的。就算碰运气偶尔成功,那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智慧应用一”
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满是沙漠的陆军基地里。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学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43℃。
她没有人可谈天——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字却永远留在她内心,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塞尔玛一再读这封信,觉得非常惭愧。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塞尔玛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使她非常惊奇,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兴趣,他们就把最喜欢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
塞尔玛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动物,又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她观看沙漠日落,还寻找海螺壳,这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这里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流连忘返的奇景。是什么使这位女士内心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呢?沙漠没有改变,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但是这位女士的念头改变了,心态改变了。一念之差,使她把原先认为恶劣的情况变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并为此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她从自己造的牢房里看出去,终于看到了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