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已。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已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人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翳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人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的女子为妻,名叫武姜。武姜生了庄公与共叔段。庄公出生时倒生,使姜氏备受惊吓,因此取名寤生,姜氏因而不喜欢他。姜氏喜欢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请求武公,武公不同意。
等到庄公登位后,姜氏请求庄公把制邑作为共叔段的封地。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虢叔就死在那儿。你要别的地方我都照给。”姜氏于是要了京邑,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人们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对庄公说:“一般的都邑,城墙超过长三百丈,那就要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规定的制度:大城的规模不得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得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规模符合规定,违反了制度,恐怕对您将有所不利。”庄公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有什么办法来躲避而产生的祸害?”祭仲回答说:“姜氏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不如及早作好打算,别让祸害滋生蔓延。一旦蔓延开来,就难以对付了。野草蔓延尚且难以清除干净,更何况是您的受宠的弟弟呢?”庄公说:“不道德的事做多了必然会栽跟斗,你姑且等着瞧吧。”
过了不久,大叔命令西部、北部边境地区违背庄公,听从自己的节制。公子吕对庄公说:“国家不能忍受有两个君主,对此您有何打算?如果想让位给太叔,那么请允许我去侍奉他;不然的话,就把他清除了,不要让百姓们产生疑惑。”庄公说:“用不着,他这样会自作自受的。”太叔又把那两个地区划入自己的封地,领土一直扩展到廪延。公子吕又进言说:“现在可以剿灭他了,土地多了,得到的民众也就多了。”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扩展得越大,瓦解倒台得越快。”
太叔修葺城墙,屯聚粮食,修整武器,训练好步兵、车兵,将要偷袭国都。姜夫人准备好开城门迎接。庄公打听到太叔起兵的日期,说:“可以下手了!”并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邑。京邑的人背叛太叔段,太叔段只好逃到鄢邑,庄公又领兵攻打鄢邑。五月二十三日,太叔逃亡到共国。
这段历史,《春秋》上写的是:“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段没有恪守做好弟弟的本分,所以不称他为弟弟;兄弟间如同两个国家的国君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呼庄公为郑伯,是讥刺他没好好地管教弟弟,表示这样的结果正是庄公的意愿;不说太叔出奔,是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
于是庄公把姜氏安置在城颍,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没过多久,庄公又后悔了。颍考叔当时是在颍谷守卫疆界的官员。听说这件事,就假借贡献礼物,进见庄公。庄公赏赐他吃饭,他吃的时候有意把肉放在一边不吃。庄公询问其原因,颍考叔说:“小人家有老母,小人所能吃的食物她都吃过了,可是从没尝过国君赏赐的肉,请允许我把这肉带给她。”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孝顺,唯独我就没有!”颍考叔问:“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庄公说出了事情的缘由,并告诉他自己后悔的心情。颍考叔回答说:“您何必为这而发愁呢,如果挖个地道见到泉水涌出,在地道中见面,谁会说您违背了誓言呢?”庄公照他的话做了。庄公在进入地道时,赋诗说:“走入地道中,心里乐融融!”姜氏走出地道时也赋诗说:“走出地道外,心里真爽快!”于是恢复了以往的母子关系。
君子说:“颍考叔的孝心真称得上纯正。他爱自己的母亲,还把爱心推广到庄公身上。《诗经》说:‘孝子的孝心无穷无尽,永远可以赐给你的同类。’说的应该就是这样的情况吧!”
以他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
心理学家阿弗利·亚多拉对忧郁患者都开一样的处方,照着这个处方,即可在两个星期痊愈——
“所谓忧虑症,就是长期累积愤怒与谴责。患者会为自己的罪恶感到沮丧而要求别人同情、保护与支持。
“以自杀作为报复自己,病人们常有这样的倾向,而别人的关怀往往可以缓和他们的自杀念头。所以,治疗的第一步就是告诉他们:‘不要做任何你不喜欢做的事情’,这虽然是一句寻常的话,但却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一个忧虑患者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那么他还有什么好抱怨的?还有什么好报复自己的?我告诉他们:‘如果你想去度假或是看电影,就去;如果半途又不想去,就回来。’让他们像上帝可以主宰自己的世界,感到自由自在。
“第二步就是告诉他们:如果你要在14天之内,治好自己的忧虑症,那就要服用‘时时想着如何为别人带来快乐’的药方。有些病人会说:‘我又没欠他们。’有些则会说:‘这简单呀,我一直都这么做。’其实他根本没有这样做,要求他思索的这句话,他也不当一回事。我告诉他:‘当你睡不着觉时就思量这句话,对你的健康会有帮助的。’第二天我就试着问:‘你是否照着我的建议去做了?’有时他会说:‘昨晚我一上床就睡着了。’这种情况还属较好的一种。
“有些还会回答我:‘无论如何努力还是一样烦恼!’‘但总可以拨出一点时间去做关怀别人的事呀?’我总是满怀希望地帮助他们,可是也有这么说的:‘为什么要我去让他人高兴?为什么不叫那些家伙来关心我?’我回答:‘为了你的健康呀!’实际上很少患者会认真去思考这个忠告。我所致力的是在唤起患者对社会的关怀,因为我知道真正的病因在于他们精神失调,如果他们能与他人和谐共处,病很快就会好的。宗教常教人‘爱你的邻人’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不懂得关心邻居的人就必须承受人生最大的苦难,在他周围的人也会跟着受到危害,人生所有失败都是由这些人造成的。世上最受推崇的莫过于那可携手为伴,可为天下人的朋友,可为婚姻与生活上最佳伴侣的人。’”
亚多拉博士极力倡导“日行一善”。然而,什么是善行?预言家哈梅德说:“所谓善行,就是带着微笑去关心别人。”
为什么日行一善会有如此惊人的效果呢?只因尽心去关怀他人,让他人快乐,同时也以他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
在纽约经营秘书训练班的威廉夫人比亚多拉还要厉害,她只用一天功夫便使她的忧虑症不药而愈,因为她一心只想着如何为两个孤儿创造快乐,她说——
“5年前的年底,我满怀悲伤、沉溺于自怜的情绪中,经过几年幸福的婚姻生活之后,我失去了丈夫。圣诞节愈近,愈是悲伤,这辈子尚未孤身度过圣诞节,因此面对着圣诞节不禁不寒而栗,朋友邀我共度圣诞。可哪有心情呀,且不论参加什么宴会都不会真正快乐的。因此,我婉拒了他们的好意。圣诞节前夕便陷入愁惨的心境中,觉得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人了,以前我所感谢的事物好多好多。圣诞节前一天下午3点钟,走出办公室便漫无目的走到五号街——想驱散自怜自怨的忧虑。大马路上,尽是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的幸福人们,使我回想起过去美好的时光,眼泪竟不知不觉掉了下来。走了不到一个钟头,看到公车站牌而想起过去常和丈夫冒险搭上不知开往何处的公车,于是我就搭上车。车经哈德逊河不久,车上小姐说:‘最后一站了,太太!’于是我便下了车,连该城镇的名字都不知道,那是个宁静祥和的地方,逛到教堂前,‘平安夜’美妙的旋律不时传来,竟不自觉地走了进去。教堂里只有一个琴师和一棵被装饰得光彩夺目的圣诞树,看起来像是星星在月光中舞动。像拖着长尾巴般的旋律,催着我入睡。此刻我已身心俱疲,不知不觉地进入梦乡。
“当我醒来时,竟浑然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只见面前站着两个好像来看圣诞树的小孩,其中一个小女孩问着:‘是圣诞老公公带来的吗?’我一睁开眼把她们吓着了,忙安慰她们说:‘不要害怕!’看她们穿得破破烂烂的,便问:‘爸爸妈妈呢?’她们回答说:‘我们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听了之后,不觉羞愧极了,原来这里还有两个比我更可怜的小孤儿。于是我带她们到百货公司,给她们买礼物。奇怪,寂寞神奇地消失了。这两个孤儿带给我好几个月的快乐,和她们谈话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来拥有的比她们多得多——真该感谢我孩提时代有快乐的圣诞节及父母无尽的爱,其实这两个孤儿给我的还胜过我给她们的,这次经验让我认识到,要自己获得快乐必先带给他人快乐。我发现快乐是会传染的,由施予中获得,从帮助中分享。知道了这些道理后,我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生活。”
这种例子实在太多了,让我们来看看美国海军中,最受欢迎的“花木兰”玛格丽特·耶特的故事——
这耶特夫人是个小说家,但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要比她的小说生动多了。在日军攻击珍珠港的早上,她因为心脏病,一年多前即已卧病床榻。一天24小时中有22小时都得躺在床上,走到庭院晒晒太阳享受日光浴就是她最奢侈的享受了,甚至连这点享受都得由女侍搀扶!当时,她过着死人般的日子,她说:
“要不是日军攻击珍珠港事件的刺激,那么生命可能因生病而毫无价值。
“事件发生后,到处一片混乱,为了把军眷们载到学校避难,于是派遣了军用坦克快速赶到费卡姆机场、斯科费鲁德兵营、卡内欧空军基地等处。红十字会打电话来希望空房子收留避难者,他们的职员得知我床边有电话,便要求我家暂且充当消息联络站。于是我一方面帮忙调查军眷们的避难处所,另一方面士兵们据红十字会的通知也打电话到我家来询问家人的消息。
“当我得知丈夫安然无恙后,便更加起劲地鼓励那些和我一样担心丈夫安危的妻子们,也加倍努力安慰那些丈夫不幸战亡的寡妇们。战况十分惨烈,2117名战死,而800名下落不明。最初,我是躺在床上接听电话的,不久便坐在床上回答电话询问。愈忙碌,精神愈好,以致忘了自己还是个病人,于是起身坐在桌前,一心只想帮助那些比自己不幸的人们。从此之后,除了每晚固定的8个钟头睡眠时间外,白天不再躺在床上。现在想来,要不是珍珠港事件,我今日可能还卧在病榻上。
“珍珠港事件是美国的一大悲剧,但对我个人来说却是我生命的转机。我从这恐怖的事件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力量,使自己不再只注意自己,而能去关怀人,并教给我生活不可缺的积极态度,自怨自怜的情绪也一扫而光。”
如果那些求助于心理分析医生的病患能取法玛格丽特,至少有1/3可以痊愈。卡尔·容格也说:“我的病人中有1/3,并不是真的患有神经症,而只是因为生活无目标、无意义所造成的情绪障碍。”
然而也许你要说:“这些都不奇特嘛,如果是我在圣诞节前夕碰到孤儿,我也会帮助他们的。而如果我是珍珠港事件的玛格丽特,肯定也会这么做。只是我的情况和她们不一样,我只是过着普通的平凡生活——每天做8个钟头无聊的工作,也没有新鲜事发生,怎么会对帮助他人发生兴趣呢?又为什么非那么做不可?”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让我回答你——虽然你的生活单调,但每天难免碰到一些人,而你如何面对这些人呢?只是打个照面就算了?还是仔细观察他们的行为?举例来说:对一位每天为你送信的邮差,你可曾关怀过他?问问他家住何处、有几个小孩、工作累不累、双腿疼不疼诸如这般事情。
杂货店的小店员、大清早的送报童、街角的擦鞋童……他们也都是人,一样怀有他们的梦想、野心、烦恼与快乐……他们也期望别人能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但你可曾关怀过他们?这就是我所想表达的意思。并非要你成为社会改革家,而是要你发自内心去表达一份真诚的关怀和爱心!
这对你有什么好处吗?当然有,这会带给你快乐、满足与宁静。纽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亨利·C·林克曾说:“据我所知,现代心理学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在了解自己与追求自我幸福上,必须训练自己及牺牲自己,这是经过科学验证而发现的真理。”
关心他人,不仅可将自己从烦恼中解脱,还可结交许多朋友,更有助于得到许多快乐。耶鲁大学的威廉·菲尔浦教授曾说:“不管是到旅馆、理发店或百货行等等,我总预先想好把什么样的赞美给予即将见面的人。我并不将他们当做机械中的一个齿轮,而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时赞美售货员的眼睛有多美,有时赞美发型很漂亮,对理发店的店员,则赞美他的技艺好,询问他站了一天累不累?怎么样成为理发师?经历?至今理过多少人的头发……诸如此类的问题,纯粹是在关怀对方。不管是谁,当被别人关心时,总是快乐无比的。我和帮我拿行李的‘红帽男孩’握握手,于是他一整天都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地工作着,有一个酷热的中午,我在火车的餐车上准备进餐,当时车上客人满座,服务员速度又慢。好不容易招待员才过来招呼我,我对他说:‘厨师在酷热的厨房工作,大概受不了吧!’招待员开始问我要点什么菜。刚开始我以为他生气了,后来他大声地说:‘来到这里的客人几乎都是抱怨饭菜不好吃、服务太差、空气闷热、价钱太高等等,我来这里工作19年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你是第一个想到我们的客人,像你这样的客人若能多一点,我们的心情也就会好多了!’
“招待员似乎惊讶于我并未把黑人厨师视做机械中的一个齿轮,而是将他看做‘一个人’。人都是希望被关怀的,每次碰到遭狗的人,我都要赞美他的狗,有时走去又折回再看着它,大多都会看出遛狗的人更加怜惜的抚摸着他的狗。
“我曾在英国碰到一个牧羊人,我由衷地赞美了他的那只牧羊犬,并问他是怎样对它进行训练的。当我离去后,回头仍可看到那牧羊犬前肢搭在他主人肩上,牧羊人满足地喂它。只因我对牧羊犬的赞美,不仅使主人快乐,牧羊犬快乐,自己也很满足。”
和“红帽子”握手,同情在酷热衷的厨房工作的厨师、赞美牧羊犬……这样的人会因不快乐及忧虑而求助于心理分析医生吗?绝对不会的!有句俗谚是:“献出蔷薇的手上,仍留有余香。”
如果你是位男士,下一节你可跳过不看,因为也许你会感到乏味。这是有关一位忧虑的贫穷人家的少女如何吸引许多追求者的故事。当年的这位少女如今已是个祖母了。数年前,我到某地演讲,便在这一对老夫妇家中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她开车送我到车站。当我们谈及交友的话题时,她告诉我:
“卡耐基先生,告诉你一件连我先生都不曾听我说起的往事:少女时代最令我悲哀的莫过于家庭的贫穷,我因此老是闷闷不乐。身上的衣服永远都是便宜货,而且还不合身,跟不上潮流。这些事总令我感到非常羞愧,夜晚躺在床上都不禁暗暗饮泣。后来有一次晚宴,我仔细聆听舞伴的经验、想法及将来的计划。我并不是对他的话特别有兴趣,而只是为了让他不去注意我那身寒酸的穿着罢了,但奇妙的事竟因此发生了——我成为倾听的能手,能轻易地引起男孩们的谈兴,并真的对他们的谈话感到兴趣,甚至因此遗忘了自己贫穷的外表。倾听使男孩们感到快乐,也使自己成为最受欢迎的人。以前我是个没人理的灰姑娘,而现在竟同时有数位青年向我求婚!”
也许有人要说:“对他的事感兴趣实在是无聊,全是毫无意义的,我宁愿多想想如何赚大钱,也不去做你所说的那些蠢事!”
当然,你可以这么认为,但如果你说的是对的,那历史上有名的伟大哲学家、贤人、耶稣、孔子、释迦牟尼、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不全都错了吗?你可以不信宗教的教义,但你不妨听听无神论者的见解。首先让我们听听豪斯门教授的说法,他是当时最杰出的学者之一。1936年他前往剑桥大学作的一场称为“诗的表现与本质”的演讲时说道:“在这个世界上,意义最深远的哲理要算是耶稣所说的:“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生命。”
豪斯门甚至是个无神论者、厌世主义者,曾一度想自杀,但是他却悟出了深刻的道理:一心为己的人反而无法获得渴望的东西,而终其一生只是悲惨失意;唯有奉献自己,服务、关心他人,才能获得生命的喜悦。
如果你仍然不相信豪门斯的话,让我们再来看看20世纪最有名的无神论者西道尔·卓瑞尔的见解。他嘲笑所有的宗教教义,并且坚信人生不过是个愚人所说的那样,是噪音与激情泛滥的毫无意义的东西。但他却支持耶稣主张奉献的教义,他说:“如果想从短暂的一生中寻得快乐,必是以他人为中心,为他人设想,自己的快乐是筑于他人幸福之上,当周围的人们都幸福圆满时,自己才能因此而感染到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