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一般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是以荣庞和功利名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贵、福口子孙。总之,人活着就是为了功、名、位、货等身外之物。对于功名利禄,可说是人人都需要。但是,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人与人的态度就不同了。如果你把它摆在比生命还要宝贵的位置之上,那就大错特错了。
老子告诫,人若只追求自己的荣誉欲望,反而会为其所误,不能完善、保全自己。只有舍弃了追求荣誉、欲望之私,以奉献之心对待天下,才会得到人们真正的信赖寄托,才是真正的珍重、爱惜自己,才符合做人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庄子·在宥》中有段耐人深思的话,道出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真谛。以庄子说的这段话来做此章的结尾。庄子说:“喜欢目明,是迷恋彩色;喜欢耳聪,是沉湎音声;喜欢仁,是乱了德性;喜欢义,是违背常理;喜欢礼,是助长表面技巧;喜欢乐,是助长荒淫;喜欢圣明,是助长各种技术;喜欢求知,是助长天下的弊病。天下人要使性情安宁,这八条可有可无。天下人要不求性情安宁,这八条才纠结扰攘搅乱了天下。而天下人才开始尊崇它们,珍爱它们,天下人的迷惑真是太严重了。岂只是知道一下就算了,而是非常虔诚地谈论它,恭恭敬敬地接受它,唱歌跳舞来歌颂它,这种情况,我有什么办法呢?
所以君子不得已而统治天下,不如实行无为。无为,然后才能使百姓性情安宁。所以说,能珍惜自己的生命来治理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能爱护自己的生命来治理天下,就可以把天下交给他。
所以君子假如能不放纵自己的情欲,不卖弄自己的聪明,坐如木雕泥塑,动如龙腾虎跃;沉默如深渊,出言如雷鸣。精神活动完全出于自然,从容无为就像尘埃在空中飘动,我又何必去治理天下呢!”
总之,老子在这一章是要告诉我们:受宠之时,以平常心待之;受辱之时,更应该以一种平常心对待,就是所谓的“宠辱不惊”,下面的这个例子能很好的说明这个道理。
有位修行很深的禅师叫白隐,无论别人怎样评价他,他都会淡淡地说一句:就是这样的吗?
在白隐禅师所住的寺庙旁,有一对夫妇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无意间,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了起来。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异常!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她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他的名誉虽已扫地,但他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或是冷嘲热讽,他总是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样。
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住在同一幢楼里的一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
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即使有,也只像微风吹过耳畔,霎时即逝!
白隐为给邻居女儿以生存的机会和空间,代人受过,牺牲了为自己洗刷清白的机会,受到人们的冷嘲热讽,但是他始终处之泰然。“就是这样吗?”这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就是对“庞辱不惊”最好的解释,而我们现代人缺乏的正是这一点。
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应保持从容的心态,清醒理智地面对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