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1500000007

第7章 内容丰富的图形知识

我国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得相当早而且成熟。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其中不少包含着图形知识。包括测绘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图形概念的表现形式,土地等平面面积和粮仓等立体体积的计算等。

我国古代数学中的几何知识具有一种内在逻辑,这是以实用材料组织知识体系和以图形的计算作为知识的中心内容。

规、矩等早期的测量工具的发明,对推动我国测量技术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大禹在治水时,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穿着钉子鞋,经风沐雨,非常辛苦。他左手捏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黄河、长江到处跑,四处调研。

大禹为了治水,走在树梢下,帽子被树枝刮走了,他也不回头看;鞋子跑丢了,也不回去拣。其实他不是不知道鞋子丢了,他是不肯花时间去捡。

正如有一句鞭策人心的名言:大禹不喜欢一尺长的玉璧,却珍惜一寸长的光阴。

大禹手里拿的“准”、“绳”、“规”、“矩”,就是我国古代的作图工具。

原始作图肯定是徒手的。随着对图形要求的提高,特别是对图形规范化要求的提出,如线要直、弧要圆等,作图工具的创制也就成为必然的了。

“准”的样式有些像现在的丁字尺,从字义上分析,它的作用大概是与绳结合在一起,用于确定大范围内的线的平直。

“规”和“矩”的作用,分别是画图和定直角。这两个字在甲骨文中已有出现,规取自用手执规的样子,矩取自它的实际形状。矩的形状后来有些变化,由含两个直角变成只含一个直角。

规、矩、准、绳的发明,有一个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这些作图工具的产生,有力地推动了与此相关的生产的发展,也极大地充实和发展了人们的图形观念和几何知识。

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很好的技术平面图。在一些漆器上所画的船只、兵器、建筑等图形,其画法符合正投影原理。在河北省出土的战国时中山国古墓中的一块铜片上有一幅建筑平面图,表现出很高的制图技巧和几何水平。

规、矩等早期的测量工具的发明,对推动我国测量技术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秦汉时期,测量工具渐趋专门和精细。为量长度,发明了丈杆和测绳,前者用于测量短距离,后者则用于测量长距离。还有用竹篾制成的软尺,全长和卷尺相仿。矩也从无刻度的发展成有刻度的直角尺。

另外,还发明了水准仪、水准尺以及定方向的罗盘。测量的方法自然也更趋高明,不仅能测量可以到达的目标,还可以测量不可到达的目标。

秦汉以后测量方法的高明带来了测量后计算的高超,从而丰富了我国数学的内容。

据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记载,西周开国时期周公与商高讨论用矩测量的方法,其中商高所说的用矩之道,包括了丰富的数学内容。

商高说:“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复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商高说的大意是将曲尺置于不同的位置可以测目标物的高度、深度与广度。

商高所说用矩之道,实际就是现在所谓的勾股测量。勾股测量涉及勾股定理,因此,《周髀算经》中特别举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例子。

秦汉时期以后,有人专门著书立说,详细讨论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相似原理进行测量的方法。这些著作较著名的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数术记遗》、《数书九章算术》、《四元玉鉴》等,它们组成了我国古代数学独特的测量理论。

图形的观念是在人们接触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人类早期是通过直接观察自然,效仿自然来获得图形知识的。

这里所谓的自然,不是作一般解释的自然,而是按照对人类最迫切需要,以食物为主而言的自然。人们从这方面获得有关动物习性和植物性质的知识,并由祈求转而形成崇拜。

几乎所有的崇拜方式都表现了原始艺术的特征,如兽舞戏和壁画。可以相信,我们确实依靠原始生活中的生物学因素,才有用图表意的一些技术。这不但是视觉艺术的源泉,而且也是图形符号、数学和书契的源泉。随着生活和生产实践的不断深入,图形的观念由于两个主要的原因得到加强和发展。

一是出现了利用图形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专职人员。从旧石器时代末期的葬礼和壁画的证据来看,好像那时已经很讲究幻术,并把图形作为表现幻术内容的一部分。

幻术需要有专职人员施行,他们不仅主持重大的典礼,而且充当画师,这样,通过画师的工作,图形的样式逐渐地由原来直接写真转变为简化了的偶像和符号,有了抽象的意义。

二是生产实践所起的决定性影响。图形几何化的实践基础之一是编织。据考证,编篮的方法在旧石器时代确已被掌握,对它的套用还出现了粗织法。

编织既是技术又是艺术,因此除了一般的技术性规律需要掌握外,还有艺术上的美感需要探索,而这两者都必须先经实践,然后经思考才能实现。这就为几何学和算术奠定了基础。

因为织出的花样的种种形式和所含的经纬线数目,本质上,都属于数学性质,因而引起了对于形和数之间一些关系的更深的认识。

当然,图形几何化的原因不仅在于编织,轮子的使用、砖房的建造、土地的丈量,都直接加深和扩大了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成为激起古人建立几何观念的基本课题。

如果说,上述这些生产实践活动使人们产生并深化了图形观念,那么,陶器花纹的绘制则是人们表观这种观念的场合。在各种花纹,特别是几何花纹的绘制中,人们再次发展了空间关系,这就是图形间相互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

考古工作者的考古发现证实,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古人已经有了明显的几何图形的观念。在西安半坡遗址构形及出土的陶器上,已出现了斜线、圆、方、三角形、等分正方形等几何图形。

在所画的三角形中,又有直角的、等腰的和等边的不同形状。

稍晚期的陶器,更表现出一种发展了的图形观念,如江苏省邳县出土的陶壶上已出现了各种对称图形;磁县下潘汪遗址出土的陶盆的沿口花纹上,表现了等分圆周的花牙。自然界几乎没有正规的几何形状,然而人们通过编织、制陶等实践活动,造出了或多或少形状正规的物体。这些不断出现且世代相传的制品提供了把它们互相比较的机会,让人们最终找出其中的共同之处,形成抽象意义下的几何图形。今天我们所具有的各种几何图形的概念,也首先决定于我们看到了人们做出来的具有这些形状的物体,并且我们自己知道怎样来做出它们。其实这也是实践出真知的例证。我国古代也对角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加以应用。据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记载,那时人们在制造农具、车辆、兵器、乐器等工作中,已经对角的概念有了认识并能加以应用。《周礼·考工记》中说,当时的工匠制造农具、车辆等,“半矩谓之宣,一宣有半谓之……一有半谓之柯,一柯有半谓之磬折。”其中,“矩”指直角,即90度。由此推算,“一宣”是45度,一是67.5度,一“柯”是101度15分,而一“磬折”该是151度52.5分。不过这不是十分确切的。因为就在同一本书中,“磬折”的大小也有被说成是“一矩有半”,这样它就该是135度了。

各种角的专用名称的出现,既表现了在手工业技术中对角的认识和应用,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对角的数学意义的重视。它使我国古代数学以另一种方式来解决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

至于面积和体积计算知识的获得,与古代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度量衡制度的完善有直接关系。

先秦重要典籍《春秋》记载鲁宣公时实行“初税亩”,开始按亩收税,“产十抽一”。《管子》也记载齐桓公时“案田而税”。这些税收制度的实施,首先要弄清楚土地面积,把土地丈量清楚,然后按照亩数的比例来征税。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丈量土地和计算面积与体积的方法。

先秦时期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后来集中出现在西汉时期的《九章算术》一书中,成为了数学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

另外,从考古工作者在居延汉简中,也可以得到证明。这些成就在数学知识早期积累的时候已经逐步形成,并成为后来的面积和体积理论的基础。

同类推荐
  • 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人体科学是研究人体的功能,如何保护人体的功能,并进一步发展人体潜在功能,发挥人的潜力,提出用“人体功能态”理论来描述人体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认为气功、特异功能是一种功能态,把气功、特异功能、中医系统理论的研究置于先进的科学框架之内,对气功、特异功能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
  • 星际传奇之旅

    星际传奇之旅

    宇宙的奥秘是无穷的,人类的探索是无限的。本书包括金星上的文明遗迹、木星的三大法宝、火星上的金字塔、奇特的土星环、金星是启明星吗、金星上有海洋吗、金星逆向自转之谜等内容,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宇宙世界。
  • 必知的世界战争

    必知的世界战争

    军事科技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先锋,能够极大地促进基础科技的发展。军事战争既有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也有进行武力占领践踏正义的侵略战争,但不论什么战争,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我们都应当避免发生。军事人物既有和平的护卫者,也有发动战争的恶魔。无论是军事领袖,还是元帅将领或英雄,他们都是人类和平的守护神,是人类正义的化身和良知的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大无畏的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发扬,让其精神永垂不朽。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224053
  • 绿色未来,人人有责(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绿色未来,人人有责(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现代人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但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到付出的生态代价,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球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人类能把自然看作自己的附属品吗?
  • 战车王国

    战车王国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热门推荐
  • 毒后重生复仇记

    毒后重生复仇记

    她前世详尽荣华,却遭受背叛,亲眼看着自己的哥哥送上断头台,娘亲自缢而死,她更是沦为贱婢,死在囚禁了她十年的冷宫里,死在令人发疯的寂静里,死在极度的悲哀中。老天开眼让她重生一回,这次她定要让那些曾经背叛她、嘲讽她、侮辱她、唾弃她的人不得好死,为此她要坐的越高越好,狠毒些又有什么呢,今生她要做一位毒后。有朝一日倾权在手,她必杀尽所有负她之狗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彼岸花,太鱼人

    彼岸花,太鱼人

    七月初鬼门开,坟头上香花灯放;七月半游魂欢,夜行莫理身后唤;七月尾阴兵散,孤魂野鬼无人管!
  • 一顾倾城:总裁大人,请放手

    一顾倾城:总裁大人,请放手

    他是M帝国的王者帝少,冷酷无情,却对一个午夜中不想救她,却又不得不救了他的女人动了心,从此念念不忘,情根深种,宠之入骨,爱之入髓!“帝少,少夫人和苏少爷在一起!”“砰!”某人手中的钢笔应声而断,只是在一起,并没有做什么。呵呵,他是大度的男人,不生气不生气!“……”一旁的好友一脸无语,大度?你大度还捏碎了钢笔?!
  • 洪荒之逆转西游

    洪荒之逆转西游

    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一段不为人知的隐秘一场热血沸腾的狂歌当置身这个世界,当置身于这场巨大的漩涡,他又能否独善其身,仅存的传承,当决心暴露在世人面前,又会掀起一片怎样的波澜,一个穿越的灵魂,当与那操控天地的力量站在了对立面,又会给这平静的天空增添多少色彩?
  • 智慧谋略宝库1

    智慧谋略宝库1

    雄心勃勃的帝王将相、能言善辩的文士说客、善于经营的富商巨贾、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智慧谋略宝库》一书囊括。凭借智慧,运用计谋,达到事业或人生的预期目标,是生存的必须,是生活的必然。变幻无穷、克敌制胜的方法智谋尽在其中。
  • 超越职场:职场经理人的生存哲学

    超越职场:职场经理人的生存哲学

    本书在吸取卡耐基和拿破仑·希尔理论精华的基础上,从性格、言谈举止、口才和演讲、人际交往、用人、处世风格等方面,阐述了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的条件,以及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旨在帮助有经验的职场人士尽快成为一个优秀的、让下属信服的管理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天使之怒

    天使之怒

    五万年前,天神为了阻止战争,将自己的天神基因留在人类之中……五万年后,人类进入了纳米时代,再没有国家和政府的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全球纳米技术管理委员会”,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但是,在“善”普照大地的同时,“恶”正潜伏在黑暗中,伺机反扑。柳伊,拥有天神基因的人,当她得到天神基因的那一天,她的父亲也莫名其妙地失踪了,在寻找父亲的过程中,柳伊一步步靠近危险,也越来越接近真相。究竟柳伊会发现什么呢?她最终能不能成为天使呢?本书将带你进入到未来的纳米时代,在科技发达的未来世界,我们会发现:人性的特点暴露无疑,我们需要用我们的善良和正义来战胜冷漠的纳米科技,用爱与牺牲唤醒人性的美好。
  • 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

    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

    《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精选了余显斌的数十篇作品,这些文章情感真挚、语言精美、想象奇特,精 彩纷呈。中小学学生阅读这样一本文质俱佳的文学作品,对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会大有帮助。《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是“读品悟文学新观赏 青少年读写范典丛书”系列中的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