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种现象:因为性情不同而导致不合群。急性的人与疲沓的人难凑在一起,快人快语者和老成持重者凑不到一起,文质彬彬的人同生龙活虎的人难聚首一处。这对生活、工作和交际都很不利。那么,怎样才能跟不同性情的人合群呢?
(1)需要遵循的两个重要法则
尽管你可以去培养相关的技巧获得良好的关系,但这些技巧性的东西都要以两个重要的原则为出发点,否则你的技巧就可能沦为处心积虑。因此,请仔细阅读下面这两条法则。
第一条法则:与其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人和物都会根据我们自己的思维的方式而相应地做出回应和行动。我们大多数人为了达到我们的目标,通常试着去改变他人,而事实上我们只需要改变自己。当我们改变对他人的看法的时候,我们在他们的眼中也已经改变了。
第二条法则: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
一个人经过一个小镇遇到一个老人,他就问这个老人他所居住的这个镇上怎么样。老人想了一想,反过来问他,你觉得你居住的镇上人们怎么样。这个人便讲了一番自己居住地的人们怎样自私、无情,以及那些人怎样地令人讨厌。听他讲完之后,那个老者说:“噢,那么我想我们这里的人大致和你们那里的人差不多。”
如果世界在你的眼里充满了丑陋、邪恶,那你的世界就是一个地狱;如果你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关爱与尊重,那么你的世界就会成为人间的天堂。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法则: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因此,如果你按照你希望他成为的样子去对待他,他将会尽全力成为那样的一个人。如果你对别人报以微笑,那别人就会以微笑回报你。如果你去帮助别人,那这人也同样会帮助你。
要学习接受别人和尊敬别人。一个人或一个团体跟另一个人或团体起冲突的最大原因是一方想将他的价值观和期望强加在另一方身上。要学习原谅别人的过错,欣赏别人的成功,能欣赏别人的意见是真正的成熟。
那些与他人不能和谐相处的人,那些听从了别人的劝告相信其他人都是错误的人,都是不可能成功的。他们忘记了一点,每个人都喜欢和可爱的人一起工作。这听起来可能是陈词滥调,但是大部分人都会忽视这条原则。他们同样忘记了,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他们才是最重要的,并不是只有他们才有重要的事。那些牢记这条规则不被自我蒙蔽眼睛的人,才能够走得更远。他们能够给周围的人施加重要的影响,使周围的人同他们一起努力走向成功。
了解别人要什么,慷慨地去帮助他们得到。如果你帮助别人成功地实现他们的梦想,你就等于实现了自己的梦,你在一生中会交到许多朋友。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失败而不幸的人,你只需去讨那些讨你喜欢的人的喜欢。接受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这个事实,他们跟你一样。“你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就怎样待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箴言。
(2)树立平等观念
所谓“合群”,就是与他人通过心理上的相容而保持平等的交往和相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合得来”。
因此,要想跟人合群,首先要能够平等待人,不要有等级观念。倘若你觉得他们粗俗、缺乏修养、文化层次低,看不起他们,在任何场合都不与他们接触,这便是不平等的心理在作怪,只会导致相互间的隔阂和对立。事实上,一个看不起别人的人,也一定会被人看不起,甚至遭人唾弃。所以,当你不喜欢他人的生活方式或习惯时,最好是尊重他们并平等相待,切不要鄙视他们,不要认为与比自己身份低的人交往有失体面。其实,“布衣之交”最贴心、最牢靠,也对自己最有益处。
(3)学会对别人感兴趣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夫·阿德勒曾经说过:“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他一生中困难最多,对别人的伤害也最大。”事实正是如此,一个你不感兴趣的人,你是不会跟他“合群”的。因为不感兴趣就会导致感情疏远,感情一旦疏远就会产生隔阂,有了隔阂便会格格不入,这样就会使你越来越受到孤立,你就会失掉别人对你的关心和帮助,成为一个无关紧要的孤家寡人。
因此,要摆脱孤独,与人合群,就要学会真诚地对人感兴趣,要从一些生活小节上表现出对别人的极大热情和关注。譬如,要留心观察对方的生活和工作情况,看有无需要帮助的地方;要记住对方的生日,到时去道一声“祝您生日快乐”;对方工作取得了成绩或得到了提拔,别忘了道一声“祝贺”;对方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有天灾人祸,要去表示一下安慰,等等。这样在频频的接触中,就会增进了解,增强相容性,对方也会觉得你时刻把他放在心上而对你产生感激心理,并主动与你交往。
(4)待人宽容
《孔子家语》中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也就是说: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常常不会有鱼虾来繁殖;人太苛察了,求全责备,就无人与之交往。往往一个心地纯真、修养颇高的人却容易有缺乏容人雅量的不足。因为他对自己要求严,便由己及人,对别人的短处和缺点就难以容忍,所以在别人看来就显得难以容人。一个人倘若过于孤芳自赏、自命清高,这个人就难于跟人合群,事业也会随之遭受挫折。
(5)善于尊重和理解对方
“理解能博万人心。”在人际交往中,理解是交际的基础,只有相互间的充分理解,才能彼此心心相英情投意合。当然,理解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缺乏尊重就谈不上理解,甚至产生曲解。
尊重别人,首先要尊重别人的意见。能直言规劝者,可谓诤友。能当面提意见是相互理解和信任的表现,只有真正的朋友,才会放言无忌。所以,在交往中要善于听取对方意见,互相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道越打越厚。其次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是自幼养成的,是受家庭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潜移默化的结果。生活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难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对社会和他人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它只是由各自不同的性情决定的。一般来讲,什么样的性情,就会养成什么样的生活习惯。所以,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就等于尊重别人的人格。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人能够同曾经侮辱过自己人格的人打得火热。
(6)与对方走到一块
人与人之间在性情和志趣上不仅存在着差异,而且也有相同之处。相同则相通,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能将人拧在一起,共同的目标和志向能使人走到一块儿。所以,人与人合群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双方是否能在相同之处产生共鸣。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尽量寻找双方的共同点,使彼此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以减弱影响交际的不利因素,把相互间相左的性格特点放在交际的次要位置,求大同存小异。譬如,交际的双方都有文学爱好,喜欢写文章,但双方却存在着较大的个性差异。这种情况,就要选择前者作为交际的出发点,以共同的爱好来产生共鸣,这是双方合得来的基矗若丢弃了共同的爱好而在不同的个性上去互相指责或计较,就会使本该合得来的双方变得合不来。我们应该多看到别人与自己的共同点,而不应该去计较与自己不同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跟人合群。
当然,合群也要讲做人的原则,如果是同流合污,最好还是不合群的好,那样只能是貌合神离。
(7)不要与消极的的人在一起
如果你处在一个总是与消极的人们为伍的环境里,你就会成为他们消极情绪的牺牲品。消极的人在本能上往往用消极眼光来看待充满可能性的观念,他们不但不善用这种观念,反而拼命找理由来证明它们是无法落实。总之,他们随意扼杀观念,浪费了许多可利用的资源。
而真正的成功者却不轻易放过任何观念,他们会一一加以考察,看看它们有没有发展出好结果的可能。如果某个观念有此可能,他们就根据该观念做出有利的决定,而不会让它悄悄从身边溜走。
因此,你要试着寻访正在做你最想做的那件事情的人,以及在工作上表现杰出的人,和他们谈谈,尽量学习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为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步骤。注意他们的筹划过程,曾遭遇的挫折,以及他们克服不良环境的方法。
对于你的计划,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征询权威人士、专家和同事的意见,以了解每一步骤的可行性。不要害怕批评和建议,也许会从中发现不同的构想,帮助你更有效地达到。
有句古话叫“久入芝兰之室,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讲的是如果一个人一直处在一个充满花草香气的环境里,久而久之被感染了,也就不觉得格外的香了;如果长期居住在贩卖臭鱼臭虾的环境里,久而久之习惯了这种不好的味道,也就不觉得了。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人周围的环境对于他的品位和性格的影响。所以说,选择共事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你日后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和你将来会拥有什么样的选择机会这两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一个艺术专业的学生搬进一间学习自然科学的同学的学生宿舍里,加入这些学生经常谈论关于自然科学的内容,而且他们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宿舍中占主要的作用。久而久之,那个学艺术专业的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会倾向于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他对自然科学的情感就会超过那些只跟本艺术专业交往的,甚至说不定他会选择自然科学作为今后的学习方向。如果一个人的朋友都是些有问题的人,相处的时间长了,这个人说不定也会向着他的朋友的方向发展。如果他的朋友们经常酗酒,大量吸烟,说不定也会影响到这个人养成同样的坏习惯。但是,假如一个人的朋友是有才能的人,他们经常参加一些对自己对社会有益的活动,这样的话这个人也很可能积极地参加这些活动。
交际箴言
人生有一定之规,但是人生并非就此确定,然而掌握了一定之规,就会为你生活的无限种可能创下坚实的基础;交际也是如此,对象、环境、时间、心境等的内外条件的差异使得交际方式会有多种不同,但是基本的原则却会使你的交际变得方便、快捷与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