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普遍存在这样的思想:要想成功,必须以一些人的失败为代价,我们的成功是建立在另一些人失败的基础上的。这种思想是非常荒谬而且有害的。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和对手实现共赢,共赢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聪明的法则遵循者在估量了形势之后,在谋求自身成功的同时,也会想到:怎样让对方也获得益处呢?要实现共赢,你必须先了解对方的动机是什么,对方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然后权衡左右,引导情势的发展,最后得到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这样,不但你能够得己所需,而且对方也将感到自己从中获益了。但是,要知道对方的动机是什么,要知道对方想要什么,这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你必须跳出狭隘的自我,将自己置身事外,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问题。这样一来,矛盾的双方就不是“你”和“他们”了,而且你也不会狭隘地认为:如果自己想获得成功,别人就必须作出让步。
一个懂得共赢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如果你掌握了共赢的思维模式,人们就会乐于与你合作,因为你通情达理,与你合作能够使双方都得到好处。如果你学会了用共赢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做事情,那么你在各种各样的谈判过程中,就更容易与别人达成共识,更容易得到理想中的效果,而且还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掌握了共赢的思维模式,你将变得更加圆融,更懂得尊重别人的权益。这对于你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进步。
芭芭拉·安德森在纽约的一家银行工作,她工作得很愉快,和同事相处得也很好,然而她不得不辞职了,因为她必须搬到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去照顾她那体弱多病的儿子。于是,她给凤凰城的12家银行写信,希望能谋得一份工作,她的信是这样写的:“我在银行界有10年的工作经验,曾在金融业者信托公司担任过不同的业务处理工作,现为一家分行的经理。我对银行内的许多工作,比如与存款客户之间的关系、借贷问题或行政管理等都能胜任,这也许会使快速发展的贵行对我感兴趣。今年5月份,我将迁居至凤凰城,故极其愿意为贵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技之长。如能面谈,看我是否能对贵行有所帮助,则不胜感激。”结果,安德森太太的信引起了11家银行的兴趣。
是的,安德森太太的条件很好,但是同样条件的人才并不少见,为什么安德森太太能受到如此青睐呢?原因是,安德森太太没有在信中多谈自己的要求,而是把焦点集中在银行的需要上。很明显,她是抱着共赢的观点和心态去写这封信的,而正是这一点引起了几乎所有银行的兴趣。
毫无疑问,懂得为别人考虑、拥有共赢观念的员工是任何企业都需要的。
共赢的思维模式源自工作场合,但它并不局限于此,你可以把它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场景中,也可以用它去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举个例子来说,你们一家几口商量到什么地方去度假,你希望到法国去骑马,而其他人却更想到海边去钓鱼、驾驶帆船。如果你坚持自己的意见,则必然让其他人不高兴,这当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这个时候你就要开动脑筋,想一个让自己和别人都感到满意的方案出来。想一想,是否有一个地方既能骑马又能钓鱼、驾驶帆船?找到这样一个地方,全家人都能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这样就达到了共赢的效果。
如果你是一个家长,把共赢的思维运用到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上,也会有良好的效果。许多家长不顾孩子的想法和需要,自作主张地给孩子定下许多硬性的规定。这很有可能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他会坚决抵制你的规定,甚至会对你的每一个决定都持不合作的态度。这样你的教育理念就很难继续下去。相反,如果你能在制订规则的时候多问自己几遍:“怎样才能让孩子也感到满意呢?”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就很容易把各种问题处理得更好。因此,共赢的思维模式还会帮助你成为一个成功的家长。
交际箴言
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生活中,谁都想做一个成功者,谁都想赢,这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人愿意成为一个失败者,更没有人会树立一个成为失败者的理想。而双赢则可以完美解决这个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