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弃是一种智慧,因为“舍”的后面就是“得”。懂得舍弃,才会成功:懂得舍弃,才会持续成功:也只有懂得舍弃,才会在成功之后迎来更大的成功。
同时,舍弃也需要莫大的勇气。所谓壮士断腕、丢车保帅,说明舍弃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或者赢取最后的胜利,但你必须首先承受“断腕”和“丢车”的痛苦。舍弃老功臣,要顶住各方面的压力:舍弃管理模式,要承受过渡期间的阵痛;舍弃产品和经营模式,更要承担失败的风险;而舍弃自己,则是智慧、勇气、与能力的综合体现。
日本著名的经营顾问一仓定先生在他的《社长论》中说:“产品慢慢上了年纪,销售额的增长渐渐变得困难了。反过来,效益也日益低下。于是这个产品成了造成企业业绩恶化的罪魁祸首。是否放弃这个产品,对企业业绩的好坏影响极大。但是通常很难做出放弃它的决定,因为它曾经是我们公司的龙头产品。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却难以实施。‘割爱’之难,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想像的。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舍弃是革新的第一步。”正因为舍弃太难,所以成功者永远只是少数。
有一个很老的典故。是说两个和尚都想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但是一个穷一个富,结果是那个穷的靠“讨饭”(和尚应该说是“化缘”)到了,而那个富和尚却一直没有能到,因为他一直在想如何租船及设计路线等事情。
从这个典故来说,其实比较容易到达目的地的本来就应该是那个穷和尚。原因很简单,因为穷和尚要舍弃的东西比富和尚要少得多。穷和尚本来就是靠“化缘”来生活的,他出去也是“化缘”,而且还可以多些游历,并且千古留名,何乐而不为?最多只是舍弃了一个熟悉的“化缘”环境。而富和尚就不一样了,他至少要舍弃那安逸富足的生活,也许还要舍弃已有的“威望”等其他一些无法舍弃的东西。所以,穷和尚比富和尚更容易到达自己的目标。
有时,我们之所以没有成功,不是因为条件不够好,而是条件够好。而我们无法舍弃现有的一切,结果也就一直没有成功。佛语有云:勇于追求是一种精神,勇于舍弃却是一种境界。的确,尘世中有太多的功名利禄,人浮于事,便有了太多的追求思慕。然而生命毕竟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旅程,揽住了明月,就挽不住清风。
为了追求大山的巍峨伟峻,就必然要舍弃小丘的玲珑俊秀;为了追求大江的波涛浩瀚,就必然要舍弃小溪的清流婉转;为了追求大漠的孤烟耸立,就必然要舍弃小园的豆苗稀疏。
果实舍弃了花朵的美丽,换来了秋实的丰硕;小草舍弃了温室的舒适换来了生命的刚强;幽兰舍弃了婀娜的姿容,换来了清新的暗香;雄鹰舍弃了低空的浅飞,换来了高空的壮美;烟花舍弃了安静的闲逸,换来了五彩的神奇。
舍弃了花团锦簇的渲染,一抹衰兰数枝瘦竹才能勾勒出画的风韵;舍弃了八音齐奏的喧嚣,五尺桐木几缕弦才能流淌出泉的天籁;舍弃了浓辞艳赋的堆砌,一藤一树一鸦才能点缀出秋的悲凉;舍弃了推杯换盏的更迭,一盏清茶半碗米粥才能烘托出人的情操。
学过茶道的人都知道有一道工序叫做舍弃,超脱红尘的人都知道有一种境界叫做舍弃,深谙人生的人都知道有一种智慧叫舍弃。
舍弃了五斗米,陶渊明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舍弃了官场名利,李白道出了“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清幽;舍弃了富贵生活,杜甫看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的悲怆;舍弃了浮世华美,王维悟到了“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雅致。
舍弃不是失掉幸福,而是成就完美——经过淘洗的完美。人生不能追求绝对的完美,但我们可以追求经过舍弃的完美。就像背上包袱太多,我们需舍弃一些轻松上路一样。
人生本就是一条路,一条漫长且艰辛的路,途中会有鸟语花香,会有花红柳绿,但前进的脚步不能止住,因为我们追逐的是梦想,寻求的是明天,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舍弃那些看似美好的温柔陷阱,才能追求那些遥远的人生梦幻。
生命亦如是,生命只是我们借来一用的资本,经营的项目由我们自己选择,但资本有限,这样我们就须舍弃一些非必需的项目,那么当生命归还时,我们可以仰望苍天自豪地吟啸:“我是最后的赢家!”纵然归还了资本,我们还有盈利,可供世人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