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意味着权力、尊严。
每个人都有自尊,领导者更多一层光环。我们在公开场合特别要照顾领导的尊严感。
在领导的眼里,如果自己的下属在公开场合使自己下不了台,丢了面子,那么这个下属肯定是对自己抱有敌意或成见,甚至有可能是有组织。有预谋地公开发难。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人们都喜欢喜欢他的人,人们都不喜欢不喜欢他的人。”这样,在公开场合不给领导留面子的结果便是,领导要么给予以牙还牙的还击,通过行使权威来找回面子,要么便怀恨在心,以秋后算账的方式慢慢报复。
这种结果,自然是下属在提出批评和意见时所不愿看到的,也违背了他的初衷。他大概忘记了,无论是领导,还是他本人,都是中国人,都生活在充满人情味,讲究人际和谐的同一个社会中。
领导十分注意自己在公开场合的面子,特别是在其他领导或者众多下属在场的时候,这决不仅仅是因为有个文化的潜意识在作祟,更是在于领导从行使权力的角度出发,维护自己权威的需要。这种需要因受到公开的检验而变得更加强烈甚至是不可或缺。
威信受到损害,便会使权力的行使效力受到损失。它影响到领导在今后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方面的决定权和影响力。因为人们不禁要问,他说的是否都对呢?是否会产生应有的效果?……这样,下级在执行中便多了几分疑虑,这必然会降低领导权力的有效性。因为服从越多,权力的效果就会越好。行使权力必须要以有效的服从为前提;没有服从,权力就会空有其名。
自尊受到伤害,是最伤人的感情的,因为它触动了人最为敏感的地带,挫伤了“人之所以为之”的信条。在公开场合丢面子,这说明领导正在失去对下级的有效控制,于是,人们不禁对他人的能力乃至人格都产生了怀疑。因此,无论是谁,身处此境,最先的反应肯定是怒火中烧,而不是理智地对意见内容进行合理性的分析。那么,此后的一系列举动肯定都是很情绪化的。即使他很有面子、很得体地将这件事掩饰过去,情感上的愤怒依然是存在的,这个阴影将会把你美好的印象浸没,使你在后来饱尝麻烦,悔恨不已。
晏子是一个很高明的职员,他既充分地维护了齐景公的尊严,又保全了烛邹的生命。
春秋时期,齐景公放荡无度,喜欢玩鸟射猎,于朝事不甚理睬,却对鸟的生死存亡关心备至,派烛邹专门看管鸟。一天,烛邹一时不慎,鸟全跑光了。齐景公大怒,要下令斩烛邹,晏子闻讯,急忙赶到,并请求在齐景公面前数说烛邹的罪状,还说这样可以让他死个明白,也好让众人服气。景公应允。晏子便转向烛邹,大声斥责道:“烛邹,你为君王管鸟,却把鸟丢了,让君王不能安心于社稷,这是第一大罪状;你使君王为了几只鸟杀人,这是第二大罪状;你使诸侯听了这件事,会责备大王重鸟轻人,这是第三大罪状。以此三罪,你死有余辜!”说罢,转身请求景公杀烛邹,景公再昏,也能听出这番话的意思,于是羞愧地说:“不杀!不杀!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我们给领导尊严感,是在明是非的情况下,并且可以用智慧去很好地进谏。李斯,的确是很讨秦始皇的欢心,但他却是盲目地服从,被世人所唾弃。
李斯就是个死心塌地跟秦始皇走的人,对秦始皇逆来顺受,言听计从。秦始皇是个鱼肉百姓的昏君,大兴土木,工程很多,为行建功立业之实,他决定东填大海、西建阿房宫、南修五岭、北筑长城,群臣听说后喧哗不止,劝谏者颇众,秦始皇很不高兴。此时,李斯却称赞了秦始皇的计划道:“陛下深谋远虑,此数举措置得宜,导万民于千百世之鸿利。目下诸多困境,可致后世无穷之基业,奈何着眼于近途,而遗千古之功。”秦始皇听完很高兴,自然没看错了人,是个人才。李斯见秦始皇龙颜大悦,更是明目张胆地大肆吹嘘:“今陛下动众兴工,圣王之举也,奈何言之涌涌,尽阻基业之创就,臣不知何由至此。”秦始皇高兴地说:“丞相所言极是,朕意已决,众卿无需赘言。”自此把李斯视为知己。
李斯在大兴土木方面盲目信从秦始皇,并为之歌功颂德,仅仅为一人着想,却害苦了天下老百姓,助长了秦朝的苛政,不仅激怒了民众,而且加速了秦王朝的崩溃。
聪明的下属既尊重领导的决策和命令,又能有分辨地执行领导的决定,只要事情解决得完美,把功劳很大程度上归于领导,同样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信赖。
想要别人接受你的想法,首先就要试着接受别人。向领导请教是一种进谏的方式。
向领导请教,有利于找出你们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既包括在方案上的一致性,又包括你们在心理上的相互接受。许多研究者都发现,“认同”是人们之间相互理解的有效方法,也是说服他人的有效手段,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个人爱好或想法,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你就越具有说服力。因此,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顾客相称。正如心理学家哈斯所说的那样:“一个造酒厂的老板可以告诉你一种啤酒为什么比另一种要好,但你的朋友,无论是知识渊博的,还是学识疏浅的。却可能对你选择哪一种啤酒具有更大的影响。”而影响力是说服的前提。
有经验的说服者,他们常常事先要了解一些对方的情况,并善于利用这点已知情况,作为“根据地”“立足点”。然后,在与对方接触中,首先求同,随着共同的东西的增多,双方也就越熟悉,越能感受到心理上的亲近,从而消除疑虑和戒心,使对方更容易相信和接受你的观点和建议。
下属在提出建议之前,先请教一下自己的领导,就是要寻找谈话的共同点,建立彼此相容的心理基矗如果你提的是补充性建议,那就要首先从明确肯定领导的大框架开始,提出你的修正意见,作一些枝节性或局部性的改动和补充,以使领导的方案或观点更为完善,更有说服力,更能有效地执行。
请教会增强领导对下属的信任感。当你用诚恳的态度来进行彼此的沟通时,领导会逐渐排除你在有意挑“刺”儿。你对领导不尊重等这些猜测,逐渐了解你的动机,开始恢复对你的信任。
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信任是人际沟通的“过滤器”。只有对方信任你,才会理解你良好的动机,否则,如果对方不信任你,即使你提出建议的动机是良好的,也会经过“不信任”的“过滤”作用而变成其他的东西。
卡耐基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霍尔·凯恩写过很多小说,比如《基督教徒》《罗岛法官》《漫岛人》都是本世纪早期的畅销书。有成千上万、数不清的人读过他的小说。他是一个铁匠的儿子,他一辈子上的学没有超过八年,但是,当他去世时,他是当时最富裕的文学家。
他的经历是这样的:霍尔·凯恩喜爱14行诗和民谣,因此他贪婪地读完了丹特·加布里埃尔·罗塞蒂的全部诗作,他甚至写了一篇讲稿赞扬罗塞蒂的艺术成就,并寄了一份给罗塞蒂本人。罗塞蒂很高兴,大概他想:“对我的能力持这样崇高观点的年轻人一定是才华横溢的。”因此,罗塞蒂邀请这位铁匠的儿子到伦敦作,他的秘书,这是霍尔·凯恩生活的转折点。因为他的新职务使他见到许多在世的文学艺术家,并从他们的建议中获得教益,从他们的鼓励中获得鞭策。他开始了文学生涯,并扬名天下。
他的家,曼岛的格里巴堡,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的必访胜地。他的遗产有几百万美元。然而,如果他不曾写那篇表达了他对一个名人崇拜的文章,谁知道他会不会一生穷困潦倒。
默默向领导请教,是一种大智若愚。
曲径通幽是一种风景,以退为进是一种策略。
自然,对于许多领导来说,由于历事颇多,久经世故,是能够临危而不乱,沉得住气的,不会立即做出过激的反应。而且,许多领导还是有一定心胸的,不会褊狭地受情绪左右,意气用事。但是,其心中的不快却是不能自控的,而且由于领导处于指挥全局的岗位上,又加入了权力的因素,领导是很难避免出现愤怒情绪的。下属的直言不讳,往往会使领导觉得脸上无光,威名扫地,而领导的身份又决定了他非常需要这些东西。
过于直指的批评方式,会使领导自尊心受损,大跌脸面。因为这种方式使得问题与问题、人与人面对面地站到了一起,除了正视彼此以外,已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而且,这种方式是最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和对立情绪的。你的反对性意见犹如兵临城下,直对上级的观点或方案,怎么会使领导不感到难堪呢?特别是在众人面前,领导面对这种已形成挑战之势的意见,已是别无选择,他只有痛击你,把你打败,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与权威,而问题的合理性与否,早就被抛至九霄云外了,谁还有暇去追究、探索其中的道理呢?
事实上,我们会发现,通过间接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意见反而更容易被人接受,这大概就是古人以迂为直的奥妙所在吧!
原因其实是很简单的,间接的方法很容易使你摆脱其中的各种利害关系,淡化矛盾或转移焦点,从而减少领导对你的敌意。在心绪正常的情况下,理智占了上风,他自然会认真地考虑你的意见,不至于先入为主地将你的意见一棒子打死。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的,每人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有些问题可以不必采用直接批评的方法,相反,可采用间接的方法来指出问题,有时效果反而会更好。
其实,领导也是很普通的人,通过迂回的办法去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并力求使领导改变主张,仍然是十分奏效的方法。你无须过多的言辞,无须撕破脸面,更无须牺牲自己,就可以说服领导,接受你的意见。
迂回曲折的建议方式,有很多成功的故事。
据载,魏王李泰喜欢文学,受到唐太宗的宠爱。有人说大臣中有瞧不起李泰的,唐大宗大怒,召众大臣责备道“隋文帝时,众大臣都被诸王踩在脚下,我如果骄纵他们也这样做,岂不折杀诸位使诸位蒙受耻辱吗?”
魏征一听皇上说话离了谱,赶紧接上说:“若说法纪纲常被彻底破坏,固然不必理论,如今有圣明君主在,魏王当然没有辱没群臣的道理。隋文帝骄纵他的儿子,最终都做了刀下之鬼,这也值得效法吗?”
唐太宗听了,高兴地说道:“我因私爱而忘公义,听了您的话才知道自己理屈。”
魏征之所以能说够说服唐太宗,是因为他赞美太宗是“圣明君主”,先让他心里舒服一下,如果魏征以硬碰硬,结果难以想像。
三国时期,魏王曹操准备镇抚关中之后,即回师洛阳,可是关中某地豪强许攸拒绝率部归顺曹操,还说了许多谩骂曹操的话,曹操大怒,准备下令讨伐许攸。
群臣因此纷纷劝曹操宜用招抚的办法使许攸归服,以便集中力量对付蜀、吴军队的侵扰。曹操丝毫听不进去,横刀膝上,群臣们吓的不敢作声了。
留府长史杜袭却仍上前劝谏,曹操劈头喝道:“我的主意已定,你不要说了。”
杜袭问:“殿下看许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不过是凡人罢了。”
杜袭说:“对呀,只有贤人才了解贤人,圣人才了解圣人,像许攸这样的凡人,怎么能了解殿下的非凡的为人呢?所以,你犯不着跟他生气。现在大敌当前,豺狼当道,你却要先打狐狸,人们会议论你避强攻弱的。这样的进军算不上勇敢,收兵也算不上仁义,我听说张力千钧的巨弩,不会对小老鼠扳动扳机;重量万石的大钟,不会因为小草棍的敲打而发出声音。现在小小的许攸,哪里值得烦劳殿下的圣明威武呢?”
曹操听了这番话,觉得很顺耳,被伤害的自尊心得到补偿。以其矛攻其盾,这是必须法则——劝谏。如果,我们用领导的言语为根据,自然是“言之有理”的。
《世说新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个叫许允的人在吏部做官,提拔了很多同乡人。魏明帝察觉之后,便派虎贲卫土去抓他。
他的妻子赶出来告诫地说:“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让他向皇帝申明道理,而不要寄希望于哀情求饶。
于是,当魏明帝审讯许允的时候,许允直率地回答说:“陛下规定的用人原则是‘举尔所知’,我的同乡我最了解,请陛下考察他们是否合格,如果不称职,臣愿处罚。”魏明帝派人考察许允提拔的同乡,他们倒也都很称职,于是将许允释放了,还赏了一套新衣服。
许允提拔同乡,根据是封建王朝制定的个人荐举制的任官制度。不管此举妥不妥当,它都合乎皇帝认可的“理”,许允的妻子深知跟皇帝打交道,难于求情,却可以“理”相争,于是叮嘱许允以“举尔所知”和用人称职之“理”,来抵消提拔同乡。结党营私之谦。这可以说是善于根据说话对象的身份来选择说话的技巧的例子了。
以领导的话作为你评价事物的标准,会使你在劝谏领导的过程中处于一种安全、有利的地位,因为领导是绝不反对别人引用自己的观点的,而且,它会激发领导的心理认同感和成就感,心生欣悦,或至少不会有所反感。再把领导的观点加以引申,最后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不可行的结论,就会使领导得以醒悟,同时,也使你的观点得以巧妙地表达。聪明的下属是不会忽视这种委婉却是十分有效的劝说方法的。
在《古今谭概》中,曾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齐宣王斩杀了谋叛之臣齐国大夫邾石父,并准备灭其九族,斩尽杀绝。邾石父的族人就跑来求救于艾子。于是,艾子来到齐宣王面前,问道:
“谋叛的只是邾石父一个,他的宗族有什么罪,要被杀呢?”
齐宣王说:“这是先王的法度,不敢废掉,法典上明明白自地写着‘与叛同宗者杀无赦’。”
艾子说:“我也知道大王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我听说以前公子巫在邯郸投降了秦国,公子巫不是大王的舅舅吗?那么大王也是叛臣的族人,按照法典也该连坐,希望大王马上自尽吧,不要因为爱惜自身而破坏了先王的法度。”
说罢,便从怀中掏出一根绳子来,郑重其事地献给齐宣王。
齐宣王哭笑不得,只好说:“先生,算了吧,我赦免他们就是了!”
人,在高兴的时候,往往会很容易接受意见,娱乐是领导难得的放松机会。
在娱乐中趁领导心情好时提建议,更容易为领导所接受。此时,你可采取潜移默化传输思想的方式,也可以运用借题发挥巧妙引申的方法,但要注意,一定不要使领导感到扫兴。
现代心理学证明:人在情绪不佳、心有忧惧等低落状态下较之平常,更容易悲观失望、思维迟钝且情于思考,情感波动大并易产生过激行为。这说明,人是一种有着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动物,其思维特征要受到某种心理状态的影响。因此,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我们也要注意对方的情感变化,趋利避害,从而占据某种心理方面的优势和主动,防止使自己受到不必要的消极伤害。
领导也是人,也无法摆脱上述思维规律的影响,这就提醒我们,一定不要在领导情绪不佳时进言;同时,也启示我们,在领导心绪高涨。比较兴奋时提出建议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左传》上记载有这样一件事:晋灵公为了享受,大兴土木,建造九层高台,搞得怨声载道。不少大臣直言谏阻。晋灵公不但不听,还张弓搭箭,扬言谁再对此事多言就射死谁。许多人都被他给吓住了。这时,大臣荀息走过来,笑着对晋灵公说:“我愿为大王表演一个小技艺,把12个棋子堆起来,我还能在上面放9个鸡蛋。”晋灵公一听,觉得很惊奇,就放下弓箭;来看荀息的表演。当看到苟息果真把棋子摆起来,又往上面放鸡蛋时,晋灵公十分紧张,不自禁地连声说;“危险!危险!”听了这话,苟息不动声色地说:“这还算不了什么,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晋灵公听到这话,好奇心更盛,连忙催荀息表演给他看。荀息一见时机成熟,便向晋灵公说道:“这九层高台修了三年还没造成,现在地无人耕,布无人织,国库空虚,一旦外敌入侵,国家很快就要灭亡!大王,还有比这更危险的事吗?”这一番话,说得晋灵公恍然大悟,于是下令停止修造高台。
荀息没有被射死,还成功地劝阻了晋灵公九层高台的建造工程。
荀息用一种很轻松的方式办成了大事。
在娱乐中,领导心情比较高兴,情绪较为放松,更容易接受下属的一些建议。但是如果不能细察当时的情形,不能选择有利的进言时机,有时反而会弄巧成拙,招致领导的不快。
周恩来总理也曾很好地运用娱乐方式,解决了一个外交难题。
当年有某国高级官员访华时,被我国展示的国宝九龙杯迷住了,爱之心切,竟然做了梁上君子,工作人员发现九龙杯被盗后,马上向周总理作了汇报,建议对外宾进行搜查。
在当时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周总理考虑如果采取搜查措施,一方面会使外宾下不来台,面子上难堪,更重要的是极有可能造成政治上的失误。因此不同意这种做法。那么,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既找回九龙杯,又不伤外宾的面子呢?周总理也不禁锁紧了眉头。恰巧当时安排的活动是看杂技表演,周总理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下令对九龙杯失窃一事不要声张,马上安排外宾看杂技。
当演到魔术节目时,魔术师拿出了剩下的几只九龙杯,先向观众作了介绍。然后说,现在已把几只变到台下,马上就可以变出来。说着,来到偷杯的外宾面前,果然将九龙杯从他的包里“变”了出来。观众一片掌声,外宾虽略显尴尬,但总算保住了面子。
魔术表演确实是个机会,周总理随机应变,解决了外交场合的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