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警戒解除”,改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素质教育以及和谐教育的大前提。一贯喜欢玩“猫鼠游戏”的教育手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老师只有放下“师道尊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
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朋友式的关心,不仅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帮助,而且同时也会有利于开展班级的工作。那么,如何才能当好这个“朋友”呢?
首先,老师应在教学上勤奋钻研。唯有丰富的学识,完美的精神品质,完善的人格,才能让学生打心底里佩服你,做一个他们值得信赖的“朋友”。
其次,教师要将自己放在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日益走向自由、平等、民主,因此,直接塑造新一代灵魂的老师应该也必须在学生年少时,就给予他们民主、平等的思想熏陶。
最后,身为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表示关心,更要对学生的思想以及生活多加关注,并且积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当中遇到的困难。最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成为学生的朋友的途径,莫过于关心他们的思想与生活了。
“解除警戒”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从深层次去挖掘学生的内心,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与学生所处的心理环境,同其他同学之间的互动所带来的影响是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的。作为老师,应该成为所有学生的朋友,才能从整体中发现问题,研究整体是否适应个体的发展需要。
1.放下“架子”
作为社会中独立的个体,学生身上具有无限的潜能。作为老师,想帮助学生最充分地发挥其内在的潜能,就必须放下为人师长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走近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接受你。每一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更应当有接受他人批评的度量,老师也不例外。老师不应成为自我权威的维护者和教材的代言人,而应是学生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
2.减少“规定”
学生的行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会受到严格的限制。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做过多、过细的限制,虽然能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但无疑,学生会因为害怕违反各种规定而感到紧张、焦虑和压抑,成为胆怯的“小老鼠”,从而丧失自由表现的机会,抑制主动创新的动机。
3.留点“自由”
每个学生都会有对自由的需求,也很渴望独立。只有留给学生足够自由支配的时间,留给学生属于自己的天地,才能激发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才能使学生成为你真正的朋友。
二、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指的是教师有计划地协助学生发展健全的个性,防止学生产生偏异心理的一种教育过程。心理疏导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其健康发展。而其前提是只有让学生充分信任你,你才能使用“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手段来疏导学生。
1.互动
学生情绪的发展和调节会受到同学之间交往的很大的影响,同学之间的交往也能够给予他们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学生很好地应对生活当中出现地紧张和压力。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同伴交往,指导、培养、锻炼他们的交往技能,帮助他们掌握各种交往策略,学会和同学和睦相处、真诚合作,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交往能力。
2.期望
在对于自己老师的态度上,学生的情感成分会比较重,遇到自己喜欢的教师,学生会做出很积极的反应,但是对于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往往会采取消极的方法待之。由此可见,老师要努力与学生保持良好关系,用期望的目光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
3.竞争
对于克服人格缺陷来说,竞争意识无疑是一剂良药,它是推动学生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一股精神动力。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向学生传播竞争的思想,使学生具有竞争的观念。平时应积极开展合理的富有竞争性的活动,使学生受到竞争的熏陶和训练。
4.倾听
能否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最关键的是教师是否愿意倾听。只有善于倾听学生心声的老师,才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解除警戒”,改善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和谐教育的前提。“猫和老鼠游戏”的教育手段已经没有办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老师想要更好的展开素质教育,唯有将自己的师道尊严放低,做学生们的知心好友。
(伊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