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宽容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感情,它主要表现为对别人过错的原谅。它不仅是你们的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
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人与人交往越来越频繁的今天,一个不懂得宽容的人是很难在社会竟争中取得成就的,因为他缺少别人的支持。宽容不仅会让你们减少仇恨、暴力和偏执,同时还能影响你们以善良、尊重和理解来对待别人。
宽容,就是宽恕容忍,就是能容纳异己和接受与自己愿望不符的人或事。所以宽容的人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委很快地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能融洽地与人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而缺乏宽容的人,往往性情怪诞,易走极端,不容易亲近人,因而人际关系往往不好,在社会上难以立足,更谈不上大有作为。因此,中学生必须要培养自己的宽容之心。
李先生家兄弟三个,就他生了个儿子,全家人当作宝贝似的,爷爷奶奶更是疼爱有加。小龙玉上学校时,和小朋友一起玩,不小心刮破了脸或是磕破了腿,奶奶便找老师评理。在爷爷奶奶的庇护下,小龙玉渐渐变得骄横起来。一次,小龙玉与同学抢乒乓台,同学找来自己的哥哥打了小龙玉。李先生知道后勃然大怒,狠狠地说:“没出息的东西,打不赢还有脸回来哭!下次人家打你还不敢还手,回来老子揍扁你。”此后,小龙玉无心学习,整天带领一帮同学打架斗殴。李先生感到痛心疾首,可已经管不了孩子了,小龙玉后来被学校开除了。
这个事例说明了中学生喜欢惹是生非,并且看到别人都不束缚,那是心理狭隘的表现,中学生们在青春时期,过多的复杂心理侵蚀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让你们从小就有一种不宽容的心灵,那是不好的心想,应该及时地让中学生去改正。
现在的中学生很少有宽容之心,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其实,一句“对不起”,一句“没关系”,就完全可以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这种话语上的习惯可以帮助中学生学会宽容。
中学生的世界很简单,但内心却是火热的。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很重视宽容的品质。如,孔子说,一个真正的人要有宽容、恭敬、诚信、灵敏、慷慨五德。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指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个善于宽容的人,他的人格才会像海一样伟大。不论古今,宽容都是每个人必备的品质,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需要。
中学生的品性与心智的培养可能会影响其今后的人生质量,那么应该培养宽容与坚毅的性格呢?
中学生们一定要学会理解他人。理解能带来宽恕,宽恕能带来和谐。中学生们应该明白,人人都有缺点和不足,只要不是特别过分,就应该理解和宽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不善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真是太不象话了!”而蒋琬却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赞扬我,那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不好,他也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蒋琬之所以能够“宰相肚里能撑船”,正是由于蒋琬能够理解杨戏的不足。
这个故事足以说明理解别人的重要性。所以,中学生要学会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别人,真正理解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也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只有学会理解别人,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宽容的意义。
一个不肯理解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理解的时候。因此,中学生要在与同学或小伙伴的交往中学会理解他人。
中学生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理解和宽容比自己强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以及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会不嫉妒比自己强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只有真正学会了理解,才能真正做到向比自己强的同伴学习,帮助比自己“差”的同伴,学会与竞争对手合作。也只有通过交往,才能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快乐。
朋友是人生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人如果拥有宽容的心,从容地进行人际交往,那就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人生的花儿也就会开得更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