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特征也难免存在差异。而从“英雄”这一角度就能反映出人们。特别是中学生时期。现代社会,由于经济、文化、体育、卫生事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对人们心理特征的崇拜意识提供了多方位的角度。所崇拜的也许是有伟大业绩,为社会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也许是有专业审美观、独特鉴赏力的艺术家;也许是潇洒自如,代表一时时尚潮流的明星;也或许是一名普通的医生……
心理学进一步认为:英雄的崇拜过程本质上是中学生对人生价值的体现与追求,过分地崇拜“英雄”,以求自己也成为生活中真正的英雄,也逐渐地成为了每一个中学生的梦想。人们喜欢某英雄,可以日夜去读他的书,听他的歌,看他的电影,膜拜他的英雄事迹。但是,一定意义上也刺激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让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上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小胜正上初一,初中的学习是比较轻松的,刚刚进入校园的他没有太多的学习上以及生活上的压力,所以,他经常爱看一些电视剧。最近,他特比喜欢看一个关于“英雄救美”的电视。每天一放学就跑回家去看。有一次,他看到班上一个女生因为家离学校比较远,天空下着雨,她因为骑着车子,裙子一时被缠在了车的座上了。这时,小胜就脑力里想起了“英雄救美”的画面,很快跑过去去弄女生的裙子,但是不小心把那个女生的裙子给撕烂了。那个女生当时很尴尬。最后,连续好几天,这件事情被班上的同学知道了,班上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都嘲笑他并且不愿和他交往,因为觉得他有时太充英雄了。
中学生的英雄崇拜问题,是成长过程中热门的话题。英雄崇拜是中学生情感满足的正常需要,也是其心理成长的里程碑。
心理学认为,英雄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特指由于“光环效应”而形成夸大的社会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倾向,把个人喜好的人物看得完美无缺,从而导致高度认同、崇尚并伴有情感依恋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行为。这种现象在中学生身上尤为明显。
中学生“英雄观”心态面观:
——感情需要。寂寞的中学生心里是需要友情、需要心灵乳液、需要获得情感共鸣……当代的中学生是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而情感贫瘠的环境里,独生子女的现状,使你们缺少父兄们所有的手足情;紧张、繁忙的现代生活节奏使你们的父母很少关注你们的内心世界;这时,以优美的歌喉动情地吟唱温馨的情感、美好的未来、艰辛的人生的歌星们款款而来,歌星们形象新鲜时髦,歌曲委婉、真诚、直逼心灵。在这歌声中,中学生仿佛听到了来自心灵深处的自言自语、迷惑与憧憬,一时间英雄的高大形象在中学生的内心深处滋长出来。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英雄成了中学生最遥远而又最亲近的朋友。可以说,追求友情,追求心灵的鸣是中学生追英雄的心态之一。
——向往成功。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而向往成功,也是青年的强烈愿望,英雄们的光环令你们看到成功的荣耀与辉煌。从一踏进校门,抑或从刚刚懂事,你们就被长辈们谆谆教导,长大要有出息,要成就一番事业。英雄们的社会知名度和伴随知名度而来的社会中的荣耀,令中学生逼真地看到了朦朦胧胧的成功,你们渴望成为这样的辉煌成功者。于是,你们热情地追随眼前的成功者,抱着这种寻求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奥秘的心态,而狂热地追逐着你们喜爱的英雄,从而自己有了一种充当英雄的角色的想法。
——父母的替代品。在这个紧张、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你们的父母很少关注你们的内心世界。中学生在生理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心理上的发展却远远滞后。由于生理上的发展,你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希望能够独当一面,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然而,你们有限的生活经验又使你们不能没有父母的帮助,这种矛盾状况使你们感到很苦恼。因此,你们选择崇拜拥有光荣的社会地位和独立的英雄,希望通过相当英雄来实现独立自主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让英雄来行使父母的权利来控制自己,也就是说你们将英雄作为了父母的代替品。
——追求时髦。这是众多中学生的心态。很多人并没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只是跟着潮流走。社会上流行什么,你们就追什么;现在流行有英雄主义,中学生就去爱好英雄主义的人,自己也梦想当一个伟大的英雄。
——把自己融入团体的一种手段。中学生英雄崇拜也是想把自己融入团体的一种手段。中学生通过英雄崇拜。你们追求的是让自己有所归属,是为了让自己和别人知道他属于那个团体。
——寻求刺激。有为数不少的中学生们持有心态而纳入“英雄”行列。这类中学生最初心态也与前一类有共同之处,起初也觉着当英雄是无比光荣的事情,能为人们和社会做好事,能被人们所熟知。不像学生时那么平淡无味,生活没乐趣。
中学生永远是对时尚最敏感的人群。任何一个时期的中学生,崇拜的对象一定是在当时社会中走红的人。于是,这就涉及到了整个社会的责任,尤其是媒体应担负起的社会责任。现在的媒体对于英雄宣传得太多,而对于其他领域的优秀人物宣传得太少了。另外,媒体炒作的许多选秀活动,使得一些人一夜之间走红,多多少少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应该注意到,中学生英雄崇拜的对象,通常是那些更能接近于你们心理需要和年龄特点的人物。英雄崇拜对中学生的影响主要在于个人内在满足,如心理满足、情绪分享等,而不仅仅只是一些外在的表现。而由于受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中学生的偶像崇拜表现出明显的离散性,也就是说,在中学生普遍存在偶像崇拜的情况下,崇拜的具体对象相当宽泛。可是在父母和教师眼里,这些“光芒四射”的偶像并非中学生理想的学习榜样。从一定程度上说,中学生的偶像选择与教育者所期望的榜样有较大的分离。
中学生在走出自我迷茫、实现自我确认状态的过程中,成人的说教效应相当有限,中学生往往是通过种种自我体验、甚至冒险而达成的,期间也不乏同伴学习和对榜样的观察学习。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合理延缓期”的概念,认为中学生需要有时间去疏理、整合所有的混乱与矛盾,在此期间,出现一些中学生阶段特有的心理行为现象正是你们心理社会适应的表现。因此说,中学生应该认识自己,培养健全的自我概念,增进自我选择与自律的能力,才不至于因丧失自信心而盲目崇拜,失去自我意识。
中学生“英雄观”现象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对美好的信仰,这是最值得肯定,也是最难能可贵的东西。中学生的“英雄观”行为就好像你们脸上长的青春痘,过了一定的年龄段就会自然消失。因此,不能用高压手段去消灭“它”,更不能用强制手段去“挤”“它”。要采取一种“大禹治水”的智慧,合理调节,疏导有方,让中学生们清楚地明白,为何崇拜,崇拜什么,才是正确和值得提倡的教育思路。
“英雄观”并不是中学生生活的全部。中学生现在应当以学业为重,摆正学习和“英雄”两者之间的关系,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权衡利弊,把握好正确的方向,这才是关键。告诉自己如果想像偶像们那样成功,现在就必须努力才行。并要告诉自己其实所有的明星也跟普通人一样,只不过他们从事的职业的一些特殊性把他们熏染的如此的完美或是高大。最好的办法是:改善自己的想法,这样既不影响学习,也可以放松由于学习带来的紧张情绪。
在中学生时期,“英雄观”主义多少带有几分盲从与狂热,这是成长中常见的现象。在课余时间里可以谈论一些自己喜欢的英雄以及自己想成为英雄的想法。但是只要不过分,这都是好事。但应注意适度原则,量变引起质变,往往有的同学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这不利于中学生的成长。“英雄”的经历最终应使人学会自立,而不是沉湎其中。
人生是一个不断模仿、学习与创新的历程。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心智尚未成熟、可塑性强,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所以,中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追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努力克服。正确认识追星现象,正确引导追星情结,让自己明天都能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和耀眼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