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无知的现代人不知道珍惜,那一片被文明糟踏过的海洋和天地……”
时代的进步为后代人创造了更多更好的生活条件及生存环境,也因此,人类的文明精神也在不断地提高。然而,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却不懂得珍惜现有的美好生活,任由思想来放任自己的言行,他们有的行为偏激,有的作风不良,有的甚至为了钱财而去偷、抢、杀,当他们最终受到惩罚的时候才悔悟过来,在恨不当初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了重新做人的勇气。
……偷窃——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偷窃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手段,青少年的偷窃行为与盗窃犯罪的主要区别是窃取财物的数量比较小、价值比较低。但青少年偷窃行为并不是简单的品行问题,若早期不注意防止,任其发展成为习惯,不仅会造成人格上的严重缺陷,将来还会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青少年时期品行的可朔性比较强,未成习惯的偷窃行为相对容易纠正,所以应及早重视防微杜渐,以免根深蒂固,到时再改就为时已晚了。
青少年偷窃心理剖析
小飞是家里的独子,家里人都对他疼爱有加。由于迷上了上网,他初中没毕业便辍学了,妈妈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便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小飞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飞就想到了偷。小飞偷了他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小飞的父亲发现后狠狠地打了他一顿,但这种惩罚对小飞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了。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于是,小飞又起了歹心,竟然把黑手伸向了邻居家里。一天,他看见邻居一家都外出了,就拿出一把不知在哪弄来的作案工具,开始了他的“旅程”。谁曾想,邻居的阿姨忘了拿东西,回到家里看到自己家的门开着,进到屋里,看客厅被翻的乱七八糟,又听到自己卧室有声音传出来,马上觉察到自己家里进入小偷了。接着,邻居的阿姨便不动声色地退了出去,在楼道里拿出了手机……
青少年偷窃行为是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一种行为。青少年偷窃行为虽然够不上触犯刑罚,但对社会治安秩序的危害也比较大。对于青少年的小偷小摸行为,如果听之任之的话,其偷窃的恶习就会加深,占有欲就会加剧,偷窃的财物数量会越来越大,就如案例中的小飞一样。长此下去,如果每每得逞,他偷窃的次数就会逐渐增加,赃物的价值也会越来越高,这就真正由偷窃行为转变为盗窃犯罪了。那么,青少年为什么会产生偷窃行为呢?
1.受社会负面的影响
社会虽说在一直在进步,人们的思想素质也不断的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一些不正之风经常出现,而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影响,一旦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或者是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都可能会出现偷窃的行为。
2.家庭教育不当
家庭教育培养对青少年的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时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所以,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
3.法制道德观念差
虽说现在中小学都设立了法律知识和品德教育课,社会上也有开展“送法上门”、“法律进家”等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但在力度上还是有欠缺的。青少年自身更是不重视此方面的学习。因而,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分不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4.青少年自身素质低
由于青少年犯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加强自身素质,远离偷窃
1.面对现实,敢于纠正
对于有偷窃行为的青少年来说,首先要面对现实,敢于纠正。偷窃并不可怕,“浪子回头金不换”,只要勇于改正,依然可以做一个堂堂正正、有益于社会的人。
2.加强自身素质
青少年应该从自身加强道德理念,应正确区别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不能去做的。偷窃是违反道德的,更是违反法律的,青少年要充分认识到其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此外,要彻底摒弃那种“可以拿别人的东西”、“有的只要自己喜欢,不管是谁之物,都可占为己有”的想法。自己想要拥有的东西,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不要抱有不劳而获的思想。
3.交正直的朋友,远离不良思想
有些青少年并不是自己要去偷的,而是受他人教唆,迫于压力而不得不为之的;属被他人教唆利用的,应断绝与行为不规者的来往,多交一些正直的朋友,学习他们的行为规则,用他们的人品来影响自己。人是环境的青少年,在一个人人都正直、善良的环境下,谁又会去做一些不耻之事呢?
青春日记
偷窃行为并不是简单的品行问题,青少年时期品行的可塑性比较强,未成习惯的偷窃行为相对容易纠正,所以应及早重视、防微杜渐;否则,若不及早预防,将来不仅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而且会大大破坏社会风气,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并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离家出走——我就是故意赌气
青少年离家出走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离家出走,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得不到父母和老师的理解,心理压力过大而不能自拔所至;不过,青少年选择离家出走本身就是不对的,这是一种对自己和家人不负责任的做法。此外,青少年容易冲动,做事太过鲁莽,这也是导致他们离家出走的一个重要原因。青少年要学会正确地认知自我,以避免类似冲动事情的发生。
青少年离家出走原因分析
娟娟开学的那天,妈妈给了她100元钱,让她买些学习用品。她下午回到家,背了个空书包回来,妈妈以为她把钱拿去乱花了,就骂了她几句。娟娟平时性格内向,她说她没花钱,只不过是钱丢了;丢了钱,娟娟心里也不好受,就哭着顶了几句嘴,于是爸爸打了她几巴掌。挨了打骂后,娟娟在自己的房间生气,哭了半天,一直没出门。第二天,当爸爸妈妈叫女儿起床时,发现娟娟不见了。但小女儿说,姐姐出去玩了。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娟娟还没有回来,娟娟的爸爸感到事情有变,于是赶紧跑到女儿的房间里。他们发现桌上留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爸爸妈妈,我并不是把钱拿去乱花了,而是弄丢了。既然你们说我乱花了,那我就出去挣钱,等我挣到100元后,再回家上学。
生活中,像娟娟这样为了和父母赌一时之气而离家出走的青少年还有很多。这是一种很不理智的做法,这样做不仅让父母操心,而且有些出走的青少年不知不觉还会走上犯罪的道路。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禁反思,为什么青少年容易选择离家出走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一些青少年从小被家人溺爱,备受娇惯,并且对外面的世界很向往。由于缺乏应有的引导和教育,他们与社会上不务正业的人交往,为此不惜离家出走,以追求向往的“自由”。
2.逃避现实
一些青少年由于生活在对他们身心发展不利的家庭里,常遭打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学习成绩较差,为了免受打骂便一走了之。还有一些离家出走的青少年是因为忍受不了学校的学习压力,或者是升学压力,而选择离开。
3.为了报复父母
有些青少年因受到或自认为受到家长的不公平对待,因此用离家出走进行报复。他们一般不会走得太远。当暗中窥视父母东寻西找的狼狈相时,还会幸灾乐祸、得意洋洋。
4.盲目跟从
一些青少年出于好奇心,或轻信别人的话,轻率出走。具有这类心理的青少年比较单纯,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行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旦出走便后悔莫及。
5.与家长的矛盾冲突
有些家长和老师平时不讲究教育的方法与艺术,使青少年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再加上双方缺乏沟通和交流,矛盾的不断产生和升级,导致青少年长期生活在感情缺失的环境中,感受不到快乐和温暖,以至愤而出走,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提高自己,走出心理误区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情绪、性格等方面还不稳定。只有正确地认知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不会因一时冲动而做出对自己和家人不负责任的傻事。
1.增强责任感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以后,心理上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成人感增强,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已经成熟,自己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由于缺乏社会经验,青少年心理上还有很幼稚的一面。这一时期,青少年应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不在小事上“钻牛角尖”,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才是最正确、最应该做的事。
2.多与父母沟通
青少年平时应多与父母沟通。如果你希望家长能和自己平等对话,尊重自己的意见,那你就要抽出些时间和家长心平气和地谈谈,让他们了解你的想法。否则,只凭自己的一时冲动,动不动就离家出走,不仅对自己不安全,还会让家人为人担惊受怕。
3.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青少年在与家长发生争执后,常常会感到愤怒、委屈、压抑、无奈,这些坏情绪很容易就会让自己失去理智。青少年要注意培养的心理素质,比如耐受挫折的能力、为自己负责的能力、自我控制坏情绪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认知自我、认知社会,更好地控制情绪,更理智地解决问题。
青春日记
青少年的离家出走与其心理脆弱及无责任感密不可分。离家出走其实也是一些青少年为逃避惩罚,摆脱责任的表现。青少年要学会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要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
……逃学——不受约束,多自在
逃学是指青少年在上学期间擅自离开学校到社会上闲混行为。逃学是学校教育中的一种“病理现象”,其结果往往导致学生辍学,并常常同违法犯罪行为紧密相连。多次逃学的学生可能会养成习惯性逃学,与集体相隔疏远,对老师和同学相抵触。逃学也为学生产生不良行为提供了机会,因为这种学生正是坏人教唆犯罪的对象。“逃学”和“旷课”的含义大体相同,细微的区别在于逃学的时间较长,旷课的时间较短。
透析青少年逃课的原因
小兵小学时成绩很好,上了私立中学后却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互相攀比、不爱学习,还迷上了玩电脑游戏,于是开始逃学旷课。他妈妈听说外省有一所培训学校专门纠正青少年的不良行为习惯,就给小兵办理了休学手续,以旅游为名将小兵哄骗到那所学校……小兵在那里吃了不少苦头,跟着部队训练、和当地的农民一起干农活等等。一年后小兵回到家中,行为习惯确实有所改变,但由于文化课落下太多,小兵回校后跟不上教学进度,又开始逃学。
如今,青少年逃学现象越来越普遍了,而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上面的案例中,小兵是因为贪恋网络游戏,学习成绩下降而逃学。那么,青少年逃学的原因还有哪些呢?
1.学习压力过大
由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不成熟,由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形成了追求高学历、高录取率的风气,家长因此对子女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这种做法给了青少年过大的压力,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也变得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家长和青少年之间不能有效沟通,把各方面的困难压抑在自己心理,造成性格内向,注意力偏差而导致厌学。一些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成绩跟不上去,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觉得抬不起头来。这样,心中逐渐产生在学校没劲、学习让人苦恼的想法。
2.考试的压力
对于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今社会,学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们只有能过中考、高考才能有出路,这使得他们夜以继日的加紧备战。学习优异者担心水平不能正常发挥,学习不良者自暴自弃,失去学习的追求与热情。有些学生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但由于没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在考试中屡次遭受失败,因而也会产生厌学或者逃学。
3.青春期性心理冲突
调查发现,产生厌学情绪的一些青少年与其初入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发育有关。当女孩出现初潮和男孩首次遗精时,由于神经、内分泌的作用,他们的警觉性增强,害怕学校其实是一种移花接木的转换防御机制,这是潜在的性心理压力。
4.缺乏兴趣
如果青少年上自己不喜欢的课,对这一科不感兴趣时,就会有厌学的心理,或者是逃学。
正视学习,不再逃学
青少年逃课是一种既不利于自己也不利他人发展的做法,逃课不仅耽误青少年的正常学习,还会导致其不能集中精力听课,成绩下降。这是对人生的发展来说,是一大损失。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并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阶梯。每一位青少年都会想将来长大后做一个事业有成的人,但通往成功最重要的一条捷径就是学习,而且,要想踏上成功这条路,就要加倍地学习。所以,对于学生来讲,如果没有成绩,什么都是一句空话。青少年切不可沉迷于玩乐之中不可自拔。青少年要学会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充分认识学习的意义。面对学习上的失败,要进行正确的归因,全面评价自我,恢复自尊与自信,扬长避短,重新设计,塑造自我,而不是知难而退,逃避学习。
因此,青少年朋友们,趁着还年少的时候,快行动起来,学习吧!当遇到挫折时,别灰心,别后退!别因为这次成绩不理想,就放弃它,应该面对挫折。发现错误,就纠正错误,勇敢向前。要有信心也要有决心,为下一次考试作好充分的准备。只有付出,才会得到收获;只有学习,才会得到学习的劳动成果。青少年朋友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千万别浪费掉了宝贵的光阴!
青春日记
青少年的逃学现象,反映了现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青少年个性的缺陷。因此,家长与老师要改进教育方法,了解青少年的心理,与青少年学生保持良好关系,关心和爱护他们,及时矫正逃学行为,这样才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吸烟、喝酒、吸毒——真酷
青少年由于身心不成熟,极易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小小年纪就开始吸烟、喝酒甚至吸毒。由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为弱,所以这一时期如果吸食这些物质不仅会损害身体的正常生长,还容易损害大脑,使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和生活。此外,青少年吸烟、饮酒、吸毒一旦成瘾,就难以自拔;而饮酒过量也常导致争斗;为支付烟酒费用而发生偷窃、卖淫等。这些都将严重危害社会和个人,因此,青少年一定不要染上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
青少年吸烟、喝酒、吸毒现象分析
16岁的小光虽然从小爱玩好动,但学习成绩还算不错。这个年纪的青少年,爱打游戏机的挺多,小光也不例外。一次,在游戏机房里,小光认识了一群“哥们”。他们掏出一种白色粉末,围坐在那里吸,一副“飘飘欲仙”的样子,一下子就引起了小光的好奇。当“哥们”怂恿他尝一口时,小光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手。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后来,为了弄钱吸毒,小光开始学会说谎,甚至还骗同学的钱用来吸毒。
很多青少年由于思想单纯、幼稚,好奇心强等原因,看到他人吸烟、喝酒、吸毒(可能他们也不知道是干什么)时,就心生羡慕,甚至还觉得这样的人很“酷”,于是自己就也开始模仿起来。这是大多数青少年开始吸烟、喝酒,甚至走向吸毒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以下几点也是导致青少年养成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的原因:
1.交友不慎
由于青少年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对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和探索欲望,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如果交上损友,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而做出不理智的事。
2.精神空虚
每个都要长大,而“成长的烦恼”谁都避免不了,成绩下降、家庭矛盾、早恋受挫……于是,为了寻找安慰、排遣烦恼,一些人就会想用吸烟、酗酒、吸毒来麻醉自己。
3.家教不当
父母对青少年管教过严、过宽或者是父母不能以身作则,而让青少年学会了不良的嗜好。
4.追求时尚
许多青少年为了追求前卫,标榜自己的前卫行为,选择与怪异行为为伍,认为吸烟、喝酒、吸毒就是时髦、气派,是高档消费和富有的象征,这样就有了不良的嗜好。
5.叛逆心理
由于正处于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很容易产生叛逆的心理,而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如父母离异、家庭关系紧张、学习压力大、师生关系不好、中高考受挫等,种种不顺心的事引起精神苦闷,情绪低落,试图以各种方法来麻痹自己。
6.受媒体的影响
由于现在的媒体很发达,一些影视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大量吸烟、酗酒、吸毒镜头即使不会直接诱导他们学会不良嗜好,也会让他们对这些不良嗜好不加排斥,从而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控制自己,远离不良嗜好
青少年一定要远离吸烟、喝酒、吸毒等不良嗜好,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父母和他人负责。
1.青少年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而不是盲目的追求享受,千万不要为了自己好奇心理而侥幸去尝试,从而受到不良的影响。
2.青少年交友要小心
不要随意结交自己不认识的朋友,因为他们极有可能是违法犯罪分子。
3.提高自己的意识
要熟知吸烟、酗酒、吸毒对人危害,提高自己的意识,以免染上这些不良嗜好。
青春日记
青少年吸烟对身体的危害极大,有的青少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烟草本身就含有很多化学物质,如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类、含氮化合物、烟碱和“有效成分”树脂、多酚、木质素等。青少年处于成长发育时期,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全,神经系统、内分泌、心血管系统、肝脏解毒和免疫力等功能都不十分的稳定和健全,而且对外界的不利因素抵抗能力还较差,对疾病的易感性比较强,此时吸烟是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此外,青少年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其日后患的疾病就会越多。所以,青少年一定要珍惜生命,珍惜自己,远离不良嗜好。
……打架——看哥们儿多讲义气
在历史故事中,人们比较推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义气;如今,一些青少年也信奉“江湖义气”,他们呼朋唤友、称兄道弟,趣味相投、抱成一团。为了所谓的义气,他们是非不分、丧失原则,甚至违法犯纪、胡作非为,最终成为义气的牺牲品。他们把“义气”一词的含义已经扭曲了,狭义地成了“为朋友两肋插刀”。
其实,青少年的这种义气是一种无知和盲从,是与现代文明社会极不相容的。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如果与心术不正的所谓“朋友”纠缠不清,自己就可能陷入一个不辨东西的迷魂阵里,从而害人害己。据有关资料显示,青少年罪犯中有78%的人都是受“哥们义气”的影响。
青少年打架成因分析
小虎打伤了小朋的哥们小正,为了替自己的好朋友抱被打之仇,小朋约了五六名朋友在舞厅门前晃悠,准备报复小虎。为了防止在殴斗中吃亏,小朋事先将带来的菜刀藏在了附近的一棵小树下。正当小朋感到烦躁时,忽然有人在他的肩膀上拍了一下,小朋回头一看认出是以前在一起打过牌的朋友小郭,在小郭身后还有十几个同伴。小郭说自己是受小虎之托前来说和这件事的,小虎打伤小正是场误会,希望大家看在他的面子上化干戈为玉帛。小朋不愿意,非要小郭把小虎交出来。而小郭坚持不说出小虎下落来。结果两个人反目,小郭一拳正好打在小朋脸部,愤怒的他立即扑向小郭,与小郭扭斗在一起。小郭的同伴一看小郭在打斗中处于下风,立即一轰而上将小朋团团围住,小朋的同伙见状也不甘示弱,冲上去与小郭一伙混战在一起。小朋一伙人少,打不过小郭。看到这种情形,小朋立即跑到小树地下操起那把菜刀,向小郭他们一伙砍去,迅速反败为胜,将小郭等一伙人打得七零八落,四散而逃。小郭见状不妙扭头准备逃离现场,小朋迅速上前将他拦住,小朋在小郭的脖子和右膀子上各砍了一刀。小郭由于心中害怕瘫倒在地上,而小朋等一伙人见事情闹大了,立即分头逃跑了。
青少年打群架是一种非常幼稚又冒失的行为,轻者受点皮外伤,重者可致残甚至致命。分析导致青少年打群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受到不良信息的污染
许多青少年在看了电视中所播放的电视剧之后,被故事情节中的哥们义气所感染。同时,也为了满足强烈的物质欲望和精神空虚,寻求各种刺激,在情调相同的情况下,结成团伙,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走上了犯罪道路。
2.义气与友谊不分
凡团伙成员都具有浓厚的哥们义气思想,违法犯罪青少年在道德观念上是非颠倒,善恶不分,把哥们义气关系奉若神明,认为它是处事和衡量友谊的一个标志。其实,哥们义气与友谊是截然不同的。青少年渴望友谊,但是千万不可误把哥们义气当作友谊。诚然,友谊需要互相理解和帮助,需要义气,但这种义气是要讲原则的。如果不辨是非地“为朋友两肋插刀,甚至不顾后果,不负责任地迎合朋友的不正当需要,这不是真正的友谊,也不是真正的义气。
3.交友不慎
交友是青少年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伙伴之间常常是互相模仿,互相影响,彼此常常是无所不谈,可以互诉苦恼、互相同情。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常常使他们从伙伴那里得到温暖和力量,有时甚至可以达到言听计从的程度,为哥们义气可以“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而对父母和教师的教导和劝告,常持怀疑和忽视的态度。
4.分辨事非能力太弱
由于青少年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加强自身修养,看清所谓的“义气”
1.分清友谊和哥们义气
有些青少年分不清友谊和哥们义气。友谊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真挚的情感,是一种高尚情操,友谊使你赢得朋友。当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朋友会无私帮助;如果有了烦恼和苦闷时,可以向朋友倾诉。而“哥们义气”源于江湖义气,会为“哥们”私利而不分是非,不讲原则。常常干出一些蠢事,甚至不惜坠入犯罪的深渊。
2.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冲动是魔鬼。许多青少年都是由于一时情绪失控,没有考虑清楚,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所以青少年一定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要听说朋友被欺负,就愤怒的不得了,要找别人报仇。
3.不要盲目从众
许多犯罪的青少年,都具有这样的心理,就是别人都去帮朋友,我不能不去,根本不考虑事情的严重性。结果朋友没有帮到,反而害了自己。
4.培养自己的自控和独立处事的能力
自控能力和独立处事的能力使青少年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在何时该讲哥们义气,何时又该放弃哥们义气。因为同伴关系的持久力、内聚力对青少年的成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影响着自己接受错误教育后能改正的程度。因此,青少年应该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和独立处事的能力。
青春日记
青少年由于自我意识的飞跃发展,常常非常注重自己在同龄人群中、在朋友中的地位,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接纳。有时碍于朋友的面子,只要是伙伴的提议,他们一般不会判断是与非,就全力以赴,这种错误的认识多已成为青少年自我权衡的标准。青少年要改变认知,提高自己明辨道德是非的能力,以免走向邪路,影响人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