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98900000005

第5章 MK-48轻机枪(1)

技术特点

MK-48轻机枪的最大好处是比同为7.62mm口径的M240/FN的重量还要轻(比M240B轻27%),而零部件则与M240和Mk46MOD0通用(80%与M249/Mk46通用),加上皮卡汀尼导轨系统,能配备各种不同的瞄准具和全部配件,将来还会开发Mk48MOD0的消声器。

MK-48轻机枪将会提供比Mk46MOD0和M249SAW更强的的火力,而且比M240更轻,比Mk43MOD0更可靠。

由于是Mk46MOD0的放大,MK-48轻机枪也是导气式原理,弹链式供弹,导气系统也是没有调节功能。MK-48轻机枪采用标准的7.62mm可散弹链,不能用弹匣供弹,弹链可放在能挂在枪身下的100发弹袋或弹箱中。

枪管可以快速更换,并有一个提把用于卸下灼热的枪管。机匣寿命达到10万发,射击中断故障时的平均弹数为9700发。

MK-48轻机枪有机械瞄具,并有5个皮卡汀尼导轨(和Mk46MOD0一样,1在机匣顶部,4个在护木/隔热罩上),能安装多种瞄准益和其他战术附件。MK-48轻机枪有坚硬的固定塑料枪托,折叠的整体式两脚架和枪背带,估计也可以安装在交通工具的枪架或步兵三脚架上使用。

置换装备

部分驻阿富汗美军现已小规模换装一种更轻便的MK48型轻机枪。据悉,这种机枪原属特种部队专用,质量颇受好评,比目前美国陆军的通用机枪M240B轻30%,便于在复杂环境下由单兵携带。它使用的是北约7.6251毫米(弹径弹长)标准弹,与M240系列一致。

由于采购程序繁琐,近些年来美军换枪的消息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此次换枪动作也维持了这一传统——性能更优、重量更轻的MK48已诞生近10年,直到最近才小规模装备陆军。

MK48确实不是新枪,其“祖先”是比利时著名枪械制造商FN公司的“米尼米”轻机枪,即美军的M249轻机枪。1998年,FN公司在M249的基础上为美军开发了MK46轻机枪。两年后,美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希望为“海豹突击队”装备更轻便的武器,FN公司成功中标,后来的MK48由此诞生。

MK46和MK48的外形非常相似:冲压而成的机匣表面涂有黑色防反光材料,机匣上安装有多功能导轨,配装可折叠的两脚架,枪托采用合成材料制成。不过,MK48的一些细节经过了重新设计,如两脚架前移51毫米、扳机座后移15毫米等,重量也达到了8.28公斤(增加2.72公斤)。

与现有的M240B相比,MK48特点鲜明。其最大优势当然是减轻了重量——M240重约12.47公斤,在多山的阿富汗非常不利于携带,也难以在巷战中灵活地提供火力支援。

因此,即便MK48在使用寿命和耐久性方面比M240弱一筹,它还是以轻便灵活、后座力小、操作简单等优势获得了官兵们的认可。“海豹突击队”退役上士戴弗霍尔对它的评价是“易于操作和拆解”,“非常非常可靠”。

Ultimax100轻机枪

设计

Ultimax100采用气动、开放式枪机,发射北约5.56x45毫米弹药,以100发弹鼓或30发弹匣供弹,可选择射击模式包括安全及全自动,部分型号更有安全、单发、三连发及全自动。

Ultimax100最特别之处是它采用恒定后坐机匣运作原理,枪机后坐行程大辐度加长,令射速和后座力比其他轻机枪为低,相对地精度也较高。

Ultimax100采用射程可调窥孔式照门,枪管上的刺刀座通用所有对应M16的刺刀,导气量选择钮可改变射速,亦装有前握把及两脚架以对应不同的射姿。

改进型

Ultimax100的枪托可快速坼除,在拆除枪托后仍可穏定射击,亦附有轻型两脚架。原型的Ultimax100装有固定的重枪管,其后的Mk3改为装有可快速更换的枪管,包括长508毫米标准枪管和330毫米短枪管版本。

在Mk3及Mk4改进型开始,Ultimax100仍可以100发弹鼓或经改装(弹匣左面开两个固定孔)的北约标准30发STANAG弹匣供弹,由于100发弹鼓内部弹簧弹力强大,重新装弹亦必须使用外置工具。

Mk4改进型中,加装了“全自动”、“单发”、“保险”的射击模式选择钮及改为使用类似C-Mag的半透明的双室弹鼓。

Ultimax100Mk4的套件改为两根长重枪管,有效射程为800米,由于远距离射击时以机械照门瞄准较为困难,装上瞄准镜较为适合。

Mk5是Mk4的折叠枪托版本,加装多段战术导轨及完全对应STANAG弹匣及C-Mag100发弹鼓。

基本规格

总重量:4.9公斤(空枪),6.8公斤(连100发弹鼓);

全长:连枪托1024毫米;

没有枪托:810毫米;

枪管长度:标准型508毫米;

伞兵型:330毫米;

弹药:5.5645毫米;

口径:5.56毫米;

枪机种类:气动式,转拴式枪机;

发射速率:400-600发/分;

枪口初速:970米/每秒(M193弹),945米/每秒(M855弹);

有效射程:460米(M193弹),800米(M855弹);

供弹方式:30发弹匣或100发弹鼓。

勃朗宁BAR1918轻机枪

简述

最初型M1918A1式勃朗宁轻机枪由美军士兵在一战中首次使用,并且二战中该枪仍在使用。在恶劣环境下的使该枪获得了很高的声誉。1940年,M1918A2式投入使用。

与早期型号不同的是它仅有全自动方式下的两种射击方式:慢速方式300—450发/分;快速方式500—650发/分;而没有了半自动方式。两种型号的勃朗宁机枪都被广泛的使用。而且在很多的电影中,你也可以见到它的身影。该枪是快速火力和穿透力完美结合的典范。它最大的缺点是缺少可快速更换的枪管来减少枪管的过热。

美国勃朗宁M2式12.7mm大口径机枪研制工作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于1921年正式定型,当时称为M1921式12.7mm机枪。M1921式机枪实际是在老的M1917式7.62mm口径基础上放大设计的,由于保留了水冷式枪管结构,全枪非常笨重。

后来美国对M1921式进行了改进设计,研制了质量小、带气冷枪管的M2式机枪。战场使用发现,M2式机枪枪管较薄,难于适应持续射击,因此美国于1933年又研制出了带重枪管的M2式机枪,称为M2HB式。

M2HB式机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口径机枪之一,目前有50多个国家装备,而且大多数西方国家都使用它。

美国军队除装备带三脚架的M2HB式机枪外,还将它配装在轻型吉普车和步兵战车上,作地面支援武器使用,也作坦克上的并列机枪使用。

勃朗宁自动步枪在20世纪30年代由欧洲比利时FN公司仿制生产,改用7.9257mm口径枪弹,枪的口径从BAR的7.62mm扩大到7.92mm,全自动射击时有两种射速,快速600发/分、慢射速350发/分,慢射速主要是为了减少弹药的消耗;枪管耐高温,枪管上有螺纹状散热片,配有气体调节器调整枪弹发射时进入导气装置的火药气体量,全枪质量9kg,于1930年定型,称为“M1930式7.92mm勃朗宁轻机枪”,作为轻机枪受到一些国家的欢迎。

后来,比利时FN兵工厂在M1930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制造了D式勃朗宁轻机枪。其他改进处有:增加了提手、握把;气体调节器上刻有1~9的分划线。

由比利时生产的勃朗宁轻机枪,在波兰特许生产。皆用7.9257mm口径枪弹。瑞典由美国引进BAR,改用6.555mm口径枪弹,装上手枪形握把,在瑞典的CarlGustafsStadsGevärsfaktori特许生产。后来装上可快速更换的枪管。

1937年,美国军方对M1918式自动步枪进行改进,改进后的M1918式定为M1918A1式。1940年,对M1918A1式进行改进,定型为M1918A2式,投入使用。

是美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中使用的主要步兵武器之一。与M1918式早期型号不同的是它仅有全自动方式下的两种射击方式:慢速方式300—450发/分;快速方式500—650发/分;而没有了半自动方式。

M1918A2成为班组支援武器,是“货真价实”的轻机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的使用。它最大的缺点是枪管持续射击时过热,缺少可快速更换的枪管的功能,而且20发弹匣容弹量有限。

研发历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6年9月15日,在索姆河会战中,坦克首次投入战场。英国的49辆坦克像怪物一样地突然出现,虽然其中大部分因机件损坏未能很好地执行任务,只有9辆完成了预定的冲击任务,但却在德军中引起了极大的恐慌。德军第3军团的参谋长对其上级作了这样的报告:“在最近这次战斗中,敌人使用了一种新型作战武器,这种武器极为有效,而且十分残酷。”

因为使用7.62mm(0.30英寸)口径的机枪很难对付坦克、火炮的防盾以及单兵掩体等目标。因此,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1860~1948)上将要求研制威力更大的大口径机枪。为了赶进度、抢时间,设计师勃朗宁(1855~1926)和温彻斯特公司的技术人员合作,在7.62mm枪弹和M1917勃朗宁中型机枪的基础上按比例放大成12.7mm枪弹和放大型M1917机枪。

该枪增加了一个液压缓冲器,以吸收过大的枪管后坐力,并且液压缓冲器内油的流量可调,射速随着流量可变;为了防止走火,增加了后阻铁;为了便于双手操作,去掉了7.62mm机枪上的小握把,改为装在机匣后方的双握把;枪管冷却方式仍然沿用M1917的水冷式。

开始,因为当时温彻斯特公司拉膛线的车床导轨工作长度所限,枪管的长度只有775mm,后来才加长到1000多毫米。样枪展示射击表演后,枪弹的性能未能满足潘兴的最低要求,初速比指标低了许多,弹头的侵彻力也不足;初制样枪的枪身枪架总质量72.7kg,质量太大;连发发射时很不稳定,机构动作不可靠。

恰好,美军在欧洲战场上缴获了德军的13mm毛瑟新式反坦克枪及其配用枪弹,该枪弹的弹头对装甲的侵彻性能很好。温彻斯特公司立即借鉴了它的设计思想,对12.7mmm枪弹进行改进,使得机枪和枪弹都达到了潘兴的要求。改进设计后被列为美军的正式装备。

1918年11月12日,为了开发安装在飞机上使用的航空机枪,温彻斯特公司改制成了第一挺气冷式12.7mm重型机枪的样枪,进行了试射。接着,勃朗宁与柯尔特公司又共同开发了高射机枪、坦克机枪等。后因品种太多,简化成了两种产品,即M192112.7mm水冷式高射机枪和M192112.7mm气冷式机枪,列为美军正式装备。

1926年将气冷式M1921机枪重新命名为M212.7mm空的型号又分为单管和双联装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应用很广泛。除1980年比利时FN公司曾为提高枪管更换速度而将两耳提把改成一端提把之外,世界各国使用的M2HB一直保持原有的结构面貌。

勃朗宁M2HB气冷式重机枪枪管质量13kg,平射用M3三脚架20kg,立柱式对空用M63枪架质量65.5kg。发射的12.7X99mm弹种有普通弹、穿甲燃烧弹、穿甲弹、曳光弹、穿甲曳光弹、穿甲燃烧曳光弹、脱壳穿甲弹、硬心穿甲弹、训练弹等。

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楔闩横动式闭锁机构,击针式击发机构,单程输弹(将枪弹横向输送到弹膛正上方),双程进弹(将枪弹抽向后方再推入弹膛),可散弹链供弹。美国的弗里基德尔和柯尔特等7家公司生产。

从1933~1946年间总产量约为200万挺。停产25年后,1979年由麦尔蒙特等公司恢复生产,当年美军定购18822挺。到1990年代,除美国外,世界上还有91个国家和地区装备使用这种机枪。直至在伊拉克发生的战斗中,它仍在以直升机机枪、坦克高射机枪、坦克并列机枪、车装机枪等等身份喷发火舌,发出低速而沉闷的连发声响,尽显其作战风采。

为什么没有新式大口径机枪替换M2HB12.7mm重机枪呢?一是因为它的使用方式以车装为主,只在极个别情况拿下车来使用,其质量大小对于车船来说不是主要矛盾,加之其动作可靠,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二是因为其定型生产几十年,成本低廉,作为各种装甲输送车、装甲侦察车、坦克、自行火炮、船艇等的附属武器备受主体装备系统订购者的青睐。

这种实用主义的观点恐怕还会持续下去,因有前车之鉴:1970年代末,美国陆军军械研究工程发展中心曾研制出采用导气式原理、回转闭锁机构、质量减到21.3kg的12.7mm机枪方案;AAI公司曾研制出导气式原理、双路供弹、回转闭锁机构、质量减到25kg的12.7mm机枪方案;1980年代初,萨科公司曾研制出一个可与M2HB零部件互换通用率达到73%、质量减为25kg的机枪方案;拉莫公司也曾研制出质量为26.7kg的12.7ram机枪方案。但这些更新方案都由于造价过高而被束之高阁。因此,M2HB12.7mm重机枪以其固有的优势长存。

设计

BAR的设计思想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战壕,当时交战双方正陷入伤亡惨重的、持久的阵地战的困境之中。美国于1917年4月6日参战,但不久就发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美军装备除了M1903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和柯尔特M1911.45ACP手枪(两者都供应不足)这类优秀的装备之外,美军主要装备的作战武器总的来讲无法令人满意。

美军急需一种能在行进间进行突击作战的自动武器。美军的法国盟军企图用1915型CRSG轻机枪来填补这一空白。此枪发射8mm勒贝尔枪弹。美国从法国购买了大约16000支,但不久就发现:此枪工作极不可靠,火力不足,很不受欢迎。

约翰·摩西·勃朗宁一直在悄悄地设计一种可靠性好,射击效果好的自动步枪。勃朗宁首先与柯尔特专利武器制造公司签署了一份协定,该公司有权使用发明家的专利。

1917年5月1日,对于采用轻机枪还是自动步枪,由战争部长召集组成了一个军械小组进行了试验并作出了决定,勃朗宁的设计很快被采纳,被命名为“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装备美国军队。这就是著名的“勃朗宁自动步枪”,不久便以其首写字母“BAR”简称代之。

结构特点

M2HB式大口径机枪威力大,精度好,动作可靠。缺点是质量大,射速低。

该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卡铁起落式闭锁,结构独特。射击时,随着弹头沿枪管向前运动,在膛内火药气体压力作用下,枪管和枪机同时后坐。弹头飞出枪口后,闭锁卡铁离开楔闩上的闭锁支承面,其两侧的销轴被定型板上的开锁斜面压下,于是整个闭锁卡铁脱离枪机下的闭锁槽,枪机开锁。随后,枪管节套猛撞内设的钩形加速子,加速子上端撞击枪机尾部,加速枪机后坐。

该枪设有液压缓冲机构,枪管和节套后坐时,液压缓冲器的活塞被推向后,压缩缓冲器管内的油液,使其从活塞四周的油管内壁之间的缝隙向前逸出,对后坐产生缓冲作用。

枪机复进时,枪机尾部的凸起撞击加速子上端使其向前回转,加速子释放液压缓冲器簧,推动枪管和节套复进。闭锁卡铁在楔闩上的闭锁斜面的作用下强制上抬,进入枪机下的闭锁槽中,枪机闭锁。

该枪采用单程输弹、双程进弹的供弹机构,拨弹杆尾端的导柱卡入枪机顶部的曲线槽内,当枪机做往复运动时,实现供弹动作。

瞄准装置

该枪采用简单的片状准星和立框式表尺,准星和表尺都安置在机匣上。

弹药

该枪发射12.7mm枪弹,包括普通弹、穿甲弹、穿甲燃烧弹和训练弹。

改进型

1922年,军队对一种更轻巧的试验型BAR进行了测试,它是为高度机动的地面部队使用而设计的,但没有投入生产。1937年,第一支主要的变型枪被命名为“M1918A1”。它与M1918基本相同,增加了一个可折合的两脚架,通过一对锥型减震腿固定在枪管下方的活塞筒上。

此枪还安装有折叠式枪托底板,以便全自动射击时使枪保持稳定。缩短了上护木的高度,使枪管更多地暴露在外以便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由于M1918A1是在M1918基础上改进而成,因此没有进行单独生产。

截止到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BAR最终的也是最广泛生产的型号是“M1918A2”。于1941年投产。与“M1918A1”相似,M1918A2也安装有可折合的两脚架,只是M1918A2是将其安装在安装在枪口消焰器上,而非活塞筒上。

经改进后的带折叠式枪托底板的枪托后部及预备的单脚架也被采纳,尽管单脚架看起来非常没用。缩短了下护木的高度和长度,表尺换成了与M1919A4机枪上使用的型号相同的表尺。扳机护圈前填加了金属导棱便于辅助更换弹匣。

与M1918和M1918A1不同的是,M1918A2不能够选择半自动射击,只能实施全自动射击,全自动射击时射速两档可调,分别约为300-450发/分和500-650发/分。改进后重量增加了,M1918A2全重达到大约20磅,而M1918仅有16磅。起初,M1918A2是在M1918改进的基础上加工而成,20世纪40年代初期,改进而成的M1918A2主要是由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生产。

一些未经改进过的M1918根据Lend-Lease协议发往大不列颠(通常在这类枪上漆上红杠)。因此,一些M1918未被改成M1918A2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列装部队使用。

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BAR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不得不寻找新的生产地。政府部门与两个商业公司签定了定购合同,即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和新英格兰轻武器公司来生产M1918A2。在战争期间,这两家公司共为政府输送了总量为208380支这种类型的BAR。这是对早期BAR的补充。

BAR投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激烈的战斗作战,并再一次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一份有关BAR性能的例证在一份1943年海军陆战队的报告中可见一斑:“口径为.30的M1918A2勃朗宁自动步枪。

一种一直受到好评的武器。在任何情况下使用都很少发生意外和出现故障,即使在丛林地带作战它也能达到所期望的冲击侵彻力”。尽管BAR的重量有些偏重,但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作为自动武器,BAR优越于.45口径冲锋枪之处就在于其使用的.30口径弹丸的侵彻力。BAR的射速及可靠性受到了战斗部队的高度好评价。

对M1918A2最普遍的抱怨就是对其超过20磅的重量,为此有时拆除两脚架以减轻重量。约翰·乔治中校在他所著的BAR的作用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它的重量妨碍了其作为真正自动步枪的使用,而是扮演着轻机枪的角色。

即已从部队阵地战的“行进间射击”转变成标准的班用自动武器,M1918A2是“货真价实”的轻机枪。在战争中美军作战所用另外唯一的一支班用自动步枪就是M1941式约翰逊轻机枪。约翰逊枪在设计特点上有一些改进,比BAR的重量轻得多,但它在战争中应用不太多。

BAR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的班用自动武器,用来构建火力压制点。尽管它在许多应用领域都充分地发挥了其性能特点,但也同样存在着一些缺点。由于其设计问题,BAR的20发弹匣容弹量有限是一个不利之处,它不可能像勃朗宁M1917A1和M1919A4.30口径弹带供弹机枪那样具有持续自动射击功能。

枪管不易拆卸及更换是另一个严重的缺陷,因为持续自动射击很快就会烧蚀枪管,而BAR的枪管仅能在军械库中完成拆卸与更换。为使BAR适应弹带供弹及可以更容易的更换枪管作了大量试验,但却需要对机匣作较大幅度的改进,因此不太现实。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末期为止,BAR实际上已有些过时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BAR在朝鲜战争中广泛应用,在那里它适度地发挥了其卓越的性能特点。20世纪50年代初期BAR又重新恢复了生产,共生产了6万支。那时数千支这种枪都是由皇家麦克比公司生产的,这些朝鲜战争时期的M1918A2枪与二战后期生产的BAR非常相似,都在枪管上安装有提把,因此改善了短距离的携行状况,但随之更增加了重量。

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射7.6251毫米NATO标准枪弹的M14自动步枪与M60通用机枪装备美军,作为包括BAR在内的一些武器退出现役。但是,一些库存的BAR在越南战争中使用,一些供应南越军队及其盟军。

性能数据

口径:12.7mm;

初速:893m/s;

表尺射程:1800m;

有效射程:1650m;

枪口动能:18300J;

理论射速:450~600发/分;

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式;

闭锁方式:闭锁卡铁起落式;

供弹方式;可散弹链;

容弹量:110发;

全枪长:1653mm;

枪管长:1143mm;

膛线:8条,右旋,缠距381mm;

全枪质量:38.2kg;

枪管质量:12.7kg;

供弹具质量(含发弹,不含弹箱):14.1kg;

准星:片状;

照门:缺口式;

瞄准基线长:510mm;

配用弹种:M2式12.799mm枪弹。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

概述

捷格加廖夫7.62mm轻机枪是前苏联捷格加廖夫主持设计的,1926年设计定型,1928年装备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用中发现,该枪连续射击后,枪管发热致使枪管下方的复进簧受热而改变性能,影响武器的正常工作。后将复进簧改放在枪尾内,于1944年重新定型,改名为М轻机枪。

М轻机枪的变型枪还有:МА航空机枪、МА——2双管航空机枪、МТ坦克机枪、МТМ改进型坦克机枪等。

结构特点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结构简单,全枪只有65个零件,制造工艺要求不高,适合大量生产,而且枪的机构动作可靠,但质量太大。

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闭锁机构为中间零件型闭锁卡铁撑开式(欲称鱼鳃撑板式)。闭锁时,靠枪机框复进将左右两块卡铁撑开,锁住枪机。采用弹盘供弹,弹盘由上下两盘合拢构成,上盘靠弹簧使其回转,不断将弹送至进弹口。该弹盘可容弹47发,平放在枪身的上方。

发射机构只能进行连发射击,有经常性的手动保险。枪管与机匣采用固定式联接,不能随时更换。枪管外有护筒,下方有活塞筒,内装活塞和复进簧。枪身的前下方装有两脚架。

瞄准装置

该枪瞄准装置由柱形准星和带V形缺口照门的弧形表尺组成。准星上下左右均能调整,两侧有护翼。表尺也有护翼,该护翼兼作弹盘卡笋的拉手。

弹药

该枪发射前苏联1908年式7.62mm有底缘枪弹。

性能数据

全枪长:1270mm;枪管长:605mm;口径:7.62mm;初速:840m/s;最大射程:3000m;表尺射程:1500m;有效射程:800m;枪口动能:3303J;理论射速:600发/min;战斗射速:80~90发/min。

自动方式;导气式;闭锁方式:卡铁撑开式;发射方式:连发;供弹方式:弹盘;容弹量:47发;膛线:4条,右旋;火线高:276mm;全枪质量(不含弹盘):9.1kg;枪架质量:700g;47发实弹盘:2.8kg;47发空弹盘:1.59kg;准星:柱形;照门:V形;瞄准基线长:616mm;配用弹种:1908年式7.6254,mmR枪弹。

95式轻机枪

95式5.8毫米轻机枪是95式班用枪族中的轻机枪,它与95式自动步枪构成班用枪族,现已陆续装备部队。

枪族内自动机组件完全通用,步枪与轻机枪之间通用件占很大比例。该枪采用无托式结构;自动方式为导气式,机头回转闭锁,可单、连发射击,供弹具有30发塑料弹匣和75发快装弹鼓两种,机械瞄准装置照门为觇孔式。配有降噪音、降火焰的膛口装置。

该枪全重3.95公斤(不含弹鼓),枪全长0.84米,有效射程600米,75发弹鼓供弹。使用87式5.8毫米普通弹,在300米距离上能够穿透10毫米厚的A3钢板;在600米距离上,弹头贯穿14厘米厚的松木板。

大量的技术数据和实弹结果表明,国产95式5.8毫米班用轻机枪已具备了世界名枪所共有的标准,即射击精度高、尺寸短、重量轻、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瞄具功能齐全、威力大、后坐力小、整体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外形流畅、美观大方、握持舒适、人机工效好等。

该枪采用无托式结构;自动方式为导气式,机头回转闭锁,可单、连发射击,供弹具有30发塑料弹匣和75发快装弹鼓两种并可以使用88式通用机枪所用之5.8mm重弹,机械瞄准装置照门为觇孔式。配有降噪音、降火焰的膛口装置。其光学瞄准具采用国产微光管或白光反射式瞄准镜。也可加装03式红点瞄准具。可实现快速瞄准。一般来说。部队的人近战都喜欢用红点瞄具。

哈奇开斯M1922式轻机枪

概述

M1922式8mm机枪是哈奇开斯枪族成员之一。在法国称它为机关步枪,但美国、西班牙等国认为它属轻机枪。该枪在法国使用8mm莱伯尔底缘弹壳枪弹,在西班牙改成使用7mm无底缘弹壳枪弹,称为M11式轻机枪,也叫M1922式。

结构特点

M1922式机枪的结构原理与哈奇开斯枪族中的其他机枪相似,都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枪尾闭锁闩摆动闭锁方式。导气装置位于枪管下方,导气孔可调节。闭锁机构为闭锁闩上下摆动闭锁,绕枪机尾部摆动的闭锁闩通过一铰链与枪机框连接,当枪机框复进和后退时,带动铰链上升和下降,使闭锁闩后端向上和向下摆动,完成闭锁与开锁动作。

供弹机构为弹板,输弹机构为凸轮杠杆式。拨弹杠杆(即拨弹齿)与阻弹齿均安装在机匣盖上,凸轮曲线槽设在枪机上平面,由枪机带动输弹机构。退壳机构由弹性拉壳钩和刚性抛壳挺组成,由武器下方抛出弹壳。复进簧装于枪托中,通过顶杆作用于枪机框后端。膛口装有喇叭形消焰器。

瞄准装置

该枪采用机械式瞄准具。准星为矩形,照门为U形缺口,表尺射程1400m。

弹药

该枪发射莱伯尔8mm枪弹。

性能数据

口径:8mm;

表尺射程:1400m;

理论射速:300~350发/分;

自动方式:导气式;

闭锁方式:闭锁闩摆动式;

供弹方式:弹板;

容弹量:15发;

全枪长:1220mm;

枪管长:552mm。

膛线

4条,右旋

全枪质量(不含枪弹)——9.5kg

瞄准装置

准星——矩形

照门——U形缺口

瞄准基线长——674mm

配用弹种——莱伯尔850,mm枪弹

普通弹

全弹质量——27.8g

弹头质量——12.8gM1942约翰逊轻机枪

二战前,美军使用的机枪大都是勃朗宁M1917及M1919的各种改进型。自1930年代以来,美军企图发展轻便型机枪。1940年4月,美国防部提出轻机枪战术要求,征集设计方案,但所征集方案均未能满足要求,后来修改了战术技术要求,于是出现了约翰逊轻机枪及其他试制型轻机枪方案。

约翰逊轻机枪由美国人梅尔文·约翰逊设计,有M1941及M1944两种。

M19417.62mm约翰逊轻机枪由美国克兰斯顿武器公司于1941年开始生产。该公司除生产这种轻机枪外,还生产M1941约翰逊半自动步枪。因此,除了初期的试制品外,这两种枪的机匣右侧均刻有的铭文。机匣上同时刻有由1个英文序列字母和4位数字组成的生产序列号,但1~1000号枪仅仅有序列号,没有英文字母;1001~2000号枪,打上B0001~B1000;2001~3000号枪打上C0001~C1000的序列号,如此类推。

因为步枪产量大,带字母的序列号多见,但轻机枪的产量不大于1000支,所以序列号仅有数字。这两种枪的生产时间从1941年到1944年初。

美陆军对M1941约翰逊轻机枪不够重视,对其正式评审一直延期到1942年下半年才进行。1942年8月,美陆军兵工厂采购了7挺M1941约翰逊轻机枪进行射击试验。之后,又将其中的5挺送到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试验场进行性能测试。

试验后的评价是:“采用20发弹匣供弹的M1941约翰逊轻机枪,不具备弹链供弹性能,是否称轻机枪有待研究。”另外,在阿伯丁试验场的测试中,枪的保险损坏,于是被送回工厂修理。

1942年9月,修复后的5挺M1941轻机枪再次送交美陆军,分别试射50发弹之后,交由陆军步兵委员会评审。然而,该枪如同被放入仓库尘封一般,一直得不到批复。

1943年12月,在杳无音信的情况下,梅尔文·约翰逊向美军兵工厂提出轻机枪的改进设计方案,并要求重新试制。试制后的改进型,基本结构与M1941约翰逊轻机枪一样,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方式和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但全枪的零部件数量较少,有利于战时生产,用简单的金属制枪托代替费工时的木制枪托,并配装金属制的单脚架。

在试制时,曾对改进型进行提高射速的试验,但当射速大于M1941约翰逊轻机枪具备的500发/分时,机匣部件的损坏程度加剧,所以最终放弃了提高射速的想法。

1944年,M1941约翰逊轻机枪的改进型被美陆军命名为M1944约翰逊轻机枪。新枪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了试验,试验结论:“M1944约翰逊轻机枪在一般的气候或使用条件下,基本上能满足性能要求,然而在低温与沙尘试验中没有达到要求。”试验后,新枪重新返回工厂改进。

勃朗宁M1919A6轻机枪

M1919A6是由勃朗宁M1919A4重机枪改进而成的。后者则是勃朗宁M1917Al水冷式重机枪的改进型,由于将水冷方式改为气冷,M1919A4的全枪质量大为减轻,既可车载又可用于野战,珍珠港事件后M1919A4逐步取代了大多数M1917A1,成为二战期间美国陆军最主要的连级机枪。

但对于美军连以下部队来说,仍然缺乏机枪火力的支援,当时每个步兵班仅配有勃朗宁M1918A1自动步枪,即著名的BAR,扮演轻机枪的角色,但它20发的弹匣容弹量却严重影响了火力持续性,其枪管不易拆卸和更换更是严重的缺陷,因为持续射击将很快烧蚀枪管,而它的枪管只能在修械所里更换,这些都决定了BAR不能提供足够的持续性火力。

尽管M1919A4的射程和火力持续性都要胜过BAR许多,但对于机动作战来说还是显得过于笨重。特别是它转移阵地时至少需要两人操作,其中一人搬运枪身,另一人扛M2三脚架,一般还有一名士兵负责携带弹药箱。

在战场上,火力支援机枪往往是敌方火力优先和重点“照顾”的目标,因此转移过程中只要有一人倒下,枪身、三脚架、弹药三者中可能就有一部分将不能到达目的地。

当时美军研制了可以同时携带枪身和三脚架的专用携行具,但由于单个士兵本身负重所限,想要迅速地转移机枪和所必备的弹药也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实际作战中,很多情况下美军士兵们只能依靠M1919A4的枪身来进行概略射击,其作战效能大打折扣。

因此,质量较轻、便于移动和迅速展开、能进行较长时间连续射击以压制敌方火力,也就是结合了BAR和M1919A4两者优点的轻型机枪,成为美国陆军急需的装备。

美国陆军从1940年起就开始了轻型机枪的试验和选型工作。从1941年到1942年,美国人将质量在10kg以下的近10种由美国、捷克、丹麦等国制造的不同机枪进行了对比试验,可是所有这些武器都未能达到陆军事先制定的战技指标要求,选型工作就此搁浅。

战争在不断扩大,美军要在欧洲和太平洋的各个战场上进行厮杀,当时交战各国早已普遍装备轻机枪,而美军却未正式装备,这使得美国陆军兵器委员会感到非常不安。

1942年,美国陆军与有关军工厂制定了将M1919A4重机枪改进为轻机枪的折衷方案,并很快拿出了样枪。这种方式并非美国人的首创,一战时德国就曾将马克沁MG08重机枪装上两脚架和枪托,改进成MG08/15轻机枪。

最初的样枪被提供给部队试用,并在步兵学校进行了射击演示,结果颇受好评。陆军兵器委员会因此向美国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书,在叙述了试验取得的成果后,声称如果在已成为制式武器的M1919A4基础上将其改进成一种轻机枪,不仅军工厂将原先的生产线稍做修改即可成批制造,而且装备到部队后,所需的训练时间也能减少到最低程度。该报告书最后的结论是应该加速推行该项改进计划,尽快将其作为制式武器装备部队。

收到这份报告书后,美国政府于1942年9月23日批准了陆军兵器委员会的请求,将这种改进型轻机枪列入制式武器的发展计划。同年10月,由杰内拉·英塔斯公司制造的5挺由M1919A4改造而成的新型轻机枪被送到马里兰州阿伯丁武器试验场进行测试。

根据测试的结果,对枪管套筒、两脚架、提把和枪托等零部件进行了改进,随后进行了下一步的测试。陆军兵器委员会对测试结果感到满意,最终在1943年2月17日,正式将这种改进型武器列入制式,并命名为勃朗宁M1919A6机枪。

勃朗宁M1919A6轻机枪是根据美国陆军的紧急需要而设计生产的,但与前线部队的迫切需求相反,其生产过程却是一波三折。等到用于部队试装备的10挺定型后的M1919A6轻机枪下了生产线,已经是1943年12月以后的事情了。从正式定型到开始批量生产,其间竟用了8个月的时间。

主要原因是盟军的战线不断拉长,对各种武器的需求达到了顶峰,可用于车载、舰载等多种用途的M1919A4重机枪的生产得到了优先安排。美国的军工企业除了要为美军提供枪械装备外,还要为盟国生产轻武器,包括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柯尔特公司在内的6个厂家的勃朗宁机枪生产线都在加班加点连续运转,就这样还不能满足需求,有时只能把已经过时的水冷式机枪运往前线。在这种情况下,陆军专用的M1919A6轻机枪的生产只能一拖再拖,等到大量制造并供给前线部队时,已经到了1944年的春天。

但是,迟来的M1919A6轻机枪在随后的一系列机动作战中,很快体现出它的独特优势和卓越性能。其较轻的质量和弹链供弹的持续火力,保证了其在地面战斗中的重要地位。

欧洲战场上的美军步兵终于有了一种足以与德国MG34、MG42相抗衡的班用轻机枪。它不仅能以两脚架状态射击,在必要时也可以像M1919A4一样以一个“L”形连接销通过机匣下方的连接孔安装在M2三脚架上,当作重机枪使用。除了持续射击时间略短外,M1919A6的各项性能都不亚于其前身M1919A4。

1944年初,美军一个伞兵连中装备12挺M1919A6轻机枪,平均每个排2挺,诺曼底登陆后编装有所改动,每个排拥有的M1919A6增加到3挺。

尽管1943年底才开始正式生产,而且从未获得过优先生产地位,但是整个二战中M1919A6一共生产了43487挺,虽比M1919A4的389251挺和BAR的208380挺的产量要少许多,但考虑到它是一种战时应急性的改进产品,这个数字已经相当惊人了,比后来越战时期的斯通纳63A1轻机枪(该枪的正式型号为MK23,只少量装备海军陆战队)的产量更是高出十多倍。

当时的需求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在工厂中不仅生产全新的M1919A6,还将已经制造出来的许多M1919A4按M1919A6的标准再次改造,然后提供给前线部队。

M1919A6轻机枪脱胎于M1919A4重机枪,枪身部分的构造几乎与后者一样,大部分零件可以互换。两者均采用勃朗宁设计的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卡铁起落式闭锁。当射击时,随着弹头在枪管内向前运动,在膛内火药燃气压力作用下,枪管和枪机开始共同后坐6~8mm,同时压缩枪管复进簧和枪机复进簧。

当弹头飞离枪口后,闭锁卡铁离开枪机上的闭锁支承面,其两侧的销轴被机匣上的开锁斜面压下,闭锁卡铁下降并脱离枪机下的闭锁槽,枪机开锁。该枪设计有凸轮“加速子”机构,后坐中的枪管节套撞击加速子,使其上端拨动枪机尾部,加速枪机后坐。

枪机后坐过程中由抽壳钩将空弹壳抽出,同时取弹器从弹带中抽出一发新弹,通过机匣盖上方曲线槽导引,将新弹压至枪管轴线位置,新弹压下时同时将空弹壳挤出,并使其从机匣正下方的抛壳窗内抛出。

此时由于闭锁卡铁下端被机匣底面上的凸起挡住,使得枪管节套不能先行复进,只有当枪机到位后开始复进时,其上缺口对准闭锁卡铁,卡铁才能上抬解脱节套,同时枪机尾部的凸起部分撞击加速子上端使其向前回转,推动枪机和枪管节套一并复进到位,闭锁卡铁在枪机闭锁斜面作用下强制上抬,进入枪机下方的闭锁槽,枪机完成闭锁,同时拨弹杆卡入枪机顶部的曲线槽内,使拨弹板拨动下一发弹到机匣口,以便下一次取弹,同时将已对准弹膛的那发新弹推人弹膛,进入下一次发射循环过程。

M1919A6轻机枪的进弹口在机匣左侧前方,可以同时使用M1919A4的250发金属可散弹链和M1917的250发帆布弹带,以及一种不常用的100发帆布弹带。金属弹链可以搜集起来重复使用,而布制弹带多是一次性的,因为一旦用过就有可能被拉长了。该枪的瞄准装置则直接照搬自M1919A4,准星和表尺位于机匣两端,瞄准基线很短。

为避免搬运过程的损坏,准星座可以折叠,通过旋转刀形准星尖下方的圆环来调节其高低。至于表尺则与M1917A1的完全相同,可以向前折叠,并可进行左右和高低调整。

M1919A6轻机枪与其前身相比,主要是增加了消焰器、肩托、提把和两脚架。早期的M1919A6与M1919A4一样,枪口部分只有助退器,后来改为喇叭状的消焰器,其消焰作用虽不明显,但在夜间射击时可以有效地防止射手因枪口火光而暂时致盲。

M1919A6的鱼尾式枪托形状非常特殊,上端很长且近乎水平,这是识别该枪最主要的外形特征。该枪托是钢板冲压成形后焊接而成的(早期也有木制的枪托),和小握把一起用一个钢板冲成的定位环和蝶形螺丝固定在枪身末端缓冲器上。小握把的形状与M1919A4的一样,类似转轮手枪握把,扳机突出在枪身后端下方,没有扳机护圈,这也是M1919A6脱胎于重机枪的痕迹之一。

可折叠的提把位于枪管和机匣的结合处,由铆接的钢板和木把组成,可以折叠任枪身左侧下方,早期的提把不用时则是旋转到枪管散热筒下方。提把所在的位置接近全枪的质心,在进攻和转移阵地时可以方便地单手将机枪提起。两脚架是M1919A6上最显著的特征,外形与BAR的类似,用钢管和钢板冲压件焊接而成,并以定位环和蝶形螺丝固定在枪管套筒上。

两脚架在不用时可以向后收起紧贴在套筒上,脚架的长短可以调节。有意思的是,两脚架的内侧还有一对固定的“短两脚架”,在两脚架折叠后才显露出来,可以在把机枪架在窗台上或从工事的射孔中向外射击时提供支撑。与二战时的其他轻机枪相比,M1919A6的外形显得很不匀称,至可以说是丑陋,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种简单实用而且非常结实的武器。

由于枪托等附件增添了额外的分量,为使M1919A6的质量能够保持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不得不采用了轻型枪管,厚度较M1919A4有所减少,这就使得连续射击时枪管容易过热,火力持续性较M1919A4有所降低。但美军官兵们仍然对M1919A6轻机枪的质量颇有怨言,全枪质量接近15kg,几乎比BAR重一倍,比不带三脚架的M1919A4只轻了不到4kg。

对于该枪早期主要的用户之一伞兵而言,在空降过程中,M1919A6的质量会使机枪手下降的速度大幅度增加,增加了跳伞失败的危险,同时能够随身携带的弹药数量有限。

另一缺点是,虽然M1919A6与M1919A4的许多零件是通用的,但也有少数零件不同,在生产和后勤补给中,容易造成混乱。

尽管存在着诸多缺陷,但作为一种改进产品而非专门设计的轻机枪,M1919A6轻机枪还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战斗中的实际表现可圈可点,特别是在战场那种严酷的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勃朗宁系列产品所特有的可靠性。许多参加过二战和朝鲜战争的老兵在回忆起自己的从军经历时,对M1919A6轻机枪这个拥有猛烈火力的可靠伙伴仍记忆犹新。

无论是在阿纳姆的桥头,还是在阿登的冰天雪地,勃朗宁M1919A6轻机枪参与了1944年到1945年间美军所有的地面战斗。战后,该机枪的生产仍然延续了一段时间,直至1954年最终停产。

在侵略朝鲜的战争中,M1919A6仍和BAR一起装备美军地面部队,只是数量较少。1958年,M1917、M1919系列机枪最终被M60通用机枪所取代,M1919A6轻机枪作为美军制式装备的历史就此完结。

但和其他勃朗宁机枪一样,它并没有立即退出战争舞台,作为剩余物资被出售到中东、南美一些国家,在那里一直使用到1970年代后期,甚至在越南战争期间仍有它的身影出现。

L86A1轻机枪

主要简介

L86A1式5.56mm轻型支援武器基本上是L85A1式单兵武器(突击步枪)的重枪管型,又可称之为SA80式轻机枪。L86A1式和L85A1式的设计原理相同,外形也相似,但采用较长而且较重的枪管,并加装有两脚架、肩托和后握把。因而有较高的初速和精度。英国陆军在80年代共订购了8000挺L86A1式,主要装备给步兵班,每班两挺;海军、空军订货超过1万挺。

L86A1式轻机枪结构基本上与L85A1式突击步枪相同,是一种导气式武器,采用枪机回转闭锁方式,由30发弹匣供弹。导气系统属活塞短行程结构,由活塞、活塞杆和导气节套等组成。活塞调节孔有两个选择尺寸(正常的和加大的)。

闭锁系统为多突笋的机头闭锁系统。击针的惯性很小,没有击针簧。枪机的结构设计可保证枪机在开锁(没有完全闭锁)的情况下,不会打击枪弹底火。枪口部的消焰器外径尺寸是标准的,该枪能发射枪榴弹。瞄准装置也与L85A1相同。

规格参数

供弹方式:30发;

口径:5.56毫米;

全枪质量:6.58千克(kg)含弹匣;

全长:900毫米;

弹头初速:970米/秒;

战斗射速:850发/分。

枪管长:646mm;

空枪重(不带弹匣和光学瞄准镜):5.4kg;

膛线:右旋,6条;

缠距:178mm;

枪口动能:1767J。74式7.62毫米轻机枪

74式7.62毫米轻机枪于1974年设计定型,由于该枪生产工艺性差、射击故障率高和精度差等问题没有装备部队。

该枪取消了弹链供弹机构,采用蜗线弹簧为动力的弹鼓供弹,简化了全枪结构;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偏转式闭锁机构;弹鼓供弹,连发射击。

口径:7.62毫米;

全长:1090毫米;

枪管长:520毫米;

瞄准基线长:527毫米;

全重:6.4千克;

初速:735米/秒;

理论射速:750发/分;

战斗射速:99发/分;

有效射程:600米;

弹鼓容量:101发;

枪弹:56式枪弹7.6239毫米。

РПК-74式5.45mm轻机枪

简述

РПК-74式5.45mm轻机枪是口径最小的军用轻机枪。该枪由卡拉什尼柯夫设计组于7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同АК——74式步枪同为一族,并装备前苏军。东欧大部分国家都曾仿制和装备此枪。

结构特点

РПК-74式5.45mm轻机枪结构简单、可靠,质量小,口径小。

该枪大部分结构同式步枪相同,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和枪机回转闭锁方式,不同的是枪管加重加长,有一个较轻的两脚架,枪托前护木也不同。该枪一般由45发长弹匣供弹,但也可同AK-74式步枪的30发弹匣互换使用。

瞄准装置

该枪前面有带半保护罩的准星,后面有可调高低、方向的缺口式照门。

弹药

该枪发射前苏联5.45mm普通弹和曳光弹。

性能数据

口径:5.45mm;全枪长:1060mm;膛线:4条;火线高:305mm;弹壳初速:960m/s;表尺:射程1000m;有效射程:600m;理论射速:600发/分。

战斗射速

单发:50发/分;连发:150发/分;自动方式:导气式;闭锁方式:枪机回转式;发射方式:单发、连发;供弹方式:弹匣;容弹量:45发或30发。

全枪质量

含空弹匣:5.0kg;含实弹匣:5.5kg。

瞄准装置

准星:柱形;照门:缺口式;瞄准基线长:555mm。

普通弹

配用弹种:5.4539mm普通弹,曳光弹;全弹质量:10.2g;弹头质量:3.4。

以色列IMINegev轻机枪

简述

IMINegev是一种由以色列IMI制造的轻机枪,5.5645毫米口径,弹匣、弹链供弹,配备两脚架。以色列军队将此武器定位为班用机枪。

设计

Negev是一把可靠及准确的轻机枪,有着轻型、紧凑及适合沙漠作战的优势。更可通过改变部件或设定来执行特别行动而不会减低火力及准确度。是以色列国防军的制式轻机枪。

Negev曾被指为抄袭FNMinimi,其实以色列曾入口M249轻机枪,但以色列军方较为支持本土生产的武器,因此以Minimi的设计加以改良而成。

Negev在1995年完成设计,于1996年实弹射击测试,1997年装备以色列国防军。空枪重7.5公斤(150发弹箱重2.1公斤),使用5.56x45毫米子弹,通用USM855及SS109弹药。

Negev与FNMinimi相同,可以弹链及弹匣供弹,但弹匣口改为机匣下方,配有塑料套的两脚架及M1913皮卡汀尼导轨,其两脚架更可充当前握把。

后期型Negev配有独立前握把及可拆式雷射指示器,也可装上短枪管,枪托折叠时不会阻碍弹盒,设计紧凑。更可选择射速每分钟650至850发或每分钟750至1000发。在以色列沙漠的装甲车及全地型车辆(ATV)上亦有装上Negev。

性能数据

总重量:空枪7.5公斤;

全长:枪托全开1020毫米;

枪托折叠:780毫米;

枪管长度:460毫米;

弹药:5.5645毫米;

口径:5.56毫米;

枪机种类:气动、转拴式枪机;

发射速率:650-850或750-950发/分;

枪口初速:950米/秒;

最大射程:1000米;

供弹方式:Galil的35/50发弹匣、弹链。

曼利彻尔AUG-HBAR轻机枪

HBAR是重型枪管自动步枪的缩写,实际上就是充当轻机枪的角色,因此AUG-HBAR有时也被称为轻机枪)。AUG-HBAR在1978年首次出现,80年代初列装奥地利陆军。

AUG-HBAR通常配用42发弹匣,以保持比较长的持续火力,此外AUG-HBAR的发射机构一般采用开膛待击,以加强散热。当然,作为模块化的AUG枪族之一,AUG-HBAR也可以使用标准的30发AUG弹匣和换上闭膛待击的击发装置。

日本96式轻机枪

从外形上看,该枪应该是十一年式的改进型,但是由于使用了和ZB26相同的供弹方式,我一直认为这是日军根据ZB26修改的枪型,后查阅资料可知,日军确实有根据ZB26设计的轻机枪,但是不是这种。这个后面会有介绍。大家注意红字的部分,这些地方是该枪和ZB26相似的地方。

这种机枪是我军缴获较多的一种,全名日本6.5毫米九六年式轻机枪,它是神武纪元2596年(1936)定型装备的。它比十一年式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不易发生故障。口径仍为6.5毫米,导汽式,气冷,导气孔可调,采用弧形弹夹并装于机匣上方,鼓形标尺,分划2——15,瞄准孔可以左右调整,准星偏于枪的左侧,而且有护翼。

此枪可以在活塞筒前面加装刺刀,机匣上方可以加装瞄准镜。枪管末端有提把,枪托为鱼尾状,拉机柄位于左侧,其上方有突出的退壳挺并加铁罩保护,该枪没有单发装置,只能连发,由于口径小,杀伤力和侵彻力均感不足。

九六式使用6.5毫米步枪弹,弹头初速730米/秒,标尺射程1500,最大射程3000米,30发弧形弹匣供弹,理论射速530发/分,膛线右旋四条,缠距200毫米,枪全长1067毫米,枪管长550毫米,枪管重1.96公斤,全枪重8.85公斤。

日本九六年式6.5mm轻机枪是日本于昭和天皇十一年,即公元1936年研发的一型轻机枪,因当年为日本神武纪元2596年,故将该型机枪年式确定为“九六式”。九六式轻机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是继“歪把子”之后,日本侵略者装备的新一代制式轻机枪。

从该型机枪出台的时间可以看出,研发该型机枪,是日本军国Z义加紧扩大**战争准备的一个具体举措。在中国,九六年式6.5mm轻机枪的名声,并不像它的兄长“歪把子”那么家喻户晓。然而,它在日本侵略者手中,对中国人民乃至亚太地区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却一点也不比“歪把子”少。

当然,在烽火连天的K日战争中,中国K日军民也曾经缴获大量的九六年式6.5mm轻机枪,其数量并不在所缴获的“歪把子”数量之下,而且比“歪把子”用得更多更广。

1922年,即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日军开始装备十一年式6.5mm轻机枪,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歪把子”。尽管日军把“歪把子”视为“珍宝”,但经过一个时期的使用,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歪把子”暴露出了相当多的问题。

据史料记载,日本当时曾经把从中国获得的“捷克式”(即ZB-26)轻机枪与其“歪把子”对比,深感“自惭形秽”。如若与关内中国军队作战,作为步兵部队使用极其广泛的轻机枪,“歪把子”的“不争气”显然不能适应作战需要,更不能适应日本军国Z义恶性膨胀的扩张野心。

于是日本军界特别是陆军,研发新型轻机枪的呼声日高,步伐也日紧,这与在日军基层部队中绝对不允许说日本国产装备不好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反差。

日本军国Z义就是这样,一方面大肆在部队中推行“愚兵”政策,打“武士道”的精神牌;另一方面又大肆收集武器装备在部队使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不遗余力地进行改进。“拐把子”就是克服“歪把子”缺陷而诞生的产品。

“拐把子”在设计和研制过程中有两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其一,针对“歪把子”存在的问题,力图一一对应地进行全面改进;其二,紧跟当时世界轻武器特别是轻机枪的领先成果,力图将其最大限度地体现在“拐把子”上。基于上述两点,一挺既有大和文化传统,又具欧洲特点的轻机枪——“拐把子”,被打造了出来。分析“拐把子”的“基因”成分,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加和式:

同类推荐
  • 活出自己,世界才会找到你

    活出自己,世界才会找到你

    现在的你,是否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忙碌的工作,是否已经消磨掉往日的激情?看看自己,是否还拥有对未来、对梦想的渴望?不妨停一停,问问内心,你到底为谁而活。这是一本能够让人重燃激情和梦想的书,时而清淡,时而犀利,时而温情,时而洞明,让你改变随波逐流式的生活,学会以轻松的心态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按照最喜欢的、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与工作,善待自己,善待生命,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与精彩。
  • 智慧咖啡在飘香

    智慧咖啡在飘香

    本书通过幽默、机智的文字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并向读者揭示了一个简单而又普通的哲理,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才能活出真的自我。
  • 听心理学家讲故事:为心灵打开尘封的锁

    听心理学家讲故事:为心灵打开尘封的锁

    你面前的这本《听心理学家讲故事》,旨在帮助读者在心理健康的调适和修炼方面,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这本书重在解决“如何做好自己的心理医生”这一问题。全书以心理学家讲故事的方式化解读者心中的各种困惑,引导读者热爱生活,关爱自己,以健康的心态迎接人生的的挑战。
  • 哈佛教授与儿子的对话

    哈佛教授与儿子的对话

    《哈佛教授与儿子的对话》是哈佛大学教授的教子真经,全书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揭示深刻的生活意义,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不仅可以激发青少年对社会、人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还可以点燃读者内心深处的智慧火花,帮读者洞悉人生的真谛。虽然你没有进入哈佛大学学习,但通过阅读《哈佛教授与儿子的对话》,你也能了解到哈佛的教育理念和人生智慧。
  • 你为什么工作:人一生必须反思的关键问题

    你为什么工作:人一生必须反思的关键问题

    本书探讨了人为什么工作这一问题,提出了为公司工作、为生命工作、为老板工作、为自己工作的工作理念。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冰火战歌

    网游之冰火战歌

    这是一个平凡小子,抱得美人、取得成功的现实逆袭故事。这是一个极品菜鸟,获得友情,赢得天下的游戏争霸故事。且看主角如何在这冰与火的世界中,谱写一首壮丽的战歌。
  • 奥特曼属性进化

    奥特曼属性进化

    传说,在地球三千万年前的超古代,是一个巨人、怪兽、人类共存的世界……。传说,在超古代有着一座名叫‘露露耶’的岛屿,在那岛屿上存在着一位最强的黑暗战士……黑暗迪迦!
  • 姻缘阴缘:僵尸老公缠上身

    姻缘阴缘:僵尸老公缠上身

    小时候的意外,让苏月被一只躺在棺材里的千年僵尸骚扰了十年之久!虽然这只千年僵尸帅到让她流口水,还是一只痴情霸道忠犬,更兼之他还超级超级超超级护短……但……这么多的优点,也改变不了他是一只千年僵尸的事实啊!苏月不止一次的在梦中严正声明,叫他不要再来骚扰自己,不料,十年过去,每日每夜都在梦中骚扰自己的僵尸为何……真的出现了?!苏月一脸崩溃地看着面前帅得让她忍不住要流口水的僵尸大人,脑袋隐隐作痛。“娘子,为夫来找你了。”某僵尸一脸微笑地开口道。“……”
  • 谁是幕后凶手

    谁是幕后凶手

    主角唐安非看着身边,不断的发生命案,死人与唐安非总有那么一点联系,以至于警察将唐安非列为嫌疑人,却总找不到证据,究竟谁才是凶手?
  • 甜心追爱记:男神,别跑

    甜心追爱记:男神,别跑

    因为一个不经意的一瞄,看见了一个超级无敌大美男,身为一个美男爱好者怎么可能不追呢,‘帅哥,我喜欢你,做我男朋友吧’‘滚’‘帅哥,你别嚣张,本小姐追定你了’
  • 丛林冒险

    丛林冒险

    在这里,不同的人阅读就会有不同的结局!是体验实实在在的死亡还是获取虚无缥缈的成功?是出名于天下还是是退隐于森林?是独善其身、逍遥天下?还是兼济天下、富可敌国?好吧,我承认,这些都不可能唯有死亡与……
  • 凤起云涌之一生一世一双人

    凤起云涌之一生一世一双人

    她,Tree特工组的鬼医加神偷。拥有治千病的能力,又有一针杀人的魄力。她看上的东西没有得不到的。她,虽然潜力无限却遭人荼毒,学习不了魂力,变为一个废物。她一觉醒来变成了她,又是怎样一鸣惊人?回眸一笑她遇见了他,从此便有了一个甩也甩不掉的包袱。
  • 莲若清歌

    莲若清歌

    莲,清新淡雅,出淤泥而不染;歌,清心悦耳,闻律音而感心。她,本是天界的玉莲仙子,世间的莲花皆由她而生;她,本拥有世间最为动听的歌声,听者无一不拜倒在她的裙下;她,本应是天君身边的妃子,远离世俗纷争,享尽世间的一切!不料,误打误撞闯进天界的他,使她再也移不了心了。天兵逼近,他被迫跳下诛仙台;而她,却遭受天劫,历经刮骨之苦,最终打入凡间!已不再是仙,却仍透有仙气。人?亦或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还在世间……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缉拿带球小逃妻

    缉拿带球小逃妻

    传说中萧氏总裁是一位温文尔雅豁达的美男子!我呸!纯属谣言!那厮根本就是一个阴狠小气之徒。实习记者苗小玉不过是无意中踹了萧公子一脚,就被逼得丢了工作、进了警局、欠下巨额外债、最后成了他贴身女仆。谁说她苗小玉逆来顺受,扮猪吃虎是她的强项,既然已经被欺负的无处遁逃,那么萧某人,接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