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嵊州当地占到大多数的家族企业,都面临着接班的问题。而金融危机又给这些草根的企业在完成这个问题上增加了难度系数。一开始,陈相的对手是自己的父亲。
“那个时候,嵊州已经有几千家领带企业了,竞争非常激烈,大家都在压价抢订单。”有点力不从心的陈国军把企业的规模从600多名员工缩减到300人。“我想规模越小对女儿的接管压力会越小。”可是即使是这样,没多久陈国军就对女儿摇头叹气了。因为他看到女儿总是窝在办公室,整天对着电脑。“你对着电脑看能做出什么?”
在父亲眼里,做生意就应该去拉客户抢订单。陈相却不这样认为。那个时候,卡尔领带还没有自己做销售。陈国军之前的主要工作是,从外贸公司拿来订单,然后指挥工人们三班倒,用最快的时间,连夜把这些订单完成。
“这样做,我们只赚了辛苦钱。但其实,销售的利润比生产高多了。”国际贸易专业出身的陈相一眼看出了问题。“一定要自己把外贸做起来。”实际上,卡尔领带早在2003年就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不过却一天都没发挥过作用。
陈相第一个重要的决定是:开始自己做外贸出口,而不再依赖于外贸公司。2007年,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了60%以上,大部分都来源于自营出口的利润。
当然,这还不足以让走南闯北多年的父亲信服,直到卡尔领带做起了电子商务——这又和女儿整天对着的那台电脑有关。关于电子商务,父亲和女儿的理念又开始起了冲突。冲突细到在对同一个人的看法上,两人都大相径庭。
那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马云。
不可否认,直到今天,这个叫马云的小个子男人身边依然围绕着很多不友善的言论。不过,马云可能也没想到,即使是在父亲和女儿这种亲密的关系下,对于他,也会有不同的评价。“总觉得马云是个骗子。”父亲直言不讳。作为嵊州人的女婿,早在阿里巴巴创立之初,马云就亲自来这个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嵊州领带基地,兜售他的生意。“那个时候就认识他了,不过大家都没把他当回事。”
父亲眼中的“骗子”在女儿眼里却成了“偶像”。当时,已经有做电子商务想法的陈相,在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听了马云的一场演说。“句句都说到我的心里,马云太厉害了,我很佩服他。”
按照陈相的回忆推算,她所听到的,应该是2007年马云在杭州阿里巴巴第四届“网商”大会上的演讲。记录显示,在那一场演说中,马云除了讲电子商务及互联网的发展之外,还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怎么成为一名成功的网商。
“我就是骂声中长大的,沉住气,认准方向不要放弃。”马云这样鼓励着上万名追随者,台下的陈相深受鼓舞。
在那时候,企业里很多人对她的电子商务持怀疑看法,包括她的父亲。顶着压力,卡尔领带在那一年加入了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在电子商务方面缺乏操作经验的陈相摸着石头过河,除了认真还是认真。很快她就尝到了甜头。互联网给这个外贸新兵带来了惊喜,网上的订单开始成倍增长。父亲也对女儿刮目相看了。
而电子商务的魔力真正发挥功效,是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后。2006年,从英国留学回来的陈相逐渐介入企业管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在浙江绍兴的嵊州,从事领带生产的企业有近3000家,大概几万名工人靠这个产业勤劳致富,全世界至少有近7成的领带来自这个小县城。和别的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行业一样,嵊州的领带产业也遭受了打击。绍兴当地外经贸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嵊州的外贸出口同比下降21.51%。2008年下半年开始,那些长年驻扎在嵊州领带城的外商代表们,不再频繁地出入大小领带企业:远在大洋彼岸的顶头上司告诉他们没有订单了。
任何人都看到了危险,无论是自称“没念过几年书”的陈国军,还是顶着英国双料硕士的“海归”陈相。“估计让我碰到就没啥办法,和等死差不多了。”放了权的陈国军看着女儿忙前忙后。
陈相还是抱着那台电脑。
电脑,确切地说,互联网,成了陈相最成功的“武器”。借助电子商务,卡尔领带绕过中间商,直接将产品销往美国、欧洲的一些大型超市。这些,都是陈国军做梦也不敢想的。而对陈相来说,一切都水到渠成:一位在国外生活学习3年,早已习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进行购物的年轻人,当然可以毫无障碍地和她的外国客户进行交流与沟通。
这样的优势,是嵊州早期创业者们完全不能比的:他们普遍排斥互联网,甚至连普通话都难以流畅表达。在事实面前,陈国军的工作是动员他的老部下让位给年轻人,他自己也把董事长职位心甘情愿地让给了女儿。“我们确实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陈国军感慨道。
陈相也组织了一批年轻人来补充新的岗位,又聘请了一些颇有造诣的设计师来提升产品品质。
不过估计陈相还没到可以庆功的时候。在大多数的同行还不知道电子商务为何物时,卡尔领带凭借先发优势早走了一步,并在这场应对金融危机的恶仗中表现不错。可是现在,打开阿里巴巴输入“领带”,光嵊州一地就能冒出2175家企业。
显然,新的挑战已经摆在这个年轻人面前了。父亲后面,她有了更多的对手。
陈家父女的冲突,非常典型地表现了创业的“民企一代”与接班的“民企二代”之间的理念和方法论的差异。但这个冲突,却是现阶段许多民营企业尤其是家族型民企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而金融危机带来的经营不景气又为解开这一“卡尔之结”创造了难得的契机,为“陈相们”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机会。
在“民企一代”与“民企二代”之间的理念冲突中,“民企二代”并不占优势,因为“民企二代”往往仅有新鲜的“理论和观念”而缺乏实际业绩支撑,因此,说服力不够。但金融危机冲击导致的经营困境,让“民企二代”有了“顶上去”的机会。试想如果企业经营一切正常,父辈往往不肯放手也不放心让他们去“冒险”、“折腾”本来好好的企业。
如今“民企二代”的“陈相们”交出的实绩让他们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这其中父辈的理解、配合与支持非常重要,因为创新转型绝不是简单的否定和颠覆。而有了这些,民营企业升级的成功率就会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