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到员工对管理,或下属对上司的服从。这种领导服从关系可以来自权利和权威两个方面。一种是管理者地位高,权力大,谁不服从就会受到制裁,这种服从来自权力;另一种是管理者的德行、气质、智慧、知识、和经验等人格魅力,使员工自觉服从其领导,这种服从来自于权威。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要成功的管理自己的员工,特别是管理比自己优秀的员工,人格魅力形成的比行政权力更重要。
但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管理者往往以权压人,对员工颐指气使,他们错误的认为,让人怕就是威望。事实上“怕”和威望是两码事。比如,在一个团队里,下属因为“怕”管理者而去执行某项任务,就会产生一种应付或敷衍的心态;如果把管理者的这种威望再“拔高”,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管理者最成功的威望不是用权力去吓唬员工,而应保持个人形象,建立威信。
李经理是某集团公司的一个分公司经理,脾气相当暴躁。据他手下的员工讲,他们经常能听到李经理在办公室大发雷霆的情形,动辄扬言要把某某开掉,一开始大家都挺害怕,于是做事便都很小心谨慎。但后来大家渐渐发现发脾气只不过是李经理的“日常工作习惯”而已,并不能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变革,于是大家便继续我行我素。李经理看到这种没把他放在眼里的情形当然会更生气,于是便恼羞成怒发更大的脾气。就这样,大家渐渐地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感觉李经理发一发脾气只不过是为了证明他的存在和彰显他的地位,并没有什么指导性的意义。真正有哪一天他不发脾气了,大家反倒感觉很奇怪。
可见,在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威信和威望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自身的素质和良好的形象塑造出来的。尤其是管理者,更不能把手中的权力变成树立个人威信的工具。
有一个关于太阳和风的管理寓言故事:
一天,太阳和风争论谁更强而有力。风说:“我来证明我的力量。看到那儿一个穿着大衣的老头吗?我打赌我能比你更快使他脱掉大衣。”
于是太阳躲到云后,风就开始吹起来,愈吹愈大,如同一场飓风。但是风吹得愈急,老人愈把大衣紧裹在身上。
终于,风平息下来,放弃了,然后太阳从云后面露面,开始以它温柔的微笑照着老人。不久,老人开始擦汗,脱掉了大衣。太阳对风说:“温柔和友善总是要比愤怒和暴力更强有力。”
这个故事说明,仅仅依靠权力,虽然令人生畏,但也会使人极力反抗,即使人们敢怒不敢言,也难叫人心服口服。而亲和友善的魅力则使人自动解除情绪的武装,而诚心归顺,相形之下,权力显然无法与魅力一较高下。
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建立威信不是让人“怕”,而是用亲和力和凝聚力影响他人,让人在你的无声浸润中觉得你比他强,能力比他高,他才会心服口服,在他的心目中你才是一个有威信的人。
有个小故事非常经典:
说的是有个老总喜欢讲笑话,他一讲笑话,公司里的人就乐得哈哈大笑,有一天,这个老总又在公司里讲笑话,大家又乐得哈哈大笑。忽然他发现有个员工面无表情,就点他的名问:“哎!你怎么不笑啊?”那员工只冷冷回敬了一句:“我明天就走了。”
在今天,“管理者”一词被赋予的内涵从来没有如此丰富过,它已不再是人们心目中强硬的铁腕象征。“权力”更多地依附于影响、支持、信任、实现目标等诸多要素而发挥作用。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主要依靠权力,那么现代观点认为,管理者更多的是靠其内在的影响力。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已不再是指身居何等高位,而是看你是否拥有一大批追随者和拥护者,并且使组织群体取得良好的成绩。可以说,管理者的影响力已成为衡量成功管理者的重要标识。
管理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命令与执行,而是一种将组织与个人的潜力释放的催化过程。其任务是去发现、发展、发挥、丰富和整合组织与个人业已存在的潜力。布兰查德说,“今日,真正的领导权来自影响力”,权力必须靠管理者自己争取,除非下属赋予你权力,否则你根本无法指挥他们。
一个“权力万能论”的信奉者,不久就会发现,单纯的权力是不可能给组织以持续的成长与发展。所以,管理者要让下属真正的服从自己,必须要淡化权力而强化权威。不要因为职位高一点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压自己的下属或随意的制裁那些不服从的下属,这样只会造成员工当面服从背后却另外一套。要让下属心服口服,就得善待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下属的心目中建立起威信,使下属服从领导的权威而不是服从领导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