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9600000018

第18章 童贯,阉割过的王爷不孤独(1)

在公元1127年上演的巨型历史悲剧中,有一个介乎喜剧与悲剧之间的角色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童贯。

半年前,他已经被皇帝下令杀死。当时和后来的人们普遍认为,他是公元1127年悲剧的主要制造者,即便死上一百次,也不足以抵偿他的罪恶。因此,在后来的世代里,一提起他的名字,常常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舞台上的大花脸,或者鼻梁上涂抹着一大块白粉的角色们。

事实上,童贯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般的悲喜剧色彩。他一生中,开创的几项中国历史之“最”,肯定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迄今无人能够打破的纪录,并且可能会永远保持下去。

这几项纪录是:

中国历史上握兵时间最长的宦官,

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宦官,

中国历史上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代表国家出使外国的宦官,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册封为王的宦官。

没有人能够精确统计出中国历史上的宦官总数。粗粗算来,大约至少应该不低于百万人才对。也有论者估计,认为应该在三四百万左右,极端者甚至认为可能达到千万之众。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平心而论,在这数百万人群当中,仅仅凭着这样几项纪录,这个人物就没有理由被漫画化、脸谱化为一个小丑的模样。事实上,如果不带偏见地翻检一下历史记载,我们会发现:在公元1127年的悲剧发生之前,将近二十年时间里,童贯肯定曾经是我们帝国的骄傲与荣耀,代表了那个时代相当一部分人的光荣与梦想。

可能是大众传媒和娱乐圈概念性思维的缘故,我们每当想起历史上的那些反面人物时,常常会把他们和或者獐头鼠目、或者满脸横肉联系起来。从历史记载中我们知道,至少北宋末年的这些反派大人物不是如此。

也许是因为宋徽宗具有美术天才的关系,他所信任和喜爱的亲近重臣,仪表一般都很出众。徽宗皇帝本人,用古时人们的形容,叫作面如脂玉,唇若敷朱,风姿如玉树临风,与他政治上的昏庸似乎没有太大关系。从他传世不朽的人物画《听琴图》和部分时人记载上看,蔡京眉目疏朗俊秀,风度儒雅从容,很有点美男子的味道,也丝毫不妨碍他做事的阴毒狠辣。另外一位同样官至宰相的此类人物,名叫王黼。这个人身材挺拔,金发金眼,与常人大异其趣而不同凡响,同样没有影响此人卑污猥琐的为人。

童贯则是另外一种类型。史书记载,此人身材高大魁伟,皮骨强劲如铁,双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颐下生着胡须,一眼望去,阳刚之气十足,不像是阉割后的宦官。这可能和他年近二十岁才净身有关。1

据说,童贯为人有度量,能疏财,出手相当慷慨大方,很像《水浒传》上同时代那些仗义疏财的好汉。只是,他仗义与疏财的对象具有极强的选择性,后宫妃嫔、宦官、宫女、能够接近皇室的道士、天子近臣等等,时不时可以从他那儿得到不少好处。因此,皇帝耳边经常可以听到关于他的好话,称得上好评如潮。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阳刚外形的人,却性情乖巧,心细如发,对皇帝的心理具有极强的洞察力,每每能够事先预知皇帝的意趣意图,于是说话做事很少荒腔野板,从而大得欢心。2

童贯净身入宫时,是拜在同乡、前辈宦官李宪门下作徒弟。这位李宪是神宗朝的著名宦官,在西北边境上担任监军多年,颇有些战功。童贯读过四年私塾,有些经文根底;跟随李宪出入前线,又打下了军事上的根基,很有点能文能武的味道。加上他曾经十次深入西北,对当地的山川形势相当了解,这使他在宦官中很不寻常。不过,看起来李宪对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提拔照顾,致使童贯进宫二十余年,始终没有出人头地。如果不是赵佶这种性情的人做了皇帝,或者换句话说,如果神宗皇帝能多活二十年的话,他说不定会默默无闻地老死在皇宫里。

从时间上推算,徽宗入继大宝时,童贯已经四十八岁。这个年龄,正是人生经验、阅历、精力臻于巅峰之际。徽宗以内廷供奉官的名义,派他到杭州设明金局收罗文玩字画,第一次为他打开了上升的通道。一般说来,内廷供奉官大体相当于皇宫的采购供应处长,并不是一个多高的职位,却是一个很有油水的肥差。童贯没有满足于捞取好处,他对这次机会的利用,称得上老谋深算、意味深长。

在杭州,童贯与贬居此地的蔡京过从密切,朝夕相处。此次,据说蔡京很巴结,将自己珍藏的王右军的字,给了童贯;又帮助他把杭州民间收藏的几件珍品字画器玩弄到了手。在民间传说中,有不少关于他们俩巧取豪夺的故事。比如,说他们像上海滩上阿飞放鸽子、仙人跳似的,把蔡京的一个小妾愣说成是预备晋献给皇帝的美人,从而在一个世家子手中勒索出了两件皇帝特别喜欢的古画等等。不管怎样,据说,其中就包括了徽宗皇帝梦寐以求的这幅周文矩真迹——《重屏会棋图》等等。这些工作成绩,令皇帝十分惊喜,从而,开始对童贯另眼相看。事实上,在此期间和主持杭州造作局工作时,童贯肯定狐假虎威地干了不少缺德事,这从当时臣僚奏疏中颇有烦言可以看出。可是,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抨击童贯的言辞,都没有能够抵消他给皇帝带来的喜悦。3而且,更厉害的是,蔡京与童贯结下了彼此援引的深厚友谊。

此次杭州之行,童贯特别热心地按照自己对皇帝的理解,指点蔡京创作了一批深受喜爱的书画作品,经过童贯源源不断地送到皇帝手中。回京后,他又出手极为豪爽地向宫中妃嫔、曾经预言赵佶能够当皇帝的道士、皇帝身边的近臣和另外深得皇帝信任的宦官梁师成之属馈赠厚礼,为蔡京回京打通了关节。

当时,据说童贯的几个心腹徒弟十分困惑,不明白师傅为何如此热心地帮助一个贬居外地的倒霉蛋儿。童贯告诉他们:“现任的宰相没有人拿我们放在眼里,巴结起来即便不是没有可能,也会极其费劲;如果看准了,通过我们自己的力量,扶起来一个宰相,那就完全不同了。”

事实证明,童贯烧冷灶的眼力与功力全部超一流。不到一年,蔡京便三级跳似的坐到宰相的位子上了。这一点对于童贯具有深远的意义。

蔡京主持国政之后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推荐童贯监军西北,意在收复青海甘肃地区的四州之地。当时,发生了一件事情,颇能看出童贯的性情:

童贯担任监军后,随大军进发到湟川。他们在此地杀牲祭旗,召开誓师大会,然后,正在行将开战之际,突然接到皇帝手诏。原来皇宫失火,皇帝认为是不宜征战之兆,急令止兵。童贯看过手诏后,若无其事的折起来塞进靴筒。军中主将问他,皇帝写了些什么?童贯回答说:皇帝希望我们早日成功。

在这次战争中,童贯表现低调,他支持、配合领军将领,打了一连串漂亮仗,平息了西北部族的叛乱。在收复四个州的庆功大会上,将领们兴高采烈地领功受赏,童贯则做了两件极为露脸的事儿:

在庆功宴会上,他慢悠悠地拿出皇帝的那份手诏,传示军中将领们观看。大家一看之下,无不大吃一惊。领军主将相当惶恐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童贯回答说:“那时士气正盛,这样子止了兵,今后还怎么打?”主将问:“那要是打败了可怎么办?”童贯说:“这正是我当时不给你们看的原因。打败了,当然由我一人去领罪。”据说,当时众将领“呼啦”一下子跪了一地,大家无不感激佩服。谁都知道,军令如山,何况是违旨,这可真不是闹着玩儿的事儿。若是打败了,童贯可能确实是要掉脑袋。4

与此同时,童贯还做了另外一件相当打动人心的事情。开战后,阵亡了一位很是奋不顾身的将领。当时,这位将领的妻子已经去世,他战死后,他的独生儿子流落街头,成了乞讨儿。童贯下令将他找回来,当众认这孩子为义子,声明一定如对己出般地善待遗孤,将他抚养成人。这一手很厉害。那些镇日里在生死场上搏杀的将领们十分感动,认定童贯是一位值得为之卖命的上司。从此,童贯牢牢树立起了在西北军队中的威望。可惜,这个改名童师闵的孩子,长大后帮着童贯干了不少坏事,公元1127年之前一年,诛除“六贼”时,与童贯同时被新皇帝下令斩首。5此是后话。

这次战胜,对于大宋帝国极其重要。帝国已经许久没有军事上的光荣与辉煌了,这令帝国君臣民众相当郁闷。要知道,自从“澶渊之盟”,帝国与辽国结成不断钩心斗角的“兄弟之邦”以后,东北、北部地区好歹平静下来了,西北军事就成了帝国心头长久的痛。中国历史上名气极大的一代名臣范仲淹都曾经在这里折戟沉沙,弄得很是灰头土脸。是故,童贯成为大宋帝国冉冉升起的一颗耀眼明星,英雄般受到京城朝野上下的热烈欢迎,并且长久地照耀在帝国黑沉沉的西北部上空。

嗣后,童贯常年出没西北,主持该地区军事,并率兵连打几次胜仗,相继收复了积石军,就是今天的甘肃贵德,和洮州,就是今天的甘肃临洮。从此,童贯成为名副其实的帝国柱石,撑住了西北方曾经多次险些垮下来的天空。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西北地区地瘠民穷,天欲垮不垮地好多年,表明它不可能真的垮下来;仅仅是蔡京、童贯者流希图邀功,才穷兵黩武,屡屡挑起战端。这种说法肯定有它的道理。我们在此想要表达的意思,仅仅是说:当时的帝国朝野上下,事实上是非常需要并且非常欢迎这种军事上的成功的。它的心理基础,很有可能应该不仅仅只是想穷兵黩武而已。

当此时,大观二年即公元1108年,童贯与蔡京之间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龃龉,起因是皇帝下令授童贯为“开府仪同三司”。时人称这一官职为“使相”,一般是在宰相外放为节度使时加官所用,极为尊贵,其含义是待遇、地位、荣耀已经相当于宰相。过去,这一官职从来没有授给过宦官。蔡京说:“童贯以一个宦官之身受封节度使已然过分,使相尊位哪里是他所应该得到的?”蔡京作为宰相拒绝奉诏委任,皇帝也就此不了了之。6

实际上,蔡京对童贯的不满已经很长时间了。他认为童贯侵犯了自己作为宰相的尊严与权力。原因是,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童贯在选拔西北地区将校官吏时,已经不通过政府程序,而是直接从皇帝那里取旨任命。有的干脆就是他自作主张,先任命了再说。这使政府首脑蔡京宰相的自尊心大受伤害,因此,决定晓之以颜色。

童贯当然也很恼火。不过,他不动声色,相当冷静地观察着情势。第二年,大观三年,即公元1109年,童贯三管齐下,一举将蔡京拉下相位。这一次,他策动了三个方面的力量:宫中是内廷总管包括自己的徒弟为一路,工夫下在妃嫔和皇帝身上,将蔡京干的坏事在他们耳边不停地吹风;朝中是寻找与蔡京素有怨隙的官员为一路,工夫下在台谏官的身上,最后由中丞和殿中侍御史出面弹劾蔡京;第三路最是剑走偏锋,却也杀伤力最大——由皇帝最为宠信的道士出面,密奏皇帝,说是太阳中出现黑子,主在斥退大臣,否则不祥。徽宗相当惊恐,蔡京屡次求见均被拒之门外。于是,蔡京上表求退,皇帝立即下旨,同意他以太师致仕,贬为太一宫使,并进而将其贬居杭州。

至此,童贯大获全胜。但是,很有可能他并没有享受到多少胜利后的快感。原因是继任宰相张商英为政持平,多次劝皇帝“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帝严惮之”,时称其忠直。实际上,徽宗皇帝初政时,张商英就曾经当过宰相,当时,青年皇帝就有点怕他,所以,在修缮宫室时,特别嘱咐工头,看见宰相过来就和工匠们躲开,不要让宰相看到他们。后来,张商英被蔡京列入奸党名录中,实际上人们都知道这是胡扯,是蔡京借此排斥竞争对手而已。因为,张商英拥护变法是众所周知的。如今,将近十年过去,皇帝自我感觉好了许多,张商英却是一点没变,一以贯之地以自己的忠直匡正皇帝与国事,闹得皇帝仍然“严惮之”,就是特别畏惧他的意思。显然,这与童贯的路数差别巨大。

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童贯晋升为检校太尉,获得武官最高一级职位。也是这一年的同一个时刻,童贯在皇帝的支持下,做了一件迄今为止前无古人的大事:他以副大使的身份,代表皇帝与国家出使辽国。据说,这件事情是童贯策划的。原因是此阶段西线无战事,童贯静极思动,想到东北方向的辽国去看看是否有什么机会。

尽管此时童贯的声望如日中天,然而,毕竟这是代表皇帝与国家出使外国,因此,还是有大臣提出疑义,认为以一个生理不健全的人代表皇帝出使,实在有碍观瞻,会让人小看为偌大一个国家无人可派。

谁知,徽宗皇帝不作如是想,他相当以童贯为骄傲:“契丹人听说我国有一个童贯,屡屡打胜仗,很想见识一下。正好就此派他去考察考察辽国的情形。”7于是,把他的官职加为检校太尉,以端明殿学士郑允中为正使,以太尉童贯为副使,前往辽国进行国事访问。从中可以看出徽宗皇帝那浪漫而轻佻的性格:他不大会让自己被世俗的、传统的、刻板的东西所束缚。然而,正如我们所知道的:艺术需要浪漫,而政治恰恰需要刻板,需要一丝不苟的规矩与程序。徽宗皇帝的这一次浪漫,为帝国的灭顶之灾和千万人的家破人亡,埋下了意味深长的伏笔。

同类推荐
  • 穿越南洋

    穿越南洋

    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初,英国已经成就了其海上霸权地位,美洲的流氓罪犯们正在抗争,法国的那个小个子好像还在上学。东方的那个十全老人正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然而在这时上帝给他们开了个玩笑..........
  • 下南洋

    下南洋

    昌丰号安然无恙的回来了,震惊的不仅是福清港的跑船客们,还有福清城里漆红大门的程家。程大当家的人虽然没回来,但是手信却是按时的递送到程子珣手中,信就像是刚出炉的山芋,烫的程子珣想放又舍不得放。眼瞅着就是年了,福州府还是没有撑过年,大批大批的人挤在福清港等待着昌丰号的出船,准备轰轰烈烈地下南洋……
  •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是 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颠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本书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一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
  • 龙之城的佚史

    龙之城的佚史

    生命的降临是数千年的沉淀,将世界焕然一新。世界在变化着,文明的兴衰,无数王朝的诞生,都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至高的荣誉无数人想追求梦想。但他隐姓埋名,过安定平稳的生活。扬名立万、纵横天下渐远渐行。百年瞬息而过,黑暗世界早已在时光的流逝之中破灭,而如今,他如同死神般的人物和龙之城的古迹人间蒸发般消失的无影无踪……铁马踏冰,纵横天下。这是英雄际会的时代,这是传奇缔造的江山!现在龙的时代转逝,新的时代降临!
  • 乱世寻踪

    乱世寻踪

    一场离奇的意外令田乃禾被迫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在经历过遇奇人、战强盗、惊大儒、惩恶少、救圣驾、赈灾民、游匈奴等等遭遇之后,且看他是如何面对种种爱恨情仇,又是如何去找寻真正属于自己的历史踪迹……(作者留言:《乱》是作者首次以“映画式写作”的方式创作的作品。所谓“映画式写作”,就是通过对小说人物的动作、表情以及场景等处的细致描写,尽可能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幕幕犹如影视画面般的视觉效果。由于这一构想尚处在尝试阶段,期望可以得到更多喜爱文学创作的前辈与博览群书的书友的品评指正。作者必将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不断完善作品。再次对您的不吝赐教揖礼拜谢!)
热门推荐
  • 不一样的蛊真人

    不一样的蛊真人

    记录一个穿越者的成长历程,是成就仙尊,拯救苍生,还是堕入魔道,为祸天下,尽在一念之间。蛊真人同人,不腹黑,不小白,仅仅就是修我道,成我仙。当自己的蛊真人。
  • 《十天之后》

    《十天之后》

    丧尸,对人类来说永远是个恐怖的名词,然而,张财安在经历过一场生死后,也变成这种活死物,,,,,
  • 彼端之门

    彼端之门

    一个智商正常的而又对平凡生活感觉到无聊的普通人突然之间得到一扇能够穿向无数位面的双向门,就是这么一件事情引发的故事
  • 莫奈艺术书简

    莫奈艺术书简

    这本《莫奈艺术书简》由克劳德·莫奈著,张恒译。克劳德·莫奈是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他率先在户外作画,在光与影的舞台上灵活地跳舞。他热爱城市的天际线,喜欢房屋在晴空下呈现的灰白色块;他喜欢马路上奔走、忙碌、短打装束的行人,他喜欢赛马场,贵族们前呼后拥的驾车出游;他喜欢我们的女士,喜欢她们的遮阳伞、手套,她们的服饰装束,甚至她们的假发套和搽面香粉……
  • 特别

    特别

    ”干“兄弟姐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特别的感情有些出自真心,有些带有目的。本书改编自真人真事,书中的这对非亲姐弟,会带你看透世俗成见,理解与批判,以及他们各自的情感纠葛。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身边如此特别的你。
  • 妹妹背着洋娃娃II

    妹妹背着洋娃娃II

    梦魇结束后,吴烎和林小英开始了全新的高中生活。本以为平息了于诗音和小静这两个恶灵,一切就会结束时候,主神教开始蠢蠢欲动。“不除掉主神教这个毒瘤,小英就不可能安全。”“可是,我们斗得过他们吗?”“他们很快就会记住我的名字。”吴烎邪魅一笑。“好戏才刚刚开始。”吴烎对着镜子里面的吴烎说道。
  • 谁的等待,适逢花开

    谁的等待,适逢花开

    但愿来生,只作陌上的看花人;无需入尘缘,只行于陌上,看一川风花,无爱无伤。
  • 仙魄传奇

    仙魄传奇

    万年之前,人、妖、魔三族并立。人族有三魂六魄,妖族有本命妖丹,魔族有不灭魔魂。妖魔两族能够牵动天地伟力,能够炼化自身,族中大能者举手投足之间翻江倒海,毁天灭地,移星换斗。而人族肉身孱弱,又无法勾连天地伟力,在妖魔两族面前沦为鱼肉。后来惊天之才盘古出世,开辟人族第七魄——仙魄。从此人族开始学会修行,族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修行者,最终在三族大战中将妖族与魔族抹去。那些在大战中驾驭仙魄,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修行者,受到了世人的尊崇与仰慕,后世将他们尊称为——仙魄师。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理家发家卷(千万个怎样)

    理家发家卷(千万个怎样)

    《理家发家卷(千万个怎样)》本书介绍怎样当家理财,怎样买卖,怎样进行家政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