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9500000029

第29章 大明官场乱斗之严嵩死磕徐阶(5)

两年后,公元1555年,即嘉靖三十四年十月,严嵩在一份估计皇帝必会批准的死刑名单中,悄悄附上了与该案并无关联的杨继盛的名字。结果,导致杨继盛被杀,遂成为在明清两代名气极大的忠烈之士。杨继盛被杀时,王忬大病一场,痛惜国失栋梁之材。

王世贞则在刑场之上当众痛哭失声,并当场脱下自己的官服,盖在杨继盛的尸体上,然后抚尸大哭。

王世贞名声太大。他的多方奔走和临刑一哭,令众多并不知情的人们,知道了杨继盛的忠贞、冤屈和严嵩的诡计,并广泛传播之。由此,严嵩切齿痛恨王世贞。

终于,严嵩没有出面对付王世贞,却找由头将他的父亲逮捕入狱,并判处死刑。个中缘由,相当繁杂。简单说就是:王忬当时官居蓟辽总督兼右都御史,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兼监察部部长。当此大任之际,却正值积重难返之时,左支右绌之下,被严嵩抓住了把柄。然后,罪远不至死,却被问成死罪。

远在山东青州为官的王世贞听到这个消息,弃官不做,星夜赶回京城。与他刚刚考中进士的弟弟一道,来到严嵩家门前,长跪不起,泪流满面,请求已经八十岁的老首辅高抬贵手。严嵩表现得相当客气,把兄弟二人让进客厅,温言抚慰,并保证在皇帝面前周旋,救他们父亲的性命。

此后,王世贞兄弟每天身穿囚犯的衣服,跪在百官上朝的必经之路,“自批其面”,就是自己打自己耳光,恳求襄助,并表示愿以二人之命,替父亲去死。终于,他们的父亲还是被开刀问斩。时在公元1560年,即嘉靖三十九年冬。

此时,离严嵩倒台还有两年。

事情之所以发生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规律开始发生效力。而徐阶,则在长达十年的韬晦与角力中,恰到好处地徐徐发力,就此,将已经八十一岁首辅的那只老手掰倒。

细究起来,或许会有人说他胜之不武。因为,严嵩反正也没有几年活头了。然而,如果没有徐阶的一击,严嵩和他那位儿子还会如何为祸,是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的。要知道,遭受了罢官、抄家、爱子被杀、全家流放、沿街乞讨等种种重创之后,严嵩可是仍然一口气活到了八十七岁。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每到关键时刻,常常会有一类充满吊诡之意的事件,使重大情势转向相反的方向。这可能是中国政治史上一个值得特别研究的重大课题。

在此之前,从嘉靖十五年,严嵩来到北京时开始,到嘉靖四十一年为止,二十六年间,在我们手头有限的史料中,粗粗统计起来,各级各类官员弹劾严嵩的就至少不下二十次。许多奏章证据确凿,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却全然没有发挥作用。而最终导致严嵩命运发生转折的关节点,却出现在谁都没有想到的地方,这就是——公元1561年,即嘉靖四十年,严嵩的欧阳夫人去世了。

史书记载,严嵩一生不为女色所惑,与欧阳夫人感情甚笃。这也可能是严嵩身体强健、长寿的原因之一。

按照帝国制度,父母去世时,帝国官员必须辞去官职,回家守孝二十七个月,制度术语叫做“丁忧”。此时,官居工部侍郎即帝国中央工程建设部副部长的严世蕃,也要离职回江西老家去“丁母忧”。

严嵩老泪纵横地请求皇帝:自己年事已高,起居饮食要靠严世蕃照顾,可否让其他为官的孩子代为丁忧?皇帝答应了老首辅的请求。

其实,严嵩的请求中,隐藏着一个绝大的奥秘,在相当长时间里,严嵩那些深受皇帝喜爱的青词,大多出自严世蕃之手。而且,皇帝经常在门缝里塞出来的那些手谕,严嵩在许多时候,根本就看不懂,只有严世蕃才能领悟其中之意,于是,替严嵩所作的回答方能深中皇帝下怀。

据说,由于下列三个原因,使晚期的嘉靖皇帝在讲话和书写手谕时,句子都极其短暂简约。一个原因是,皇帝在修玄崇道中,遵循着道家养气之理,不宜说与写长句子;第二个原因是,这些口谕和手谕要靠宦官转达,有保守机密的意思在;第三个原因是,皇帝需要借此考验身边重臣,是否能够与自己心有灵犀、心心相印。

徐阶刚刚进入内阁不久,曾经收到了皇帝的一个手谕,使聪颖绝伦的徐阶吓出一身冷汗。这张手谕上只有六个字:“卿齿与德,何如?”显然,齿,是指的年龄;德,则指的德行。从字面上看,这里只能有一个解释:你的年龄与德行怎么样?是般配的吗?是年纪虽大,却德行不修吗?是为老不尊吗?

若是这样的一问,可就太厉害了,分明表示了皇帝对徐阶品性的怀疑。

忐忑不安的徐阶,翻来覆去地反省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究竟为什么事情惹得皇帝发此一问?他苦思苦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皇帝之意何在。最后,直到临睡觉时,徐阶夫人灵机一动,提醒他,皇帝会不会是在问:徐阶与欧阳德的年龄谁大?因为,当时欧阳德刚刚接替徐阶礼部尚书的职位。

第二天,万般无奈的徐阶,只好按照夫人的说法回复了皇帝。结果,还真让他夫人猜对了。皇帝看到徐阶的回复,大悦,知道此人可以大用了。从此,徐阶通过了皇帝的考察,并学会了如何理解皇帝那天书般简约宝贵的手谕。

另外一个能够看懂天书的就是严世蕃。平倭时,胡宗宪买通严嵩的义子赵文华,将严嵩的关节打通,希望能够当上总督。报告上去后,皇帝批来一张纸条,也是六个字:“宪似速,宜如何?”严嵩理解皇帝的意思是:胡宗宪提拔得好像快了点儿,应该怎么办,你们再议一议。在字面上,这个理解完全正确。于是,严嵩觉得还可以再争取一下。严世蕃一看,告诉老头子:此处的“宜”字根本不是“相宜”或者“适宜”的意思。胡宗宪没戏了,推荐杨宜吧。这位杨宜刚刚立功,此时,皇帝对他印象正好。结果,按此报告上去,当时就批准了。

类似的故事有很多,有的出典极其生僻,有的则跟猜谜语没有两样。不再细说。

在智力上,严世蕃属于那种天才类型的人。在帝国官场上,他的智力应用得到了超常发挥。这厮精明到了这种程度:天下所有官职——从中央各个机关,到各地省、市、县级单位,各级、各类、各种,乃至各个官位,其肥、瘦、好、坏,每年能有多少外快进项,他全都一清二楚。这就为他父亲安排各种官员,提供了准确依据。因此,当时官场上的人们都知道,想要瞒过严嵩很容易,要想糊弄严世蕃则根本没有可能。偏偏打通严嵩只能通过严世蕃。于是,严世蕃俨然成了按比例抽头的赌场庄家、坐在山寨等着分赃的大王和人们今天理解的收保护费的黑社会老大。

不过,公平地说,严世蕃也不是只进不出,那不符合经济学说里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原则。严世蕃手面很大,相当豪阔,该出手时从不吝啬,属于那种交游广阔的人。是故,三教九流,朋友遍天下。特别是在结交宫廷之内、皇帝身边的人们时,严世蕃馈赠起财宝来,有时可能都令老首辅肉疼。但正是因为如此,严世蕃才能够每每预先知道皇帝的情绪、动向和究竟想干什么,于严嵩、徐阶者流还在懵诧诧时,早就拿出了漂亮的预案。很有可能,这是严嵩在首辅的位置上能够一待就是十六年的重要原因。

以是之故,当时,北京城里对严氏父子,广泛流传着“大宰相”和“小宰相”,“大学士”和“小学士”之说。

严嵩征得皇帝同意留下严世蕃,算是松了一口气。谁知,严世蕃那里却出了毛病。

直接的原因是,严世蕃身穿孝服,乃不祥之身,按皇家制度,是不允许进入大内的。因此,他无法如以往那样陪伴父亲进宫值班。

另外一个原因则可能更重要:

欧阳夫人在世时,于女色方面,对严世蕃管教极严。严世蕃也颇为敬畏母亲。如今,老人家去了,父亲又要每天忙于国家大事,这厮突然解放了。于是,根本不管热孝在身需要遵守的帝国礼仪制度,用他那几辈子也花不完的钱,在极短的时间里,按照古制,一口气给自己弄了二十七个娇姬美妾,称“二十七世妇”。从此,每天躲在家里,色中饿鬼般地昏天黑地,快乐无比。

大约就在这段时间前后,严世蕃说出了两句千古名言,一句是:“皇家没有我家富。”另一句是:“皇帝没有我快乐。”在此情形之下,他还哪里有可能、有心思好好为父亲撰写青词、解读天书?遂使他那老眼昏花的父亲,只能于颠三倒四之际,时常哆嗦着双手,亲自操刀了。

这样一来,轮到皇帝看不懂严嵩写来的东西了。

八十一岁的老人,能把文句写通已属不易,哪里还可能谈得上文采飞扬?而且,由于没有看懂皇帝的意思,驴唇不对马嘴之事亦有发生。当年那一笔清丽柔美的蝇头小楷,如今大约也如核桃般大,可能还会不时扭捏一番。

而严世蕃在热孝期间纵情淫乐的事迹,也时不时地传到皇帝耳朵里。据说,以孝子自居的皇帝颇为厌恶。

皇帝不高兴了。

皇帝很快就觉得,斯人老矣,老爱卿大约是该休息啦。于是,越发倚重徐阶。《明史》记载:帝“有所密询,皆舍嵩而之阶。寻加太子太师”。皇帝要商量什么机密事项,都来找徐阶而不理严嵩了。并不久就给徐阶晋级为太子太师。

这是一个从一品的崇高荣衔,差不多位极人臣了。

就在这波诡云谲、极端微妙的时刻前后,几件导致皇帝对严嵩由不快、不满到厌恶的事情发生了。

先是头两年,出在赵文华身上的事儿,令皇帝不太舒服。

在饱读诗书的帝国官员中,这位赵文华也算是一个异数了。

他是嘉靖八年的进士,中第前,曾经在国子监,就是帝国中央大学里读书。那时的赵文华,俨然一代江南才子,意气风发,才华俊逸,气度非凡。当时,严嵩清望正隆,是为国子监祭酒,就是校长,很欣赏这位少年才俊。后来,等到严嵩的政治行情节节上升之际,赵文华便正式跪拜严嵩为义父,并在严嵩的安排下,官居通政使,主管通政司这一上传下达朝廷文书报告的机要机关。

这太重要了——严嵩时常可以在坏消息到达皇帝那里之前,先采取措施,将不利因素化解于无形,或者,至少削减到最低,原因端在于此。

赵文华曾经两次作为钦差大臣,在平息倭寇之乱中,发挥过极其复杂的作用。有功无罪而被杀的张经、李天宠,都是死在此人之手。前面曾经谈到过的那位陆炳的老师、吏部尚书李默,表面上是因为出考试题被杀,实际上,部分原因是因为不买严嵩的账,另一部分原因则是由于胡宗宪和赵文华的缘故。《明史》“奸臣传”中记载说,胸怀大志又富有才干的胡宗宪,为了通过赵文华结交严嵩,从而得到总督的职位,对赵文华“谄奉无不至”,就是无微不至地谄媚、逢迎、拍马屁和奉送珍宝给他。最后,导致梗在中间的李默被杀。又小经曲折后,胡宗宪终于如愿以偿。

当了总督的胡宗宪,用尽各种方法,将自己的谋略渗透给钦差大臣赵文华,使完全不知兵机谋略为何物的赵文华,以为这些都是出自自己的智慧,于是,不再干预指挥,听凭胡宗宪作为。最后,终于在平定倭乱中,立下大功。那位侠义女子于家国之间凄婉惨烈的故事,就是在此期间发生的——

当初,胡宗宪与大才子徐渭徐文长游西湖时,曾经见到另一艘游船上,有一位全无风尘之气,姿容秀美、仪态高贵的女子,目眩神迷之际,疑为天人。这位女子,就是当时名满江南的名妓王翠翘。

王翠翘与徐海青梅竹马,倾心相爱。后来,徐海成为倭寇大头目,遂将王翠翘掠到自己身边,称夫人,对她极好。

胡宗宪了解此种情由后,派人馈以重金,以国家大义劝导王翠翘,并保证:如果徐海接受招安,其官爵富贵包在自己身上。在这双重激励之下,徐海终于被王翠翘说服,决定接受招安。

谁知,赵文华却出了花样。可能与皇帝和严嵩的意思有关,也可能是剿灭的功劳更大。赵文华坚决要将徐海等消灭之。逼得胡宗宪利用徐海,在几股倭寇中里挑外撅,导致他们之间互相猜疑不已。官军乘势围而剿之。最终,徐海在绝望中自杀,倭寇大部分溃散。

在庆功宴上,胡宗宪将被官军俘获的王翠翘召来,当着大家对翠翘说:“微卿则东南不能贴席,卿功不在和亲之下也。”意思是说,如果不是因为您,现在大家根本得不到安宁,您的功劳不亚于古代那些和亲的公主。口气客气而公正。

当时,胡宗宪希望王翠翘能够嫁给大才子大名士徐文长。

王翠翘拒绝了。

她说:“我是个薄命的女子,承蒙您看得起,让我为国家的大事出力。我感激您拿我当成知己,所以,不敢把自己的私情放在公家的大事之上。徐海待我情深义重,如今,为我之故而死,那么多的兄弟们也死了。您是好意,让我嫁给名流,我要是腆着脸再结新欢,就不仅仅是对不起徐海了,那对他是太大的侮辱。您要是真的可怜我,就请借我一条船,让我拜祭一下他吧。”

史书记载说,翠翘乘舟,设祭于江上。她盛装艳饰,明艳不可方物,令人不敢正视。她泪流满面地拜祭完后,又操琴弹奏了一曲徐海生前最喜爱的乐曲,然后,摔碎琵琶,纵身跳入大江。

严嵩倒台后,胡宗宪以严党之故,被捕入狱,几经周折,后仰药自杀。

徐文长则成为我国书画大家,但患了严重的精神疾患,曾数次用利器自残。

而赵文华,则为此一役备受褒奖。据说,他在皇帝面前很谦逊地表示,此役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皇帝崇道修玄使上天降福外,还由于首辅严嵩运筹帷幄之中,方才可能决胜于千里之外。于是,一对义父子全部晋升了官爵。

随后,道行毕竟还不够深湛的赵文华,欲令智昏,把两个全都得罪不起的人一起都给得罪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古碑

    中国古碑

    本书介绍了十五种中国石碑,其中包括:御碑、功德碑、文献碑、经济碑、诗词碑、科技碑、反腐倡廉碑等。
  • 谋汉

    谋汉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次赛车事故,韦朗来到了西汉。他来的第一年,韩信被诛。他来的第二年,刘邦驾崩。他来的第四年,萧何去世。之后他巧遇张良,营救周勃。他见证了刘邦集团那些功过千秋的能臣良将,也见证了这些人兔死狗烹的命运。他或许会成为西汉时期一位仗剑行走,除暴安良的游侠。他或许会成为西汉时期一位权谋天下,游刃官场的官员。他或许会成为西汉时期一位金戈铁马,保家卫国的将军。然而这一切不是一个定数,这不是绝对的乱世,确是一个造就传奇的年代。
  • 穿越三国之辅佐公孙瓒

    穿越三国之辅佐公孙瓒

    公孙涛生前家财万贯、执绔子弟,身后却成为绝世猛将
  • 彭虎闯武林

    彭虎闯武林

    本小说是根据民间传说编写:彭虎因偶然事件被迫离家出走。他绝路逢生,竟得武林名士双侠的赵子昶、吴世龙相救,并受到他们的真传
  • 照影

    照影

    十年前,他离开洛阳。十年后,他重返洛阳。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自他来洛阳,这座因牡丹而闻名的北齐都城一颗也不得宁静。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偶然,还是有人在操纵一切。他,苏是年。因一个女人的死而背负一生的痛楚,此生只一愿,便无所求。而,另一个女人的出现,打乱了他剩余人生的意义。面对同一个敌人,他能保护好她,完成自我救赎吗?
热门推荐
  • 折叠时光的她

    折叠时光的她

    初见,符明尧就不可自拔地爱上了向晚;再遇,彼此未尽的爱火得以再度燃烧。怎奈时光匆匆,故人总是欲说还休,这似乎注定了两人的爱情曲折迂回。她插足于他最好朋友的爱情,他要报复这样恬不知耻的女人,然而爱情的魔力让二人放下心结而涅槃重生。岂料,转身的吕承豪欲与“第三者”的她再续前缘,因此造成两人罅隙重重而陌路相向。她终于和他又续前缘,貌似平稳的爱情却夹杂了太多复杂纠结的过往。曾经让她恋恋不忘的校园恋人吕一帆华丽归来,重重逼迫、不肯罢手;而他的背后,也出现了对他不一般感情的人。这一切,让两人的爱情再次不知何去何从……旧人、新人之间,动心、舒心之间,她该如何折叠她的时光与经历?她该如何摆放她的爱情与幸福?
  • 阅世新语

    阅世新语

    生命依赖希望,希望抚育生命。这是一位智者的话,精辟形象地阐明了希望对人的生命,犹如阳光、水分一样重要。几十年来我自信生命一直充满活力,保持年轻心态,就是因为心里一直装着希望。这个希望除了做一个好教师外,就是将遨游于生活沧海中的所见所思所感不断写成文学作品,在报刊上露脸,与读者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这个希望与所学中文专业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紧密联系。它犹如吸烟、喝酒、钓鱼让人成瘾。这样实现起希望来就不会有驱使身为心役的感觉,而是乐此不疲地去做。多少个茶余饭后、周末岁首时间,蜗牛般爬行在文学写作的路上,于是就有了一篇篇散见于报刊的散文、随笔之类文章。加上连自己也恨得咬牙切齿的古怪性格——不会养花,不会下棋,垂钓于河边、湖畔,又嫌鱼儿上钩太慢,没有耐心等下去,见人多的地方就想躲开。凡事都有两重性,这样促使自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移情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上,加快实现希望的步伐。
  • 宦妃

    宦妃

    这世界上最悲催的事,不是被人下毒后穿越了,而是穿越了之后喜欢上了一个心狠手辣的男人,自己特么还是这个男人主子家的妾……谁能来告诉她现在要怎么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容喜儿:嬷嬷驾到皇上请接招

    容喜儿:嬷嬷驾到皇上请接招

    美女作家因缘际会穿越千年!“什么?她竟然还带着现代价值连城的珠宝!”“哎吆我去,竟然刚穿越就遭受身负重伤的身体,好吧,她忍了。”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位绝世美男做师父,鬼使神差的做起了小偷。“一次暗杀中竟然不小心被雍正擒拿住,糊里糊涂的做起了宫女。”“好吧,她忍了。”但是这个雍正每次都找她麻烦,从此以后她的生活一下子变得不平静了。”
  • 谁的青春不悔

    谁的青春不悔

    青春像一杯红酒.甘甜却又发涩.青春像棉花糖.甜到心头.青春像一杯牛奶.香醇令人回味.青春里有很多人路过.陪伴我们的确总是那么几个.青春的风景是青草和阳光的颜色.
  • TFBOYS之殇

    TFBOYS之殇

    三小只与三个女孩的故事。(保留神秘感,就不剧透啦?)
  • 止观义例

    止观义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皇魅妻:废材嫡小姐

    邪皇魅妻:废材嫡小姐

    她,21世纪世界全能神秘组织的最强能力者,一朝穿越,成为世人唾弃的草包废物!但事实是,看她如何分分钟玩转新世界!他,祁羽皇室三皇子,世人眼中名副其实游手好闲的皇亲贵胄,整天无所事事,吊儿郎当!但事实是,看他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颠覆世人三观!一个是善于扮猪吃老虎的21世纪绝世能力者,一个是祁羽大陆集腹黑、冷酷、霸道为一体的天才伪装者!一朝相遇,一朝相知,且看他们会上演一场如何酷炫的颠覆世人认知的游戏!
  • 君恨相逢晚

    君恨相逢晚

    黄晓影,彻头彻尾的宅女一枚,可是谁能预料到找个工作还能出一个惊天大车祸,因为没有一个正常人会在正常的马路上进行一个无死角的大漂移啊?不过幸好黄晓影遇见的是一个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好的人坏蛋,还把他送到了医院。可是不相信爱情的黄晓影正因为这样,才一步一步的慢慢踏进他设好的爱情漩涡而无法自拔?
  • 雪海的神奇穿越

    雪海的神奇穿越

    她是一个刁蛮任性但另一面却是活泼开朗的小女生!她想过着平静安逸的生活,但是事情总是那么的难以预料!.....让她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老天爷偏偏就是要和她开这种玩笑!一天在同事喝酒庆祝发薪水后...回到寝室的那天晚上,等到第二天醒来时她发现自己竟然穿越了......那么在古代里能得到属于她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吗?还是她带着现代的知识在古代里做些什么呢!莫非这两者她都能得到!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欢迎阅读雪海的神奇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