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6300000004

第4章 固权:深谋远虑

谋权为其掌权,掌权希望固权。

无论古今,权力更替如生老病死,都是其自然规律。希冀权力平安伴随自己终身,何其难也。但也有人做得到,他们的固权之谋显然已是炉火纯青;或以欲擒故纵而整饬内政,或以善窥上意而得宠弄权,或随风转舵,察颜观色,或自掩其才,好恶由人。

固权不可用强逞一时之快,不可退让求一刻之安。须恩威并施,须韬光养晦,须左右逢源,须天地人和。有此之谋,权力与你如影相随,安如磐石。

1.欲擒故纵,晋悼公整饬内政图霸业

晋厉公从鄢陵回来后,打算铲除周围的所有大夫,另立宠信之人于左右。这便激起了近臣们的不满。公元前573年春季,栾书和荀偃派程滑杀了晋厉公。随后,又派荀、士鲂到周王室的京城迎接公子周回来作君主。

公子周当时才14岁,虽然很年轻,但却很有政治头脑。他有一位哥哥,是个白痴,连豆子和麦子都分不清。因此,他知道肯定不会立其哥哥为国君,国君之位,非他莫属。但是,他却装出一副很不情愿当君主的样子。当晋国大夫们到清原去欢迎他时,他当即对大夫们说:“我并没有想到要做国君,现在既然到了这一步,恐怕也是天意的安排。人们要求拥立国君,就是为了让他发号施令。如果立他为君而又不听从他的命令,那么要他有什么用呢?你们诸位今天要想立我也可以,不想立我也可以,恭敬而又听从君命,那就是神灵所赐的福气了。”接着,他要求众大夫当场表明态度。大夫们都表示听从他的命令。于是,公子周在武公庙里接受了群臣的朝贺,正式当上了国君,即晋悼公。

晋悼公一上台,便开始整饬内政。任命魏相、士舫、魏赵武为卿,荀家、荀会、栾书、韩无忌为公族大夫,让他们教育卿的子弟知道恭敬、节俭、孝顺、友爱。任命士渥为太傅,负责修订士会制定的兵法,任命贾辛为司空,负责修订士会制定的法令。由弁纠驾车,掌马之官也归他管辖,让他教育御者要懂得礼仪。荀宾担任车右,所有的车右都归他管理,让他教育勇士们要及时效力。各军主帅和副帅没有固定的御者,设有专门军官统管此事。任命祁奚为中军尉,羊舌赤为副职,任命魏绛为司马,张老为侯奄之官。任命铎遏寇为上军尉,籍偃为司马,让他训练步兵和车兵,做到步调一致,听从命令。任命程郑为乘马御之官,六种马官归他管辖,让他教育马官懂得礼仪。

由于悼公在即位之前向群臣打了招呼,同时,任命的也都是才能称职、德行称佳的人,从而上下一心,得到民众的拥护,为悼公“复霸”打下了基础。

评析

晋悼公犹抱琵琶半遮面,运用半推半就的谋略,其用意有二:一是试探一下众大夫是不是真正拥戴他,如果并非真心,也好及时刹车,免得以后不好下台;二是以此计套牢群臣,既然是你们大家拥戴我当国君的,并且表示愿意听从我的命令,那么,我上台后,就要服从我的命令,唯命是从而不得违抗。悼公的这一谋略,作为当权者,无论是今天哪个行业、哪个领域的掌权领导,都可以引以为鉴而用于巩固自己的当权地位。

2.随风转舵,改朝换代始终走红

叔孙通以制定了朝见帝王的礼仪而大受汉高祖刘邦的赏识,成为西汉开国初期一位引人注目的角色,《汉书》还专门给他立了一篇传记。

其实,他的崭露头角开始于秦朝,早在秦始皇时期,他便以博士的头衔为秦王朝效力了。秦始皇在搞焚书坑儒,坑的就是这些有博士头衔的人,当时坑的人数多达四百六十余人,而叔孙通居然能幸免于难,真不知他用的什么手段讨好了秦始皇。

到了秦二世时代,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二世皇帝召来了一帮博士儒生询问对策:“南方有一些戌卒攻城夺地,你们看该怎么办呀!”

有三十余名博士纷纷进言道:“臣民不允许聚众闹事,聚众闹事就是造反,就是不可饶恕的死罪,请陛下立即发兵击讨!”

偏偏秦二世采取驼鸟政策,不肯承认老百姓会起兵反对他,一听这话脸色都变了,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叔孙通明白了秦二世的心思,立刻上前说道:“他们说的都不对。现在天下一家,郡县的城墙、关卡早已摧毁,兵器也早已收缴销熔,向天下百姓表示永远不再用武。而且上有英明的国君,下有严格的法令,官吏们人人恪尽职守,四方百姓心向朝廷,怎么会有造反的人?南方那些戌卒不过是些鼠窃狗盗的小偷小摸,何足挂齿,当地的官员早已将他们拘捕杀戮,根本不必大惊小怪!”

他这番话果然讨得秦二世的欢心,结果,那些说是造反的博士们都被送交司法部门审讯,而叔孙通却得到了二十匹布帛,一身衣服的赏赐,并将他的官职升了一级。

等到叔孙通返回住所,那些博士们责问他道:“你怎么那么会巴结讨好?”

叔孙通说:“你们太不聪明了,我也险些不免于虎口!”

其实,他已清楚地看出了秦国即将灭亡的形势,当夜便逃出秦都咸阳,投奔陈胜、吴广的队伍去了。陈胜、吴广失败以后,他先后又归顺过项梁、义帝、项羽,最后项羽失败,他投降了刘邦。

刘邦这个人不喜欢读书人,叔孙通为了迎合刘邦,脱掉了自己儒生的服装,特意换上一身刘邦故乡通行的短衣短衫,果然赢得了刘邦的好感。

当他投降刘邦时,有一百多名学生随他而来,可他并不向刘邦推荐,而他所推荐的,全是一些不怕死、敢拼命的壮士,学生们不免有了怨言:“我们追随先生多年,又同先生一起降汉,先生不推荐我们,专推荐一些善于拿刀动剑的人物,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叔孙通说:“刘邦现在正是打江山的时候,自然需要一些能够冲锋陷阵的人,你们能打仗吗?你们别着急,且耐心等待,我不会忘了你们!”

当刘邦当上皇帝以后,那些故旧部下全不懂得一点君臣大礼,有时在朝堂上,也争功斗能,饮酒狂呼,甚至拔剑相向,刘邦显得很不耐烦,这一点让叔孙通看出来了,他便趁机建议制定一套大臣朝见皇帝的礼仪。刘邦自然同意。

这样一来,他的那班弟子都派上了用场,同时他还特地到礼仪之邦的鲁地,去征召一批懂得朝廷大典的人。有两个读书人不愿意来,当面指责他道:“你踏上仕途以来,前前后后服侍了十几个主子,都是以阿谀奉承而得到贵宠。现在天下刚刚安定下来,百姓死者还没得到安葬,伤者还未得到治疗,国家百废待兴,你却一门心思去搞那远不是当务之急的礼仪。你的作为完全不符合古人设置礼仪的初衷,我不会跟你一块去的,你赶快走开,别玷污我!”

叔孙通一点也不生气,反而讥笑道:“真是一个腐儒,完全不懂得适应时局的变化!”

由于他的那一套礼仪极大地提高了皇帝的尊严,使得刘邦十分开心,高兴地说:“我今日才体验到当皇帝的尊贵了!”

于是叔孙通加官晋级,一次便得到五百金的赐赏,成为朝廷近臣,一直到汉惠帝还恩宠不衰。

评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叔孙通能历经两朝四帝而独善其身,独得其宠,证明这颗树在风中老而弥坚,颇具谋略。随风转舵只此一招足以让后人折服。其实能够如此是极不容易的,随风先要望风、观风、辨风、听风。无智者则对风向不可能准确预测并跟随。转舵则要及时、适时,力道和走向都恰到好处,无谋者肯定不可能驾熟就轻。随风转舵是保身安命的良策,是用权固权的良谋。

3.善窥上意,封伦得宠两朝弄权

封伦本来是隋朝的大臣,隋朝立国不久,随文帝命令宰相杨素负责修建宫殿,杨素任命封伦为土木监,将整个工程全交给他主持,他不惜民力,穷奢极侈,将一所宫殿修得豪华无比。那个一向以节俭自我标榜的隋文帝一见不由大怒,骂道:“杨素这老东西存心不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将宫殿修建得这么华丽,这不是让老百姓骂我吗?”

杨素害怕因这件事而丢了乌纱帽,忙向封伦商量对策,封伦却胸有成竹地安慰杨素道:“宰相别着急,等皇后一来,必定会对你大加褒奖。”

第二天,杨素被召入新宫殿,皇后独孤氏果然夸赞他道:“宰相知道我们夫妻年纪大了,也没什么开心的事了,所以下工夫将这所宫殿装饰了一番,这种孝心真令我感动!”

封伦的话果然应验了。杨素对他料事如神很觉惊异,从宫里回来后便问他:“你怎么会估计到这一点?”

封伦不慌不忙地说:“皇上自然是天性节俭,所以一见这宫殿便会发脾气,可他事事处处总听皇后的,皇后是个妇道人家,什么事都贪图个华贵漂亮,只要皇后一喜欢,皇帝的意见也必然会改变,所以我估计不会出问题。”

杨素也算得上是个老谋深算的人物了,对此也不能不叹服道:“揣摩之才,不是我所能比得上的!”从此对封伦另眼看待,并多次指着宰相的交椅说:“封郎必定会占据我这个位置!”

可还没等封伦爬上宰相的位,隋朝便灭亡了,他归顺了唐朝,他又要揣摩新的主子了。有一次,他随唐高祖李渊出游,途经秦始皇的墓地,这座连绵数十里、地上地下建筑极为宏伟,墓中随葬珍宝极为丰富的著名陵园,经过楚汉战争之后,破坏殆尽,只剩下了残砖碎瓦。李渊不禁十分感慨,对封伦说:“古代帝王,耗尽百姓国家的人力财力,大肆营建陵园,有什么益处!”

封伦一听这话,明白了李渊是不赞同厚葬的了;这个曾以建筑穷奢极侈而自鸣得意的家伙立刻便换了一副面孔,迎合地说:“上行下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风气。自秦汉两朝帝王实行厚葬,朝中百官、黎民百姓竞相仿效。古代坟墓,凡是里面埋藏有众多珍宝的,都很快被人盗掘。若是人死而无知,厚葬全都是白白地浪费;若人死而有知,被人挖掘,难道不痛心吗?”

李渊称赞他说得太好了,对他说:“从今以后,自上至下,全都实行薄葬!”

评析

权力不是永恒的,随着历史的变迁,环境的变化,朝代的更替,任何人想使权力终生陪伴自己,都需要动一番脑筋、施展一番谋略的,善窥上意不失为一种固权之谋。沉浮在权力场上又处于被人统治的地位,就不能有自己的思考自由,发言自由及行动自由,就要察颜观色,喜悲由人,这样才能讨得上峰的青睐,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4.自掩其美,不要表扬自己

曹丕当了皇帝以后,对他的兄弟们十分刻薄,防范也十分严密,虽然这些兄弟都被封为“王”,也都是徒有其名。他们全都被打发到远离首都的封地,不许随便回到首都来;每个人手下只有百十名老兵作为守卫,使他们无法凭借武力作乱;还派了官员来监督他们,有点小错就被上报朝廷,遭到谴责。这些兄弟虽然贵为潢天贵胃,实际上连个平民百姓也不如。

只有北海王曹衮,这人谨慎,勤奋好学,没有任何过错。那些监督他的官员说:“我们奉皇帝的命令来监督大王的行动,有过错的就应当举奏,有善行也应该据实报告。”于是联名写了份报告,称赞曹衮的美好品德。

曹衮一听到这个消息,吓得大惊失色,指责官员们说:“严格要求自己,这是任何人都应该如此的,而你们却报告了朝廷,这岂不是给我增加麻烦吗?如果我真的有什么好品德,朝廷自然会知道,你们这样联名上书,只怕要适得其反了!”

他曾对儿子说:“与其因受到宠爱而遭受灾祸,不如贫贱而无灾无难。”他的生活十分俭朴,并让妃妾们亲自动手纺线织布,如同平民之家一样,因此他得以保全性命。

评析

隋炀帝写过一首《燕歌行》,命大臣们和作,大臣们都故意让他一筹,王胄偏偏要逞才,所和《燕歌行》超过了炀帝的原作,其中“庭草无人随意绿”一句尤为有名,这自然也招起了隋炀帝的妒意,后来王胄被诛时,炀帝幸灾乐祸地问:“你还能吟出‘庭草无人随意绿’那样的诗句吗?”

唐朝的刘希夷,写过一首《代悲白头翁》,其中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甚为其舅父宋之问所喜爱,要求割爱让给自己,刘希夷不肯,硬是被宋之问用土囊活活压死。

才高从来是遭忌的,自掩其才便也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全的固权谋略。因为,土堆于岸,水必湍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才出于众,人必诽之。

5.调虎离山,武三思排除异己

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他凭借武则天的关系,当上了特进和太子宾客。武则天经常到他家中去,对他十分宠信,大加赏赐。

武则天病重时,大臣张柬之等人诛杀了武则天宠信的张氏兄弟,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张柬之当上了宰相,武三思对此极为不满。有人劝张柬之诛杀武三思,但他没有同意。

中宗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深得武则天和中宗信任的上官婉儿与武三思私通。中宗复位后,韦皇后干预朝政,上官婉儿向韦皇后推荐了武三思,使他受到重用,参与朝政,张柬之受到他的制约。

张柬之发现武三思有野心,多次劝中宗诛杀武氏,中宗不但没有采纳,反而提拔了武三思,并委以重任。

武三思一旦大权在握,就一心想除掉自己的政敌。他多次同韦皇后一起向中宗进谗言,说张柬之和敬晖等五个大臣居功专权,对朝廷政治十分不利,不如将这五个人封为王,罢免他们的官职,这样既夺了他们的权,又使外人觉得皇上善待功臣。

于是,中宗将中书令张柬之封为汉阳王,敬晖封为平阳王,另外三人也封王,免去官职,大权集中在武三思一人手中。

但武三思仍不甘心,又密谋放逐五人。他暗中派人罗列韦皇后的丑行,张榜贴在天津桥,要求中宗废黜韦皇后。中宗见榜后非常气愤,命令御史大夫李承嘉处理这件事。李承嘉是武三思的同谋,他借机向中宗诬告说这事是张柬之等五人干的,他们名义上要求废黜韦皇后,实际上是想篡权。

中宗听后怒不可遏,下令将五人放逐。张柬之被流放到广东罗定,敬晖被流放到海南琼山,其他三人都流放到了边远地方,他们十六岁以上的子女也遭到流放。

肃清了政敌之后,武三思在朝廷中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评析

虎为兽中之王,山林中的主宰,但只有在山林中,它才会威风八面,不可一世,一旦虎落平原,离开山林,天下就不是它的了。调虎出山只要略施小计,便可以谋将它骗出山来:设法激怒它,设法引诱它,还可以设法蒙骗它。凤凰落架不如鸡,虎落平原遭犬欺。一旦离开山林,虎便不成为虎了,有可能付出血的或生命的代价。调虎之人便可为所欲为了。武三思就是这么做的。

同类推荐
  • 影响你一生的修养

    影响你一生的修养

    本书从处世礼仪、个人品质、职业素养、锤炼语言、陶冶性情、淡泊精神等几个方面入手,旨在教您如何从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来规范自己,进而提升自身的修养及综合素质。
  • 高考志愿填报诀窍:考生和家长必须知道的100个真相

    高考志愿填报诀窍:考生和家长必须知道的100个真相

    身为高校教师,这些年我一直在做高考志愿填报的研究工作,接受过全国各地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咨询。每年9月,当高考尘埃落定,我的邮箱和手机里会存满考生和家长的问候。我从中分享过他们的欢愉,也分担过他们的懊悔。而这一切,几乎都和当初选填志愿有关。那张小小的“志愿表”上,承载了太多的冒险和侥幸,也承载了太多的幸福和痛苦。你轻轻一点,就可能成功,成功得令人羡慕;也可能失败,失败得一塌糊涂。有的人迷信“平行志愿”,录取时才发现里面有陷阱;有的人对专业的理解望名生义,入校后才发现是南辕北辙;有的人被“专业大类录取”。
  • 20几岁学点读心术

    20几岁学点读心术

    怎样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了解和掌控对方,是每个人希望拥有的能力。《20几岁学点读心术》将教会你如何引导他人的心理,看穿他人的动机,并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 不一样的经典阅读不一样的人生智慧

    不一样的经典阅读不一样的人生智慧

    本书秉承经典新读的创意理念,站在时代的角度审视历史,将经典中的精华充分发掘,让传统与现代在另类的解读中完美融合。运用新的思维对过去的经典进行新的加工,可以使经典具有时代新意。鲁迅先生就曾经根据神话故事,将其所在时代的现实生活,运用独特的时代思维写成了《故事新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我国神话经典的“另类演绎”。用新的形式对过去的经典进行新的演绎,使其在继承原有经典精髓的基础上,成就新的经典,是本书的初衷。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文学读物,它汇集经典的人生智慧,讲述先进的教育理念,指点人生迷津。它适合每一个人静心细品,无论是稚嫩单纯的孩子,还是热血沸腾的青年,抑或是年长深沉的老人。
  • 小事决定成败

    小事决定成败

    本书主要从一个优秀员工必备的特质:爱岗敬业、忠诚敬业、不推卸责任、慎重地重视小事、工作作风严谨等方面,论述了世界顶级企业最完美的员工行为准则。
热门推荐
  • 一世情之缘定三生

    一世情之缘定三生

    陌小依,一个从小就家教严格的女孩子,年过25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然,这并不是结局,这只是刚刚开始,一个让她找回真正幸福的开始,在婚前三天,一直沉寖幸福中的陌小依发现自己的男朋友居然和自己最好的闺密……
  • 萌萝来袭:特工小妻很流弊

    萌萝来袭:特工小妻很流弊

    她死的时候,爱人一手搂着她捡来的妹妹,一手拿着枪,“砰”地结束她的生命。爱人说,谢谢你为我尽心尽力,但是现在你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妹妹说,谢谢姐姐把我捡回来,不然我也不可能抢到你的男人。她死的时候眼睛没有闭上,怨气没有消散,灵魂甚至在屋顶上飘荡了整整七天。也许是老天垂怜她,再次醒来的时候,她成了南家小千金,南爻。她发誓,这一世为自己活,必定手刃仇人,剥皮抽筋。只是...没想到这千金倒不如乞丐活得轻松。南家打压,唐家算计,隐藏在暗处的某人静静地观察着她的动向。南爻冷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倒要看看他们能掀起什么风浪!
  •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信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信

    本书通过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信,真实地提示了洛克菲勒如何创造财富神话的。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洛克菲勤优良的品德,卓越的经商才能,还可窥见这位商业巨擘创造财富的谋略与秘密。
  • 黑暗纪元之重现光明

    黑暗纪元之重现光明

    当永夜降临,黑暗笼罩着大地,全世界人们的意识突然被传进另一个世界,人们才发现这是一个虚拟游戏。当人们开启希望之城的时候,才明白了现实世界变成永夜的原因,于是他们就在虚拟世界中跟兽族、精灵族、海族和地底族争回恢复光明纪元的的希望。且看韩楚如何守卫希望大陆,征战各族。
  • 血舞苍云

    血舞苍云

    当我的最后一滴泪化为灰烬时,时间在此终结,历史重回倒转。
  • 天下独宠:扑倒小雪梨

    天下独宠:扑倒小雪梨

    她,是二十一世纪金牌杀手“吹雪”!因为一次任务,她意外吞了一块玉,然后两眼一摸黑穿越成了恶名远扬的草包大小姐!他,是
  • 爱情式过往

    爱情式过往

    一年时间的沉浮陪伴,从懵懂天真的十三岁到一年后需要撑起家业的心力交瘁,你的离开给了我最从容面对一切的勇气,哥哥出事,集团遭受打压,一切重担压在了景曦微小力薄的肩上“给我一年时间我可以让景家重回从前的荣耀!”哥哥昏迷数月,他也碰巧离开,就在北郊雪域高原之上,独特的雪眸耀光闪亮,狂风呼啸面对着飞机场的一点,量你给出了不舍。“不倒翁先生,再见!”愿从此以后不再相见,亦不想再去留恋,感情最好的朋友是不会留你在这的!“不麻烦小姐,再见!”十年以后,我们再见!就像曾经经历的悲合离欢,我们的心也都守在原点!(致曾经遗憾的岁月)
  • 我和校花是同桌

    我和校花是同桌

    我们不是流氓,只是一群学生我们肆意挥霍着青春,但却坚持着自己的底线我们可以用图钉扎女生的屁股但在女同学受到欺负的时候我们会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我们喜欢漂亮的女生也喜欢漂亮的女老师这一切都没有错因为我们正青春
  • 全职巨龙

    全职巨龙

    会打铁的巨龙见过吗?会炼药的巨龙见过吗?会打猎的巨龙见过吗?会钓鱼的巨龙见过吗?会缝针的巨龙见过吗?会带孩子的巨龙见过吗?尼玛,谁会带孩子啊!
  • 三陆之巅

    三陆之巅

    医学知识渊博,但屡遭不幸,十次轮回全部富贵出身,又全部夭折,转世异界,我将不再受命运束缚,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小伯爵降世,好学生在魔大,对决于艾泽拉斯,巅峰之战于瓦罗兰,这些都承载着作者对于自己青春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