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5800000006

第6章 乾隆皇帝的裕陵

在乾隆时代,清王朝已经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在对待自己的陵寝上,这位帝王也是不遗余力。他的裕陵在清代诸陵中可能规模不是最大的,随葬品不是最多的——论规模,它可能比不上顺治和康熙;论随葬品,它绝对比不上那个又贪婪又卑鄙的慈禧。但论做工的精细,质量的上乘,它却是绝对最佳的。裕陵在清末被盗,所以它不存在太多的秘密。但即便如此,乾隆的裕陵仍给后人留下了一些令人费解的谜团。

这位受儒家思想熏陶最深、实施“文字狱”又最厉害的皇帝,主张以孝治国,建造的裕陵没有坐落在父亲雍正一手创制的西陵中,而是将自己的陵寝建造在顺治、康熙所在的东陵,但又早早地将自己儿子嘉庆帝的陵墓修在西陵,这其中的缘由是什么?

裕陵的地面和地宫又埋藏着一些什么奇珍异宝呢?

这位生平号称“十全武功”,又有“风流天子”之称的帝王,到底有多少妃嫔陪葬呢?陪葬的标准是什么呢?

他生前曾立了两位皇后,追封了一位皇后,为什么地宫中只有两位皇后的棺椁,又是哪两位皇后呢?

传说中的“香妃”是否有其人其事,这位“香妃”又葬于何处呢?

@@◆用珍宝和工艺堆出的陵寝

乾隆的父亲雍正好不容易开辟了清朝的西陵,但乾隆似乎并不买父亲的账,又将自己的裕陵建造在东陵,这是什么原因呢?清朝鼎盛时期建造的裕陵的规模又如何呢?

乾隆皇帝登基后,本想跟随父亲,也在西陵选择万年吉地,以示孝敬。他在西陵选好一块吉地后,又考虑到后世子孙对此事如何承继安排。如果子孙们都效法他,眷恋父子之情,相继葬入西陵,则东陵势必香火冷落,园寝荒芜。为兼顾两陵关系,他便在东陵的胜水峪选了万年吉地,将自己儿子嘉庆帝的陵寝建在西陵,并要求后世子孙隔代相葬,即父子不葬在一起,这样清朝的东西陵就都不会冷落。他的这种打算在乾隆六十一年(实为嘉庆元年)的谕旨中,把东、西两陵的形成及兆葬之制说得很透彻。

乾隆帝继承了康熙、雍正朝的盛世,建陵时正值国家鼎盛、国库丰盈之际,遂遍选天下精工美料。其木材来自川、广、云、贵及东北兴安岭的原始森林,石料取自北京房山和蓟县盘山的石场,砖料由山东、江苏专门烧造,瓦料由京西琉璃厂运送,土料也是于数十里外选择来的含沙量合适的“客土”。裕陵占地面积为46.2万平方米,工程进展数十年,耗银200多万两。

裕陵的规模稍逊于顺治皇帝的孝陵,但建筑的壮美、工艺的精湛在清代诸陵中可谓是首屈一指。裕陵建有神道、神功圣德碑亭、华表、神路桥、牌楼门、神道碑亭、神厨库、朝房、班房、下马碑。隆恩门内建有东配殿、西配殿、隆恩殿、焚帛炉、玉带桥。陵寝门内建有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地宫。所有这些建筑都不同凡响,尤其是地宫与隆恩殿,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乾隆帝是个“风流天子”,生前酷爱文艺,吟诗成集,御笔文墨举国广布,至今仍到处可见。相传他一生做诗10万多首,留传至今的还有一万多,超过了大诗人陆游,是自古以来没有名气的做诗最多的人,在帝王中跟他的年龄一样,拔得头筹。他酷爱“二王”书法,曾经将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和《伯远帖》置于书房,专供政务之余临摹,并将该书房命名为“三希堂”,还专门命人收集古今名帖编为《三希堂法帖》。他广收名画名帖及珍异古玩,生之同屋,死之同穴。曾多次至陵寝,为孝贤皇后酹酒题诗,还把他的诗句制成雕漆挂屏悬挂在隆恩殿内的暖阁中。一座隆恩殿,聚金敛玉,琳琅满目,堪称奇珍异宝大陈列。

史料曾经对裕陵隆恩殿内的物品作了记载,隆恩殿内物品之多让人瞠目结舌,而后人发现史书档案记载的仅仅是乾隆十七年养心殿员外郎白士秀送的。那时乾隆皇帝方42岁,离他的死期还有47年!在这其后的几十年里,隆恩殿里又增添了些什么东西,到现在还没有找到相关的记录,但我们知道,乾隆晚年也走上历代封建帝王挥金如土的老路,对自己身后的大事肯定不会吝啬,由此可见以后增置添设的程度,那就不是常人可以想像的了。

如果说隆恩殿是珍宝的陈列室,那么地宫更是一座艺术的大宝库。乾隆朝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他的陵墓修建时间长,规模大,地宫建筑工艺水平高。地宫是石雕刻和石结构相结合的典型建筑,是陵寝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裕陵地宫进深54米,总面积372平方米,完全是传统的拱券式石结构。由一条墓道、四道石门和三个主要堂券组成,四道石门上雕刻了八座菩萨,所雕刻的菩萨立像身高约1.5米,各个都装扮得异常优美。“她们”头顶莲花瓣佛冠,梳着高高的发髻,长发披在肩上,两耳佩环,袒胸露臂,下身着羊肠大裙。周身佩饰络饰垂珠菊花,肩披随风飞舞的长巾,双手掐西番莲,在莲花上承托着法器。“她们”赤着双脚,于芙蓉上亭亭玉立,脉脉含情,既恬静又纯洁,宛如游春的少女,十分动人。第一道石门,西扇雕刻着代表大力的大势至菩萨,右手持降魔杵能驱走邪恶,左手执法铃可传播法音;东扇雕刻着代表大智的文殊菩萨,右手持宝剑能断除烦恼,左手执经卷可使众生增长智慧。第二道石门,西扇砌雕着代表大愿的地藏王菩萨,右手执画绢,能满足众生无边之善愿;东扇雕刻着代表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右手擎念珠,象征着佛法无量。第三道石门,西扇雕刻着代表情德虚空的虚空藏菩萨,右手托月牙儿,象征着清凉;东扇雕刻着代表除去盖障的除盖障菩萨,右手擎太阳,象征着光明。第四道石门,西面是代表大行的普贤菩萨,右手执法杵,能降伏妖魔鬼怪,成就一切善愿;东面是代表大富贵的慈氏菩萨,右手持法轮,象征着勇于进取,誓不退却。帝王和他的妃嫔们以为有这八尊端庄美貌、法力无边的菩萨守护着宫门,真可使地宫中的亡灵安然自得地进入“极乐世界”了。

或许是乾隆帝生怕菩萨的法力不够,还在地宫的第一道门洞券里,东、西两壁雕刻着四天王像,也称做四大金刚。“金刚”是什么意思?“四大金刚”又是怎么来的呢,他们有何作用呢?

“金刚”是梵文的意译,金中最刚之意,用以比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的意思。将四大天王称为四大金刚是一种通俗叫法,《封神演义》中就采用此说,人们也就叫开了,其实天王与金刚在佛教中是两码事。古印度神话中说须弥山山腹中有欲界六天,其中第一天为四大天王。四天王为释迦牟尼的外将,他们各居须弥山的一方,护持着东西南北各自天下,因此称为“护世四天王”。门洞西侧雕着两位天王,居北的是东方持国天王,名吹多罗吒,为乐神领袖,故以琵琶为法器;居南的是南方的增长天王,名叫毗琉璃,他能使人的善根增长,双手持宝剑为法器;门洞东侧也雕刻两位天王,居南的是西方广目天王,名叫毗留博叉,为龙群的领袖,右手托着宝塔,左手缠绕一水蛇为法器;居北的是北方多闻天王,名叫毗沙门,他右手持伞,左手握吐宝银鼠为法器。四位天王手持的法器,谐音吉祥之意。南方增长天王的宝剑舞动生“风”,东方持国天王的琵琶谐音要“调”,北方多闻天王的宝伞遮风挡“雨”,西方广目天王手持水蛇降服归“顺”,这“风调雨顺”四个字,满足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帝王生前威风一世,死后还让四天王身披甲胄,立眉张目,威风凛凛地守护着宫门,充当死后的封建帝王的御用奴仆,这也无非是生前生活的缩影,因为帝王是上天的儿子,生前由人世间的奴才陪护,死后希望借助这传说中法力无边的神灵来保佑他们在“天堂”继续享受着奢侈的生活。

至于乾隆的棺椁放在地宫的什么地方呢?传说中神秘莫测的“金井”在裕陵中又是怎样的一口井呢?

乾隆的棺柩就放在金券内,金券是地宫最后的堂券,是主要墓室。在室内宽达12米的艾叶青石宝床上,原来停放着6个棺椁,也就是乾隆帝与他的两个皇后、三个皇贵妃,现仅存四具。金券顶部刻有三大朵佛花,外层为24个花瓣,花心由梵文和佛像组成。佛花周围簇拥着珊瑚、火珠等吉祥器物。金券东西壁平水墙上,半圆月光石里,刻着佛像和八宝图案。平水墙下,所有围墙上都刻满了梵文和藏文两种文字的阴刻经咒,计有29464字,可谓洋洋大观。这些阴刻经文编排严密,端庄整齐,刀法遒劲有力。

金券宝床正中,停放着乾隆帝的棺椁。棺下有一口“金眼吉井”,相传这口井不管天气多热井水也不干涸;无论天气多涝,井水也不外流,所以被称为不竭不溢的金眼吉井。实际上这口井的井口直径只有十多公分,只是一个“穴”位,井中并没有水。其中曾随葬了一些乾隆皇帝生前喜爱的珍宝。

乾隆帝棺柩东侧为两位皇后的灵柩,西侧为三位皇贵妃的棺木。为什么在乾隆帝的41位后妃中,惟有这五位后妃与皇帝合葬在一座地宫中呢?首先的一个条件,她们都必须死在皇帝之前;待到乾隆帝死时,金棺入了地宫,放置在宝床正中的穴位之上,棺木四角卡上雕花的龙山石,亦称卡棺石。一切停当之后,放下顶门的“自来石”,封闭四道石门,砌死金刚墙,填平墓道,地宫便永世也不再打开了。第二个条件,陪葬的后妃必须是皇帝喜欢的,如果是皇帝不喜欢的后妃,尽管死得再早,也要另立陵寝,享受不到这一特殊的“恩泽”。

这位生前风流、文采飞扬、自诩“十全武功”的“古希天子”,梦想着在地宫中能够和活着的时候一样,对外软硬兼施,武功赫赫,对内儒法结合,太平盛世,大享齐人之福;幻想着大清的江山世代相传,自己永享子孙香火,可最终的结果又如何呢?

1928年,孙殿英悍然以军事演习为名,利用炸药炸开慈禧地宫,将财宝洗劫一空。在慈禧定东陵被盗的同时,另一位辎重营营长韩某也展开了挖掘胜水峪乾隆裕陵的工作。再牢固的石门,再多的石门,虚幻的观音菩萨、四大天王在炸药面前也只能是束手无策。乾隆生前虽然富贵寿考,死后所遭浩劫,比慈禧太后更为惨烈。不仅财宝荡然无存,而且尸骨也受到玷污。根据善后委员实地查勘时,新旧骸骨狼藉墓道内外,晕珠残玉俯拾即是,有的尸骨散不成形,有几具金棺已劈成残片。这些生前常人看也不敢看一眼的帝王贵妃们,如果真的在天有灵,也只能哀叹自己太过于注重身后之事,子孙无用,才使自己身后遭此惨祸。

@@◆三位皇后,两位陪葬

乾隆一生有三位皇后,有两位皇后是生前加封的,有一位即嘉庆帝的母亲是追封的。在地宫中陪伴乾隆的是第一位皇后(即孝贤皇后)和嘉庆帝的母亲,这两位有福气追随这位“风流天子”进入裕陵地宫的皇后是何等人呢?

乾隆的第一位皇后即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为察哈尔总管、乾隆二年追封一等承恩公谥庄悫李荣保之女,协办大学士傅恒的姐姐。孝贤纯皇后给乾隆生有二子一女,但不到20年,一女二子先后离去,皇后的悲痛可想而知。乾隆十三年二月,乾隆帝奉皇太后率皇后东巡;三月,东巡的皇家队伍到达济南,游历了趵突泉,三月十一日回銮,到德州登舟北上的时候,皇后逝世,时年仅37岁。

关于孝贤皇后之死,众说纷纭。根据史料记载并参照传说分析,大致有三个可能:第一,丧子失女,忧郁而死;第二,感染风寒,病重身亡;第三,失足落水,命丧运河。

第一种猜测认为:孝贤皇后于雍正八年生皇二子,雍正帝亲自为此皇孙命名“永琏”。永就是久远深长,琏是古代盛黍稷用来祭祀的器具,隐示将来承继皇位之意。所以,乾隆帝即位不久,便于乾隆元年七月初二日密定皇储,亲自书写了“永琏为皇太子”的密旨,放置在“正大光明”匾后。可惜,这位十分受宠的皇二子,只活了9岁就早殇了。乾隆帝、后失去爱子十分悲痛。时隔三年,乾隆十一年四月,皇后又生了皇七子永琮。琮是古代的玉器,形方中孔,从取名可见乾隆对这个儿子的爱惜。乾隆帝又打算立这位嫡出的皇子为皇太子,不料永琮刚满两岁,竟死于天花。皇后连续失去两个亲生的皇子,远嫁的女儿又病故。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永琮死后第二年春天,她随同乾隆帝东巡,在归途中崩逝,有人认为这与她心情忧郁、丧子心痛是有关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孝贤皇后是微感寒疾,病重身亡。依据是乾隆帝曾说过,他陪同皇后和皇太后出京东巡,各种事情都办完了,皇后忽然在济南感染了风寒。休息了几天,皇后自己觉得快要好了,况且旅行途中也可以休息,便命令东巡的车驾返回京城,到德州水路的时候,忽然遭到皇后逝世的变故。从乾隆的话语中可以得知,皇后于东巡中,确实在济南微感寒疾,后来疾病发作,忽然逝世。

第三种推测认为:皇后是因故落水自杀或他杀而亡的。野史记载:三月十一日夜,乾隆东巡回京,驻扎在德州。乾隆在舟中宴饮淫乐,皇后激切进谏,乾隆加以辱骂。皇后又羞愧又气愤,投水而死。这里皇后是自杀。《清朝野史大观》中记载:高宗乾隆帝孝贤皇后,是傅义忠公傅恒的姐姐。相传,傅恒夫人与高宗私通,皇后于是屡次和乾隆反目,乾隆心中愤恨不平。当乾隆南巡返驾回京到达直隶境内的时候,帝后同宿御舟中,偶尔谈论到旧事,皇后大肆讥讽,高宗大怒,逼迫皇后落水而死。回到京城后,宣称皇后是病死的,但内心始终觉得惭愧,于是追封皇后“孝贤”的谥号。这里皇后又是他杀。蔡东藩《清史演义》说:皇后之弟妹即傅恒夫人,在皇后千秋节时前来祝寿。酒宴间联诗。乾隆起句道:“坤闱设帨庆良辰。”皇后续道:“奉命开筵宴众宾。”傅恒夫人随续道:“臣妾也叨恩泽逮。”乾隆则接道:“两家并作一家春。”酒后乾隆同傅恒夫人私通,被皇后察觉。皇后同乾隆从此产生芥蒂。虽然这些野史演义不足为证,可有人发现乾隆在皇后死后所颁发的谕旨中似乎话中有话:皇后生病,经过数天休息已经渐愈,忽然逝世,是在德州舟上忽遭“变故”,乾隆帝又称皇后之死为“事故”。因此有人猜测皇后似乎并非病故,而是事出他因,总之是死得不明不白。

其实,乾隆帝与皇后的感情还是很好的。史料记载:富察氏死后,乾隆悲痛不已,连续九天,每天在皇后灵柩前三次摆上供品。乾隆用富察氏生前所希望的“孝贤”二字,来作为她的谥号。孝贤皇后富察氏的灵柩,安放在裕陵地宫四年多。在这段时间里,乾隆皇帝共为她祭奠100多次,多次酹酒做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他无限缅怀内疚之心情。

在裕陵地宫中的另一位皇后魏佳氏,初为贵人,后依次晋为嫔、妃、贵妃,生下皇十五子颙琰即后来的嘉庆帝,乾隆四十年死,年49岁。因为魏佳氏是由第一位皇后所教养成的,乾隆爱屋及乌,所以一并埋葬地宫。乾隆六十年,以颙琰为皇太子,令追赠其母为皇后。这位魏佳氏福分不够,没有看见儿子登基,也没有在生前当上皇太后。死后能破格升为皇后,也算是托儿子的福。可惜最终也没有好结果。据当地一位乡民说,孙殿英盗墓之时,有两名士兵掀开一具棺木,棺椁中的人宫装娥娥,绚丽涵秀,美晰如生,瑁簪珠履,九色斑龙。两人打算抬出棺外,扒下这件满缀珠翠蟒袍,哪知尸一离棺,仿佛听见一声呻吟,玉容微粲,两人吓得胆裂魂飞,立刻瘫在地下,不但神志丧失,而且口不能言。因为当时一人扶头,一人抬脚,一个抓住珠冠宝带,一个紧攒花盆鞋底,由这些断锦碎帻,才知道那位面貌如生的敢情是嘉庆生母孝仪皇后,所占地脉正是灵气所聚,所以百年不腐。传说也许是空穴来风,但故事却未必没有丝毫意义。

@@◆没有入葬裕陵的皇后

乾隆的第二位皇后乌拉那拉氏是佐领那尔布之女。乾隆做皇子时,乌拉那拉氏被册封为侧福晋。她不仅深得皇帝宠爱,而且颇讨皇太后喜欢。乾隆登基后,封为娴妃。在皇后富察氏死后,她由贵妃晋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事,再被册封为皇后。在乾隆三十年初,皇后陪皇太后和乾隆第四次下江南。在途中,皇后刚过48岁生日,就出了问题,传说被乾隆打入冷宫,削发为尼,这就是民间所盛传的“乾隆休妻”事件。这是怎么回事?这位没有进入地宫的皇后葬在何处呢?

野史相传那拉皇后为人端庄耿直,平时她就对风流放荡、无羁无度的乾隆帝约束较严,当得知乾隆帝要陪同皇太后游历江南时,她也奏请同行。乾隆帝不允所请。但那拉皇后在启程那天,并不请旨,以恭侍太后、尽孝心的名义,径自登上太后的凤舸,一同下江南去了。行至扬州,乾隆帝久仰“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典故,到了这烟柳繁华的温柔乡,怎会不尽兴为快?这位花花天子步入了秦楼楚馆,对那些俏丽的丝竹女子十分迷恋。侍卫大臣为讨得主子的欢心,精心挑选了几十名号称“夜度娘”的女子,让她们齐聚龙舟,吹拉弹唱,轻歌曼舞,陪伴着乾隆帝饮酒行乐。那拉皇后早对乾隆帝贪恋酒色表示不满,这日,时近黄昏,龙舟上阵阵乐声传入皇后耳中,犹如乱箭攒心一般。她回至凤舸之中,寻思上书一封,以古喻今,痛陈利害,希望乾隆阅后能有悔改。写完之后已经是夜深人静了,皇后忽然看到乾隆龙船的桅杆上高悬一盏红灯,顿时愣住了。红灯,本是皇帝召幸女子的标志,如今出巡途中,又无召幸妃嫔,怎会红灯高照呢?皇后又急又气,顾不得内监的劝阻,强闯乾隆卧室,惊醒了正拥妓入睡的乾隆。乾隆恼羞成怒,大发雷霆。皇后长跪不起,声泪俱下,请求乾隆看完谏章。乾隆不看犹可,这一看,好似火上浇油,怒焰三丈,宣旨将皇后打入冷宫。事后,皇太后不了解真实情况,又听信乾隆帝一面之词,也责怪皇后失礼。皇后问心无愧,不愿再返宫禁,情愿在大明湖畔落发为尼,晨钟暮鼓,了此一生。若干年后,那拉皇后染疾谢世,乾隆帝命以皇贵妃礼入葬。

蔡东藩在《清史演义》中的“游江南中宫截发”回目内容与民间传说基本相似。小说中写乾隆在和珅陪伴下游金陵秦淮河,登舟游幸,感叹:“北地胭脂,究不及南朝金粉!”乾隆同和珅在舟中,拥妓酣饮,色迷心醉,后被皇后发现,二人发生口角。皇后气愤不过,竟把万缕青丝,一齐剪下。就是说,皇后劝阻皇帝不要出去寻欢作乐,因而惹恼了乾隆皇帝。这种说法可能出自想像,但皇后惹恼了皇帝是肯定的。从此皇后乌拉那拉氏就被打入冷宫。若不是众位大臣苦劝,乾隆皇帝就会重演当年他的曾祖父顺治皇帝废掉皇后的故事。第二年,也就是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皇后乌拉那拉氏终于在冷宫中走完了49岁的人生之路。

这件事情在正史中又是怎样解释的呢?清宫档案记载:闰二月十八日,皇后在行宫吃早饭时,还得到皇帝赏赐。到了晚饭时,皇后却不见了踪影。她的名字被黄签盖上。皇后哪里去了?有人说她发了疯,在杭州削发当了尼姑;也有人说她被先行遣回了京师。清宫的《上谕档》记载:闰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额驸福隆安扈从皇后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那么,皇后为什么被遣送回京?

清朝正史记载:乾隆三十年,皇后陪同皇上南巡,到达杭州,触怒皇上;皇后剪发,皇上更加不高兴,命令皇后先还京师。三十一年七月,皇后逝世。满洲有个习俗,亲人故去才“断发成服”。因此,皇后剪发,犯下大忌!皇后死讯传来时,乾隆皇帝正在木兰围场打猎。他并没有停止打猎,只是命皇后那拉氏的儿子回京办理丧事,并命丧仪照皇贵妃礼办理,也就是说要从皇后降一个等级到皇贵妃。皇后乌拉那拉氏葬于裕陵西侧的裕妃园寝明楼后大宝顶内。

那拉氏皇后到底因为什么原因而触怒乾隆,以至于帝后反目成仇,老死不再相见,正史中没有记载,但皇后惹恼皇帝的事情是肯定有的。不过到底是什么事情居然能让素来受宠的皇后一日之间被打入冷宫,这只有当事人才知道。此事必然非常恶劣,传出去有损皇家威严,以至于正史也不敢记录。但我们知道,从此以后,乾隆在其后30余年的帝王生涯中再也没有立后了,可能就是因为这件事情使他下定决心摆脱后宫的干扰,因此民间的“休妻”一说也不是没有道理。

@@◆“香魂”一缕归何处

在乾隆陪葬墓中,最为离奇的就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香妃传奇了。香妃,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她的身世如何?她是怎么死的?她死后葬在哪里——是新疆喀什,是北京陶然亭,还是遵化清东陵?世间有种种野史、笔记、小说、诗文、戏剧、影视,令人迷惑,无所适从。

关于香妃的故事,民间有两种传说。

第一个版本是香妃喜剧说:香妃天生丽质,身有异香,美貌绝伦。她家世居南疆叶尔羌,兄长因不满霍集占虐政,举家搬到伊犁。其兄在反对霍集占之乱中,心向清朝,立下功劳。他们受诏到了京师,后来长住在北京。香妃入宫,受到皇太后的喜爱和乾隆帝的宠幸,生活过得很幸福。香妃死后,乾隆悲痛不已,恩准将香妃尸骨运回新疆喀什入葬。至今新疆喀什尚有香妃墓及香妃木棺。这种说法在当地维吾尔族广为流传。

第二个版本是香妃悲剧说:香妃是乾隆年间平定回部大小和卓木叛乱时,被掳进皇宫的。乾隆因其貌美,且体有异香,而册封其为香妃,并对她大加恩宠。但香妃矢志守节,随身怀刃,准备杀帝报仇。皇太后闻讯,召香妃入宫,赐死,后葬到清东陵。

正史记载:容妃,和卓氏,是回部台吉和扎麦女。初入宫时,封为贵人。后来累晋为妃。逝世于乾隆五十三年。

1979年10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清东陵乾隆裕陵的妃嫔园寝中,有两座妃嫔墓穴因漏雨而塌陷。文物工作者在清理墓穴时,发现许多珍贵实物,通过分析清宫档案及墓中遗物,从而揭开了香妃之谜。现在可以确认民间盛传的香妃就是乾隆帝41位后妃中惟一的维吾尔族女子,宫中赐号为容妃。

经过考证,这位传说中的香妃传奇的一生基本清楚:容妃,生于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比乾隆帝小23岁。她是秉持回教的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世居叶尔羌,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的莎车;其族为和卓,故称和卓氏,亦称霍卓氏。容妃的父亲为台吉和扎麦。乾隆二十年,清军平定准噶尔部阿睦尔撒纳叛乱,解救了曾被囚禁的墨特的两个儿子——波罗尼都与霍集占。不久,这兄弟二人又搞起了叛乱,图谋反清自立,占南疆,自称巴图尔汗。容妃之兄图尔都,因不屈顺于叛酋兄弟,全家被迫从南疆的叶尔羌迁往北疆的伊犁。乾隆二十三年,清朝大军征讨霍集占到达叶尔羌,容妃的叔叔额色尹协同图尔都及其堂兄玛木特也奔赴叶尔羌,配合清军作战,平定了大、小和卓木叛乱。而后,额色尹、玛木特被召入京师,乾隆以额色尹等为派噶木巴尔后裔而加封为辅国公,玛木特受封扎萨克一等台吉,容妃之兄图尔都入京后,也封为一等台吉。

乾隆二十五年,容妃进宫,最初的封号是和贵人,时年27岁。皇太后很喜欢和贵人,进宫第三年,即乾隆二十七年,册封她为容嫔,时年29岁。乾隆三十三年,35岁的容嫔在皇太后的赏识下,升为容妃。因容嫔进宫以来一直穿着回族朝服,没置满洲朝服,所以在封妃的前夕,专门行文,为其裁制冠服。乾隆三十六年,容妃随乾隆东巡,同行的六位妃嫔游历了泰山风光,拜谒了曲阜孔庙,一路上容妃膳食受到了格外的赏赐,有回回饽饽、羊西尔占等50多种。乾隆三十八年为容妃庆40千秋,乾隆赏了容妃无量寿佛、玉如意、青玉寿星等珍宝和大量银两。四十三年乾隆帝盛京之行,在随行的六位妃嫔中,容妃居第二位。容妃在宫中深得乾隆帝宠爱,每逢赏赐后妃们哈蜜瓜时,一般妃嫔赏青皮瓜,只有容妃常常受赏花皮瓜,这品种是皇帝食用的上等哈蜜瓜。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容妃薨,时年55岁。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香妃即容妃很受乾隆和太后的喜爱,她在宫中受到特殊的照顾,生活习惯、民族风俗都得到应有的尊重,那么,香妃死后,是否葬在裕陵呢?

真正的“香妃”墓坐落在清东陵的裕妃园寝内,在宝城东侧第二排第一号墓里,埋葬着容妃。20世纪70年代容妃地宫前踏垛塌陷,在清理修补时,发现地宫内积水很深,石门敞开。排水后发现地宫内由一道石门、四道石券组成,罩门券很短,门洞券也较窄。在梓券后面的金券内,一具红漆棺木停放在宝床之上,棺侧被砍开一个大洞,棺内已空空无物。在杉木红漆棺头,有手书的金漆行文字迹,系伊斯兰文的《古兰经》。棺外西侧,于泥水中发现一具头骨、一条长93厘米的花白发辫,上面结有红色的头绳。西北角的棺木下压着一些绣花、缂丝袍褂的残片,还有几件织成的袍料。这些织物的机头上织有“江宁织造臣成善”、“苏州织造臣四德”、“机匠王奇”等字样。尤其是一条黄色八宝花绫织成的“哈达”最为引人注目,它与北京白塔寺的塔腹内所出的乾隆年间的五条彩色的哈达很相近,机头上所织的文字,也类似“吉祥颂”。其他各色宝石、猫眼石、钻石、珍珠等饰物零星散见,为数不多。另有几颗牙齿和指甲。这些实物对于考证容妃的身世,是极为难得的资料。因为清代帝、后、妃的棺椁上,大多是镌刻藏文佛经,用以超度亡灵,容妃棺木上独书伊斯兰文《古兰经》,颇为罕见,也是死者生前信仰及民族所属的证物。另外墓中所出的猫眼石与发辫,证明了死者的身份和年龄。容妃是按照清制,穿朝服结发辫,饰有妃等级猫眼石入葬;花白发辫与档案所载容妃年龄55岁相吻合。发辫通过化验,以及墓中所出的头骨,也显示出维吾尔族女性特征,其骨缝疏密程度及牙齿磨损状况,也证实了容妃的卒年是55岁。还有墓中所出的织物上的文字,与文献所载相对照是完全一致的。清宫档案中载容妃生前曾在苏州织造了一批织物,正是四德任职时所织造。这些织物及织物上织有的织造官姓名,旁证了容妃生活的年代。大量史实和物证表明,香妃就是容妃,既不是叛乱头目霍集占的妃子,也没有被皇太后赐死。她和她的家族在维护清朝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起到过积极作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是值得肯定与传颂的。

@@◆相关链接

1.裕陵地宫被称为“地下佛堂”和“石雕艺术宝库”。专家认为,从陵制的更易上可觅出宫廷政治斗争的蛛丝马迹;大量艺术作品的题材深刻反映了清代文化风貌。

2.裕陵地宫中埋葬着乾隆和其两位皇后、三位皇贵妃,陪葬的裕陵园寝埋葬着包括被废的皇后那拉氏和香妃在内的36位妃嫔。

3.据传乾隆陵寝中一柄珍贵的西域进贡的蟠龙宝剑被孙殿英盗后献给戴笠,在戴笠撞山后,此宝剑皮鞘被毁,上面镶嵌的五颗价值连城的宝石全毁,但宝剑仍熠熠生辉、寒气逼人。

同类推荐
  • 刀尖上的道德:透过文本看中国侠史

    刀尖上的道德:透过文本看中国侠史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儿女英雄;“云里手”、“莫拿我“:侠耶,匪耶,抑或官耶;复仇的女人们;包公挥手侠前进;与天地相终始;英雄美人;侠客与刺客等。
  • 围棋少年之围棋高手

    围棋少年之围棋高手

    本故事纯属虚构,为围棋少年第三部,以棋为主
  • 谋汉

    谋汉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次赛车事故,韦朗来到了西汉。他来的第一年,韩信被诛。他来的第二年,刘邦驾崩。他来的第四年,萧何去世。之后他巧遇张良,营救周勃。他见证了刘邦集团那些功过千秋的能臣良将,也见证了这些人兔死狗烹的命运。他或许会成为西汉时期一位仗剑行走,除暴安良的游侠。他或许会成为西汉时期一位权谋天下,游刃官场的官员。他或许会成为西汉时期一位金戈铁马,保家卫国的将军。然而这一切不是一个定数,这不是绝对的乱世,确是一个造就传奇的年代。
  • 无双谣

    无双谣

    摘“秦明”一句话:历史为骨,艺术为翼;中华文化,弘扬百世。我中华悠悠五千年中,任何一个朝代,只要细细品味,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小说,历史的细节,可以远超任何一个作家绞尽脑汁的构思。本书借北宋末、南宋初的时代,与读者一起论证何谓天道无双。文中塑造两个主角,一个是智计无双的完颜亮,一个是勇猛无双的岳云。两个主角在命运的驱动下,一个获得了平天下的奇门异书鬼谷术,一心荡平南宋;一个练就了项羽传下的绝世功法霸王气,一心挥兵北上恢复中原。两人究竟谁才是唯一的天命之子?
  • 穿越古代娶媳妇

    穿越古代娶媳妇

    怎么说呢?就是田园种树,逗狗放猪的游戏人生。
热门推荐
  • 燃烧无悔的岁月

    燃烧无悔的岁月

    刚入社会的那两年,我经历了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经历过的事,我交的女友背叛我,还将我送进了监狱,出狱后我遇见了高中时暗恋的那个女生,从此我们之间有一份协议,我现在是她的人,要听她的命令,我没选择的余地.......但是我的生活因此而出现了曙光!
  • 还我河山之精忠岳飞

    还我河山之精忠岳飞

    很多时候,岳飞被人为的神化了!也有的时候岳飞被人为的贬低了!我只是想说,不要太为难岳飞了,他也同我们一样,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们要公平地看待岳飞。本书就是想从少年时代的岳飞写起,直到他的死去!写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写他的成长史!
  • 重生文娱搬运工

    重生文娱搬运工

    文学界有人说柳世杰是天生为文化而生,演艺界有人说柳世杰是新人演员的福星,娱乐圈的怪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柳世杰很淡定的说了一句,我真不是大神,我只是文化搬运工。柳世杰相信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弘扬地球文化而来,当然在弘扬地球文化的同时顺便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随着地球文化的注入,将会给这个世界掀起怎样的文化狂潮.敬请期待。
  • 权谋倾城

    权谋倾城

    一场波谲云诡的斗争,皇后去世,牵连大多数无辜和家族柳府嫡女柳依依为了躲避此祸选走他乡,卷入宫廷恶斗,不得已离家以养病之名避祸,岂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离家之后屡次被虐心虐肺伤害柳依依斗完正室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一枚被利用的棋子并最终成为了弃子,他不甘心,她要崛起,,再次归来,她不再懦弱,血债血偿,那些伤害她的贱人们。等待他们的将会是……
  • 明伦汇编宫闱典公主驸马部

    明伦汇编宫闱典公主驸马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孽恋之来生不分手

    孽恋之来生不分手

    两年之后的月圆之日便是你我相见之时那时我以为人妻、对于相爱之人这大概是最残忍的折磨吧?敬请关注“来生不分手”
  • 畵

    名叫《畵》的店,卖着与画有关的物件,每一件物件都有自己的故事,打不开的伞,空白的画。。。。杨叶与苏斐月命运的交缠是缘分还是孽缘。。。一切都在《畵》之中。这是我第一次在正式网站投稿的小说,文笔不是很好,如果小说的情节有雷同,纯属巧合,更文的时间也不稳定因为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事要做请各位见谅!
  • 纳兰氏

    纳兰氏

    云鬓朱颜金步摇,庭深幽梦回廊长。九重宫阙烟尘生,红颜一笑为君王。帝妃之间本不应该存在真情,而这是一对纳兰氏姐妹,乃至一个朝代后妃的故事。
  • 吾乃嬴政

    吾乃嬴政

    主角莫名其妙的穿越到秦时明月了,还成为了千古名帝嬴政,听说这是个美女如云的世界,咳咳咳……(由于是新人的原因,在前面写得特差,后面就好了。本人很懒,所以懒得改,读者们先将就下吧,谢谢了!如果有什么建议的话请在书评里说说吧,谢谢了!)
  • 默魔

    默魔

    大梦千秋,回首,往事成空。昨日之誓,今日如何圆……看我们的主人公如何纵横宇宙,打爆各种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