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4200000020

第20章 “女猴王”变作擦鞋匠宝刀未老再展“雄”风

1964年,俞鉴随团赴北京参加京剧现代戏汇演。这次她的任务主要是观摩——她刚生下小三儿,还没满月。

因为没有演出任务,团里的同志送她一个外号,都叫她“高吉安”(我国一位体育运动员的名字,典出某次高吉安随体育代表团出国比赛,因故未能参赛的真实故事)。意思是说,她这次只是跟着大家吃喝玩耍,游山逛景,无所事事。

第二年,团里派俞鉴到平罗农村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天干完活儿,她不是压腿,就是练功,走路像男人一样大步流星。村里的妇女见她风风火火,一刻也不得闲,吃惊地说:“这个女人走起路来,咋像一阵风一样?”

1966年,“文革”开始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劫迅速席卷中华大地。一时间,国家乱套了,社会乱套了,宁夏京剧团也乱套了:一批老干部、老教员被扣上“叛、特、反、资”的帽子,遭到批斗或毒打;一些老同志的家被砸得惨不忍睹,他们长期保存的艺术资料也被付之一炬;团里保存的大量珍贵书籍和图片,一律被当作“封、资、修”的“毒品”销毁,或作为“废品”卖到废品收购站;许多从事京剧艺术多年的老同志被剥夺了演出的权利,以“三名三高”之名被赶下舞台,有的甚至被迫改行,去拉石头、站柜台……宁夏京剧团元气大伤,受害深重。

俞鉴也未能幸免,作为被赶下舞台的“三名三高”中的一员,她被分配管理“革命样板戏”演员的靴箱,天天给“座山雕”擦马靴。

一次,宁夏京剧团到吴忠演出《智取威虎山》,别人在台上演戏,俞鉴在台下擦鞋,恰巧被来看戏的马玉槐同志的司机看见,他问:“俞鉴,你干什么呢?”

“我擦鞋呢。”

“这样板戏里你演什么呀?”

“什么也不演,我给座山雕擦皮靴呢。”

她那带有冷幽默色彩的滑稽模样,惹得问话者忍俊不禁。

以前,俞鉴经常下基层演出传统戏,《劈山救母》《沉香救母》《十八罗汉斗悟空》……所以吴忠的观众都认识她,纷纷围着她问:“俞老师,你怎么不演戏,擦起鞋来了?”她平静地回答:“我这也是为人民服务呀!”

在乌云笼罩的日子里,俞鉴身处逆境,却丝毫没有消沉。她一刻也没有放弃对艺术的孜孜追求,一有闲暇就把自己关在屋里练功,背台词、琢磨戏、练踢腿、打飞脚……她在等待重新复出的时机,坚信逆境终会过去,自己也一定能够重返舞台。她尤其看不惯“造反派”到处“打、砸、抢”的行为和小人得志般的嘴脸,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心中只有蔑视。

“文革”后期,团“革委会”派俞鉴到“五七干校”学习,这期间她结识了宁夏大学中文系的郭雪六教授,俩人十分投机。同期的学员都知道她是著名京剧演员,是专演孙悟空的“女猴王”,每天干完活儿或学习、劳动的间隙,一准有人喊:“俞鉴,来来来,给我们表演一段!”

俞鉴每次都答应得十分爽快。许久没有机会上舞台,她是多么想念那块熟悉的方寸之地,和在那方寸之地上演绎的百样人生。她太想过“戏瘾”了。可“家伙”(行头、道具)都在团里,没“家伙”这戏可怎么演呢!一低头,看见地里的高粱秆子,她灵机一动,捡起两根高粱秆,给大伙表演了一套陆文龙的“双枪”,矫健利落,虎虎生风,又赢得了“满堂彩”!

如此“苦中作乐”的场景,几乎每天都有发生。

1976年10月,“四人帮”终于倒台了。大家欣喜若狂,打算开个联欢会,好好庆贺一番。俞鉴对郭雪六说:“郭老师,您给编四句台词,我要表演一段‘三打白骨精’!”

俞鉴特地回团里取了棍,在干校碾庄稼的打麦场上为大家表演了一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郭老师编的那四句词,一句为“一打”,三句是“三打”,第四句是总结,有点像那时盛行的“三句半”。俞鉴还乘兴表演了一套孙悟空的棍。虽然不是在舞台上表演,但她觉得特别过瘾,真是苦中作乐苦也甜。

那次联欢会开得十分热烈,每个单位的同志都出了节目,热闹极了。可惜时隔太久,年事已高,郭老师编的那四句顺口溜,俞鉴一句也没记住。

“四人帮”的倒台,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彻底结束。俞鉴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京剧舞台。她感慨万千,喜泪交流——过去的已然过去,什么也不必多说——只要把舞台“还”给她,她就知足了。

1977年,俞鉴重返舞台,主演全本《闹天宫》,连续演了七场。这一年俞鉴已四十九岁,超负荷的演出使她极度疲劳,整夜睡不着觉,周身疼痛,难以翻身。凭着一贯的坚韧,她硬是挺了过来。1978年,她和本团演员茹少奎排演了《挡马》一剧,她反串由武旦应工的杨八姐。1979年,受北京京剧院之邀,俞鉴赴京教授《乾元山》一剧并在京公演此剧,受到首都观众及戏剧界同行的一致赞扬。

1980年,五十二岁的俞鉴出任宁夏京剧团副团长,与张元奎团长一道率团赴贵州、云南、四川三省巡回演出,俞鉴主演的《乾元山》《陆文龙》《十八罗汉斗悟空》轰动了云贵高原。在贵阳演出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在孙女的搀扶下来到后台,一定要见见她喜爱的“小哪吒”。当俞鉴摘下头上的“孩儿发”头套与老太太握手时,老太太惊呆了:“啊!你也是老太婆?了不起,了不起!你真是我们妇女的骄傲!”

1981年,俞鉴又率团赴山东省作巡回公演,主演《乾元山》《陆文龙》《十八罗汉斗悟空》等剧目,同样受到了山东观众的热烈欢迎。

1984年,俞鉴退居二线,担任宁夏京剧团艺术顾问,率团赴陕西、河南、湖北、江西、上海等地巡回公演,并以五十六岁高龄继续担纲领衔,主演代表作《乾元山》《陆文龙》《十八罗汉斗悟空》等剧目。人们称赞她精湛的技艺,更叹服她坚韧的拼搏精神。很多观众难以置信,这位在舞台上身怀绝技、叱咤风云的小哪吒、陆文龙和美猴王的扮演者,竟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阿婆”。每次演出结束,俞鉴多次谢幕也难以满足观众的热情,不少观众一定要她摘下头套,看看她真实的面容和夹杂着银丝的头发,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当时俞鉴已罹患泥沙型胆结石症,两鬓染霜,面色憔悴,时时被疾病带来的阵痛所困扰。五十六岁,对于一个戏剧女武生来说实属高龄。但俞鉴不服老——只要一息尚存,舞台就是她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这时她正着手排练传统剧目《八仙斗白猿》,为第二年的巡回公演准备新的剧目。治疗的同时,俞鉴仍坚持每天练功,恢复体力——她要继续拼搏,精益求精,以最好的状态,把最好的艺术奉献给热爱她的观众。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乘风破浪之张狗蛋传

    乘风破浪之张狗蛋传

    美食江湖,人生百态,家国外史,乘风破浪。
  • 叱咤天穹

    叱咤天穹

    仙穹之上,一轮血月高高挂起。我拽紧酒杯,独饮这用血泪打拼来的天下!且看来自地球的穿越者李子光如何打爆天地,《叱咤仙穹》!
  • XO最后的宁静

    XO最后的宁静

    昔日16人共被卷进残酷的生死游戏是否有人已被生欲蒙蔽了双眼十六人中,仅仅只能剩下一人你会是哪种人呢?在生与死的争夺角逐中。是圣母一般的自杀者?无私舍命的救人者?亦或是下药杀人的黑化者?仅存的一丝信念,我仍选择善与白。我不愿失去任何一人,因为他们都是我今生无可替代的光芒。
  • 灵诸

    灵诸

    生死不由命,富贵不在天。众生为我故,敢为天地主!我名河童!
  • 八部天神

    八部天神

    太古年间,佛道盛世,统领三千大世界,诸界臣服,佛界大能聚诸界强者,以诸界至宝凝练至尊神器,欲打破轮回之道,然五衰将至,天地大劫来临,诸界群起攻之,佛道衰败,聚合了佛、天、龙、修罗等八界的至尊神器遗落天地,从此消失世间。数百万年后,一个少年自天外而来,从幽冥而出,得到“八部浮屠,”掀起血雨腥风。
  • 废妃招夫:皇叔请借过

    废妃招夫:皇叔请借过

    一下子穿越到古代成了“替罪羊”,她万俟蜜也是醉了。什么杀害未出世皇子,什么在宫中行巫术,什么勾引王爷,一口口黑锅往她身上砸。本来她想既来之则安之“以诚待人”重新树立一个好的皇妃形象,却不是遭报复就是越描越黑,甚至“被改嫁”皇叔大人勾引罪名成功坐实!皇妃变王妃她认了,来一个白莲花她认了,再来一个绿茶婊她也认了,可皇叔大人为嘛夜夜夜里只“欺负”她?耗子急了还咬人呢!姐要挨个收拾你们,然后带宝招夫给儿子换爹!
  • 小五义

    小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分三界

    剑分三界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生灵然众生存在于同一时空,自然产生争执,于是天地陷入浩劫、纷争。此刻,众生都在等待着宿命中救世主的诞生,等着他拯救众生
  • 决胜中考招招灵

    决胜中考招招灵

    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总会有几个重要的人生关口。在初中阶段,一个最大、最重要的“坎儿”,就是中考。望子成龙是许多家长共同的目标,为了使孩子能拥有良好的修养、光辉的前程,能立足于未来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即使中考只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选拔性考试,但对家长来说,中考却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对此,一位家长这样说道: “如今,高考门槛降低了,录取率逐年增高,对于考生年龄又放开了,年纪再大也能考,机会很多。可中考就不一样了,一锤子买卖,考砸了,也没有什么补救的机会。所以,一定要帮孩子把好中考关。
  • 太上灵宝首入净明四规明鉴经

    太上灵宝首入净明四规明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